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的起源发展及其语言特征分析85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1F/wKhkGWWcDbaAYX1FAAFxqGi3jCk503.jpg)
![【陕北说书的起源发展及其语言特征分析85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1F/wKhkGWWcDbaAYX1FAAFxqGi3jCk5032.jpg)
![【陕北说书的起源发展及其语言特征分析85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1F/wKhkGWWcDbaAYX1FAAFxqGi3jCk5033.jpg)
![【陕北说书的起源发展及其语言特征分析85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1F/wKhkGWWcDbaAYX1FAAFxqGi3jCk5034.jpg)
![【陕北说书的起源发展及其语言特征分析85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6/1F/wKhkGWWcDbaAYX1FAAFxqGi3jCk5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1研究背景陕北说书是陕西北部地区拥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性传统民间艺术,它没有陕北民歌那样广泛的传唱度,也不如陕北秧歌在周围地区的收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知名度和被关注的程度都过低。这样的情况在2006年才终于被打破,陕北说书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没有人传承和学习的特质,和许多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类似。因为陕北说书自身表现形式的单一,再加上传唱程度过低,使得这种民间艺术在其他地区基本没人知道。甚至除了陕北本地的人,基本没有人了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形式的表演手法。更夸张的会把陕北说书和评书当做差不多的存在。可事实上这两种民间艺术除了同为语言表演外根本没有别的雷同之处。1.2研究意义陕北说书既然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历史的厚重感不言而喻。可是在当下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发达以及生活中各种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关注持续拉低。少数对陕北说书这样的传统艺术喜爱的都是年纪偏大的老年人群,而年轻人,像00后和10后对这些艺术形式知晓度太低甚至都根本不知道。在对身边同学的调研中发现,输了一部分陕北地区的同学以外,大部分的同学都以为陕北说书和评书应该是差不多的语言形式,并且由于并没有具体的文章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此得知,深入研究陕北说书这一艺术形式的语言表达特点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1.3研究现状当前阶段学术界对于陕北说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一,语言艺术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陕北说书这种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探讨这种语言形式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例如汪东锋和梁云霞的文章《试论陕北说书的语言艺术》;二,传承和保护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仔细分析陕北说书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所面对的难以传播的困难,并且基于这些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例如肖爱云和林泰祺的文章《陕北说书时尚化、国际化传播路径研究》;三,悲剧意识的角度。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陕北说书实际作品中的历史底蕴,分析其很多的作品表现中都有着对生命和历史无以言表的悲凉感。例如白建军的文章《陕北说书悲剧意识初探》。1.4研究方法文献参考法:对网络文章和书籍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对与陕北说书有关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分析法:对其内容加以分析,吸纳有用的理论,删除无需的内容。归纳法:对陕北说书的内容和进行深度剖析和总结,归纳出其更深层次的相关逻辑。
