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3)鉴赏表达技巧1、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2、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教学目标一、诗歌的表达技巧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用典抒情2、描写手法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

/联想和想象对比白描细节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如:以对方写自己)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3、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对偶对比用典双关:谐音双关夸张叠字互文反问设问反语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手法的?设题方法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题分析1

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明确:A借景抒情。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题分析2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三).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例题分析3雨后池上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例题分析4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答案要点: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