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驾驭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觉这样的地砖必需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育学好数学的信念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日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爱好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2.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和24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沟通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肯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觉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细致视察,你们发觉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觉在小组里沟通。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依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状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老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假如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2、驾驭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3、培育学生的视察、概括实力。教学

教学重点:

驾驭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

课前打算:

教法学法实践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探讨它?这节课我们要探讨它的有关学问。

(揭示课题:正方体的相识)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探讨。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行探究,再让他们小组沟通自己的发觉。

4、汇报沟通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

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6、结合直观图小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7、提问:依据我们今日所学的学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正方体?

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日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

三、视察比较,体会异同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视察、归纳,再同桌沟通视察的结果。

3、汇报沟通。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4、依据比较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完成P20做一做

总结今日这堂课我们相识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相识

6个面(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体图形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3

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分析:

简易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教学的,在解方程式,学生可以依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也可以依据四种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依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的值,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学问,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依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4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驾驭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

3、能初步利用等量划分(包含除)与平均分(等分除)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4、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两个量的关系有时可用“小数倍”表示。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接着除。

●教材学问讲解

例1、买3千克黄瓜要5.28元,每千克黄瓜售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依据我们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黄瓜每千克的售价不到2元。又:黄

瓜的单价=黄瓜总价÷数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样计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个0.01元,528÷3=176(个)

就是说每千克是176个0.01元,是1.76元

两种方法算得的结果一样,接近我们的估测,而且两种方法都采纳了整数除法计算,

我们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拨:假如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接着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给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5÷7,明显,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数部分不够分,怎么办?

我们把3.5千克转化成3500克计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竖式计算:

●方法与技巧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假如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补0接着除。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在个位上干脆商0,点上小数点,再按整数除法的方法

接着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几倍时,不仅可以用整数倍,还可用“小数倍”表示。

3、应用

(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后可以到达?

(2)甲种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种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种巧克力的单价是

乙种巧克力单价的几倍?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时)

(2)65.8÷47=1.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5

学习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习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沟通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留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0.05=0.37=

0.45=0.0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6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统计学问特别重要,统计学问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爱好,熟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驾驭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1.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

闻名教化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简单接受新学问,防止学问的混淆,提高辨别实力,从而扎实地驾驭数学学问,发展逻辑思维实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反映了两者在数量改变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2.注意在分析与预料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验统计的过程,并能依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洁的推断和预料。本节课的例题呈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依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洁的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能依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改变趋势进行合理的推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育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统计的实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老师打算PPT课件

⊙回顾导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爱机器人吗?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

2.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年份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20xx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视察,汇报时说出各个年份参赛队伍的支数)

(2)动手操作。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

老师巡察指导。

(3)汇报展示。

各小组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师生共同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画出纵轴和横轴,标明起点。

②依据纵轴长度并结合所给数据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的数据是多少;在横轴上确定各项目的位置,即等距离确定各直条的位置。

③取各数量对应的点,画出直条,并在直条上标明数据。

④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时间等。

3.导入新知。

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大家一起看(出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通过教材中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既回顾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学问,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探究新知

1.视察思索。(课件出示教材105页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驾驭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娴熟地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驾驭整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重点难点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日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感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助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学习目标

1、理解、驾驭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1、自主探究、小组探讨: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才智,肯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探讨

(三)学生探讨,师个别指导

(探讨中激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协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沟通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共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妙,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接着发挥你的聪慧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平均分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解说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请大家留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紧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平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奇,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好用,我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好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因为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如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较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究竟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实力提升

师:在阿拉伯流传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学问,假如不用便是一窍不通”,谁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8

一、情景引入

1、同学沟通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感受本班风彩,要求全班分成十小组,课后相互评价,选出小组。

3、课件播放校内的景观图片,然后出示下表。

要求:(1)依据上表可制成什么统计图?

