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课件 可获取_第1页
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课件 可获取_第2页
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课件 可获取_第3页
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课件 可获取_第4页
企业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课件 可获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系列讲话”两山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汇报提纲一、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形势及要求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三、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四、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一)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一、新时代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二)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新要求、新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20年“《意见》”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安排。意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二)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新要求、新目标(二)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新要求、新目标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以及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两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度8大重点任务之一。今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明确了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和科学研判形势基础上,紧紧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方向,实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环保督察和追责已成常态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2015年07月0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提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中央环保督察是由党中央、国务院牵头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进行督查,由督企业转变为党政企同督)2015年0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一)环保督察和追责已成常态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

2016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11月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启动进驻(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2017年4月起对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15个省进行督察,实现“全覆盖”,即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督察一遍群众举报的主要问题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经历了从“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的中央环保督察之演变历程,在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自2021年4月6日开始,至5月9日,第二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刚刚完成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督察进驻工作。各督察组受理转办的29133件群众举报(未计重复举报),已办结12732件,阶段办结6393件。立案处罚2575家,罚款19128.21万元。立案侦查160件,拘留95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708人,问责844人。本批督察还分5次一共公布了40个督察典型案例,既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也切实推动了问题的及时整改。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二)公众的环保意识、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

公众环境权益观增强、环境公平正义诉求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提升,要求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大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环境保护部通报2017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全年共接到环保举报61.89万件。而截至2016年底,管理平台共接到举报26.30万件。2017年举报案件数量比2016年增长了1.35倍。从举报污染类型来看,涉及大气、噪声污染的举报最多,分别占56.7%、34.6%,其次为涉及水污染的举报,占10.7%(三)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土十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三)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二、企业面临的环保新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称《三年计划》),在时间上与“大气十条”承接,被普遍认为是“大气十条”二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年4月23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汇报提纲一、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形势及要求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三、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四、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通过4.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有关部、委、办、局颁布)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省、市人大通过6.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颁布7.环境保护国际条约—会员国参加并批准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实质是保护生产力,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基本政策(简称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1、宪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2、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3、环境保护法是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法,高于其他环境法律法规;4、法律、法规、规章及法律解释具有法律效力;5、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效力高于本级或下级政府规章;6、环境标准伴随相关法律、法规起法律效力;7、新法取代旧法;8、优先执行地方环境标准,但地方标准必须严于国家标准。环保法律、法规的关系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环保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我国的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定义:在建设项目动工之前,必须先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估计,并预先制定可行的对策。适用范围: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定义: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适用范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第四十一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第四十五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定义:任何单位向环境中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等,均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形式: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排污申报登记《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定义:是指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于人民政府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限期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套措施。适用对象:区域性限期治理项目、行业性限期治理项目和点源限期治理项目限期治理污染制度限期治理的目标:(1)具体的污染源→达标排放;(2)行业的限期治理项目→分期分批逐步做到达标排放;(3)区域限期治理项目→达到适用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汇报提纲一、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形势及要求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三、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四、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环境保护法》关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总体上既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同时必须承担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排放、安装使用监测设备、缴纳排污费、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布排污信息、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8项具体责任。第四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排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降低危害。)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企业必须强化内部管理,把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强调企业开展自行监测是必须落实的环保义务。)《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第四十三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是排污单位的义务。)第四十五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创立了“按日处罚”制度)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对超标排污与超总量排污的处罚措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未批先建的处罚)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对不公开环境信息的处罚)第六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严重违法,严厉处罚。)《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新法明确了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规定了大量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有相应的法律处罚责任,使得对建筑扬尘的严肃处罚变得于法有据。第六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以及建筑物拆除等施工单位,应当向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二)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的。违反本法规定,建设单位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明确了工程施工单位对建筑废物的污染防治责任,并有相应的法律处罚责任,使得对违法处理建筑垃圾的处罚变得于法有据。第六十三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工程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第一百一十一条工程施工单位未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报备案,或者未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工程施工单位擅自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或者未按照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第十六条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第二十八条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二十九条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新法明确了建筑施工过程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并有相应的法律处罚责任,使得对违法处理建筑垃圾的处罚变得于法有据。第三十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第五十六条建筑施工单位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汇报提纲一、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形势及要求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三、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四、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以外的区域倾倒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按照倾倒数量处每立方米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清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清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2016年9月1日,水利部首次否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变更审批更严!!2016年11月24日,水利部再次公示《关于不予批准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的通知》(水保函[2016]431),主要理由是弃渣未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规定专门存放地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解释》将“违法减少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支出一百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增加规定为“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单位和个人多是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增设以上两项规定,让行为人得不偿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惩治和预防犯罪。针对当前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犯罪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化迹象,甚至形成了“一条龙”作业。对于此类犯罪,不仅要依法惩治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人,更要打源头、追幕后,依法追究危险废物提供者的刑事责任。为此,《解释》第七条重申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共同犯罪处理规则,规定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3吨以上)严重污染环境,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新“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阶段。通过全国试行,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的效率,将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方案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入选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名录(第三批)》,目前我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总数已达3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具有污染物性质、地表水与沉积物环境损害、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等三个领域的鉴定评估资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

