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岩市重点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常情况下5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C.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1/2D.如果11号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度、颜色相同的两个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的染色体B.在纸上画MI时期的纺锤体和MII时期纺锤体要相互垂直C.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D.模拟后期I时,颜色相同的染色体必须移向同一极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点开始C.若此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D.—个物种引人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4.下图示为人体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B.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5.如图表示六倍体小麦(42条染色体)的两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六倍体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让甲和乙杂交,产生的F1自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与近缘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个体为六倍体B.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不能正常配对,F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C.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能正常配对,F1中约1/2的个体表现为矮杆、抗条斑病D.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导致了染色体Ⅰ上基因E和a的组合6.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①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②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③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④花瓣的自然凋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是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上图所示的片段中,共有____个肽键,____种氨基酸组成;从左向右数,第三个氨基酸不同于其他氨基酸的基团是_______(填化学式)。(2)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_过程而成的;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3)1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中加入该试剂,其溶液颜色将变为_________。8.(10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等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请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主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生成的酒精,使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呈现________色。酿酒所忌讳的就是酒变酸,酒的酸败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2)利用果酒生产果醋时,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在酒精发酵的条件下关键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一共答出两点条件即可)。(3)腐乳制作过程中,先要让豆腐长毛,豆腐作为毛霉的______,使毛霉大量繁殖。吃腐乳时,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_________。将长满白毛的豆腐块装瓶并加盐腌制,加盐的操作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4)有经验的制作泡菜者发现,采摘的新鲜蔬菜经简单的去除泥土后,无需清水反复洗涤,制作泡菜更易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虽未清洗干净,菜料并未腐败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传统发酵技术实际上是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相关酶。在工厂化生产中,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对酶或产酶的细胞进行固定,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需要采用________(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不采用另一种技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8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Ub由81个氨基酸组成,则它具有________个肽键,Ub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产生?____________。(2)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蛋白酶体水解。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________并与之结合;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上图中所利用的ATP是由_________作用提供的。完成此生理作用需要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4)若有102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00),通过结合形成了含有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__,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___个。10.(10分)请根据如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2)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11.(15分)巴氏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较高脲酶活性,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堆肥及污水中。这种细菌能够将氮肥中的尿素分解成氨态氮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的肥力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细菌,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①~⑤表示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灭菌。(2)步骤②富集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按用途来分应为_____培养基,步骤②的主要目的是_____。(3)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试剂,根据培养基是否变红来鉴定是否为尿素分解菌。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163个、158个、159个,则可以推测富集培养后的菌液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__。(4)要进一步分离纯化巴氏芽孢杆菌采用步骤⑤_______法进行操作,在该操作过程中接种工具至少要灼烧______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由系谱图可知,7号、8号均患甲病,二者的女儿表现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4号均不患乙病,而他们的儿子患乙病,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3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对系谱图分析可知,5号的基因型为aaXBXb,其Xb染色可能会传递给其儿子,使其儿子患乙病。其儿子是否患甲病,要看5号婚配的对象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而5号的婚配对象未知,故不能肯定其儿子是否患甲病,B正确;C、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7号、8号的基因型均为Aa,12号患甲病,是杂合体的概率为2/3,C错误;D、因为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所以11号的基因型为aaXBXB,其与无病史的男子(aaXBY)结婚生育,其子代不会患病,因此无需进行产前诊断,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口诀“无中生有显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显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来判断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解题分析】

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方法步骤:1.用橡皮泥先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5cm,粗细与铅笔相当;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8cm,粗细与铅笔相当。2.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并排放在一起,在两条长5cm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把它们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其他3条已复制的染色体模型。3.在大纸上画出一个足够大的纺锤体,使之能够容下你所制作的4条染色体。让两条5cm长的染色体配对,让两条8cm长的染色体也配对,并放在赤道面上。4.抓住着丝粒把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拉向纺锤体相反的两极。一旦染色体移到了两极,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就算完成了。5.在这张纸上再画两个纺锤体。这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6.把每一极的染色体排列在新纺锤体的赤道板上。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抓住每一个染色单体上原先“着丝粒”所在的位置,把染色单体拉向纺锤体的两极。最后,在你所得到的每一条染色体的外围画一个圆圈,这就代表形成了新的细胞,共画4个圆圈。【题目详解】A、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并排放在一起,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把它们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A正确;B、在模拟MⅡ时期时,构建的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B正确;C、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染色体,可以表示来源不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制成3种不同长度的染色体,C正确;D.模拟后期I时,形态、长度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的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的步骤。3、C【解题分析】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对曲线进行分析可知,a点~c点,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c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点~d点,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题目详解】环境阻力从a点开始便对种群增长有影响,A错误;c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因此应在c点之前防治害虫,B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C正确;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只有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条件下才会呈“J”型增长,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曲线进行分析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便可解答本题。值得一提的是环境阻力从种群增长开始就已经出现。4、C【解题分析】