2、陕北说书概述2.1陕北说书的起源与发展2.1.1陕北说书的起源在陕北说书的起源问题上,当地大部分的说书一人基本都认可一个传说;在很久之前的一场皇宫权利争夺战争中,三皇子失败后被挖掉双眼,流放到荒地,一路上讨饭过生活,偶然下打死了一只体型特别大的蝎子,用躯体和肠子做了一把琴开始了自己的弹唱生涯。这便是陕北说书的起源,能够知晓的是陕北说书在最早期的时候使用的乐器是琵琶,并不是现在所使用的三弦。在日后的传承中,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绥德县的三黄面举办赛书会,这种传统一直流行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这个赛书会中走出来的有名人物就有韩启祥。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诸多历史原因的影响下这个传统也慢慢的消失了。陕北说书不同于像马街书会和青海花儿会这种有着固定文化空间形式的存在。由此可以总结出,陕北说书在早些时候,是一种与“数来宝”相似的江湖人讨生活的手段,他们的琵琶语唐朝时期的琵琶更为类似。而陕北说书在内容上的"佛教因果报应,劝世的主导思想"与几百部具有类似敦煌出土的变文结构的旧书以及"散韵结合,散文讲,韵文唱的讲唱程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以想象陕北说书虽然早期的记载停留在清朝初期,可是真实的起源时间应该不会在两宋时期之后。因为在早些年间,陕北说书这一表演形式的主体存在于弱势群体和一些社会底层的人士,所以其内容上相对的“低级”,没有太多的嘲讽和记实意义。2.1.2陕北说书的发展陕北说书在上世纪四是年代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也时其比较辉煌的时期,由于中共在陕北地区对说书人的改在和用这种方式进行革命宣传。这一阶段促使出现了很多革命书作品,再加上韩启祥在这一时期对陕北说书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唱腔,伴奏和班组的组合上进行的规整和革新,使得这个时期真正的开始对陕北说书进行整理入档。在2004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就有陕北说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这离不开陕北说书自身存在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民俗语言方式,更是有着非常重大的艺术价值。陕北说书的作品基本都是长篇内容,讲述的也都是“爱恨情仇,因果报应”之类的,在实际表演时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限制,通俗易懂的小说都可以作为表演内容进行表演。特别是经过漫长岁月流传下来的,有着完整话术本的长篇小说,比如《五虎传》、《五女兴唐传》等。基于这样的原因,陕北说书在表演中对于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被列入非文化遗产名录,其意义就在于这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多体现在音乐伴奏下的讲唱,也就体现着艺术学上音乐的价值。从延安说新书运动起陕北说书就有详细的记载,并且说书的书调在艺人们的努力下不断变化,不断丰富,实现了非常大的转变:例如伴奏音乐从"平调说书"发展到以平调为主唱腔,包括武调、民歌、迷糊戏、道情等作为附属唱腔和一些曲牌音乐在内的综合唱腔。2.2陕北说书的分类在陕北说书具体的分类上,尽管学术界对此很少进行分析。可是实际上陕北被说书因为使用乐器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使用三弦和使用琵琶进行的表演。在根据表演的具体场合进行详细划分,依次为口愿书、庙会书、庆典书和纯民间娱乐舞台书。2.3陕北说书与评书的区别陕北评书主要是以北方语言作为根本,搭配北京音调的普通话进行表演。在国内东北和华北地区相对盛行。由于是使用语言进行的表演,以至于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就要求更高,通常以第三人称为主进行故事的讲述。并且在长久的发展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规则,但是与评书不同,陕北说书以使用方言为主,大量陕北方言的使用时陕北说书的主要特点,也是其与评书之间最明显的区别。评书在表达用语上更加的简练,多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常用语,这是基于长久以来在表演中汲取的丰富经验。而陕北说书却与之不同,使用更多的是象声词,相比评书有更高的真实感。象声词可以对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形象有着更加生动的诠释。与此同时,运用大量的流行语句,更加恰当的在人物性格上进行体现,不论是在感情方面还是在娱乐角度都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比评书的修辞手法,陕北说书更善于运用贴近生活的修辞来进行表达,对于表现人物和环境形象更加的有效。