(2)出示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我们除了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外,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复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1)指名说说百分数的意义后,小组用计算器合作完成这张表。

(2)说说从这张表中又获得什么信息?依据这张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3)老师用课件呈现这幅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二、探究新知

1、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亲密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

2、用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引导学生视察、比较、分析、发觉扇形统计图的与其他统计图的独特点。

3、说说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什么?扇形表示什么?这些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都表示谁与谁的关系

4、板书:扇形圆

三、练习巩固

1用课件出示《我国陆地地形分布状况统计图》

(1)要求仔细视察统计图后,说说盆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几?

(2)用计算器计算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国陆地地形分布状况统计表

2、依据下面4幅,你能推断出哪个学校的女生人数最多吗?

(1)假如甲校的学生总人数900人,那么甲校的女生有多少人?

(2)假如丙校男生与甲校的同样多,那么丙校学生总人数有多少人?

(3)假如乙校的学生总人数与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男生有多少人?

(4)假如丁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的女生有多少人?

3、出示课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和有关的数据。

(1)中国人口约13亿

(2)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3、出示西山村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状况,要求学生依据给出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总结练习

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各组沟通完成评比工作后,完成数学乐园各小组课堂表现评比结果状况统计表,

3、并依据统计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9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课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式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提问:“广场上每天早晨有很多人在干什么?”(晨练

“王朋和爷爷也在坚持晨练。

2、出示例2:王朋安排每周跑5.6千米,他每天应跑多少千米?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列竖式笔算:5.6÷7

0.8

——

7)5.6

56

——

(3)、视察: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是怎么处理的?

(5)、学习笔算方法

(6)、同桌相互说计算过程

(7)、小结:当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该怎么办?要留意什么问题?(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

“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

同数位要对齐,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3、练习:

6.23÷70.54÷614.21÷71.56÷12

4、学习例3:

王朋和爷爷每天坚持晨练,爷爷每天用12分钟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钟,爷爷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列式。

(3)、尝试练习(列竖式笔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5)、集体订正

(6)、明确:假如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接着除,

(7)、思索:看看百分位上还有余数吗?

讲解:当小数除法除到最终没有余数了就叫除尽。

5、练习:

7.56÷86.3÷1472÷15

质疑:在什么状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探讨总结。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中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

4.03÷536.4÷270.84÷26

2、解决问题。

(1)6个苹果1.26千克,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千克?

(2)小红买了6个苹果共用3.12元钱,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今日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教材19页4、5、6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0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主动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验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索称物的不怜悯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究,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赐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觉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ppt课件天平药瓶

学生打算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爱好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慧,在平常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方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打算了一架天平。假如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假如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日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据次品的特点发觉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须要称出每个物品的详细质量,而只要依据天平的平衡状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推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简单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假如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假如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假如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肯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沟通,探讨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慧,这么简单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慧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体验事务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嬉戏规则的公允性及它们的关系,会求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2、能依据指定的要求,设计公允的嬉戏方案。能对简洁事务的可能性做出预料。

3、培育概率素养,增加对随机思想的理解。培育公正、公允的意识,促进正直人格的形成。

4、在嬉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好玩的活动课,学生特别感爱好,在嬉戏中探究可能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事务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嬉戏规则的公允性,会求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对随机思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

1.师:这些小挚友在干什么?(踢足球)假如要起先一场足球赛大家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确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允吗?为什么?(课件)

2.揭题:硬币抛出后可能是那些面?(正反面),所以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务,今日我们就进一步探讨不确定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用分数表示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1.揣测:

(1)既然认为是公允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那掷出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2

设计说明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生成。

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实力。本设计充分利用情境图,通过课件先出示“云梦森林公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赏、视察,并引导学生“三言两语”说“环保”,使他们知道环保要从小事做起。接着出示地貌状况对比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觉一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索。学生在视察、思索、操作、沟通等活动中感受运算依次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胜利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迁移探究,驾驭规律。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学问的学习产生影响就是迁移。因此运用迁移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设计在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先自己独立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然后得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相同,即按从左往右的依次依次进行计算,充分利用了学生丰富的数学学问,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索,实现学问的迁移和自我建构。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云梦森林公园风景美丽,那里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下面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状况的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统计表)

生:乔木林占,灌木林占,草地占。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你会列式吗?

