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2021·乐山中考)文言文阅读。【甲】与朱元思书(节选)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钴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ɡ):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B.余怜而售之 怜:怜惜,喜爱C.以效兹丘之下 效:效仿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负:依仗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的欣喜、自得之情。4.翻译下列句子。(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答: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许都没有到过这些地方。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村中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二、(2021·南充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①”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②也,寡人反取病③焉。”(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注】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A.弗敢加也 加:虚夸,夸大B.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C.忠之属也 属:属于D.齐人也,坐盗。 坐:因……获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肉食者谋之 齐之习辞者也B.可以一战 吾欲辱之,何以也C.战于长勺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D.登轼而望之 出淤泥而不染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A.【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B.【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C.【甲】文中的曹刿在鲁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D.【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4.翻译下列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文:只是叶子相似,但是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相同。
三、(2021·遂宁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时上封事①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②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③,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征,唐代谏臣。③违:过失、错误。1.用“/”给【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答: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天启壬戌秋日B.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C.征与诸葛亮孰贤 卿言多务,孰若孤D.帝悦,皆慰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2)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译文:说得对,对朝廷有益,说得不对,也无损于朝政。
4.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答:共同建议:应广泛地听取意见。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四、(2021·绥化中考)阅读《出师表》和《泰山行宫记》,回答问题。【甲】诸葛亮《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赵国壁《泰山行宫记》节选余常年求学于外,鲜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家尊甚慰,曰: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一日,尊因商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①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②,约言之有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之。【注】①子完:本文作者赵国壁,字子完。②维何:是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2)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正确方法)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文: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
(2)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之。译文: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A.则汉室之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面山而居/人不知而不愠C.出入之迂也/无案牍之劳形D.尔宜铭于心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甲】文画线句与【乙】文画线句分别是从哪方面进行劝诫和教导的?答:《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德”,广开言路。《泰山行宫记》中作者的父亲以“四戒四宜”之法严格教育儿子,培养儿子成才。
五、(2021·恩施州中考)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转转不已(停止)(2)遂反溯流逆上矣 (逆流而上)(3)而言之不详 (详细)(4)夜泊绝壁之下 (停泊)2.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断2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答: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之下流,固颠。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
(2)自以为得其实。译文: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对比。
5.【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相同观点是什么?答: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就主观臆断,这怎么可以呢?
六、(2021·邵阳中考)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①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yàn),饱,满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激)(2)蹴尔而与之 (踩踏)(3)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4)苟为后义而先利 (如果)2.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例句:万乘之国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心。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译文: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
4.给下列句子断句。(限5处)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答: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张。答:孟子在【甲】文中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乙】文中阐明了对百姓施行仁政的观点。
七、(2021·通辽中考)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选自《新序》)【注】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女有归 (归宿,指女子出嫁)(2)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起)(3)潦之经吾宫也利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已食三世矣 (供养,谋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译文: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3.【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
