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第一章气体
一、判断
1、氨的沸点是-33C,可将lOOkPa、-20℃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2、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3、质量相同的N2和。2,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
等。..............................................................()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
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二、单选题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
2、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
A和B。若气体A的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
0.5倍,则p(A):p(B)=...............................................()
(A)1/4;(B)1/2;(C)2;(D)4o
3、对下列各种煌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和H2OO若燃烧前后容器内的温度(120℃)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燃
是..............................................................()
(A)C2H6;(B)C2H4;(C)C2H2;(D)C3H6。
4、某气体A3按下式分解:2A3(g)-3A2(g)
在298K、LOL容器中,1.0molA3完全分解后系统的压力为...............()
(A)3.7xl03kPa(B)2.5x]03kPa(C)1.7xlO3kPa(D)101.3kPa
5、已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1273K时,98.7kPa压力下,硫的蒸气密度
6、为0.5977g-LL则硫的化学式为....................................()
(A)S;(B)S8;(C)S4;(D)S20
三、填空题
1、已知混合气体中C2H30、HCkC2H4的体积分数分别为88.0%、10.0%、2.00%o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在lOlkPa下,除掉全部HC1后,剩余气体中p(C2H3c1)=
kPa,p(C2H4)=kPa°
2、在25c和相同的初始压力下,将5.00LN2(g)和15.0LO2(g)充入容积为10.0L
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52kPa,则p(N2)=kPa,p(O2)=
kPa,当温度升至250C时,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kPa,25℃时N2(g)的起始压力为kPa。
3、27℃时,将电解水所得到的含氢、氧混合气体干燥后贮于60.0L容器中,混.
合气体的质量为36.0g,则p(H2)=kPa,〃(。2)=kPa,p(总)=
kPa,氢气的体积分数为%。
4、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恒压下,温度变化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变。恒温
下,压缩体积,使压力变化时,各组分的分压将____变。
/.99.0;2.02。2.38.0;114;267;76.0,3、83.1;41.6;124.7;66.7。4、不;改。
第二章:热化学
一、判断
1、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X)
2、已知在某温度和标准态下,反应21<。03(5)—21<。(5)+302但)进行时,有
2.0molKCIO3分解,放出89.5kJ的热量,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r〃m0=一
89.5kJmor10.....................................................................................................................
N){此时做为反应关于反应进度所接触的第一个例子}
3、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X)
4、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焰都为零。............................(x)
5、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焰为零。...............................N)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单质的焰等于零;(B)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焙变;
(C)单质的生成焰为零;(D)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焰等于零。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B)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焰值;
(C)焰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
(D)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焰值。
1
3、已知298K时△f“m®(Fe3O4,s)=-1118.0kJ-mol,AfHm®(H2O,g)=-241.8
kJmoH,则反应Fe3O4(s)+4H2(g)->3Fe(s)+4H2O(g)的△向/=.....(B)