3、陕北说书的语言特征3.1陕北说书的语音美中国地域广阔,在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众多的方言和地方土语,这经常使得外来的人感到交流吃力,甚至无法交流。虽然陕北说书基本使用方言来完成,但是陕北方言除了独特的特点外,还非常容易理解,比如“婆姨”这样一个词,人们马上就可以明白这是在说女人,并且有相当高的娱乐性,。“一个劲儿”是一直在干某事,还有更多的方言土语,让人不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并且带来的亲切感和娱乐性,传神且生动。还有像“一满”一次,表达的就是全部,在这里把“一”和“满”放在一起,在表达全部这一意思上更加的全面。又比如“栖惶”,陕北说书中表达出的意义一定远超其本身惊恐的意思,使人更好的感受当事人的害怕之感,更是添上了一点同情。这些本身就非常精准的地方语言特色,被完美的穿插在陕北说书的表演中,其表达能力的高超让人叹服,使其风格更加鲜明,表达传神,玄妙非常。陕北说书既然有着说唱的特性,那么其语句的编排和特有的节奏感,就一定会让传输的内容有很高的传唱度。把有着相同或相近韵母的词放在句末就是押韵,以达到节奏上的完整,同韵母的字放在句末为排韵,例如;(1)油花花,酱点点,芝麻面面姜片片。猪头头,羊脸脸,香的客人扭眼眼。(《杨公案》)(2)二月里龙抬头,苏妲己造下摘星楼,姜氏娘娘抱火斗。黄飞虎反出了五关口。(《珍珠倒卷帘》)上面两段使用的是押韵的一种排韵。(1)中的词句押“寒”韵,强调出食物的味道之好以及人们对于食物的满意情感。(2)中的词句押“侯”韵,对“二月二龙抬头”这一节日进行了强调以及对欢庆节日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手法是词句读起来非常顺畅,利益鲜明并赋有感染力。古典韵是一种特别的押韵手法,整段由四句组成,句子是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这种押韵手法,让词句有着特别的节奏感,例如:(3)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养儿送学房。黄金有价书无价,书比黄金万分强。(《春天桃花隔岸红》)(4)一人一马一杆枪,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荆树,四马投唐效秦王。(《二十点将》)上面两段都采用古典韵的手法,第一段中的量、房、强和第二段中的枪、阳、王押“唐”韵。这样不仅有利于说书人的朗读和背诵,而且可以使文章中的音韵看起来非常的和谐。另外,使用不一样的韵脚,可以生动的表现此句中的起伏变化,赋予词句更多的生动感。例如:(5)五里路上桃花店,十里路上杏花村。遇上好酒醉倒人,遇上贤人表贤名。(6)千日有钱千日好,一日无钱没人尊。酒肉上面是朋友,三岁孩儿笑坏人。(《弟兄有事同商量》)上面两段采用的是押韵中的另外一种形式换韵。(5)中进行换韵的词句是寒、痕、痕、庚。(2)中进行换韵的词句是豪、痕、侯、痕。这样的写作手法的优势表现为:在节奏上非常的灵活,也显得非常自然。陕北说书中经常使用叠音的手法,在当地也叫重言或叠字。一般来说,把有着相同音节的字重叠使用,放在词根的后面,做成优秀的尾句。把有着叠音尾句的词放置在词句中,打造出一种特殊的形式,使整个词句的编排显得更加合理,并且在音乐上拥有更好的旋律感。例如(7)有个贼娃子上门偷东西,拿的一支土枪嘶啦啦响。(《妨女婿》)(8)把炭火生了个红愣愣,一杯清茶闹现成。(《清官断》)摹形、摹声和蓦色这三个方面是上说书在叠音的使用上的重要体现,(7)中的词句主要是对摹声的应用,土枪和正规的军用枪械不同,质地粗糙,“嘶啦啦”这一叠词把这把土枪的特点表达的非常鲜明,其质量的劣质,以及使用枪械的不专业动作表现的非常生动。(8)中的词句主要是对蓦色的应用,“红愣愣”生动的体现出炭火燃烧的红火,突出环境气氛的融洽。陕北说书多采用七言或十言为主的句式,造成音节上的整齐匀称,和谐熨帖,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音乐美的感受。(9)我单通为你病将心操烂,我单通看你如手脚一般。你嫂嫂为你病揽务针线,你嫂嫂为你病八卦问签。他为你病早好求神许愿,早熬药晚送汤并如丫鬟。我夫妻这好处你全不要念,应该念我女儿替你愁烦。她也曾在床前把你相劝,尊几声罗叔叔你细听心间。出门人谁没有七灾八难,还望你多忍耐将心放宽。我父女为你病言语冲反,女儿说爹爹我疼惜银钱。那时候单通我手忙脚乱,背地里带银钱我搬来医官。小孺子你病好了心肠改变,你说你回山东祭奠祖先。你和我后花园明过誓言,若投唐短你寿二十零三。到如今好朋友无有半点,结拜亲反做了仇人一般。投唐营你应该把前誓来念,做此事有何脸你活在世界。(《斩单通》)(10)东庄上刘员外请我看戏,众乡亲酒席前叙起家常。他眼前现有着四个儿子,一个个齐来都看过酒浆。这一阵没好气还来扰攘,因为你不生养气郁满腔。(《九子图》)(9)中的词句主要描述了一段历史故事的教训。(10)中的词句则讲述了为传宗接代做祈福的相关事情。这两段都使用了十言的句式,句意表达的十分明确明确。身为说唱文学,陕北说唱继承了古代诗词在七言和十言上的偏好,在句型上多使用“二二三”和“三四三”的排列方式,不仅读起来顺口,对意境的表达也非常到位。3.2陕北说书的词汇美陕北说书对于象声词的使用非常频繁,通过这种词汇的应用对想要描述的场景进行更加切实的演绎,另外个别的艺人口技相当的高超,可以模仿很多动物叫声以及大自然的声音。曾经有一次,一个说书人晚上十点多在村子里模仿鸡叫的声音,不料全村的大公鸡都跟风打起了鸣,听书的观众一阵唏嘘。