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案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局部国家的GDP比拟。案例适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案例内容表1局部国家1980-1995年间的GDP比拟〔单位:10亿本币〕年份19801985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中国451.8898.91195.51492.21691.81859.82166.32665.23456.14667.05749.0印度1362.92603.43299.93919.74510.45279.96067.26935.37864.39386.30805.5美国2744.64037.24508.64867.75228.15524.65737.16255.56563.56931.97246.7加拿大299.9460.0530.3582.1623.7645.6654.6665.9688.9720.2749.8日本240098321556350476373731399046427469454487467413470353473177/韩国3737879301109726131371147942178262214239238704263861303733348284德国1477.41834.52003.02108.02249.12448.22881.83094.53161.53312.43445.6法国2820.94674.55324.25723.46149.76452.26737.96918.47022.97330.07638.0英国231.5357.1421.3467.5511.0552.4575.8602.0633.1676.4708.1表2局部国家1980-1995年间的人均GDP比拟〔单位:美元〕年份19801985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印度250280330380370370330330300320340美国1283016270198102162022040223802260023790247402588026980加拿大1104013250154701769018970196401999020270199701951019380日本1044010950172702357025460261002696028750314903463039640韩国23302260323041104850577066707210766082609700德国1415010560154002006021250227202066023360235602558027510法国126609420139001781018740197102049022720224902342024990英国85508180113201420015300161701658018130180601834017800高收入国家1081011220150001815019230200402088022540230902342024930世界平均水平25702520319037303890401041204360442044704480案例分析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创造之一〞,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效劳的去向。按照支出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效劳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效劳的净出口。在此根底上可以得出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根底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以生产法作为核算GDP的基准。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和会计核算的根底之上的。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常规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及各种抽样调查资料。在统计局外部,那么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由此可见,GDP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对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制,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那么由各省、市统计局负责核算。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与国家的GDP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那么未作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进行定期的评估。由于GDP衡量的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因此,在比拟某一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开展状况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成就时,一般都要用到GDP增长率。对表1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可知,中印两国的平均GDP增长速度都很高,根本上维持在5%-7%之间,显著高于美国2%-3%左右的平均增速。由此可见,开展中国家的GDP总量虽然低于兴旺国家,但其GDP的年均增长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由于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GDP核算体系来度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产出总量,相应地,人均GDP就成为比拟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通常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在各国之间进行人均GDP的比拟。世界银行1995年按人均GDP的上下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76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61-3035美元的为中下收入国家;3036-9361美元的为中上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另外还有一种分法是:将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划分为兴旺国家〔DevelopedCountry〕,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的为开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y〕,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的为不兴旺国家〔UnderdevelopedCountry〕。从本案例中表2的数据来看,美国和日本历年的人均GDP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英、法、德等国家;属于开展中国家的韩国的历年人均GDP虽然总体上低于前述兴旺国家,但在绝对量上却逐年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并在1995年挤身于高收入国家之列,显示出其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位的迅速崛起;同样作为开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人均GDP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了其低收入国家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GDP虽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开展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却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衡量生产的尺度,而无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与开展相关的指标,比方,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另外,GDP总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与GDP总量有关,而且还与GDP的结构〔包括GDP的生产结构、支出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开展。再者,GDP核算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理论柜架要、指标体系、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这种不完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算体系和核算实务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目前我国GDP核算人员正在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努力地对包括GDP核算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对于一般公众用户所质疑的GDP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如被调查对象的不实填报、某些领导的人为干预等非技术因素,要消除它们那么有赖于统计立法和执法的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付以及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和缺乏,但不可否认,GDP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测度指标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研究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GDP核算也将随着其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在宏观生产数据的生产和专业数据质量检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案例讨论GDP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拟。案例适合名义GDP、实际GDP与GDP缩减指数。案例内容一、印度经济开展落后中国十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表现非常抢眼,两国的飞速开展让世界感觉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在迅速推进。