(A)-150.8kJmorI;(B)150.8kJmol1;
(C)876.2kJ-mol-1;(D)-876.2kJmoF1。
4、已知在相同温度下,金刚石和石墨与02(g)反应生成1.0molCO2(g)的反应热分
别为-395.4kJ-mo-和-393.5kJmol1,则C(石墨)一C(金刚石)的反应热为.……(A)
(A)1.9kJmor'(B)-1.9kJmol-1(C)38kJ-mor'(D)-38kJ-mol-1
5、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B)
(A)At/;(B)U;(C)Q;(D)W。
三、填空题
1、已知LOOmolCHMg)完全燃烧生成CCh(g)和H2O⑴时放出890.2kJ热量。其燃
烧反应式为CHg)+202函—CO2(g)+2H2O⑴;:在25℃、]00kPa下燃
烧5.00molCH4(g)需消耗248L。2,产生一124LCO2,并放出
4451kJ热量。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0,
△〃=。(用=或羊填写)。
3、某系统吸收了1.00xl()3j热量,并对环境做了5.4xl()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
能变化△4=4.6x102j,若系统吸收了2.8xl()2j的热量,同时环境对系统
做了4.6x10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的变化=7.4x102j。
4、已知反应H2O2⑴—氏0⑴+1/202(g)的-98.0kJmol”,H2O(1)->
H2O(g)的44.0kJ・moH,则1.00xl()2gH2O2⑴分解为H2O⑴和02(g)时放
出288.2kJ的热量,反应H2O(g)+1/202(g)-H2O2(1)的△r"m®=54.0
kJ-mol-1o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判断
1、溶液中,反应物A在九时的浓度为CI,这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Cl—C2)/g
“2)计算反应速率,当△/—()时,则为平均速率。.......................()
2、化学
反应3A(aq)+B(aq)-2c包q),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
LOmolL”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3、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若女的单位是mol'--L-'.s-1,
则反应级数为〃。..................................................()
4、通常升高同样温度,区较大的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
5、一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活化能越大,则反应速率受温度的
影响也越大。.....................................................()
/、x2.73、74、45、N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元反应组成的;
(B)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
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D)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2、对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活化能很低;(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C)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D)反应速率系数为零。
3、反应X+2Y-Z是一个2.5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可能正确的
是..............................................................()
(A)v=kc(X)[c(Y)]2;(B)v=kc(X)[c(Y)]3/2;
(C)v=k[c(X)]2c(Y);(D)v=k[c(X)]0[c(Y)]2O
CCI
4、反应2N2O5-~J4NO2+02,v(N2O5)、v(NO2)、v(O2)之间关系正确的
是..............................................................()
(A)v(N2O5)/2=v(NO2)/4=v(O2);(B)v(N2O5)=v(NO2)=v(O2);
(C)2v(N2O5)=4v(NO?)=v(O2);(D)2v(N2O5)=4v(NO?)+v(O2)。
*5、反应A2+B2—2AB的速率方程为u=Ac(A2)c(B2),此反应.....()
(A)一定是元反应;(B)一定是复合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元反应;(D)对A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
/、A2.B3、84、A5.C
三、填空题
1、元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其反应级数为_o
2、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若
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为:L2.mol2sL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
3、某气相反应:2A(g)+B(g)-C(g)为元反应,实验测得当A、B的起始浓度分
别为O.OlOmol-L-1和O.OOlOmolL-'时,反应速率为5.0x1O-9mol-L-1-s1,则该反应
的速率方程式为,反应速率系数k=o
4、800K时,反应CH3CH0(g)-CH4(g)+C0(g)的反应速率系数女=9.00x10-5
1
mor'-L-s-,当CH3cHO的压务为26.7kPa时,其CH3CHO的浓度为_
mol-L1,此时CHsCHO的分解速率为mol-L'-s-'o