4.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答:【甲】文孔子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全国真题·拓视野一、1.B本题考查文言句读。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因此断句为: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2.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以效兹丘之下: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效:效力。3.A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本。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的原因是“余怜而售之”,即“我”喜欢它。4.(1)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许都没有到过这些地方。(2)(村中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附【乙】【译文】(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潭。钴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飘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许都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二、1.C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义。C.有误。“属”应该是“类”的意思。2.C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A.不同。代词,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B.不同。介词,凭借/介词,用;C.相同。都是介词,在;D.不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3.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有误。从文中曹刿与乡人的对话可看出,曹刿并非“国之重臣”。4.(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2)只是叶子相似,但是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相同。附【乙】【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了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前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身边的大臣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什么人?我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问犯了什么罪?我再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但是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相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现在百姓出生成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变得善于偷盗了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三、1.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2.CA.秋:时候/秋天;B.异:不同/对……感到惊异;C.孰:两个都是“谁”的意思,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D.之:代词,他们/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3.【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亲(亲近),远(疏远),所以(……的原因)”(2)“是(正确),益(好处),非(错误),损(损害)”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答案:(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2)说得对,对朝廷有益,说得不对,也无损于朝政。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并谈谈启发。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可知,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应广泛地听取意见。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答案:共同建议:应广泛地听取意见。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附【乙】【译文】当时上书言事的大臣很多,有的(大臣言事)不切实际,皇帝厌烦。魏征说:“古时有人设立谤木,是想了解自己的过错。密封的奏章,就是谤木制度的遗意吧!陛下想了解得失,应当任其所言。说得对,对朝廷有益;说得不对,也无损于朝政。”皇帝高兴了,对上书言事的人全都加以抚慰。皇帝宴请群臣,说:“贞观之前,随我平定天下,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献纳忠谏,纠正我的过失,仅仅魏征一人罢了。”皇帝亲自解下佩刀,赏赐给他们俩。皇上曾经询问所有大臣:“魏征和诸葛亮比,哪个更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有将相之才,魏征不能和他相比。”皇帝说:“魏征履行仁义,来辅佐我,想使我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是诸葛亮也比不过他。”四、1.(1)发扬,扩展(2)正确方法2.(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2)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3.C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A.连词,那么/副词,乃、就是;B.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C.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介词,在/介词,向。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可知,《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德”,广开言路。根据“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可知,《泰山行宫记》以“四戒四宜”之法严格教育儿子,培养儿子成才。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德”,广开言路。《泰山行宫记》中作者的父亲以“四戒四宜”之法严格教育儿子,培养儿子成才。附【乙】【译文】我常常整年在外学习,很少回家,现在有幸回到家中,家族中的叔叔伯伯以及村里众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听说我中了进士,很高兴,我的父亲很欣慰,说:我的儿子宽厚、善良、有孝心,况且他胸怀凌云壮志,就定会大展宏图。我幼时学习的时候,我的父亲教导我的兄弟很严格,常常说:父亲和母亲一同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一天,父亲因为生意旅居在大名府,于是写信派人送到家里。我的母亲看到信中说:(对于)子完的教导,责任在于你自身。而你一定要切记,偏爱(溺爱)太多,却不知道爱孩子不能用正确方法(教育),反而因此害了孩子啊。那么正确方法是怎样的,简要说就是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安逸的想法,二戒懒散惰性,三戒奢侈浮华,四戒自大急躁。既要遵守四条戒律,又一定要培养四种好习惯:一应勤奋读书,二应尊敬师长,三应博爱众人,四应谨慎吃食。以上八条规则,是教导我儿子子完的完备规则,你应当铭记在心中。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五、1.(1)停止(2)逆流而上(3)详细(4)停泊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答案: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3.(1)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2)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4.对比。5.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就主观臆断,这怎么可以呢?附【乙】【译文】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停泊在悬崖绝壁的下面,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六、1.(1)同“德”,感激(2)踩踏(3)益处(4)如果2.B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例句中“之”的用法是:的。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之:的;C.之:往,到……去;D.之:代词,代指齐军。3.(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2)没有讲求仁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孟子在【甲】文中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乙】文中阐明了对百姓施行仁政的观点。附【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房产买卖风险控制委托合同3篇
- 2024年绿色环保工程设计劳务分包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大件货物运输许可证办理与车辆安全检测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版民办幼儿园经营管理承包合同一
- 2024版离婚双方房产权益合同3篇
- 2024房产共有权份额转让合同3篇
- 2024版单位员工出差安全责任协议及健康管理及安全培训合同3篇
- 2024英文贷款协议的主要条款
-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代写
- 2024年租赁服务协议格式3篇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
- 02S501-2 双层井盖图集标准
- 小班幼儿能力测查与分析报告
- 停车场管理系统说明书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
- 出租车服务质量提升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
- 科技成果转化培训资料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练习题和答案全册
-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康复
- 2024年山东机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