这两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开展最快的经济体……以美元计算,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和印度的名义GDP增长平均速度分别为8.3%和7.0%,而除了中国和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只有4%。1、两国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中国将把印度落得很远这两个亚洲国家的相似很多,包括超过了10亿的人口和多年来作为传统的贫穷的农业经济体系。在1982年,中国人均名义GDP以美元计算只有2754美元,稍稍低于印度的人均280美元。然而21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印度。在这段时期,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年平均超过了9.7%,而印度只有5.7%。在2003年,作为强劲增长的结果,中国的GDP总量到达1.4万亿美元,是印度5750亿GDP总量的2.5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1087美元,是印度人均收入的两倍。此外,如果以美元计算各国的名义GDP,中国占据了世界GDP总额的3.9%,而印度占据了1.6%的份额;如果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各国GDP,中国额是12.6%,而印度为5.7%。2、追赶的游戏:印度落后中国10-13年如果印度的实际GDP增长能够维持目前6%的水平,印度的人均GDP将在13年后到达目前中国的水平。我们估计,在未来十年,印度的实际GDP增长将到达8%。如果以6%或者8%的速度增长,印度整体的GDP将花费9年或者7年的时间到达中国目前GDP的水平。到2023年,如果印度和中国保持它们的平均增长率水平长达10年,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将分别到达1.3万亿和3.9万亿;如果印度设法以高于8%的速度增长,它的GDP在2023年将到达1.6万亿。二、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央行在2004年初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出警告:“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全年物价上涨也会到达2.2%……通化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该报告指出,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高达4.5%,远高于2000年0.8%、2001年0%、2002年-1.2%的水平,且在一年内从2002年的-1.2%骤升至2003年的4.5%,说明通货膨胀的形势不容乐观。案例评析我们知道,GDP是用一国的货币为单位来计算,因此,该国GDP的变化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的变动。由于两者通常是同时增加的,为了区分由产出变动而引的GDP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GDP变动,需要区分实际GDP和名义GDP。名义GDP是用一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市场价格来统计当年的GDP;实际GDP是从名义GDP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相对于某一基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的GDP。不同时期实际GDP的增减仅仅反映着产出的增减,而名义GDP的变动那么既包含了产出变动的影响,也包含着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衡量经济增长要通过考察实际GDP的增长来实现。通常情况下,名义GDP的增长会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快于〔或慢于〕实际GDP的增长。以某一个时期作为基期,那么另外一个时期的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相对于基期的价格变化的幅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通过比拟〔相对于某一基期的〕名义GDP增速和实际GDP增速的差异,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程度的具体指标就是GDP缩减指数。具体来说,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之间的系数,即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可以衡量从基期到本期间所发生的价格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GDP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相应地,实际GDP〔增加值〕=名义GDP〔增加值〕/GDP缩减指数使用GDP缩减指数的目的在于,把按当年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通过相关价格指数换算为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GDP〔增加值〕,以反映除价格变动因素后GDP〔增加值〕的实际开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GDP〔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开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由此可见,GDP缩减指数的作用可以概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反映GDP〔增加值〕的实际水平〔如实际总量规模等〕;二是可以核算GDP〔增加值〕的实际开展水平〔如实际开展速度、实际增长速度或开展指数等〕;三是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变动的总水平。一般来说GDP缩减指数的大幅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大幅下降那么意味着通货紧缩。本案例中,央行正是通过GDP的缩减指数的较高变动率来推断出经济通胀压力加大的。不同国家间名义GDP的比拟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一般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GDP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进行比拟〔即使和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2〕根据各国货币与某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置力平价〔PPP〕。然后,再通过各国的GDP的缩减指数折算出实际GDP的指数。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得到的各国的GDP排名会有很大不同。使用国际汇率转换时,由于汇率主要是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效劳的比价,不能确切地反映国内价格水平和本国货币的相对购置力,而且汇率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货币价格变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反映两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照关系。比方,因本货币坚挺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价水平偏高的国家,GDP就会被高估;反之因本国货币疲软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价水平偏低的国家那么会被低估。按购置力平价进行核算虽然能够比拟好地反映兴旺国家之间的实际情况,但对开展国家经济情况的反映往往脱离实际。因为同一类商品或效劳在不同国家的质量差异很大,开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尤其是效劳质量与兴旺国家相去甚远,缺乏可比性。另外,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同,同一类商品在本国和外国的价格别也很大。案例讨论1、名义GDP与实际GDP是否有可能一致?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2、GDP缩减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作为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标,GDP缩减指数的优点是什么?案例3:“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案例适合绿色GDP的概念。案例内容2004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要求,作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2004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为7%左右。众所周知,刚过去的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1%。此前几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超过了8%。中国今年为何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可持续开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认为,这与中央政府重视可持续开展有直接关系,表现出了我国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和行动。叶文虎教授介绍,“可持续开展〞亦称“持续开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上取得共识,可持续开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量化可持续开展的经济指标,1993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A中,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EDP的概念,EDP就是“绿色GDP〞,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本钱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效劳费用。叶文虎教授说,现有的经济核算和统计方法中,没有把环境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易的投入〕计算在内,因此得出的经济数据是不准确的,远远高于实际。我国各省市、各部门乃至全国公布的GDP数字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很可能使我们对全国的经济形态得出偏高、偏乐观的估计。在这样的GDP数字上所作的政策决策,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偏差。