1、kc(A)c(B):2。
2、0:3o
3、v=k[c(A)]2c(B);k=0O5D,moRsi04、4.0x—1.44
第四章:化学平衡烯和Gibbs函数
一、判断
1、只有当化学反应的反应商。=1时,该反应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2、对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3、对没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标准平衡常数一定不改变。...................()
5、减少反应生成物的量,反应必定向正方向进行。....................()
1、x2,73、x4、x5、Y
二、单选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uC(g)的K^=10IOo当反应在密闭容器
中进行时,........................................................()
(A)相同物质的量的A、B、C气体混合,平衡后,气体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B)由于反应逆向进行,气体C不存在;
(C)由于反应具有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混合物中,A、B、C物质的量一
定能相等;
(D)由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A、B、C气体平衡混合物中,C的物质的
量相对较小。
2、已知298K时,反应Ag20(s)-2Ag(s)+2O2(g)的△rS^=66.7Jmol-lKl
1
△f/7^(Ag2O,s)=-31.1kJ-mor,则Ag2。的最低分解温度约为..........()
(A)740K;(B)466K;(C)233K;(D)194Ko
3、ImolAz和ImolB2,在某温度下,于IL容器中建立下列平衡:Ai(g)+B2(g)
-2AB(g),则系统中..............................................()
(A)c(AB)+=2mol-L,;(B)一定是c(AB)=c(Ai);
(C)c(A2)<c(B2);(D)0<c(AB)<2mol-L1o
4、已知反应FeO⑸+C(s)-CO(g)+Fe(s)的宗〉0,ArS0,(设
4、ArSS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态、低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标准态、高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C)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D)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某温度下,在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A(aq)+2B(aq)a2C(aq),Ke=
0.10,则当反应开始时c(A)=1.0mol-L-l,c(B)=0.50mol-Lc(C)=0.5
mol-L-1,则达到平衡后...........................................()
(A)c(A)、c(B)增大,c(C)减小;(B)c(A)、c(C)减小,c(B)不变;
(C)c(A)减小,c(B)、c(C)增大;(D)c(A)、c(B)、c(C)不变。
1.D2、B3、D4、85、A
三、填空题过
1、温度一定时,反应C(s)+2N2O(g)bC02(g)+2N2(g)的标准平衡常数K
°=4.0;则反应2C(s)+4N2O(g)a2CO2(g)+4N2(g)的内=;反
应CO2(g)+2N2(g)uC⑸+2N2O(g)的Ke=。
2、判断下列反应的标准燧变(用<或>填空)。
2NaOH(s)+CO2(g)-Na2co3(s)+H2O(1),ArSS0;
+2+
CaCO3(s)+2H(aq)-Ca(aq)+H2O(1)+CO2(g),ArSZ0。
3、298K时,NaCl(s)的溶解度为36.2g/(100gH2O),在LOL水中加入10.0
gNaCl(s),则此溶解过程的△rSm0,ArGm0。
4、对某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改变某一反应物的浓度,K©,平
衡;改变温度,K0,平衡o
1>16:1/4o2><,>o
3、>;<。4、不变;移动;变化;移动。
四、计算题
1、已知反应:SbCh(g)+Ch(g)iSbCk(g),在298K时,AfG1(SbCk,
g)=-334.3kJ-moF1,△fGS(SbCb,g)=-301.1kJmol1。
(1)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K°;
(2)同温下;在1.0L容器中,n(SbC13)=/?(C12)=0.10mol,n(SbC15)=2.00
mol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SbCh(g)+CI2(g)二^ShCh(g)
(1)[-334.3-(-301.0)1kJmol-'=-33.3kJmol'1
a-33.3xl03
In=8.314x298
K^=6.87x10^
2.0mol-T
(0.10mol7?7)22.0x1.0x100
(2)Q="=(0.10)2x8.314x298=&/<K。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2、在10.0L容器中,含有H2>I2和HI的混合气体。在698K时反应:H2(g)+I2
(g)12HI(g)达到平衡,系统中有0.10molH2、0.10mol12和0.74molHL若
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0.50molHL重新达到平衡时H2、12和HI
的分压各是多少?
解:Hz(g)+h(g)2Hl(g)
平衡⑴n/mol:0.100.100.74
平衡⑵n/mol:0.10+x0.10+x0.74+0.50-x
步=^电)加/(卷产
(0.74)2(L24-g2
(0.I0)2=(0.10+少2
X=0.078
(0.10+0.078)mol
1
p(H2)=p(h)=10.0LX8.314JK'molx698K
=1.0IO2kPa
(L24-(1078m()l
p(HI)=1QOLX8.314JKx698K
