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初期,秦武公在新开拓疆域首先设立邦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甘谷县);第二年又设置杜县(今陕西杜陵县)、郑县(今陕西华县);随后楚、晋等国亦置县。这说明当时()A.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 B.自耕农经济发展较为迅速C.分封制已经彻底崩溃 D.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在地方设县,改变了分封制,加强诸侯国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这说明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自耕农经济,排除B项;“彻底崩溃”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2.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礼法并重 B.兼爱尚贤 C.以法治国 D.以民为本【答案】A【解析】荀子认为统治者要“隆礼”、“重法”,强调“礼”、“法”对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反映出他主张“礼法并重”,A项正确;“兼爱尚贤”和“以法治国”分别是墨子和韩非子的观点,BC两项错误;“以民为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3.西汉以尚书掌机要,成为尚书省的开始。东汉尚书台(省)长官品位低微,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曹魏、两晋尚书省转为外朝宰相机构,皇帝身边咨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发展起来。隋朝三省同时运作,但尚书令称政本之地;唐朝尚书省只负责执行。尚书省职能的变化说明()①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皇权对职能机构调整的随意性③专制政体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④集权导致地方自主性不断削弱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尚书省职能变化反映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可以说明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①正确,尚书省由原来掌机要变为了三省六部中的执行机构,说明不断完善,③正确,D项正确;随意性不符合史实,②错误,尚书省属于中央官制,不会导致地方权力削弱,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4.唐代科举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旨在()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 B.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C.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 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答案】C【解析】由“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可知,唐代科举考试重视读书人的法律素养和司法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官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考试程序的规范,排除A项;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是材料所述举措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B项;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是目的之一,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5.元朝的行省辖区广阔,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长官就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据此可知,行省制的设置()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隐患C.完善了对地方的管控 D.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元朝行省权力虽大,但军政事务受中央节制,可知行省制设置既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完善了国家对地方的管控,C项正确;军政财税事务都要中央相关部门转发诏旨,地方才能行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错误;封建经济基础仍然存在,地方割据隐患并没有消除,B项错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错误。6.《春明梦余录》载:“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国家经赋,专以收花文银为主,而银遂踞其极重之势,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种现象的影响是A.商品经济社会建立 B.中国与世界建立互动关系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社会传统经济关系受冲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国家经赋,专以收花文银为主,而银遂踞其极重之势,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中期随着白银大量流入,白银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白银货币化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关系,D项正确;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A项排除;白银货币化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建立了互动关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排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加强君主专制,但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故选D项。7.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通过内外大臣保举,经考试合格而人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A.监察官员容易腐败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C.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D.发挥监察官员对皇权的牵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通过内外大臣保举,经考试合格而入选”可知,清代对监察官的选拔、考核、任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说明监察官员选拔严格,C项正确;无法从材料看出监察官员是否容易腐败,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监察官选拔程序,未涉及监察体系,排除B项;无法从材料看出监察官员对皇权的牵制,排除D项。故选C项。8.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西逃途中以光绪的名义颁下谕旨,表示愿意“变法”、学习西方,但仍强调“不易者三纲五常”、“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对此,奉张之洞之命派往日本的湖北留日学生监督钱恂在给好友的信中坦率骂道:“日下所谓上谕者,仍是狗屁大话。”当时,有此感慨的官员不在少数。这说明()A.“新政”全盘否定维新变法 B.庚子巨变引发革命风潮兴起C.清廷统治的合法性遭到怀疑 D.清廷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表示愿意变法、学习西方,但仍强调不易者三纲五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慈禧变法只是表面迎合群众需要,实际仍是因循守旧,受到群众的质疑,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排除B项;材料显示清廷并非主动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9.1896年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说:“近年各省所设学堂,虽名为中西兼习,实则有西而无……各省学堂,既以洋务为主义,即以中学为具文,其所定中文课程,不过循例咿唔之事。”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A.传统纲常礼教已经被抛弃 B.中西文化呈现出交融之势C.教育近代化取得一定成效 D.西学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答案】C【解析】根据“虽名为中西兼习,实则有西而无……各省学堂,既以洋务为主义,即以中学为具文,其所定中文课程”可以看出材料表明,当时各省兴办的学堂以传授西学为主,说明当时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效,故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交融的趋势,排除B项;当时西学不是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10.1928年,恽代英在《苏维埃的建立》一文中指出:“只要能够将一乡的敌人势力驱逐消灭,便要即刻为那一乡建立乡苏维埃。”因为“先建立区苏维埃、乡苏维埃,比先召集权限代表会议成立县苏维埃,它的基本[础]更坚实巩固些。”恽代英的这一主张()A.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B.巩固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有效统治C.系统阐释了中国革命问题 D.体现其对中国革命斗争道路的探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恽代英认为能先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比先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更符合实际,更加巩固。由此可知,恽代英强调苏维埃政权的建设要循序渐进,体现其对中国革命斗争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苏维埃政权建设,未涉及武装夺取政权,排除A项;仅凭恽代英的这一主张,不能得出“巩固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有效统治”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一个主张,不能说系统阐释了中国革命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65-2006年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这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正确;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D项是一国两制。