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开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促进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生产力的更新和开展,我们必须尽快推行“绿色GDP〞制度,摒弃不将环境投入计入本钱的现行的GDP的核算和统计制度。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据统计,1985年至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8.7%。但如果扣除损失本钱和生态赤字,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中国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还有学者提出更惊人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认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国土严重超载;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约1/2;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5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单位产值的废物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数倍,而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数的16倍多;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约为兴旺国家的1/35。通过这种测算,中国的绿色GDP增长是负数。案例评析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总量,就要看这个国家的GDP。它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的水平。但是,天下没有免的午餐——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往往必然同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然而,现有的GDP经济核算和统计方法却没有把环境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的投入、生产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量的投入〕计算在内,因此,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会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唐,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比方,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显然是痛苦和损失,但却使医疗产业大开展,GDP也跟着增长。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正表达了人们对GDP核算所存在的一系列缺陷进行修正的努力。绿色GDP是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本钱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正如本案例所述,绿色GDP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而1985-2000年间,我国的绿色GDP仅占GDP的78.2%。对单个地区的研究结果也是类似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说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由此可见,如果扣除环境投入和生态本钱,我国近年来以绿色GDP形式表达出来的“真实国民财富〞显著低于名义财富,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从技术上看,由于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其市场价值和货币形式的价格信号就难以确定,从而无法纳入GDP统计。专家们曾提出包括应用较多的倒算法〔即按市场本钱来估算工程的环境本钱〕在内的不少预算模型与方法,其各有优点和侧重点,也各有缺陷,均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从观念上看,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那么力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因此,一旦实施绿色GDP,扣除了环境损失本钱,必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如果现有的干部考核体系和政绩观不相应发生变革,很可能给绿色GDP的推广带来很大阻力。由此可见,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开展观与政策观。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其中主要的是欧美兴旺国家,如法国、美国和芬兰等,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属于开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也在1990年开始进行环境经济核算,提出了环境资产净积累的概念和核算体系。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总体上说,绿色GDP的环境核算尚不成熟,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不过,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从根本上看,离开绿色GDP人们就难以全面衡量经济的真实开展水平,也无法用科学的根底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开展的战略决策,更难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开展。案例讨论1、绿色GDP与原有的GDP有哪些差异?2、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我国“绿色GDP〞的实施?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案例适合AD—AS模型分析。案例内容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是分析市场经济社会总量失衡问题及客观经济波动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AD—AS模型原理在近年我国经济理论分析中已获初步应用。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转变过程和机制,本案例在AD—AS模型实用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案例评析1、我国经济三个时期的AD—AS模型分析我国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和消费受到严重压抑,那么为什么在过去的绝大局部时间里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又是如何迅速转变为通货紧缩压力的呢?〔1〕、方案体制下的AD—AS模型分析。在方案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就处在一种非均衡状态,造成这种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利率水平被人为压低到均衡利率水平之下,投资需求超过了资本供给能力〔主要是国内储蓄〕;二是价格体系严重扭曲,对农产品以及主要矿产品等重要原料的价格水平进行严格控制,以支持某些特定部门如重工业部门的增长。图8这样,〔图8中D0—S0〕,并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P0*—P0〕。只不过由于对价格水平实行严格控制,当时这种压力被没有转化成实际的通货膨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逐步放开了对价格的控制,随着实际价格水平向市场均衡价格水平靠近,通货膨胀压力开始转化为真实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使得实际利率水平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需求仍在不断膨胀,推动总需求曲线继续向外移动。这样,由投资需求过旺所带来的供求缺口〔图8中D1—S1〕反而在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图8中P1*—P1〕推动价格水平继续上升。〔2〕、80年代末—90年代的AD—AS模型分析。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受一些非常规因素的影响〔如1987年价格闯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投资需求空前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地方政府和民间借助强制性乱集资、高利率黑市等各种非法手段来增加资本供给,但仍然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上金融秩序混乱等因素,最终爆发恶性通货膨胀〔图9〕,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激化。这正是1987—1989年和1992—1994年间中国经济所发生的真实情况,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4.1%.图9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头号大敌,政府政策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舒缓供需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上。与此同时,消费需求缺乏的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加剧,这主要是政府长期实行高积累政策对居民收入增长产生压抑的结果。但是由于投资需求的膨胀,消费需求缺乏的矛盾在大局部时间被掩盖起来。虽然有时有所显现,但通常都是在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投资过热时才暴露出来,因而被看成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而没有当做一个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矛盾来认真对待。因此,我们可以说由消费需求缺乏所形成的通货紧缩压力在通货膨胀时期已经存在,并被通货膨胀掩盖起来了。〔3〕、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AD—AS模型分析。从1996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谨慎地启动经济,以防止经济的过度衰退。