一般来说,陕北说书在表演是要扮演很多的角色,那么有一张灵巧的嘴就事半功倍了。例如:1.老婆婆呼哧呼哧半天才把气出匀,妈妈哟,再刮风万万要把裤扎紧。《刮大风》)2.啊嘿~山青水清人最亲,旋子一弹唱乡音。(《扫黑除恶》)3.一阵阵把糕给捣好了,圪蹴在一个灶火圪崂把火烧。锅儿大,甑箅箅儿小,“圪突圪突”又给煮起了。(《懒大嫂》)在上面的例句中,使用口技把人或者事物的声音切实的表现出来。(1)中把老婆婆大声的喘气声演绎出来,显示呼吸的急促;(2)中表演陈旧木门打开时的嗬楞声;(3)中用“圪突圪突”的声音来描写水烧开的动静。特点鲜明且具有区域特点的歇后语也是说书艺人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个月"、"羊油滴在石板上——冷咧"、"穿上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这些都是被经常使用的。这种方式对于有些情况寓意有着更好的表达效果,并且有些歇后语还有着批判和讽刺的效果,一语双关,比如"毛毛虫钻进花生壳里了——装好仁(人)哩"。陕北说书中为了增加气氛,或者为了过渡音乐或者为了更深刻的表达感情,运用了有大量的虚词衬字,如武调一开口的"啊咳——",知府知县审堂时的"呀味——",女山大王恼怒时的"呀呀啐",还有"嗯啊嗯——""噌棒噌——""拧拧儿拧——"等,它们既符合陕北方言中的语言表达规律,又能准确演绎人物性格特点。在这里的虚词不在只是为了协助实词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不仅如此,说书艺人对于当代流行词汇掌握和应用也非常到位,更好的表现不同场景下的人物,同时也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环境变得更加融洽。现代流行语搭配现代文本进行表演,所达到的效果更加显著,例如“萌萌哒”、“666”、“蛇皮走位”等。有的还会运用网络短视频中的潮流语,例如“老铁”、“老弟”等。在节奏到达高潮时有的还会加上一段流行歌曲现唱。有的说书人更是大胆的进行一些外语的使用,观众也知道传统书目中的角色是不会讲外语的,可是不会有人区计较这个,一笑而过甚至卿佩说书人的文化水平,而说书人也会因此在更多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增加节目效果。3.3陕北说书的修辞美陕北说书的说书人们经常会使用非常生活化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其实陕北说书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并不高,讲不出什么深远的道理,但是在长期的表演生活和见识的广泛后,对修辞的运用越发的自如随意,在这方面比陕北民歌、陕北道情、练子嘴等就显得有技巧的多。如果要体现一个目中无人的形象,说书人会用非常夸张的说法来表现∶"足踩黄河水倒流,扳倒泰山做枕头,左手一捏阴曹府,右手挡住天堂路!'形容兵丁骁勇时说道∶"老子说话他不听,踢得石头冒火星,他妈叫他不应声,眉头皱下几道纹,赤脚走进圪针林,当向踩成卧牛坑,刀山上走下人脚踪,怀抱火盆冷得撑不定,听说打仗直喜疯,腰子一纵跳进乱马营。"谈到拟人手法的应用,就不打不提到∶"山顶上猴子摆銮驾,山底下狐狸练八卦,阳洼上蝎子弹琵琶,背坡里蚂蚁耍钢叉。"当姑娘伤心欲绝的哭起来是∶"哭一声高哭二声低,第三声哭下连阴雨,哭一声天哭一声地,眼泪就像长流水,只哭得风摆柳梢垂,只哭得鱼儿沉河底,哭得露水珠珠和稀泥,铁石人儿见了也悲泣。"排比句更是张口便说:"我爱你人才数头等,我爱你贤良好人品,我爱你十八般武艺件件能,我爱你五经四书都学通”。
4、陕北说书的发展前景4.1向“舞台化”发展在当下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发达以及生活中各种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关注持续拉低。使得像陕北说书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更加的难以生存,无法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就变得异常重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陕北说书一定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用新鲜的内容和主题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在语言的使用上,用具有陕北特点的普通话替代纯粹的陕北方言,一次来扩大这一表演形式的受众,让更多的观众容易接受和吸收,这样既做到了创新,有对陕北说唱的传承和生存提供了帮助。另外,在曲调风格上做出改进,与秦腔、道情、眉户等风格相融合,穿插使用,让陕北说书的特点更加丰富。在时代的发展下,为了自身的进步,陕北说书人的表演已经变成了与唱戏非常类似的表演,对陕北说书而言已经是巨大的变化。在表演的过程中,在灵活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表情和声音的管理下,完美的演绎故事的曲线,表现人物的形象,使观众身临其境,满足其在视觉和听觉上更高的要求,以此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这样的情况在2006年才终于被打破,陕北说书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对陕北说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保证,学术研究界也加强对陕北说书的深入了解。