生态损害赔偿是指生态损害责任人以赔偿的方式承担生态损害法律责任的生态损害法律救济方式。损害主体、赔偿主体、责任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主体、赔偿客体(国家环境管理机关及生态环境保护组织)赔偿、谁损害谁赔偿损害鉴定、评估“碳中和”是欧盟、美国、中国等提出的一个长远规划,旨在降低碳排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从我国2009年提出第一个碳减排目标开始,到2015年的巴黎协定自主行动目标,再到新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新目标,可以看出,政策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强化。2021年0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积极推进“两高”项目环评开展试点工作,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企业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评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汇报提纲一、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形势及要求二、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三、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职责四、各类法律法规逐步更新对企业要求更高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一)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雅安市城区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滨江西路工程项目裸土堆存存在问题2017年3月1日-3月3日,督察组发现滨江西路工程项目有大量裸土露天堆存,未采取防尘措施;旁边无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河沙未采取防扬散措施,裸露堆放。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整改情况3月6日、3月8日雅安市规建和住房保障局进行了复查,该项目已按要求进行封闭式打围施工,进出口处设置了冲洗设施并安排专人对进出口路面和进出车辆进行冲洗,按湿法作业要求安排洒水车定时进行洒水作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按程序给施工单位给予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一)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雅安市城区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二)国中水务秦皇岛公司收到千万罚单2015年7月,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局根据监测报告(秦环测(数)字[2015]第(040)号)对秦皇岛公司进行调查,发现秦皇岛公司的出水水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秦皇岛公司收到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书,对公司作出罚款1299.32万元的行政处罚。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三)施工单位通过私设暗管排放生产污水2017年3月7日,海口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对中海锦城项目排洪沟排放白色石灰水问题进行调查。排查污水来源过程中,发现排洪沟附近有暗管,中海锦城项目生活区污水通过私设的暗管排入美舍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75条的相关规定,执法人员责令承建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立即拆除暗管及排污口,同时处以50万元罚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1.基本案情润滑油等矿物油系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亦属于危险废物。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被告人白家林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被告人吴淑琴等人处收购沾染有矿物油、涂料废物及废有机溶剂等物的废旧包装桶,并雇佣工人清洗或者切割后出售。对于清洗废旧包装桶产生的废水,白家林指使工人倾倒在地上,通过铺设的管道排放至外环境。据查,吴淑琴先后向白家林出售沾染有润滑油的废旧包装桶共计50.5吨。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四)白家林、吴淑琴污染环境案2.裁判结果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白家林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严重污染环境;被告人吴淑琴明知白家林无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构成共同犯罪。据此,综合考虑被告人吴淑琴系初犯,庭审中自愿认罪等情节,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白家林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150000元;被告人吴淑琴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80000元。被告人白家林提起上诉后申请撤回上诉,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准许。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四)白家林、吴淑琴污染环境案1.基本案情2013年12月前后全椒县十字镇居民庞先生发现自家鱼塘的鱼突然死亡,而且水面散发恶臭。他发现是有不明液体从下水管道流入鱼塘。随即庞先生报警。2013年12月3日,全椒县公安局会同当地环保部门调查发现,污水来自不远处一个井,井内存有大量不明“废液”。更严重的是,受污染的鱼塘水已流入附近十字镇土桥水库。十字镇清高自来水厂只得停止从土桥水库取水致使当地9000多户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供水中断15天之久。据悉,安徽某金属科技公司法人柯某,找到无资质的张某为其处理公司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柯某在未向环保部门申请,也未对张某的处理资质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将35.23吨废液倾倒在全椒县经开区经一路与纬五路交叉口南侧一个窨井内,导致严重污染环境。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五)全椒县首例环境污染案2.裁判结果被告人柯某某等违反国家环保法规定,处置、倾倒有毒物质35.23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2939768.63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本案例中柯某等5人倾倒的有毒废液中的“苯酚”含量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浓度限值。根据《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24条和《刑法》第388条的规定,柯某等5人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倾倒、处置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经构成了污染环境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从本案例中,体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是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其中第24条规定,“对不执行强制性环境标准的依据法律和法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五)全椒县首例环境污染案1.基本案情原告:西峡县一家从事大鲵(俗称娃娃鱼)养殖20余年的企业,养殖种鲵748尾、稚鲵3000余尾。2013年4月,中铁四局四公司在西峡县西坪镇唐家湾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高速桥梁桩基挖掘爆破作业(爆破点距养殖企业仅约百米,最近为50米)。自爆破作业后,大鲵开始出现停食现象,后陆续死亡。并造成748尾成鲵或幼鲵、3000尾稚鲵从4月份起陆续停食或减食。2013年12月,西峡县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审理。由于前期双方已申请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了事故调查,法院遂以调查报告为依据,确定爆破和大鲵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养殖企业经济损失为1385473元。但在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又以种鲵不繁殖或少繁殖造成损失,增加诉讼请求300万元。法院认为,该诉讼请求未能提供有权威的或相应资质的机构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估,故不予支持。该案又上诉二审法院,二审依旧维持了原判。五、环保违法处罚案例(六)建设工程噪声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二诉(赔偿执行后,娃娃鱼陆续死亡并停止繁殖)2017年12月,养殖企业再次将中铁四局四公司告上法庭。因爆破作业停止后,大鲵又陆续死亡。同时,本应产卵繁殖的种鲵均未正常产卵繁殖。为此,养殖企业再次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再赔偿608万元。但中铁四局四公司认为,其侵权行为终止时间为2013年6月,施工结束后侵权行为亦终止,不存在后续侵权情况,且养殖企业的损失是自行统计,不能作为损失的计算依据。判决:与前期爆破存在因果关系:赔偿2226083元法院决定对现存种鲵性腺发育受损是否与当年爆破施工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损失数额进行鉴定。2019年7月,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出技术鉴定意见书,认为剩余尾种鲵的性腺发育受损和当年施工损害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损失数额为2226083元。经双方辩论和质证,最终法院认定该技术鉴定结果。故被告主张自停止施工损害即停止、即应计算诉讼时效的意见不予采纳,应赔偿2226083元损失款。五、环保违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