然而,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面的扩大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收入减少。这种情况使无论下岗的还是仍在岗的工人都对未来收入产生不确定性预期,而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却清楚地预示着未来支出的增加。于是人们就合理地选择减少当前消费、储蓄更多的钱以备未来之需,消费需求也进一步萎缩。再加上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大幅度回移〔图10中由AD2到AD3〕。而此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企业并没有退出生产者的行列〔余永定,1999〕,加之高积累政策没有改变,总需求曲线根本上仍然维持在原有水平〔图10中AS2〕。这样一来,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发生急剧逆转,由供不应求迅速演变成供过于求〔图10中S3—D3〕。于是我们看到均衡价格水平大幅度降低,形成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图10中P3—P3*〕。图102、政策建议与总结.通货紧缩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长期矛盾,必须采取有远见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消除通货紧缩的根源。〔1〕、政策取向应着眼于总供给,特别是改变高积累政策从图10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理通货紧缩有两个根本的政策取向:一是推动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即采取扩大总需求的措施;二是推动总供给曲线向内移动,即减少总供给。到目前为止,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努力方向一直集中在推动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上,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尽管这些政策主要是刺激投资需求,但民间投资需求仍然没有被带动起来,而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更是显得有点束手无策。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的,虽然通货紧缩在这些政策作用下有所缓和,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然萎靡,通货紧缩的压力仍然很大,经济上升乏力。这些扩张性政策的力度稍有减弱,通货紧缩的形势就会进一步恶化。同时,高积累的形成虽然是政府政策的结果,但要将积累率水平降下来却不是仅仅改变积累政策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与投资效率和增长质量不佳相联系的。因此,要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来合理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着眼于合理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来改革与此有关的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以及价格政策等。因此解决通货紧缩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同体制改革和长期开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长期的努力。〔2〕、解决通货紧缩的深层次矛盾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着眼点应在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最主要的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改变片面依靠高积累、高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现在必须着眼于长远加大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投入,采取刺激、鼓励技术进步的措施,切实把国民经济开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短期的宏观调节政策应当与中长期政策协调起来。短期的经济刺激措施不应损害长期开展目标和中期改革目标的实现,同样中期改革目标应当与长期开展目标相一致。后者在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根本上一直是坚持的,“摸着石头过河〞正是适应长期开展的目标而进行改革的生动写照,改革一直是围绕“开展〞这一主题推进的。但是,前者一直做得不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和调整根本上是围绕短期经济波动而变化的,而无视甚至牺牲改革和长期开展目标的需要,这也是导致中国经济不断重复“停停走走〞循环的原因之一。〔3〕、在抑制通货紧缩的同时要警惕通货膨胀。中国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有效需求缺乏,特别是消费需求缺乏。事实上消费需求缺乏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矛盾,只不过一直被过热的投资需求所掩盖,而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就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可以防止经济的急剧下滑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但是在不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高积累政策、不解决增长质量和投资效率这两个根本问题的情况下,投资需求膨胀将再次掩盖消费需求缺乏的矛盾,非但消除不了通货紧缩的根源,而且很容易在此诱发新的通货膨胀。新的通货膨胀不会自动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只是将矛盾暂时掩盖起来,深层次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甚至会进一步累积恶化。一旦政府投资的后力不继,又会很快掉进通货紧缩的深渊。案例讨论1、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2、试列举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案例2: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案例适合总需求分析案例内容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多年迅速增长和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长期衰退。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等因素,日本历史上的失业率是极低的,但这次失业率却从1990年的2%上升到1998年的4%。在1990年以前的20年中,日本的工业生产翻了一番,但1998年和1990年GDP仍然一样,实际GDP停滞,有时甚至还下降。在政府治理持续性经济衰退过程中,日本经济出现了典型的零利率、负通货的经济局面。1995年9月,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把贴现率降到0.5%的超低利率政策;1999年2月,中央银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和刺激国内消费,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短期利率0.25%降到0.15%;同年3月份以后,日本央行大规模发行超出市场需求的货币,促使市场利率根本降到了“零〞。同期,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自1999年第三季度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999年全年物价水平与上年持平,2000年负增长0.4%,2001年负增长0.9%。日本为摆脱经济衰退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案例评析该案例较好地说明了凯恩斯理论中对萧条的解释。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总支出Y由消费C、投资I和政府购置G以及净出口〔X-M〕四局部组成。上述四个分需求的减少都有可能使得总需求减少,从而使得有效需求缺乏。第一,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消费支出减少。这局部归因于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在日本,1998年的股票价格不到10年前到达的顶尖水平的一半。与股市一样,日本的土地价格在90年代崩溃之前的80年代也是天文数字。当股市和土地价格崩溃后,日本公民眼看着自己的财富都消失了。而财富和收入的减少使得人们减少了消费支出。第二,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投资支出减少。这局部归因于银行系统出现的“信用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银行陷入了困境,并加剧了经济活动的衰退。80年代日本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股票或者土为担保的贷款。当这些抵押品价值下降之后,债务人开始拖欠自己的贷款,从而使银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以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02年3月底,美国高盛公司估计日本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为236万亿日元。这种旧贷款的拖欠减少了银行发放新贷款的能力,所引起的“信用危机〞使企业为投资工程筹资更难,从而压低了投资支出。第三,上述两个分需求的减少使得总需求缺乏。同时我们观察到,在日本的衰退中,表现为经济产出的减少,同时利率降低。1998年的日本和1935年的美国一样,名义利率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因为这种移动既减少了收入又降低了利率。日本为摆脱衰退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同时,这些政策也引起了争论。一些经济学家建议,日本政府要大幅度减税,以鼓励消费者更多地支出。但日本政府中的决策者却不愿意大幅度减税,因为他们想防止预算赤字。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建议,日本的银行体系要更迅速地扩大货币供给。在名义利率下降余地很小的情况下,迅速扩大货币供给也许能提高预期的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并刺激投资支出。无论如何,日本的衰退是由于总需求缺乏而引起的,而“解铃还需系铃人〞,方法还是要从总需求的扩张中去寻找。案例讨论1、结合本案例,说明构成总需求的四个分需求。