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9800字_第1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9800字_第2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9800字_第3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9800字_第4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9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目录TOC\o"1-2"\h\u2385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研究 119319一、引言 13678二、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231290(一)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范围不明 324802(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主观适用条件不统一 35732(三)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标准与计算规则缺乏合理性 416606三、适用困难的原因分析 42595(一)适用范围的分析 45928(二)主观适用条件的分析 511470(三)赔偿数额标准的分析 54143四、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对策建议 610686(一)作出司法解释限定适用范围 616362(二)明确惩罚性赔偿适用的适用条件 62829(三)合理化赔偿数额的标准与计算规则 67708五、结语 728477致谢 826082参考文献 9摘要:惩罚性赔偿是私法体系中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具有公法惩罚和威慑功能,在我国多个法律部门都有所适用。但目前这个制度尚不完善,还存在着体系不协调、许多理论上和实务上的争议等诸多问题,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转入司法实践并进行法律适用研究成为了目前的当务之急。从不同视角出发,由争议焦点入手,分析其意义和价值,对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体系性和科学性展开适用研究。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民法典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文明的建设也在逐渐提高。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民法典的出台,这个内容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规范。《民法典》在其第一百七十九条中规定,除了承担民事责任的十一种方式之外,还于第二款明确表示“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那何为惩罚性赔偿?其实它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通过法院判处的由侵害人向被侵害人支付超过实际损失的金额的一种损害赔偿。顾名思义,“惩罚”与“赔偿”是作为该制度的两个核心概念,设计该制度的初衷在于惩戒不法生产者与经营者,让其为自身违法行为买单之余付出额外的代价,[[]王令玉:《论食药领域知假买假行为与惩罚性赔偿》,载《食品安全导刊》,2020,(25),52-53页[]王令玉:《论食药领域知假买假行为与惩罚性赔偿》,载《食品安全导刊》,2020,(25),52-53页惩罚性判赔偿制度并非根源于中国本土,而是由法律移植而来,该项制度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将一些应由国家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归类为私人间的侵权行为,例如抢夺、强盗或伤人等。为了遏制此类侵权行为的发生,《十二铜表法》规定被害人有权请求以被盗物品价值的二至四倍作为损害赔偿。[[]李劲:《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载《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李劲:《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载《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国内民事责任立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着我国首次以特别法的形式设立了惩罚性赔偿。该法第49条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条款曾被誉为黄金条款,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实施以后,曾多次被运用于消费者维权行为之中。虽然2000年修正的《产品质量法》第44条里,有针对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人身伤害赔偿做出规定,但更多的是限于补偿性赔偿,所以在《产品质量法》之中,并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作出详细的规制。2009年《食品安全法》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又似乎打破了这一僵局,该法明确规定了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之后又历经了2015年、2018年两次修改,为消费者增加了选择赔偿方式的权利并明确了最低数额,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规制。二、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纵观前文提到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历史来说,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一直在不断的调整与发展。基于惩罚性赔偿具有高于一般性民事赔偿的严厉性,现阶段民法典对其适用条件做了如下限制:需要侵权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将惩罚性赔偿制度针对于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具有较强主观恶性的侵权人;造成的损害必须“严重”例如侵害知识产权的,要求情节严重;缺陷产品侵害人身的,要求造成他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侵害生态环境的,要求达到严重后果。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责任、维护食品安全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对制度适用范围还提出了扩大建议,梁慧星教授认为除了目前针对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之外,物质性的人格权和特定财产权也应当收到法律的保护,在具有感情意义的财物被故意侵害的情形下也可以设立一定的惩罚性赔偿的空间。[[]《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632条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或具有感情意义的财物的,法院可以在损害赔偿之外判决加害人支付不超过赔偿金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但也有学者坚持只能在产品责任中规定惩罚性赔偿,认为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恐对大陆法系侵权法造成颠覆。[[]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632条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或具有感情意义的财物的,法院可以在损害赔偿之外判决加害人支付不超过赔偿金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2020年,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颁行,明确指出:“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七编“侵权责任编”里增设了三种类型的惩罚性赔偿,即《民法典》第1185条,对于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主张“相应”的惩罚性赔偿。第1207条,在严重的产品责任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有权提出惩罚性赔偿的请求。第1232条,对于严重破坏环境的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由此可见,这象征着我国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充。但纵观民法典关于惩罚性赔偿数额的各项条文而言,在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上,无一例外,《民法典》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都采用了无数额限制的模式,这种无数额限制的弹性计算模式在司法实践的程度上给予了法官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为控制适用上的混乱,这种过大的弹性计算模式还需今后一步步加以规制。这使得我们需要高度注意,虽然民法典对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奠定了立法基础,并且一直以来,学界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也是颇为繁荣的景象。