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经历了以政治思想为主导到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再向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演变过程。2002年到2008年我国先后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等。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干部考核机制()A.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B.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干部考核机制逐步转向以科学发展为主导,并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条例规范干部的考核任用,这说明我国干部考核机制日益法制化、科学化,D项正确;材料主要显示的是我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而不是说明其贯彻依法治国原则,排除A项;材料主要显示的是我国干部考核机制,而没有显示其他民主权利,因此无法得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13.1215年,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签订《大宪章》后,教皇英诺森三世则发布诏书宣布该文件无效。他在诏书中斥责男爵们藐视宗座、侵犯国王,且禁止国王履行文件中的内容,也禁止男爵们要求国王履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A.世俗王权高于教皇权力 B.教廷试图维护封君封臣制C.英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D.英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对王权进行了限制。但教皇英诺森三世则发布诏书宣布该文件无效。他在诏书中斥责男爵们藐视宗座、侵犯国王,且禁止国王履行文件中的内容,也禁止男爵们要求国王履行。这反映了教廷试图维护封君封臣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俗王权高于教皇权力,排除A项;《大宪章》虽然对王权进行了限制,但国王仍是最高统治者,英国封建制度并未走向瓦解,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4.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增设新行政机构,所需款项必须经国会批准”,为此美国海军部由提出到设立用了45年,内政部用了39年。由此可知,美国政治体制()A.落实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B.保证了国家决策合理化C.不利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D.体现了联邦主义的原则【答案】C【解析】由于1787年美国宪法强调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制衡,导致其海军部、内政部等重要部门由提出到设立用了数十年之久,反映出美国政治体制不利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落实,排除A项;保证了国家决策合理化与国家职能部门建设迟缓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与联邦主义的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如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1945年12月1947年10月1949年8月1950年11月1951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A.国际社会法制化趋势增强 B.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 D.国际联盟发挥了巨大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社会签订的协定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中社会各领域的公约协定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趋势,A项正确;材料中不仅建立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还制定了保护平民和难民权益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并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B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没有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国际联盟解散于1946年,而且材料未体现国际联盟发挥巨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6.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A.可以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 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C.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 D.证明神化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知,材料记载了神农氏制作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因此这段历史材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B项正确;《白虎通义》属于文献史料,不能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排除A项;材料记载了神农氏的功绩,但是不能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排除C项;此项说法本身错误,神化不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排除D项。故选B项。17.有学者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1世纪初,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由政府担保。材料表明()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 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 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收购钱庄,私人和政府发行票据,兑换现钞等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信用金融业,D项正确;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与史实和材料主旨均不符合,排除A项;宋代赋税征收形式的变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排除C项。故选D项。18.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农业温室系统。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能根据实时采集到的室内温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空气湿度、叶面湿度以及光照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设备。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A.产业化 B.智能化 C.无人化 D.工业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农业温室系统……能根据实时采集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关设备”,可得出,这种农业温室系统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智能化,故B项正确;“产业化”、“无人化”、“工业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C、D三项。19.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 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的引进,改善了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灾难,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C项正确;题干没有拓宽东西方贸易通道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外来农作物早就已经影响到欧洲,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0.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一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些可以用来佐证()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 B.凯恩斯主义影响力增强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世界贸易格局变化显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发行公债融资,证券交易所成立,银行产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些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商业经营方式和金融业的发展创新,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发行公债融资、证券交易所成立、银行产生未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经营方式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贸易格局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已经分别确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随着全国的统一,这种新的政治形态也自然地被秦王朝所承用,并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的创新。