2、根据本案例的分析方法,请考察我国1997-1998年左右的总需求情况。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案例适合总供给与供给冲击、滞胀。案例内容中东盛产石油,却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虽中东用至全世界石油储量排在前两位的国家。依据《油气杂志》2001年的统计,沙特的石油储量占整个世界石油储量的35%,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那么为151.11亿吨,超过了美国、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总和。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被美孚、埃克森、壳牌等人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所垄断。从1945年起,中东各国逐渐掌握了本国的石油资源,各国经济也依靠石油逐渐开展起来。与此同时,中东国家也开始利用西方对石油的依赖,将石油作为意识形态武器来使用。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再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1974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9-1980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受石油价格上升影响,美国经济受到剧烈的供给冲击,造成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情况,即滞胀。1978-1982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如表1所示。此次危机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表11978-1982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年份石油价格变动(%)通货膨胀率〔CPI,%〕失业率〔%〕19789.47.76.1197925.411.35.8198047.813.57.0198144.410.37.51982-8.76.19.5数据来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加强产业调整,建立石油储藏。例如,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公布了《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与德国也公布了《石油储藏法》和《石油及石油制品储藏法》。与此同时,各国还纷纷投资研究、建设替代能源。瑞典的卡尔博格公司于1973年率先开展了水煤浆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风力发电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太阳能也大量进入工业领域。案例评析本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两方面的理论。首先,石油危机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是总供给冲击的一种,它的经济后果是:总供给冲击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就是总供给变动的一个例子。其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左移的总供给曲线同总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用AD-AS模型来解释西方兴旺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发生的滞胀现象。由总供给的变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被称作供给冲击〔shockstoaggregatesupply〕。某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如石油〕突然减少,从而使得石油的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升,那么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动。在总需求曲线给定不变的情况下,总供求均衡所决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如图1所示。OOYY0Y1Y2AD0E1E0E2ASS潜在产量PP2P0P1(滞胀)Y0=Yf=潜在产量图1短期内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滞胀在图1中,总需求曲线AD0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s的交点E1所决定的产量为Y1,价格为P1,潜在产量线与总需求曲线AD0的交点为E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均衡点,Y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P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价格。现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由ASS左移到了。AD0曲线与曲线的交点为E2,E2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为Y2,价格水平为P2。显然,,。即现产量低于原有产量,而且也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现价格水平不仅高于原价格水平,而且也高于充分就业的价格水平。这种产量更少、价格却更高的情况表示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这种状态被称为滞胀。因此,本案例通过阐述了石油危机导致的总供给紧缩,能够根本说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滞胀问题。案例讨论1、除石油冲击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左移?2、我国应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总供给紧缩?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1:“治大国如烹小鲜〞。案例适合货币政策的特点。案例内容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是谁?答案可能会出人意料:不是美国总统,而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Greenspan,1926—〕具有传奇的经历,由于他在任职美联储期间,成功地实施了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屡次化解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1987年,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藏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在他创办的企业中工作,对宏观调控没有经验。因此当时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22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五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美国对日元的汇率由1:145跌到了1:142.5;在巴黎,美国对法国法的汇价下降了2%。格林斯潘上任伊始,就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7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美元;而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货膨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于1987年9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是一年多来首次利率调整,又是从1984年春季后第一次上调利率。实际上,从1984年以来,美联储共七次降低利率,由原来的9.0%下调到后来的5.5%。大多数经济权威人士认为:9月上调利率,明显地意味着格林斯潘主持的美联储要认真对付通货膨胀。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沉重损失后,到10月19日这一天——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点〔降至1738.74点〕,造成账面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22.6%,是1929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对大多数观察家来看,这个时候真是可怕至极。这就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担此重任,力挽狂澜;而此时坐在美联储主席高位上的格林斯潘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但是,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下午刚过4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收盘铃声已响。这时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已下降了508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作出反响,他听到的应是508个点,而不是5.08个点。他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同参谋们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在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到一个小时,他发表了下面的简要声明:“联邦储藏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换句话说,对付危机的紧迫性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张不合,但正如爱默生所说:“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格林斯潘并不愚蠢。