=6.7x/〃kPa
第五章:酸碱平衡
一、判断
1、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不变。........()
2、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
3、当H2O的温度升高时,其pH<7,但仍为中性。....................()
4、在某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溶液显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5、纯水中加入酚献指示剂,呈无色。................................()
1、42、73、44、x5,N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其pH值最小的是....................................()
(A)0.010mol-L-1NaOH;(B)0.010mol-L-1H2so4;
(C)0.010mol-L-1HC1;(D)0.010mol-L-1H2c2O4。
2、pH=2.00的溶液与pH=5.00的溶液,c(H+)之比为.................()
(A)10;(B)1000;(C)2;(D)0.5o
3、等体积混合pH=1.00和pH=4.00的两种强酸溶液,所得溶液的pH值
为.............................................................()
(A)2.00;(B)1.00;(C)2.50;8)1.30。
4、等体积混合pH=2.00和pH=11.00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所得溶液的pH值
为.....(C)
(A)1.35;(B)3.35;(C)2.35;(D)6.50。
5、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2.5~3.0;(B)3.1~4.4;(C)3.8~5.O;(D)4.9~6.2。
7.B2、B3>D4,C5.B
三、填空题
1、0.20mol-L-'HAc溶液中,c(H+)=mol-L1,pH=。(K?(HAc)
=1.75xlO5)
2、已知:K0(HNO2)=7.2x10-4,当HNO2溶液的解离度为20%时,其浓度为
mol-L_1,c(H+)=mol-L'o
1
*3、浓度为0.010molL-的一元弱碱(K8=1.0xl。制)溶液,其pH=,
此碱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0
4、1.5x10-2mol.L-iNH3H2O溶液中c(H+)=mol-L-',pH=。
5
(Kt(NH3H2O)=1.8xlO-)
/、1.9Xia3:2.73。2、1.4X1O2:2.8xO
3、9.0:8.85。4、1.9x/a";10.72.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
一、判断题
10、一定温度下,AgCl的饱和水溶液中,[c(Ag+)/c°]和匕(。-)/卢]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
2、任何AgCl溶液中,[c(Ag+)/c°]和[c(C1)/£]的乘积都等于K晶(AgCl)。...()
3、AgzCrCU的标准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e2e
K^>(AgCrO4)=4[c(Ag)/c]-[c(CrOr)/c]o...................()
4、难溶电解质的K*是温度和离子浓度的函数。.......................()
5、已知感(ZnCO3)=1.410",K歙Zn(OH)2)=1.2IO],,则在Zn(OH)2
饱和溶液中的c(Zi?+)小于ZnCCh饱和溶液中的c(ZE+)。..............()
1.N2、x3、x4、x5>V
二、单选题
1、在AgN03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达平衡时...................()
(A)c(Ag+)=c(Cr);
(B)c(Ag+)=c(Cl-)=[^(AgCl)]1/2;
(C)c(Ag+)tc(CP),[c(Ag+)/ce]-[c(Cl-)/ce]=啕AgCl);
+ee
(D)c(Ag+)^c(Cl),[c(Ag)/c]-[c(Cl-)/c]>Xt(AgCl)o
5
2、已知298K时,xS(PbCl2)=1.6IO-,则此温度下,饱和PbCb溶液中,
c(c1)为........................................................()
(A)3.2IO-2mol-L1;(B)2.5W2mol-L1;
(C)1.6IO2mol-L1;(D)4.1IO2mol-L'o
3、已知K泉(AB2)=4.210汽长泉(AC)=3.0IO-15。在AB2、AC均
为饱和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B-)=1.6IO3molL“,则溶液中c(C)
为...........................................................()
(A)1.810-13molL-1;(B)7.31013molL-';(C)2.3mol-L
-';(D)3.7molL-'o
613
4,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已知c(Ca2+)=2.0IO-mol-L',c(PO4")
=1.5810-6molL-',则Ca3(PO4)2的K氨为........................()
(A)2.010-29,田)3.2IO12;(C)6.3IO18;(D)5.1IO27-
5、已知K歙Ag2so4)=1.4IO。,K冢Ag2cCh)=8.11012,
K兔(AgCl)=1.8IO10,K臬(AgI)=8.3IO",。在下述各银盐饱和溶液中,
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Ag2SO4>AgCl>Ag2CO3>AgI;(B)Ag2S04>Ag2CCh>AgCl>Agl;
(C)Ag2sO4>AgCl>AgI>Ag2cO3;(D)Ag2SC)4>Ag2cO3>Agl>AgClo
1、C2、A3.A4.A5.B
三、填空题
1、Fe(OH)3、Ca3(PCM)2的标准溶度积表达式分别为
2、已知K^(CuS)=6.3IO36,则其溶解度为molL-1,在
1