但结合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困境有必要进行探究。(一)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范围不明《民法典》第1232条写到“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这一规定为环境侵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不仅对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起到遏制作用,也有利于防范环境侵权行为。但是作为惩罚权利主体的“被侵权人”这个概念的适用范围而言,目前民法典未作出具体的解释。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相对于人身和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并无具体的被侵权人。如果公民个体想提起公益诉讼,能否要求对侵权人主张惩罚性赔偿呢?(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主观适用条件不统一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数据显示(仅看判决书):2015年全年我国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共19557件,2019年却达到了65107件,[[]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五年时间内迅速增加了2.33倍。可见最近的几年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成为了重灾区。对于威慑和惩戒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仅是填平原则的发挥下效果甚微。加上现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达,使得知识产权十分容易遭受到严重损害,并且由于知识产权一般具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容易获得丰厚的红利,故有很多潜在侵权人在纷纷觊觎。多种方面的原因让补偿性赔偿在处理知识产权类的侵权问题时还存在着不足,使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该矛盾,这就让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数额最近成为了我国惩罚性赔偿研究领域方面的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就曾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并在六大方面作出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载《互联网资源》,2020年12月2日第1版。]可见我国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范的同时,未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加大力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低的问题,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不仅惩罚性赔偿制度被积极引入知识产权的立法领域,而且司法解释还以权利人所受的损失、侵权人的所得利益、许可费的倍数、法定赔偿这四个标准为参照来确定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从而遏制知识产权领域中侵权现象的发生,以弥补填平原则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实践中运行作用不佳的缺陷。[[]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载《互联网资源》,2020年12月2日第1版。[]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我国《民法典》第1185条设立了有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一般条款,主观要件规定为“故意”。但目前为止,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构成要件上并未适用严谨统一的主观要件标准。知识产权领域的特别法中与此相统一的有《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二者分别规定了在著作权侵权案件和专利权侵权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侵权时,法院可对侵权行为人适用惩罚性赔偿。但特殊的情形出现了,《商标法》是规定为商标侵权案件中当侵权行为人为“恶意”侵权时,被侵权人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然而我国尚未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或立法解释对“恶意”和“故意”进行具体的界定,从侵权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来看,“恶意”和“故意”都是侵权人明知自己实施侵权行为,并积极追求或放任结果的发生。[[]刘辉:《民法典侵权责任规定在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载《检察日报》,2020年第3版。]但从道德层面来说,“恶意”比“故意”多一层可责难程度和谴责意味。由于二者的界限模糊不清,在理论和实务中时常难以区分而[]刘辉:《民法典侵权责任规定在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载《检察日报》,2020年第3版。(三)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标准与计算规则缺乏合理性“惩罚性赔偿范围多大、额度多少、怎么计算都没有规定,将来就可能任意解释惩罚性赔偿。多少倍、在什么范围之内,还有计算方法可能会五花八门。这个惩罚性赔偿应该在范围、额度、计算方法上给一个界定”。[[]记者[]记者王丽丽:《别把"故意"作为惩罚性赔偿前置条件》,载《检察日报》,2018-04-25。我国《商标法》第63条规定,惩罚性赔偿数额应为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所获利益的一倍到五倍。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商标、专利和著作权这三类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各项解释中,关于如何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的规定大致相同:实际损失=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产品销售减少量/侵权产品销售量×该产品利润。目前我国立法“以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实际获利为标准计算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规定,但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具有隐匿性强、持续时间长、地域跨度广的特点,权利人在通常情况下仅可举证证明现有的侵权事实,却难以追溯至侵权行为开始的具体时间,进而无法精确地计算实际损失。此种过于精确的计算方法仍面临着权利人举证困难的最大问题,所以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三、适用困难的原因分析(一)适用范围的分析1.法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到了多元化的阶段,新鲜事物也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立法进程。然而,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法律不可能对社会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因为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于是便出现了法律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了一个法律制度的论成,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情形、解决所有的现象,在适用范围上自然而然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法治文明下无法避免的代价。2.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刻关于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学界对其也是莫衷一是。一种观点主张,惩罚性赔偿制度应严格限定于私法救济。另一种观点认为该制度不仅应该适用于环境侵权私益之诉,还应该将范围扩大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诉讼。个人更赞同后者,因为民法典作出的一个重要修改,就是将之前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改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目的就是为了更好贴合现代社会所强调的绿色原则,体现环境理论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只关注环境污染扩大到对生态的系统保护。[[]刘辉:《民法典侵权责任规定在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载《检察日报》,2020年第3版。][]刘辉:《民法典侵权责任规定在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载《检察日报》,2020年第3版。