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了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创立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济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济史的格林斯潘,对摩根和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1929—1933年金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市场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所以,当他的一些参谋正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懂得经济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500个百分点,跌幅达20%时,经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定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值得庆幸的是,1987年的股票大跌没有重演1929年的悲剧。案例评析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几个重要特点。第一,货币政策往往是“逆经济风向〞而行事的。当经济社会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格林斯潘在面对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时,就采用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第二,货币政策的采用是一种相机抉择。当股市暴跌而可能引起金融体系崩溃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应该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资,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案例中,在1987年股灾发生时,格林斯潘就没有因坚守反通胀的货币政策而紧缩银根,而是采用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后到达了良好的效果。第三,货币政策往往采用事先调控,并以微调的方式进行。美联储七次降息,均采用微调的方式进行。而格林斯潘在股票大跌之后仅几个月,就基于他对美国经济即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判断而实施了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显然属于一种事先控制。当然,货币政策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基于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对经济走势的准确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经济的稳定,确实局部归功于格林斯潘的高瞻远瞩和经验。案例讨论1、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货币政策特点的认识。2、你认为央行负责人的能力对货币政策的成功与否影响大吗?请说明你的理由。案例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案例适合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案例内容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而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何。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差异,导致中央银行所享有的独立性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有一些国家,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如意大利;而在另一些国家,中央银行那么根本上是独立的,如德国和美国。在美国,任期14年的美联储主席、理事由总统任命;而且如果总统不满意他们的决策。也不能撤回这一任命。这样的制定结构保证了美联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表1列出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比拟。许多研究者研究了制度设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他们考察了不同国家的法律,以构建一个中央银行独立指数。这个指数综合了各种特点,例如银行领导人的任职年限、政府官员对银行理事会的影响,以及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接触的频繁程度。然后这些研究者考察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表1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比拟日本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的控制局部全部全部货币稳定的法律优先权元有无委员会成员的任期5年814年能否由政府解散能不能不能接受政府指示可以不不对政府提供贷款可以禁止不能预算需经政府同意是不不接受政府监督是〔大藏省〕很少是〔国会〕审计大藏省独立独立资料来源:刘从戎:《美、日、德三国中央银行地位的比拟》,《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第8期,第46页。这种研究的结果是惊人的:更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与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图1表示1955—1988年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平均通货膨胀的离散图。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如德国、瑞士和美国,往往平均通货膨胀低。而中央银行独立性越低,如新西兰和西班牙,往往平均通货膨胀率较高。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实际经济活动之间是无关的。特别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平均失业、失业变动、实际GDP平均增长和变动之间无关。也就是说,提高央行的独立性,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引起什么副作用。案例评析本案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说明。图1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独立性资料来源:AlbertoAlesinsandLawrenceSummers:CentralBankIndependenceandMacroeconimicPerformance:SomeComparativeEvidencem,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96(May),151-162.第一,我们知道,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目标是稳定币值、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央行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第二,央行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理由大致是:〔1〕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应具有连贯性,不应受到政治的干扰;〔2〕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如果受政府完全控制,将会成为政府推行通货膨胀的工具;〔3〕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其操作方式不应受到任何干扰;〔4〕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考虑一些经济政策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第三,由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央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就越好,而整个宏观经济就更趋于稳定增长。第四,对应我国的情况,相比美国、德国等兴旺国家,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还比拟低,这主要反映:〔1〕中国人民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央行的负责人由总理任命,且负责人的任期与普通的政府部长相同;〔2〕在我国“权力分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央行往往也不会也不能与政府的政策相悖。因此,央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后我们期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呈现较好的效果,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给予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多的自由。案例讨论你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吗?为什么?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案例适合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案例内容2001年英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2%,虽然略低于预算设定的2.25%-2.75%的增长目标,但是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的增长幅度仍属最高。这种情况一改以前历次全球性衰退中英国经济总是最差的历史,使英国人在兴旺国家中感觉良好。回忆2001年英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显而易见,在维持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内需三驾马车中,旺盛的内需是减缓英国经济降速的主要支撑因素。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英国经济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势头,2001年这个市场进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全年平均上涨幅度到达10%。英国的零售业也强劲不衰,物价指数平稳。2001年最后4个月,英国许多零售部门都到达月增长15%或高于15%的水平。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销售量超过1989年230万辆的顶峰,到达240万辆。