⊙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又是什么?

(2)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不相同,怎样算比较简便?(通分后再计算)

(4)尝试计算。

方法一+-

=+-

=-

=-

方法二+-

=+-

提问: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是什么?(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上面这两种方法你喜爱哪种?说明理由。

(6)书写格式及留意事项:用递等形式计算,等号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留意最终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7)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状况敏捷选择方法。

2.学习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下面是森林和袒露地面降水量转化状况的对比表格。

地貌类型

储存为地下水

地表水

其他

森林

袒露地面

(1)学生看懂表格内容后提问:森林里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储存的水分别是多少?把谁看作单位“1”?以哪种形式储存的水多一些?

(2)提出问题。

袒露地面降水量的转化状况:地表水,其他,那么袒露地面储存为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3)小组探讨后尝试解决。

方法一1--

=--

=-

方法二1-

=1-

=1-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小组探讨后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困难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诞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敏捷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

4,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胜利体验,培育学生主动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问回顾: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依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解并描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擅长视察的小军,勤于探讨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觉足球的隐私.小军发觉……小华发觉……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1)审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老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今日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老师板书:稍困难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老师板书线段图讲解)

看图思索: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探讨,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等量关系是: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3)同桌探讨怎样列出方程.

(4)沟通汇报并让学生依据题意说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允许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书学生的方程并选择2x-4=20探讨它的解法.

学生小组探讨解法.

汇报沟通板书: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检验:(引导先生口头检验)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5)学生选择其余的方程解答.

2,变式练习.

(1)老师:假如把例1中的其次个条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该怎样列方程(课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中的"少"换成"多")让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这种用算术方法解须要"逆思索"的应用题,不论是"几倍多几"还是"几倍少几"列方程都比较简单.

3,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

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①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x本.

②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x只.

③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x只.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沟通

①北京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亚洲的面积比大洋州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③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km

④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②甲乙两数的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板书设计:

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能说出简洁的随机现象中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务发生的随机性。

2.在嬉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洁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推断。

3.借助视察揣测、操作试验、活动沟通,培育学生合理推想的实力,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2.体会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球以及摸球用的袋子、记录单、扑克牌。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爱玩嬉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嬉戏。看谁能在玩嬉戏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数学学问。玩嬉戏前老师先分组,1、2?大组为甲队,3、4大组为乙队。哪一个组先来玩嬉戏。

活动2嬉戏冲突,引发思索

师:两个组都想先来,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定那个组先来。

师:好方法,抛硬币每一面的可能性都是?,很公允。但是今日老师没有硬币,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石头、剪刀、布。

师:石头、剪刀、布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公允吗?同桌之间单号代表甲队,双号代表乙队相互猜三次试试看。

师:刚才谁赢了?你们觉得这个嬉戏公允吗?(公允)

师:为什么,能不能用可能性的学问来说明这个嬉戏的公允性呢?今日这节我们接着来探讨可能性。板书课题。

活动3探究新知:

1、你觉得两个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嬉戏,其中一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要想知道每人获胜的可能究竟是多少,我们必需列举出两个人完嬉戏时会出现的全部可能的结果。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用自己的方法,把完嬉戏时会出现的全部可能的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沟通

4、汇报:发觉:有的学生列举了7种、8种、9种等各种不同的结果和记录方法。

5、有没有方法不漏掉也不重复呢?

6、老师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列举方法?

活动4巩固提高:

1、做一做。

(1)老师读题:

(2)信任大家都能用这3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吧。那么谁能方法写出全部不同的三位数呢?请把它写下来。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确定“输赢”你觉得公允吗?为什么?

生:单数赢了4次,赢和可能性是4/6,双数赢了2次。赢的可能性2/6。

2、出示练习1。两人一组,算出2、3、7、8中随意两个数的积。

假如它们的积是2的整数倍,甲队获胜;假如它们的积是3的整数倍,则乙队获胜。这个玩法公允吗?

活动5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5

1、学习目标

1.经验探究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实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分,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视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究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实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驾驭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肯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学生在找数——视察——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