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建议1.5学时)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整体认知学习目标目标1:能概述北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并能分析其影响。目标2:能知道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并能对该阶段内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辩证论述。目标3:能概述北宋后期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看待王安石变法。目标4:能认识到南宋在与金对峙中的颓势,并能使用历史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重点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辩证论述宋与辽、西夏的关系难点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学习检测知识归纳自主预学互动学习整体认知预学任务1:用表格整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措施主要表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分散机构权利

崇文抑武

影响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①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①地方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学习检测知识归纳自主预学互动学习整体认知预学任务2:画出两宋、辽、西夏、金政权更替的示意图,加深对这一时期政权分布和更迭的了解,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参考答案:学习检测知识归纳自主预学互动学习整体认知预学任务3:阅读课本第52页,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达成了目的?预学任务4:阅读课本第52页,概括宋金“绍兴议和”的结果。参考答案:目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结果:没有,变法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法失败。参考答案: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目标1能概述北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并能分析其影响。任务: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史料,能通过情景剧的形式阐明自己对宋代制度的看法。史料1:

因为在夺取政权之初,对内部的篡夺成风的局势必须刹住,对外部的分崩离析局面也必须加以结束,而且还要防范其重演。所以,赵匡胤在即位之后,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经济诸方面的立法都贯穿着一个总的原则;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邓广铭:《宋史十讲》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史料2:北宋中央权利分配示意图北宋地方权利分配示意图讨论:宋代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请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制度加以评价。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讨论:宋代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请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制度加以评价。答案示例:北宋中央权利分配中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中书门下转掌行政,同时为与宰相分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这种分散各方权力机构的制度,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目标2能知道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并能对该阶段内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辩证论述。任务:能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正确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形成正确的历史分析法。史料一:

澶渊之盟对宋辽关系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宋以,契丹讲和,大赦天下”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罢诸路行营,合镇、定两路为一。通互市,葺城池,招流亡,广储蓄,由是河北得安业。宋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了较快的发展。辽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燕云地区大规模经营农业动劳动下,出现了“辽海编户数十万,耕垦干余里”,辽之农谷至是为盛”的景象。此后,宋、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

——整理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史料二:讨论:请结合史实,简要评价宋与辽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议和。(一)元昊对宋称臣,宋册元昊为夏国王;(二)宋每年赐西夏银72000两,绢153000匹,茶30000斤;(三)重开沿边榷场互市,恢复民间商贩往来。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宋辽金卷》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讨论:请结合史实,简要评价宋与辽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议和。答案示例:宋通过签订盟约、议和这些比较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边防压力,有利也有弊。利在它使边界维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弊在宋朝这种议和是有代价的,北宋每年都要送给辽、西夏钱物,这无疑增加了财政负担,也不利于边防的加强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目标3能概述北宋后期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看待王安石变法。任务:能从北宋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北宋的统治危机,并能通过史料研读,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利弊。史料一: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史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纯从立法的本身看,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问题与人事上的障碍。换言之,王安石的变法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王安石的个性执拗,他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而一意孤行,导致以往拥护王安石的人也变为反对党,造成众论汹汹,孤军作战的局面。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其富国太看重于开源而忽视节流。对于开源的办法,是想得无所不至,虽然在政府并没有聚敛的意思,但在官吏推行时,出入之际,就是难免不发生聚敛之弊。王安石一味重视变法的理论,而忽视吏法,吏治不良,何以行法?——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史料三: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史料四:

王安石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弄主编《世界文明史》

讨论:结合史学,请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答案示例:王安石变法中通过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终王安石变法虽然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同时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目标4能认识到南宋在与金对峙中的颓势,并能使用历史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任务:能从南宋统治者与金的关系、岳飞事件和文学作品中感受南宋衰落已成趋势。史料:满江红作者:岳飞 (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讨论:诵读《满江红》,谈谈你的感受。(字数:100字左右)学习检测知识归纳互动学习自主预学讨论:诵读《满江红》,谈谈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