这些得益于英国央行2001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2001年,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背景下,英国央行连续7次降息,把利率从6%调低到4%,缺乏1990年〔15%〕的三分之一,为38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本利率的连续下调,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速度,支持了脆弱的股市信心,更大大刺激了各类消费信贷,从而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案例评析本案例是央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的成功例子。与日本的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而造成倾向政策失效的情况相比,英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上述的案例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英国于2001年实施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利率的降低成功地刺激了消费。在英国消费信贷门槛较低的前提下,各个商业金融机构为争取客户展开剧烈竞争。2001年下半年,一些信贷银行甚至实行零利率,信用卡消费成为主要购物手段。不管是大超市,还是小店铺,80%以上的零售商店都可以用信用卡购物,这既方便了消费者进行消费,也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低失业率是托起消费热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英国的就业时机一直在不断增加,从而弥补了制造业推动的就业岗位。截至2002年3月,英国领取救济金的人数只占劳动力总的3%,约96.6万人。与此同时,工资增长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水平。以2001年年中的情况为例,仅公共部门的平均工资就比2000年同期高5.3%,这是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幅度。由于人们对收入增长的前景看好,因此消费信心得以保持。第二,英国2001年强劲的内需有效地抑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比拟平稳的增长又奠定了内需旺盛的根底,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一结论对于我国尤有借鉴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来自国内市场的需求构成了总需求的很大局部。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这主要是与出口的大幅缩减有关。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另一方面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第三,我们从英国的成功经验中看到,刺激内需的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相应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因此,增加就业,同时提高人们的收入,让人们感到自己更“富有〞,会使人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对应到我国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多数的广阔农民由于负担较重,收入较低,其消费一直未能实现较大的增长。这对我国的内需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可喜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如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农业问题时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48亿元。从今年起,在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今年农业税率降低可使农民减轻负担70亿元。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396亿元用于转移支付。要加快推进县乡机构等配套改革。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调控,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今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保护农民利益。〞如果这些政策能真正诸实施并起到效果,相信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必将对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重大影响。案例讨论1、英国的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2、为什么日本在对付衰退的过程中会发生货币政策失效?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案例适合我国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案例内容1997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例如,从2001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面长达14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缺乏,也表现为投资需求缺乏,整个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在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趋势。这种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几个行业,而有些产业例如农业的投资还严重缺乏。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96.6%、121.9%和92.9%,2004年第一季度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增长又分别到达107.2%、101.4%和39.3%,而农业投资增长率只有0.4%。其原因有几个:一是1998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工程大多为根底设施建设工程,这必然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各地搞“政绩工程〞;三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从2003年来看,全年贷款2.8万亿元,广义M2增长达20%,这显然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度货币信贷增长。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提出2004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指标,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信贷增长近20%,广义货币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都高于预期目标。案例评析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产等几个行业投资增长如此迅猛,后患无穷。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这种盲目投资,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带来重要原材料和煤电油的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扩张,这种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扩张,只会和社会消费越来越脱节,造成经济结构扭曲,各部门间严重失衡,从而经济将从“大起〞转向“大落〞从“通胀〞转变为“通缩〞;二是形成严重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6%,投资工程中有38%来自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工程中有39%来自银行贷款;电解铝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工程中有48%来自银行贷款。这三个行业供需状况又如何呢?预计到2005年,我国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水泥产量将达10亿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能力超过900万吨,这些产品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例如,2005年全国电解铝消费需求量预计为600万号吨水平,供过于求50%。严重的供过于求带来的损失都会形成银行的呆账和坏账。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作出了调控决策。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前几年我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7——1998年实行了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并一再降低存款利率。这样,各行业包括上述投资过热的那些行业,不但有了极宽松的贷款环境,而且借贷本钱极为低廉,这无疑为这些行业进行盲目投资放开了资金的水龙头。要收紧这个水龙头,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惟独尚未用提高利率的方法,这是考虑到种种因素,包括兴旺国家目前利率水平很低,如我国提高利率显然会使国外资金流入套利而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包适提高利率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比拟高〕以及使股市更加雪上加霜等。为此,央行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定准备率〔2003年9月21日起,原来6%的法定准备率提高到7%,2004年4月25日起,再把准备率从7%提高到7.5%〕。二是实行差异存款准备金率,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建立再贷款浮动制度,2004年3月25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根底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根底上统一加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基准利率根底上统一加0.27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04年一季度,央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根底货币2916亿元,通过债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债券〕回笼根底货币2810亿元,根本全额对外汇占款投放的根底货币。