0.050molL-'CuSO4溶液中,CuS的溶解度为mol-L-o
3、已知忌(Mg3(PO4)2)=LO10-25,则其溶解度为mol-L1,饱和
溶液中c(Mg2+)=mol-L-1o
4、已知K(Mg(0H)2)=1.8,10-11,则Mg(OH)2在0.10moLL-lMgC12溶液中
的溶解度为mol-L-1;在mol-L-1NaOH溶液中的
溶解度与在0.10molL-lMgC1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3+3
1、K(Fe(OH)3)=[c(Fe)/c][c(OH)/c];
2+332
K(Caj(PO4)2)=[c(Ca)/cJ-[c(PO4)/c]。
2,2.5x1O'8;1.3xIff34o
3、3.9x心;1.2xJ。
4、6.7xio6;1.6XiaJ。
四、计算题
1、已知K和LiF)=3.8x10-3,*MgF2)=6.510-9。在含有010moiLLi+和
O.lOmol-L-1Mg2+的溶液中,滴加NaF溶液。(1)通过计算判断首先产生沉淀的
物质;(2)计算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被沉淀的离子浓度。
解:
(l)Li+沉淀时,c(F)=3.8xlO^molL-1
Mg2+沉淀时,c(F)=2.5x10"moi.L-i
所以MgF2先沉淀。
(2)Li+沉淀时,
c(Mg2+)=4.5x10-6molL-'
2、已知K京(Zn(OH)2)=1.21017,煜(Fe(OH)3)=4.010%在。亿心)=
0.68mol-L1,c(Fe2+)=0.0010mol-L-1的溶液中,要将铁除净,加H2O2将Fe2+
氧化为Fe3+,再调节pH值。试计算要将铁除净,而锌不损失,pH值应控制的
范围。
J1.2X1CT17
解:Zn(OH)2开始沉淀时,c(OH)=V068mol-L'=4.21&9mol-L-'
pH=5.62
J4.0X10~38
Fe(OH)j沉淀完全时,c(OH)«LOxICT"mol-L'1-1.61O'"
mol-L'1
pH=3.20
应控制:5.62pH3.20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
一、判断
1、2H2。2—2H2。+。2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所有的分解反应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2CC14+CrO?'—2C0Ch+CrO2cb+2CF,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4、在3Ca+N2-Ca3N2反应中,N2是氧化剂。.......................()
5、理论上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借助一定装置组成原电池;相应的电池反应也
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x2、x3,74、45、Y
二、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H3CSNH2+H20->CH3COONH4+H2S;
(B)XeF6+H2O-XeOF4+HF;
(C)2XeF6+SiO2-SiF4+2XeOF4;
(D)XeF2+C6H6-C6H5F+HF+Xe。
2、下列电对作为原电池的半电池,不需使用惰性电极的是...............()
2+4+2+
(A)AgCl/Ag;(B)PbO2/Pb;(C)02/0H-;(D)Sn/Sno
3、将银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半电池与锌和硝酸锌溶液组成的半电池通过盐桥构
成原电池,该电池符号是...........................................()
(A)(-)Ag|AgNO3(aq)||Zn(NO3)2(aq)|Zn(+);
(B)(-)Zn|Zn(NO3)2(aq)HAgNO3(aq)|Ag(+);
(C)(-)Ag,AgNO3(aq)||Zn(NO3)2(aq)|Zn(+);
(D)(-)AgIAgNO3(aq)|Zn(NO3)2(aq)|Zn(+)。
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理论上讲,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可能组成原电池;
(B)只要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电势不相等,就能产生电动势;
(C)电对相同的两个半电池,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组成原电池;
(D)在一个原电池中,总是电极电势高的电对作正极,电极电势低的作负极。
5、关于Cu-Zn原电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保持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盐桥用于维持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C)盐桥中的电解质不能参与电池反应;
(D)电子通过盐桥流动。
7.D2、A3>B4、C5、D
三、填空题
1、在NaBH4中,B的氧化值为,H的氧化值为。
2、在反应H3ASO4+Zn+HN03-AsH3+Zn(N03)2+H2O中,被氧化的物质
是,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3、对任意状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相应原电池的电动势E>OV,反应向—进
行。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电动势E关。
4、电对H+/H2,其电极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大而;电对02/0H-,其电
极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大而—o
1、+3;-1o
2、Zn;H3A5O4;H3ASO4;Zn。
3、正向:无。
4、减小;减小0
四、计算题
1、已知:Ee(A2+/A)=-0.1296V,Ee(B2+/B)=-0.1000Vo将A金属插入
金属离子B2+的溶液中,开始时以B2+)=0.110molL-1,求平衡时A?+和B2+的
浓度各是多少?