A、据图可知,将甲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可产生能分泌抗胃癌抗体的B淋巴细胞,则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故A项正确;B、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B项正确;C、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只有杂交瘤细胞能生长,其余自身融合细胞以及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C项错误;D、杂交瘤细胞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单一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D项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解题的关键是要识记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制备原理及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其中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乙表示多种细胞(包括杂交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未融合细胞),丙是杂交瘤细胞,丁是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据此答题。5、D【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和题意可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由此确定该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根据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甲和乙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EBB,并且a和E基因连锁。如果只考虑Ⅰ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自交产生的后代为1/4AA、1/2A∥aE、1/4aaEE。【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近缘偃麦草也是六倍体,因此两者杂交的后代仍然为六倍体,A正确;由于杂交得到的F1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配子中有21条染色体,但是如果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不能正常配对,可能会同时移向细胞的一极,另一极则只有20条染色体,因此F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EBB,并且a和E基因连锁,此时只考虑A∥aE一对同源染色体,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能正常配对,后代基因型为1/4AA、1/2A∥aE、1/4aaEE,即有F1中有1/2的表现为矮杆、抗条斑病的个体,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因此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变异导致了染色体Ⅰ上基因E和a的组合,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确定图乙发生的变异类型,确定甲乙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并对后代情况进行预测。6、B【解题分析】

本题是关于细胞凋亡现象的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细胞坏死则是在外环境作用下的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题目详解】①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是受到不良环境引起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②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主动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③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是不良环境引起的属于细胞坏死;④花瓣的自然凋落是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①③不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题目点拨】细胞凋亡包括多细胞生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自然更新,也包括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对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45-CH3脱水缩合2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双缩脲先加A液,再加B液紫色【解题分析】

由题图可知,图示的局部结构简式中含有4个肽键(-CO-NH-),5个氨基酸残基,且这5个氨基酸残基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题目详解】(1)上图所示的片段中,共有4个肽键(-CO-NH-)。组成该片段的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故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从左向右数,第三个氨基酸不同于其他氨基酸的基团是R基,即-CH3。(2)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过程而成的。每条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而一分子肉毒类毒素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故其至少含有2个氨基。(3)高温会使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肉毒类毒素失活。(4)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双缩脲的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再加B液。肉毒类毒素煮沸后空间结构虽遭到破坏,但肽键并没有断裂,因此在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溶液颜色将变为紫色。【题目点拨】从题图中确认肽链中肽键数、氨基酸种类及组成肉毒类毒素的肽链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灰绿酒精在醋酸菌作用下生成醋酸有氧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培养基毛霉菌丝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铺厚一些未经洗涤的菜料上乳酸菌更丰富在无氧、一定浓度的盐水的发酵环境中,乳酸菌可以大量繁殖,而杂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大分子的反应物不易进入细胞,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会使反应效率降低【解题分析】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如酿酒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酒精发酵,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乳酸发酵,果醋是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发酵。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当大豆制成豆腐之后,在成品豆腐上接种毛霉菌或者根霉菌的菌种进行发酵,而根据腐乳品种和口味的不同,最后则是放入酵母菌或者红曲霉或者米曲霉等等物质,在密封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分泌出的各种酶和蛋白质分解出的各种氨基酸以及一些独特风味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最终形成了腐乳独特的味道。【题目详解】(1)重铬酸钾被酒精还原成硫酸铬(灰绿色),因此使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呈现灰绿色。醋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把乙醇氧化成醋酸。(2)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之一,是乙醇在醋酸菌的作用下氧化成醋酸的过程,也是酶促反应过程,因此利用果酒生产果醋时,在酒精发酵的条件下关键要提供有氧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3)毛霉在豆腐上生长,豆腐为其生长繁殖提供营养,是毛霉的培养基。吃腐乳时,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毛霉菌丝。将长满白毛的豆腐块装瓶并加盐腌制,加盐能抑制杂菌生长,且越接近瓶口的位置越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因此加盐的操作要求是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铺厚一些。(4)泡菜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菌种来自蔬菜上的乳酸菌,因此无需清水反复洗涤,制作泡菜更易成功。虽未清洗干净,但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酸,抑制其它杂菌生长,因此菜料并未腐败变质。(5)酶固定化有利于酶的稳定性且利于与产物的分离,固定方法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由于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细胞,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会使反应效率降低,因此需要采用固定化酶技术。【题目点拨】归纳整理各种发酵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80核糖体D(2)靶蛋白多种酶ATP提供能量(3)细胞呼吸线粒体(4)18002【解题分析】(1)8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含有肽键81-1=80个。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在核糖体上,在小肠被水解后产生的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析可知D不符合。(2)由图分析可知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靶蛋白并与之结合。由图可知过程①、②需要多种酶和ATP的参与,即需要ATP提供能量。(3)图中利用的ATP是由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完成细胞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4)102个氨基酸形成2条多肽链会失去100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100*18=1800。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