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专项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_第1页
宁夏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专项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_第2页
宁夏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专项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_第3页
宁夏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专项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_第4页
宁夏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专项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2021·石嘴山模拟)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马诗二十三首》(其五)①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②月似钩③。何当④金络脑⑤,快走踏清秋。【注】①此诗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②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③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④何当,何时将要。⑤金络脑,即金络头,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A.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B.第三句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有唱叹之味。C.“金络脑”指贵重的马具,象征着马受重用,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D.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2.简析一下“快走踏清秋”中“快走”二字有什么意味。答:“快走”二字,是指飞快地跑,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诗人借“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自己要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的愿望。

二、(2021·银川金凤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营造了凄清惆怅的意境。B.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C.用“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D.本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吗?答:不同意。如果改首句的“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第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立冬①即事二首(其一)[元]仇远②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注】①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②仇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仇远生性雅淡,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每每寄情于诗句之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即事”指歌咏眼前之景,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是立冬时节,作者看到的初冬带有几分对“小阳春”的陶醉和惜别之情。B.诗的前两句是对立冬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秋尽冬来肃杀凄凉的景象,诗人借此哀景,抒发了孤寂、哀愁的心情。C.“庭前木叶半青黄”一句说明时令虽然是立冬了,但是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讲,还没有到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仍然有绿色的树叶挂在树枝上。D.花草树木凋零的衰败景色往往容易让人心生叹意,但诗的后两句读起来却充满希望和期待。一个“何处”,留给人们无尽的联想空间。2.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略。

四、(2021·中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望洞庭①[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②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注】①此诗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有一次他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②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③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B.诗歌从一个“望”字着眼,都是写望中景象,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C.“潭面无风镜未磨”以丰富的想象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D.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2.联系《岳阳楼记》所表达的作者胸怀,结合全诗说说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虽然此时刘禹锡是被贬于此,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写下优美的诗句,可以看出他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赋得暮雨送李曹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注】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曹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A.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B.颔联中动与静相结合,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C.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D.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略。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树色随关迥④,河声入海遥。帝乡⑤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①阙:指唐都城长安。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②太华: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境内。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省。④迥:远。⑤帝乡:京都,指长安。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A.首联中“红叶”暗合诗题中的秋日,“长亭”点明诗人自己是漂泊之人。B.中间四句浓墨重彩,大笔勾勒了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C.“河声入海遥”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D.尾联以“到帝乡”与“梦渔樵”对照,直接点明了作者即将入仕做官的自豪与得意。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的妙处。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生动形象地写出残云、疏雨对太华山、中条山的依恋,写景壮阔、意趣盎然;表现出初见潼关之景的喜悦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

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②只独看。遥怜③小儿女,未解④忆长安。香雾⑤云鬟⑥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⑦,双照⑧泪痕干?【注】①杜甫把家眷寄居在鄜(fū)州,只身前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掳到长安。由于杜甫当时位卑名微,没有被拘禁,这首诗就是这年八月在长安所作。②闺中:内室。③怜:想。④未解:尚不懂得。⑤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⑥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⑦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⑧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诗中写在秋天的月夜里,深切思念家人。B.诗人抒情不从正面着笔,而是从侧面写妻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C.颈联写现实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D.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2.“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答:“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想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送湖南部曲①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①部曲:部属。诗人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数年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yìyǐ):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朝,带回一车薏苡,有人诬陷说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首联“万人呼”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中腾跃向前的勇猛的壮士形象。B.古诗讲究炼字,颔联中一个“愧”字,表现了诗人因为自己的才能有限而深感愧疚的谦虚胸怀。C.颈联夸赞部下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D.全诗充满豪荡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2.辛弃疾善于用典抒怀,本诗尾联巧妙化用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典故,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略。

九、(2021·长沙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夜泊牛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④,枫叶落纷纷。【注】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西北。②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③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④挂帆席:扬帆驶船。1.下面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A.首联开门见山,先点明“牛渚夜泊”,然后从细处着墨写牛渚夜景,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B.颔联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一个“望”字,包含了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一个“忆”字,表明了诗人对与谢将军同游牛渚的怀念。C.诗人从谢尚与袁宏的交往中发现,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垒。他的思绪,又由过去回到现实,感叹自己也有卓然的文学才华,却无谢尚那样的人赏识。D.尾联实写了自己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枫叶纷纷飘落,作者以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2.请赏析颔联“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中“空”字的表达效果。答:略。

十、(2021·浙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②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③,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④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①真珠:珍珠。②无由:无法。③敧(qī):倾斜,斜靠。④都来:算来。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上阕的“寒”字兼写物境与心境,既写出秋夜的凄寒,又衬托出词人孤寒的心境。B.“天淡银河垂地”一句,语言凝练,寥寥几字便勾画出秋夜辽远空旷的天宇。C.“残灯明灭枕头敧”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枕头敧”写出主人公悠闲自在的心境。D.“眉间心上”兼顾外在的表现和内心的感受,突出了思念之情对人折磨之深。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的表达效果。答: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细碎的声音,衬托出秋夜寒寂,烘托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

十一、(2021·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夜坐①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②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注】①本诗写于苏轼一派哲宗绍圣遭难之时。张耒,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②甘:甘心。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A.本诗前两句描写了庭院无人、秋月明朗、夜霜欲落等景物,渲染了恬静幽美的氛围。B.本诗后两句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作者情思。C.本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D.本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梧桐残叶拟人化。2.赏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中“尚”字的妙处。答:示例:“尚”是“尚且”的意思,梧桐叶真的不甘心衰落凋谢,几片桐叶迎着西风还依然发出沙沙响声。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即使遭遇困厄,也不消极沉沦的志向。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二月四日作【注】[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A.全诗流露出了诗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B.诗人借轻柔之风、消残之雪、飞蝶鸣鸠描写了早春的景色。C.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D.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衬托出作者虽闲居在家却旷达乐观的心境。2.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答: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以人的情感。在“飞蝶鸣鸠俱得意”与“我”的“闲愁”的对比中,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失意苦闷的情绪。