并且,在不断的交流学习和大型平台的汇演和竞赛中,提高陕北说唱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可和了解这一艺术形式。2017年,榆林、西安、延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陕北说唱大赛,整体规模非常的庞大,陕西省曲艺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陕西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一起监管。参演的艺人更是有四代人的参与,前后共历经四个月,是这些年陕北说书上的一件大事。另外,陕北说书经常登上各类电视节目汇报演出上,可是因为娱乐节目的性质,带入演唱、舞蹈的原因,导致表演的通俗化。这样的表演尽管在形式上更容易让人接受,可是失去了地域文化的体现。所以,在更好的推广时除了契合市场的包容性,也要保有原本的民俗文化。陕北说书在舞台上的良好表现,使其得到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拥有了更大的文化价值,并且在融了一部分的戏曲文化后变得极具舞台性质,再加上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得以走向更大的舞台,彰显民族文化。4.2向互联网直播形式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观看网络直播的娱乐消遣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总结报道,截至2020年3月,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直播的用户规模超5.6亿人,约占整体网民的62%。网络直播不仅有忠实的推崇者这一优点,而且具有快捷性、互动性、灵活性、开放性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直播行业这个市场的地位稳步提升。由于直播对于用户的包容度较强,对于除低俗不利于社会和谐等内容之外万物皆可播。对于直播的人员,题材等都没有限定,民间艺术更是非常受欢迎。2017年,陕北说书的艺人也不甘落后的加入了网络直播的行列。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近千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陕北说书。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让这种局限于当地发展的民间传统艺术被大众所熟知,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网络直播下,陕北说书艺术不得不对说唱内容进行简短化。因为传统陕北说书以长篇大书为主,内容较多,篇幅巨大,往往一部书需要连演数十场方能完成,对艺人和观众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具有娱乐性质的艺术,也具有审美趣味媚俗化的特征。虽然有些艺人在说唱过程中加入低俗的语言,以获得听众的关注,还有些陕北说书割裂了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对说书艺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网络直播带给陕北说书的好处。
5、结语在人们发现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陕北说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人们持续关注着陕北说书传承的历史,陕北说书的发展,以及它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陕北说书也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的结构荷载》课件
- 如何招聘人才课件
- 《库存管理案例》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学生笔记本电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干湿多用蒸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沟通与交流的礼仪》课件
- 《财务报表编制教学》课件
- 《copd的评估及治疗》课件
- 智慧教育 云平台建设方案
- 模具试模通知单
- 灯泡贯流式机组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
- 产品结构设计(课堂PPT)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 第二版人民币暗记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