——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材料三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四(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邑,议席得到重新分配。这场改革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使选民人数增加。不过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基础,……——选自齐世荣、钱乘旦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政治制度上的两项“创新”。(2)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唐、宋两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2)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宋: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秦朝创立了以皇权至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秦二世在位时期,丞相赵高专权,指鹿为马,群臣不敢公开提出反对意见,结合所学,秦朝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一方面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权力至上,另一方面丞相参与决策,领导行政,是皇帝助手和百官之首,存在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行使宰相权力,宰相权力被分散;宋朝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宰相权力被分割。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四洲志》是近代第一部国人所译的外国史地学著作。编译时,林则徐有意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这样“开眼看世界”的后果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通过林则徐在鸦片版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到这种局限性的具体表现。——摘编自李昊洋《从〈四洲志〉看林则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影响》材料二1874年冲正修编纂出版《支那地志略》,开创了近代日本编纂中国地志之始。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用等。该书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学习教材,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读本。此后,日本人通过收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1880年高田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至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达到一个高峰,也标志日本研究中国到达一个小高潮。——摘编自郭墨寒《冲正修编纂〈支那地志略〉研究》(1)据材料一,归纳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特点,并说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局限性。(2)据材料二,概括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有意调换介绍国家顺序;有重点地选择编译的内容。局限性: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缺乏对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深入理解(或答“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次”)。(2)表现:借鉴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注重多种方法途径收集资料;注重实地调查;编纂多个版本的中国地志。影响:增进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促进日本地志学的发展;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影响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编译时,林则徐有意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可知,有意调换介绍国家的顺序;根据材料“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可知,有重点地选择编译的内容。局限性:根据材料“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可知,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根据材料“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可知,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根据材料“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可知,缺乏对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深入理解(或答“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次”)。(2)表现:根据材料“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用等”可知,借鉴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根据材料“日本人通过收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可知,注重多种方法途径收集资料;根据材料“来华实地踏查”可知,注重实地调查;根据材料“1880年高田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可知,编纂多个版本的中国地志。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增进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对于日本地志学的发展而言,促进日本地志学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的勘查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影响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二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民族、民权两方面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答案】(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解析】(1)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方面,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制度建设方面,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举1982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成就。具体而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并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人宪法。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们过去完成了电气化,才有了以电力为基础的经济。而今天,我们只有完成了城市数字化,完成了数字转型,才能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的飞跃。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完成了城市数字化,真正的数字经济的时代就会到来……当年罗马把马引入城市,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马力时代;后来,纽约把电引入城市,又使我们进入了电力时代;而未来,算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你消耗掉的每一个资源,都会被认真地计算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所有事情的认知。——摘编自王坚《城市数字化与城市大脑》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答案】示例一:论题: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论述:19世纪中期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而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虽有改革,却坚持“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缺乏科技创新的土壤,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潮流。20世纪初完成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敢于采用新技术,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再次出现飞跃,世界经济进入电气时代。中国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科技发展依然滞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机遇,勇于推进科技改革,鼓励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近年,中国积极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和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推进了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综上所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应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示例二:论题:科技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论述: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近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器制造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蒸汽机代替了水力机,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崭新的交通工具蒸汽机车和轮船。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