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40CCSICS93.040CCSP66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14/T2920—2023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20232023120420240405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本定 2呐法 3质达法 5高度法 6探法 7附录A(范)岩发育度表 9附录B(料)常岩土要性数 10附录D(料)公桥梁桩底溶质达法测场录表 12附录D(料)公桥梁桩底溶质达法测场录表 12附录E(料)公桥梁桩底溶高度电检现记表 13附录F(料)公桥梁桩底溶前法检现记表 14附录G(料)公桥梁桩底溶芯检测场录表 15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检测仪器与设备、现场检测、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检测。(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T3222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512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岩溶岩溶(又称喀斯特)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声呐法地质雷达法(超高密度电法钻探法大直径灌注桩桩身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灌注桩。4基本规定——基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岩溶。4.3.3——基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岩溶。4.3.3481接受委托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检测方案检测前准备工作确定检测方法并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提交检测报告图1检测工作流程图表1 基桩表1 基桩底溶别检测报告内容与要求——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设计相关要求及成孔日期。——桥址工程地质概况。——被检桩的桩位图、桩号、桩型、截面尺寸、桩长。——检测目的、依据、数量、方法、仪器设备、日期、过程描述。——被检桩的检测数据,现场检测影像资料,实测与反演的曲线(图件)、表格和汇总结果。——检测结论与建议。5声呐法桩底岩溶类别特征描述Ⅰ基岩完整,无岩溶现象。Ⅱ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基本无岩溶现象。Ⅲ基岩节理裂隙非常发育,有明显岩溶溶蚀。Ⅳ有严重岩溶溶蚀或存在溶洞。本方法适用于桩孔底部有高度不少于20cm水或泥浆的大直径灌注桩桩底岩溶检测。——水下超磁同步震源频率3kHz-4kHz、瞬时功率200W-500W。——探测深度不小于10m。/数(A/D24bit,4,4——桩孔孔底的沉渣清理干净,基岩面基本平整。——根据现场情况,确认整个检测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20cm呐发射器与桩底底面垂直。——检测现场记录表宜采用本规程附录C格式。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呐发射器与桩底底面垂直。——检测现场记录表宜采用本规程附录C格式。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10m2表2声呐法检测桩底岩溶类别判定表5.4.3数据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评判:——波列信号弱,无法反映基岩特征的。——波形畸变严重,无法对孔底基岩情况做出准确判断的。桩底岩溶类别波形特性Ⅰ波形数据频率高,波形规则、衰减正常。Ⅱ部分波形数据频率较高,波形基本规则、衰减较正常,出现较弱的高频反射信号。Ⅲ较多波形数据频率偏低,波形不规则、衰减不正常,出现较强的反射信号。Ⅳ多数波形畸变,发生强反射波形,或探测波形数据频率较低,波形不规则、衰减不正常,出现较强的低频反射信号,同相轴反射波形错断。本方法适用于桩孔深度不宜超过20m的大直径灌注桩,且桩底无积水。——信噪比≥60db,模/数(A/D)转换位数≥16bit,采样间隔≤0.5ns,扫描速率≥128次/s。——工作环境温度-10℃至50℃,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0%。——天线中心频率选择为100MHz-500MHz。——具有信号增益、叠加、实时监测显示及点测和连续测量功能。——桩底无积水且无金属物。——天线与桩底基岩面的耦合良好,地质雷达主机与天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5m。——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仪器的主要工作参数,初步确定各电性反射层位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根据现场试验选择最佳频率的天线,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同一桩孔一般至少重复检测3次。——对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及时排除人为、仪器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各种假异常。——对存在异常的桩孔现场进行复测。——检测现场记录表宜采用本规程附录D格式。ΔT(1)H:𝐻=𝑉·𝛥𝑇/2.....................................(1)式中:(V(ms)𝑉=𝐶/√𝜀........................................(2)式中:C——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宜取值为3×108m/s;ε——相对介电常数。3表3地质雷达法检测桩底岩溶类别判定表桩底岩溶类别波形特性Ⅰ信号振幅较弱、波形规则、衰减正常,无明显界面反射信号。Ⅱ信号局部振幅增强、部分波形不规则,无明显可追踪同相轴构成的界面反射信号、呈漫反射。大部分信号振幅较弱,波形规则、衰减正常。Ⅲ信号局部振幅增强、波形较杂乱,具有至少一组小规模弧形同相轴构成的界面反射信号。底部反射界面信号基本可见,两组反射界面信号有明显时程差。Ⅳ信号整体振幅增强、波形整体杂乱局部规则,具有完整可连续追踪的弧形绕射同相轴构成的反射界面信号或横向贯穿整个探测区域的直线型同相轴构成的反射界面信号,界面之下信号衰减快,底部反射界面信号弱或不可见。—— —— 。——输入阻抗应大于20MΩ。——供电端、测量端插头与外档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500V。——电极宜使用稳定性较好的不锈钢电极或铜电极,电极长度不应小于30cm、直径不应小于10mm,电极数量不应少于28根。——极化补偿范围应小于500mV。——电位差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1.0%,分辨率不应大于0.01mV。——电流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1.0%,分辨率不应大于0.01mA。