(二)主观适用条件的分析法律条文所使用的修饰词内涵不够明确,且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解释标准。司法实践中具体个案当事人的主观态度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实则是完全交给法官进行自由裁量,那么这会造成现实裁判中“同案不同判”的几率增大,这种适用上的不稳定,可能甚至影响到司法的权威性。(三)赔偿数额标准的分析1.法律规定存在空白何为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数额标准为多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界目前关于判定惩罚性赔偿金标准的方法还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法定数额法、基数倍数法、限定最高数额法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法。然而不同部门法的立法原意和目的各式各异,民法体系又是盘根交错,避免不了出现冲突,而且民法典对其的规定还处于一个较为空白的阶段,使得我们在适用上还难以把握。2.法定赔偿对惩罚性赔偿的影响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中,确定侵权赔偿数额适用率最高的标准便是法定赔偿,占比95.68%。[[]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第133-136页。]法定赔偿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如此泛化,也间接影响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这主要是因为法定赔偿的引入,对知识产权的权利救济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不仅为当事人证明损害事实的举证责任减少了负担、利于法官审查认定赔偿金额,还加快了案件审判节奏、缩短了诉讼周期、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第133-136页。[]朱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互联网资源》四、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对策建议(一)作出司法解释限定适用范围例如前文提到的,诸如“被侵权人”此类的词,其定义过于宽泛模糊,难以形成具体统一的裁定标准,其内涵与外延并非清晰而明确,对于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到底是扩大还是限制。我们可以基于学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积极通过司法解释对“被侵权人”的定义作出具体规定,这样一来就可以限定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从而更好实现立法目的与立法规制的同一。如果当被侵权人是多个个体时,就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可以通过公益诉讼定纷止争。这样既避免违反法律的稳定性,又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明确惩罚性赔偿适用的适用条件前文提到,我国知识产权立法领域目前对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观条件有“恶意”和“故意”两种规定,为避免二者在含义上重复评价之嫌,应只择其一使用。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领域有规定了善意侵权的概念,如《商标法》第64条和《专利法》第70条,均有规定善意侵权不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笔者觉得为了与其相呼应,并基于知识产权有其独特性,可以统一适用“恶意”作为要求知识产权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虽然出现了民法典与特别法规定主观要件不严谨一致的情形,但是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在不违背民法典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统一适用为“恶意”,更能体现逻辑上的紧密连贯性。合理化赔偿数额的标准与计算规则对于不同的部门法,我们可以基于它们独自的特殊性来有效针对。例如环境侵权而言,可以结合环境自身的特色来确定它的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标准,[[]王世进、夏虹:《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19期(02)卷。]选择以基数倍数法加限定最高数额法为主,以法官视案情来自由裁量为辅。因为如果单独用基数[]王世进、夏虹:《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19期(02)卷。由上述原因分析可得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裁判理念须进行厘革,应该降低对数量计算规则的高精度期待。[[]徐俊:《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基数问题研究》,载《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第158期]本质上,知识产权损害的计算极难获取准确数额,所有的计算规则都是在量定一项相对接近的价格。不同于有形物可以通过明确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价值,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的真正价值,由于非物质性的本质,基本上难以准确估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数量计算规则确定判赔额时不应过分拘泥于精确量定,不必要求原告就主张的各项数额精确举证。只要权利人能够证明一定的数额,就可对这部分予以支持。通过降低数量计算规则中的高精度期待以减轻法官认定赔偿数额的负担,从而控制大量转向自由裁量,避免前文所述那样频繁落入法定赔偿的套路中,并且[]徐俊:《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基数问题研究》,载《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第158期五、结语回顾我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体现出了我国在对其法治建设过程中采用着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在不断探索。虽然我国的惩罚性赔偿体系已初具规模,然而这一制度在我国还存在着不成熟、不均衡、不完善。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各部门法的层面,这使得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各部门法中呈现了不同的制度构造。由于民法典庞大且错综复杂,故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民法典的框架内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有机又科学合理的统一体。所以当务之急是我国不仅需要在现行法律的交叉下,思考如何协调各惩罚性赔偿制度之间的规定并有效融入到司法实务活动中,对现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系统、全面地厘清和规制,还有大量的法律空白需要去填补和完善,以确保整个法律体系的科学合理。所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并成为我们未来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致谢日月如梭,我从一名刚步入大学阶段的新生转眼间便即将面临本科毕业。在过去毕业论文的撰写日子里,的确有过太多迷茫与挫败的瞬间。内心深知自己是一个天资愚笨的人,但是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仍坚信勤能补拙,即是有很多不知从何落笔的地方都需要自己慢慢建立信心去将它克服。这段时间里,我真的由衷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她在百忙之中还不断给我悉心教导,传授她的经验与方法。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老师说话的语气总是那么温柔和蔼,但是在对学术的要求方面却十分严谨。大方向上为我调整了文章的结构与内容、小细节里修改了我在用词造句上的缺陷,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在之后几次完善过程中,也是极为耐心地给予我准确的指导,使得我这个造诣浅薄的学术小白,在这撰写论文工作的日子里也能一路有光。再一次,由衷感谢她。

参考文献学术刊物类文献:谢秋凌:《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证成及适用——兼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王世进、夏虹:《论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19期(02)卷。韦奕娜、鲍佳:《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制度现状与完善建议》,载《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年第9期。阳玉洁:《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载《河北企业》,2020年第8期。辜明安、梁田:《从民法典看惩罚性赔偿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