五是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例如,央行于2004年1月18日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和增加就业方面的贷款支持。六是积极支持“三农〞经济开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可见,央行这次调控,并不是“一刀切〞的“急刹车〞,而且有限制和有支持的“点刹〞,即刻刹车的刹车,该支持的支持,再配合其他一些调控措施,例如2004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资本金比例,又如国家在土地使用方面的一些严格限制等。这些调控措施很快起到了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遏制,尽管1至5月累计投资同比还时产长34.8%,但增幅比1至4月已回落8个百分点,局部投资过热的行业已明显降温。5月份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涨幅14.3%,环比回落1.4%,是持续7月快速上涨后的首次回少。钢材价格下降尤为有显,5月份全国钢材市场价格总水平比小月回落了7.6%,相反,加强农业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根底地位得到了加强,夏粮有望增产,将扭转连年下降的局面。整个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较快增长。当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偏高,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煤电油运供求状况相当紧张等,因此,宏观调控任务仍很艰巨。还有一点要看到的是,这轮宏观调控,尽管货币政策已显示出强有力的效应,但目前能迅速取得如此明显效果,与同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分不开。以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市场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着眼点也应更多地放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上,包括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通过市场机制调整贷款投向。〔资料来源:①《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载《金融时报》,2004-05-12。②《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力和重点》,载《上海证券报》,2004-05-15。〕案例讨论如何借鉴西方兴旺国家货币政策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二〕财政政策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案例适合财政政策手段:减税与政府支出。案例内容2004年亚洲的大选年,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韩国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将举行大选,数量创下历史纪录。此间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保住政权,在选举年将会增加政府支出和防止提高利率,这将有助于刺激企业获利与经济增长。菲律宾总统大选于2004年5月10日举行,菲律宾全国最大的电视播送网ABS-CBN因候选人购置政治广告使利润而大大增加。在印尼,候选人以赠送速食面、茶包、果汁和香烟的手段来拉拢选民,使烟草、食品等商品的销路非常看好。据渣打银行雅加达分行的经济学家艾奇森估计,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印尼花在4月5日举行国公大选和7月5日首度直选总统的“政治支出〞高达10亿美元。据报道,印度国会下议院和4个省议会的9500名议员候选人,竞选支出也高达10亿美元,这是1999年竞选时的3倍。幅员广阔的印度选举将持续4天,局部候选人不惜租用飞机来进行宣传拉票活动。印度首家低本钱飞机业公司——狄堪公司〔Deccan〕总经理戈平纳斯称:“我们的订单排满整个选举季节,如果我们再多20架直升机就好了。〞韩国选民于2004年4月15日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同样,韩国的选举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机遇。如韩国最大制纸业生产商韩松纸公司总经理金振曼就表示:“每逢选举,用于竞选传单和海报的纸张便会需求大增。〞为了刺激经济成长,亚洲的中央银行在选举期间都会防止提高利率,政府也会扩大公共支出。例如,韩国央行3月10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3.75%的历来最低水平;印度政府2004年1月宣布移动、航空、电脑、药品等行业减税,金额达23亿美元;在马来西亚,政府在3月21日全国大选前,向政府公务员发放了1.05亿美元的奖金。印尼最大零售商MatahariPutraPrima公司的投资者关系主任高钟健表示:“局部流入经济体系的选举资金将直接转换成消费者支出增长。〞不过,此间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增长效应过后,菲律宾和亚洲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因赤字扩大推动利率上扬,进而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加坡摩根大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力克称:“选举对市场而言是短期利多,政府方面必须留神对财政造成压力。〞案例评析本案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手段,如减税或者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刺激总需求,促使经济增长;其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政治的影响较大,财政政策本身富含的政治意味较为浓重。第一,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总需求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分需求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置需求G以及净出口。而消费需求又与政府的税收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当我们考虑政府的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减税和增加政府购置都会使得总需求扩张,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因此,亚洲各国政府在大选年都纷纷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做,可以引起选民的好感,增加选民对政府的支持率。第二,由于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因此财政政策本身受政治的影响比拟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各国之所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并不是应对经济萧条,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这与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作出的,而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政治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财政政策还常常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就发生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关于减税方案的争论。当时的共和党众议员提出7920亿美元减税方案,包括逐渐把个人所得税减至10%。这个减税方案是自1981年里根当总统20年以来,最为全面的一次减税。这项提案将把美国最低税率从15%降至14%,鼓励退休储蓄,并且给予技术公司等企业以税收优惠。这一方案受到了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坚决否认。这是因为:共和党提出的减税7920亿美元的方案将直接威胁到克林顿所提出的改革医疗照顾方案的方案和他在改革社会平安方面所要出台的种种方案。这是克林顿为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所作的努力,而如果共和党的减税方案得以通过并实施,那么克林顿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第三,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因此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由于涉及党派斗争和具有一套法定的程序,其决策时滞较长;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在作了决策后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付诸实施,其行动时滞也较长。第四,亚洲国家大选年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讨论。在短期之内,各国经济固然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该项措施造成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而造成财政赤字的话,利率将会上升,从而使得投资需求降低,经济随之会有走向紧缩的趋势。这样的结果是,政府为了政治目的,人为地造成宏观经济波动,这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即使是因为政治目的而需要讨好选民,政府也应该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案例讨论财政政策与政治的关联度如何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时滞?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案例适合财政赤字与挤出效应。案例内容由于里根和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1992年到达2094亿美元的天文数字。1993年克林顿中选总统后,针对美元美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衰退的形势,提出了“变革〞和“重振美国经济〞的政策和主张,其核心局部是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并使衰退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和开展。1993年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