解:A+B2+UA2++B
平衡c/(mol,L")0.11-xx
igK°=00592/Ke=10.0
-AZf)/停二
+e=
dB-)/<K©
X
=100
0.11-xx=0.100
c(A2+)=0.100mol-L-'c(B2+)=0.010mol-L'
2、已知2981^时£©(乂1104-/乂1»2+)=1.51丫,Ee(Fe3+/Fe2+)=0.771Vo用
KMnCU溶液滴定FeSCU溶液,两者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6;
2+121
(2)若开始时c(Fe)=5.000x10-2molL-,c(MnO4')=1.000xIOmol-L,
V(Fe2+)=20.00mL,则反应达到平衡时,需要多少毫升KMnCh溶液;
2+3+
(3)平衡时,若c(H+)=0.2000mol-L”,贝Uc(Mn),c(Fe)>c(MnO4)>
c(Fe2+)各为多少?
(4)平衡时E(MnO"Mn2+)、E(Fe3+/Fe?+)各为多少?
解:
2+2+2+
(1)MnO4+5Fe+8H+=Mn+5Fe+4H2O
z送5x(L51-0.77D
[g卢=0.05937=0.0592—
K°=2.6x/严
_1
⑵c(MnO4)V(MM)=5C(+)V()
(soo.Kr2X2goo)mL=2Qo0nL
V(MnO4)=5xLOOOx1CTZ
(3)设平衡时V(总)=40.00mL,c(MnO/)/c3=x,6很大。则
c(M"2+)/c0=5.000Xia3,c(Fe2+)/c&=x.
c(Fe」*)/卢=2.500x!&2
[dMn2+)/<e][dF^)/^P
[4MnO[)/卢][DFR+)/曾P[&H+)/卢P=
5L000xl(T3x(2.500xl(r2)5
=2.6xlCP2
68
3125((0.2000
x=1.7x1012
c(MnO-1-)=1.7xia12mol-L-';c(Fe2+)=8.5xla12molL'
c(Fe3+)=2.500x102mobL1;c(Mn2+)=5.000x1Or3tnol-L'1
(4)平衡时E(MnO4/Mn2+)=E(Fe3+/Fe2+)
2.500x10~2
=0.771V+0.0592Vig&5xICT12
=1.33V
第八章:原子结构
一、判断
1、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
同。..............................................................()
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
高。.............................................................()
3、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4、对任何原子核外某一电子来说,只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确定后,其能量才有一
定值。...........................................................()
5、V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4,,=3。..............................()
x2、x3、N4、x5,Y
二、单选题
1、多电子原子的能量决定于量子数..................................()
(A)«;(B)n和/;(C)“、I和(D)n1、m和加。
2、原子的核外M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A)8个;(B)18个;(C)32个;(D)50个。
3、下列各电子亚层不可能存在的是...................................()
(A)85;(B)6J;(C)5/?;(D)2/o
4、主量子数n=4时,原子轨道的数目最多是...........................()
(A)32;(B)16;(C)8;(D)4o
5、关于pz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者有正、负,后者全为正(习惯上不标出+);
(B)前者为“双球形",后者为”双纺锤"形;
(C)前者"胖些",后者"瘦些";
(D)前者值小,后者值大。
B2、B3、D4、B5、D
三、填空题
1、f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色一,角(副)量子数1为,f原子轨道在空
间可有个伸展方向,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2、量子数n=3、m=0时,各亚层所填充的最多电子数是;n=4、ms=-l/2
时,各亚层所填充的最多电子数之和是;n=2、1=1时,可填充的最多
电子数之和是:n=3、1=2、m=-l时,可填充的最多电子数是。
3、每一个原子轨道要由_个量子数规定,它们的符号分别是;
表征电子自旋方向的量子数共有一个数值,具体数值为o
4、量子数n=2、1=1、m=0的原子轨道符号是;n=4、1=0、m=0的原
子轨道符号是;n=5、1=2、m=0的原子轨道符号是;n=4、1
=3对应的亚层是o
2
1、4:3;7:14。2、6:16:6:2。3、3:〃、/»m:2:+1/2、-1/2。4、2pz:4s;5dz:4fo
第九章:分子结构
一、判断
1、氢氧化钠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2、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3、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4、CO分子含有配位键。............................................()
5、NaCl(s)中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所有金属氯化物中都存在离子键。()
1、72、X3、X4、75、X
二、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共价键的是.....................................()
(A)PBr3;(B)IBr;(C)HBr;(D)NaBr。
2、下列各组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CsF>RbCl>KBr>NaI;(B)CsF>RbBr>KC1>NaF;
