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变求新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商鞅徙(xǐ)木立信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程标准:掌握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的特征、趋势与影响。◆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目录3一、春秋战国——商鞅变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四、明朝——张居正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变法风潮邹忌改革燕昭王改革赵武灵王变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一、春秋战国的变法★根据所学对照地图,说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兴起变法活动?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1)经济(2)政治(3)文化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诸侯争霸兼并,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士阶层活跃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思想解放一、春秋战国的变法2、时代背景——大变革◎商鞅目的内容意义富国强兵一、春秋战国的变法3、秦国——商鞅变法(BC356、BC350)军事政治富国强兵经济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什伍连坐强令分户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一、春秋战国的变法3、秦国——商鞅变法(BC356、BC350)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商君虽死,变法犹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商鞅目的内容意义富国强兵一、春秋战国的变法3、秦国——商鞅变法(BC356、BC350)军事政治富国强兵经济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什伍连坐强令分户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背景内容意义(1)北魏统一北方;(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均田制租调制俸禄制三长制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1)北魏统一北方;(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后期: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迁都的理由有哪些?远离鲜卑贵族,改革阻力较小。地处中原,农业发达。汉族文化先进。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贺兰贺独孤刘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4、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3、影响:①加快北方各族交融,缓和阶级矛盾。②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③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④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加速统治集团内部腐败,也削弱了北魏军事力量【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答案】(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

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背景:①辽和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②政治腐败,农民起义(统治危机)③“三冗二积”(财政危机)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结合史料和地图: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庆历新政“然而仲淹的政策,到底引起了绝大的反动。宋朝百年以来的种种的优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几许读书做官人的特有权利,范仲淹从头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僚乃至秀才们,究竟能‘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多少?……暗潮明浪,层叠打来。”——钱穆《国史大纲》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2、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内容:富国强兵育才措施作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改革科举、限制恩荫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扩大统治基础4、作用:兵钱权变法初期取得一定成果;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目的措施内容作用富国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募役法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赈灾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强兵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从史料解读王安石变法史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史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1)根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史料二是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的?(1)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贡献的角度进行评价。【典例研析】

(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C背景内容结果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①政治: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②经济: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四、明朝——张居正改革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封建化商鞅变法促富强立封建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固封建促富强行汉化促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春秋战国北朝北宋、明小结: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21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二、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40185118561860s1894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救亡图存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7年,维新派和开明人士在全国共创办学会23个、学堂17所报馆9家、书局2家,共计51个。到1898年,增加到300多个……

——马工程编写组《中国近代史》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背景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维新思想宣传君主立宪制;(3)内容结果影响政治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等经济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提倡私人办实业;改革财政等。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兵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具有妥协性。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2)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无实权顽固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单薄脱离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人民群众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直接原因: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维新派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2021·山东高考·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D1、背景:2、内容:3、评价:二、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未能挽救统治危机,反而激化矛盾,加速清政府的崩溃。◎《钦定宪法大纲》民国时期的改革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1922壬戌学制◎金圆券改革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历法、发饰、服饰、天足、称呼)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制造“自主”外交;

改革币制,发行法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

金圆券改革;

新生活运动;【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C30◆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953年到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通过“三大改造”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民主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561958196019641966《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文化大革命二、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1956-1966)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正确探索“左”倾错误(2021·广东高考·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A伟大转折;新时期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2001加入世贸(1)时间:1978.12(2)内容:①工作重心②改革开放③拨乱反正(3)意义:2、改革:3、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四、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1、历程四、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2、成就(1)农村(2)对外开放(3)城市经济体制(4)经济体制3、意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与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本课小结改革的必要性1、社会经济的发展,旧有社会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严重的社会危机改革的可能性1、新的经济因素。2、新的社会力量的兴起和壮大。3、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击。改革的目的1、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稳定社会秩序。2、根本:富国强兵,巩固统治改革因素规律总结改革成败因素1、是否顺应社会潮流2、改革策略是否得当3、改革者的实力强弱和政治素养高低4、改革是否符合多数人利益5、反对力量的强弱6、改革措施是否全面、符合实际并得到有效贯彻改革的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