——对50Hz工频干扰抑制不应小于40dB。——桩孔孔底的沉渣清理干净,基岩面基本平整。——电极无杂物附着,应用绝缘胶带包裹电缆和电极连接处。——结合测区工程地质资料,检测过程中对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及时排除人为、仪器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各种干扰。——同一地电类型的测点应统一进行参数测定。——不具备参数测定条件的场地,可根据电测深曲线或电测井资料推求电性参数。——当多台仪器在同一场地同时工作时,不同供电单元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供电极距的5倍。——电极应与电线连接可靠,安置位置应准确,接地应良好。——供电电流应稳定,同一检测条件下两次电流测值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0%。——检测现场记录表宜采用本规程附录E格式。——按要求做检查观测。——一个测区或测线的检查观测工作量不应少于该测区或测线总工作量的5%。5%4综表4超高密度电法检测桩底岩溶类别判定表类别等值线图特征Ⅰ孔底视电阻率等值线分布均匀,符合完整岩石分布特征。Ⅱ孔底视电阻率等值线分布较均匀,局部出现异常变化。Ⅲ孔底视电阻率等值线分布不均匀,出现明显异常。Ⅳ孔底视电阻率等值线分布不均匀,出现明显异常且有一定的规模。7.4.37.4.3数据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评判:——反演结果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与地质资料所揭示岩性特征不符。——反演结果视电阻率等值线杂乱、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判。8钻探法适用条件检测仪器与设备——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钻取芯样采用单动双管钻具。——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的地层类别选用合适粒度、浓度、胎体硬度的金刚石钻头,且外径不小于100mm。——钻孔宜布置在桩孔中心。——钻孔深度应比设计桩底标高低5m-10m。——检测场地平整,孔位上方无高压线、下方无管线。——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钻孔时应确保人员、设备安全,钻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0.5%。——按回次顺序记录钻进情况,对芯样进行描述。——芯样应装箱保存、拍照。——现场工作结束后,应从孔底自下而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FG施工记录等,按表5综合分析判定。表5岩溶类别判定表岩溶类别评判应根据实际钻探情况,参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特征、成桩工艺、施工记录等,按表5综合分析判定。表5岩溶类别判定表桩底岩溶类别岩芯特征及钻进异常描述Ⅰ桩底岩芯芯样完整,无溶蚀现象,钻进过程中无漏水现象。Ⅱ桩底岩芯芯样基本完整,钻进过程中存在漏水现象,局部有少量不贯通溶孔。Ⅲ桩底岩芯芯样完整性较差,钻进过程中无掉钻现象且存在严重漏水现象,存在大量溶孔,溶孔有贯通现象,溶孔内存在充填物。Ⅳ钻进过程中有掉钻、夹泥等现象,存在溶洞。附录A()等级岩溶场地条件岩溶强发育地表有较多岩溶塌陷、漏斗、洼地、泉眼溶沟、溶槽、石芽密布,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差大于5m地下有暗河、伏流钻孔见洞隙率大于30%或线岩溶率大于20%溶槽或串珠状竖向溶洞发育深度达20m以上岩溶中等发育介于强发育和微发育之间岩溶微发育地表无岩溶塌陷、漏斗溶沟、溶槽较发育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相对高差小于2m钻孔见洞隙率小于10%或线岩溶率小于5%附录B(资料性)常见岩土主要物性参数名称密度ρ(g/c3)m电阻率(Ω·m)相对介电常数ε第四系松散层黏土1.75~2.101×100~2×1028~12粉土1.95~2.101×100~1×102—软土、淤泥—2×10-1~1×1015~50湿砂、卵石1.7~2.51×102~8×102—干砂、卵石1.7~2.43×102~6×1032~6砾石—102~103—沉积岩页岩1.80~2.706×10~1×1037砂岩1.20~2.701×10~1×1039~11泥岩1.20~2.401×10~1×10215~20砾岩2.20~3.101×10~1×104—灰岩2.60~3.106×102~6×1037~8泥灰岩2.30~2.501×100~1×102—白云岩2.60~3.105×101~6×1038煤1.10~1.301×103~1×107—岩盐—1×104~1×1066变质岩片岩2.68~2.922×102~5×104—片麻岩2.65~2.796×102~1×1048.5石英岩2.65~2.752×102~1×105—板岩2.31~2.751×10~1×102—大理岩2.68~2.721×102~1×1056岩浆岩花岗岩2.63~3.306×102~1×1055~7闪长岩2.50~3.301×102~1×1055~7玄武岩2.70~3.305×101~1×1058辉绿岩2.70~2.901×102~1×105—其他地下水1.0<102—河水1.0<102—海水—1×10-1~1×10181冰层0.8~0.91×104~1×1086~8混凝土2.40~2.50—6~8附录C(资料性)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声呐法检测现场记录表检测位: 记编号: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委托单位检测日期设备名称及编号检测依据基桩编号成孔日期桩长(m)桩径(m)孔底岩性情况孔内泥浆情况文件名备注检测方位示意图备注记录:记录:复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附录D(资料性)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地质雷达法检测现场记录表检测位: 记编号: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委托单位检测日期设备名称及编号检测依据基桩编号成孔日期桩长(m)桩径(m)孔深(m)(MHz)孔底岩性情况孔内情况文件名备注检测方位示意图备注记录:记录:复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附录E(资料性)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超高密度电法检测现场记录表检测位: 记编号: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委托单位检测日期设备名称及编号检测依据基桩编号成孔日期桩长(m)桩径(m)电极数量(个)孔底岩性情况孔内情况文件名备注检测方位示意图备注记录:记录:复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附录F(资料性)公路桥梁基桩桩底岩溶超前钻法检测现场记录表检测位: 记编号: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委托单位检测日期桩号设备名称及编号孔位坐标(m)孔口高程(m)桩长(m)桩径(m)检测依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