(C)RbBr>CsI>NaF>KC1;(D)KC1>NaF>CsI>RbBr。
3、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s键特点的是..............................()
(A)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方向成“圆柱形"对称;
(B)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C)键的强度通常比p键大;
(D)键的长度通常比p键长。
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KF;(B)H2s。4;(C)CuCh;(D)NH4NO3。
5、NCb分子的几何构型是三角锥形,这是由于N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
是...............................................................()
(A)sp;(B)不等性sp3;(C)sp2;(D)dsp2o
三、填空题
1、第二周期某元素的卤化物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该元素为,
它的原子采用杂化轨道与卤素原子X形成键(s键?p键?),分
子式为o
2、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线性组合而成,分子中的电子
是在中运动,而不属于某个原子。
3、在高空大气的电离层中,存在着N2+、Li2\Be?+等离子。在这些离子中最稳
定的是,其键级为;含有单电子s键的是,含有
三电子S键的是0
4、下列分子BC13、CC14、H2s和CS2中,其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o
/、B:sp2:a;BXjo2、原子轨道;整个分子。
2+2
3、25M+、Li;Be\4、H2S<CCl4<BCb<CS2;H2S.
第十章:固体结构
一、判断
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
型。.............................................................()
3、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
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4、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5、某物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二、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
(A)金刚砂;(B)碘;(C)石墨;(D)石英。
2、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A)四面体;(B)立方体;(C)八面体;(D)单斜体。
3、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Si4+>Mg2+>Al3+>Na+;(B)Si4+>Al3+>Mg2+>Na+;
(C)Si4+>Na+>Mg2+>Al3+;(D)Na+>Mg2+>Al3+>Si4+。
4、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
(A)使负离子极化;(B)被负离子极化;
(C)形成正离子时放热;(D)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5、下列两组物质:
①MgO、CaO、SrO、BaO
②KF、KCkKBr、KI
每组中熔点最高的分别是...........................................()
(A)BaO和KI;(B)CaO和KC1;(C)SrO和KBr;(D)MgO和KF。
/,C2.B3、B4、A5.D
三、填空题
1、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类型:
Ba2+______e-;Mn2+________e-;Sn2+_____e;Cd2+_______e'o
2、钾原子半径为235pm,金属钾晶体药藐立方结构。试确定每个晶胞内有一
个原子,晶胞边长为pm,晶胞体积为cm3,并推算金属钾的
密度为g-cm-3o(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
3、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NaCl_RbCbCuClNaCl,MgOBaO,NaClMgCho
4、氧化钙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_和;粒子间作用力为_____,
晶体类型为o
7.2;9-17;18+2;18»2,2;543;1.60xia22;0.8/2。3、>;<;>,->。4.Ca";O2';离T键;
离子晶体。
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
一、判断
1、价键理论认为,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是由于中心离子(或原子)采用
不同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的结果。....................................()
2、已知K2[Ni(CN)4]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
为平面正方形。....................................................()
3、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4、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42、x3、x4、x
二、单选题
1、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原子序数;(B)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