十三、(2021·郑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诗歌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B.诗歌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C.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闲适的大自然生活的向往。D.从全诗来看,这是咏物寄情的诗,也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答:略。

专项训练·提能力一、1.A本题考查诗歌理解。A.有误,第一、二句展现出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并非秋天的美丽景象。2.【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快走踏清秋”意为:奔驰快跑,踏碎这清冷的秋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骏马奔驰,驰骋疆场的情态。本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明写马,实写人,写自己。联系前句,“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也象征着自己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快走踏清秋”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得到朝廷的重用后,在这沙场之上纵马驰骋,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答案:“快走”二字,是指飞快地跑,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诗人借“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自己要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的愿望。二、1.D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D.有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看淡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示盛极将衰,第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因此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则第二句的“花满城”就是指桃花,语言鲜艳活泼,和“惆怅东栏一株雪”的忧伤基调不协调。所以不能改。答案:不同意。如果改首句的“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第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三、1.B描写的虽是肃杀凄凉的景象,但并不是哀景,而是对客观景色的描写,作者的心情也不是孤寂、哀愁,而是对生活充满希望。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时令虽然是立冬了,但是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讲,还没有到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在风和日丽的午后,有时温度并不低,所以诗人有“小春此去无多日”的感叹。此时百花凋零,只有梅花独自开放,傲视群芳。不论在墙角,还是在院中,都会随着寒风给人们送来一缕淡淡的幽香。“何处梅花一绽香”,诗人用一个“何处”,留给人们无尽的联想空间。由此可见诗人心境淡然,享受着四季的来去和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答案:“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的意思是感觉春天才过去了没多久,不知哪里的梅花就绽放出香气了,诗人心境淡然,享受着四季的来去和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四、1.C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C.“以丰富的想象”错误,这里只是用了“比喻”的修辞。2.【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作者的理解。联系《岳阳楼记》,说明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此时需要找出两个作者的背景,他们都是被贬于此,范仲淹表达的是: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而刘禹锡虽然和他不是一个朝代,但都是被贬,却不放弃自己,都拥有伟大的情怀和高尚的气度。答案:虽然此时刘禹锡是被贬于此,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写下优美的诗句,可以看出他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五、1.D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的能力。D项尾联采用的是直抒胸臆,有误。2.漠漠:水汽迷茫的样子。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汽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六、1.D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把握,D项尾联“到帝乡”表达的是作者入仕做官的情形,而“梦渔樵”则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的情绪,这是作者矛盾心理的反映,而不是自豪与得意。而作者的这份情感在诗歌中表现得比较含蓄,不是很直白的。2.示例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生动形象地写出残云、疏雨对太华山、中条山的依恋,写景壮阔、意趣盎然;表现出初见潼关之景的喜悦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示例二: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诗人用“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静中有动,意趣盎然。表现出了初见潼关之景的惊喜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示例三:借景抒情。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借“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的壮阔之景,写出初见潼关之景的惊喜之情和诗人开阔的胸襟。七、1.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感情及表现手法。《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C.有误,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先理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意思: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独看”属于虚写,是杜甫在长安遥望故乡,思念妻子儿女,却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诗人,并用儿女的不懂来反衬妻子的思念之情。实际是作者望长安月,强烈思念亲人的写照。诗人表达的含蓄委婉,且情谊深沉。答案:“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想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八、1.C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C.颈联是作者“素负志节”的自白。“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夸赞的是自己,不是夸赞部下。2.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前一句写诗人祝愿部下鹏程万里,直上青云,抒发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对部属的关爱与惜别之情;后一句化用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典故,写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将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可见诗人为国效忠、先公后私的高尚爱国情怀。九、1.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从大处着墨写天空,不是“细处”;B.“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说明诗人没有与谢将军同游过;D.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明朝离去的情景,是虚写。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诗句“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中的“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说,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答案:空,没有结果,白白地。颔联的意思是:“我”登上小舟抬头仰望空中的一轮秋月,白白地回忆起东晋的谢尚将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卓著却无人赏识的苦闷,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十、1.C本题考查诗词的情感。诗中“残灯明灭枕头敧”通过细节刻画人物,但“枕头敧”并未写出主人公悠闲自在的心境,而是着重表现词人的愁绪,借助“敧斜”的“枕头”,使“愁”显得更加形象具体了。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词人先从落叶写起。枯黄的落叶轻盈地落在地上,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听到这些轻细的声音,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寂静,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寒声碎”一句,词人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他落寞的心境。因此,词人通过对听觉上秋声和视觉上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答案:示例一: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细碎的声音,衬托出秋夜寒寂,烘托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示例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纷纷坠叶飘香砌”是视觉描写,“夜寂静,寒声碎”是听觉描写,通过纷纷飘落在石阶上的树叶和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声音,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十一、1.A本题考查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前两句庭院无人、秋月明朗、夜霜欲落等意象渲染的是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2.【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炼字。诗歌第三、四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时,诗人独坐室内,静听秋声,不免神驰千里,情骛八极。他从稀稀落落的残叶声中,听出了刚强的抗争精神、强烈的生命力,从而心灵受到震动,被带进了对人生哲理深邃而渺远的思考之中。当霜风凄紧之时,几叶寒桐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