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相交流电习题及答案

交流选择卷

一、单选题

1.电路如图所示,已知q=(2sin3f)A,电容C可调,如果电容C增大,则V的读数()。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一个220V、75W的电烙铁接在电压为〃«)=亚200sin(3141+30°)V的电源上,则

它使用20小时消耗的电能是()o

A1.75kWh

B2.48kWh

C2.75kWh

D1.24kWh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A2的读数均为5A,则电流表A的读数为()o

u

&&

A10A

B5V2A

COA

D25A

生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A2的读数均为5A,则电流表A的读数为()o

A1OA

B5V2A

COA

D25A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A2的读数均为5A,则电流表A的读数为()。

A1OA

B5V2A

COA

D25A

6.已知线圈(含R、L)与直流电压3V接通时电流为0.1A,与正弦电压

〃⑴=3j^sin(2007)V接通时,电流为60mA,则线圈的R=(),L=().

A40Q,0.15H

B50。,0.2H

C40Q,0.15H

D30。,0.2H

7.如图电流表A的读数为60A,则3c电阻的功率为(),电流表A1的读数为

A54W,3V2A

B54W,6A

C108W,6A

D108W,3A

8.视在功率S|=1000kVA,cos(P1=0.6的感性负载与视在功率$2=500kVA,

cosq)2=03的感性负载并联后,总的视在功率S=(),总的功率因数cos(p=()。

A1500kVA,0.733

B1487kVA,0.672

C500kVA,0.5

D1500kVA,0.672

9.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10cos(314/+60°)A,i2=5sin(314f+60°)A,则不与

i2的相位差为(

A-180°

B0°

C-90°

D18(7

坨如图所示的正弦稳态电路,已知co=2md/s,R=2C,L=1H,则占超前%的角

度为()。

ih

A0°

B90°

C45°

D135°

11.如图所示电路,=10()sin(l()()/+30)V,若感性负载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分别

为6W、8var。如果要求电源的功率因数为1,应并联的电容C=()。

~।

0人负载二二c

A16pF

B6|1F

C8piF

D12|iF

12.电路如图所示,己知内=(2sin3f)A,电容C可调,如果电容C增大,则V的读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3.如图所示电路,并联上电容c后,电流表读数()。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4.下列表达式哪个正确?()

AI=YU

BU=10+j5

cu=zi

D«=10+j5

15.正弦稳态电路中,若电源内阻抗Z0=(4-j3)。,负载阻抗ZL可调,则当Z^=()

时,获得最大功率。

A(4-j3)Q

B(4+j3)C

C-j3O

D4Q

地计算RLC串联电路的平均功率下列哪个公式是正确的?()

AP=UI

BP=I2\Z\

CP=『R

DP=U2/\Z\

IL电阻与电感串联在100V正弦电源上,若A=coL=10Q,则UR的大小为(),

其电路的COS(p=()o

A50V2V,V2/2

B50V,V2/2

C50V2V,1

D50V,1

退如图所示电路,已知=10N45°V,R=l/(oC=10Q,则功率表的读数(平均

功率)为()。

A5V2W

B10W

C2.5W

D5W

交流填空

二、填空题

1.任意周期为T的电压"(f)有效值。的定义式为。=()。

2.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电压有效值分别为40V、30V,当它们的初相角相同时,它们之和的

有效值为(),当它们的相位差为180°时,它们之和的有效值为()。

&RLC串联电路中,若XL〈X「则电路呈()性。

生一个10mH的电感通过80mA的电流,则电感的储能为()。

&RLC串联电路中,茗UR、U/.和Uc已知,则总电压有效值。=()。

鱼RLC串联电路中,若XL>X「则电路呈()性。

7.负载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与其阻抗角的关系是()o

8.设相量U=(3+j4)V,角频率co=314rad/s,则对应的正弦量为()。

9.正弦稳态电路负载Z,.从给定电源()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此时最大

功率为()»

10.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超前于()()度。

11.电感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超前于()()度。

12.感抗与①成()比,容抗与①成()比。

骂设正弦量〃=105抽(0+30°评,则对应的相量为()。

14.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和()o

V

K如图所示正弦稳态电路,若以超前,30°,则比值方=()。

交流判断

三、判断题

1.感性电路并联电容C越大,电路的功率因数就越大。

2.某时刻的电感电流取决于从-8到t的所有时刻的电感电压。

3.某时刻的电容电流与该时刻的电容电压大小成正比。

生电容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5.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6.通常是通过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补偿电容来改善功率因数。

7.正弦电流电路中不但有功功率守恒、无功功率守恒,而且复功率也守恒。

8.无功功率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电源和负载之间交换能量的速率。

9.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无关。

10.感抗的大小代表电感元件电压、电流瞬时值之比。

11.正弦电流电路中,电路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部分有功功率之和。

12.在RLC串联的正弦电流电路中,总电压有效值总是大于各元件的端电压有效值。

13.若线性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导纳y=(5+j5)s,则此网络的等效复阻抗为

Z=0.1血N—45°。。

区在正弦电路中,电感元件中的电流i=0,则电感端电压也一定“=0。

交流简答

四、简答题

1.如图电路中u,=1()72sin(co/+30")V,u2=K)V2sin(co;-90°)V

M3=(-1072sincor)V,则电流有效值乙等于多少?

2.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总电流一定比原来电流小,因而电网功率一定会提高。这种

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头在直流电路中,由于电感L为零,所以电感相当于短路。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

确,为什么?

4.正弦电流的导数也是正弦电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为什么?

&如有〃个阻抗相串联,则等效阻抗的模为

|z|=|z,|+|z2|+-+|z„|

上式是否一定正确?在什么情况下才正确?

鱼电路如图在正弦激励下,电压表的读数为5V,XL=XC=100C,R=10kC,问电

流表的读数是多少?

-----------------1---------

八边)11

Amr4

交流电路计算题

五、计算题

1.如图(a)所示电路中,已知Z|=(20+j50)Q,Z2=-j50Q,/=50Hz。试求其串联、

并联等效电路及其参数。

2.如图所示为采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来测量一个电感线圈参数的电路。己知电源

频率为50Hz,测得下列数据:电压表的读数为100V,电流表的读数为2A,功率表的读数

为120W。试求线圈参数电阻和电感L。

买一台单相感应电动机接到50Hz、220V供电线上,吸收功率为700W,功率因数为

cos(p=0.7,今并联一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数至0.9。试求所需电容。

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有效值UBC=60V,U8=28V,UB。=80V,试求电压UAD

的值。

5.RLC串联电路如图(a)所示,总电压U、电容电压Uc及RL两端的电压均为

100V,且R=10Q,试求电路中的电流

/+几-

0-^-1------——

+RL

u

(a)

鱼如图所示电路中,/|=4A42=3A。(1)wC>—,(2)3c<二一两种情况下,

-sLCDL

求电流/的值。

£在RLC并联电路中,已知R=20Q,L=50mH,C=40uF,当该电路接入220V、50Hz的正

弦电源时,求电路的复导纳并写出电路中总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8.如图所示电路中,求(1)电路的等效阻抗ZAS,(2)整个电路的有功功率

E7=IOZO°V

幺如图(a)所示是一个RC移相电路,其输出电压U。比输入电压U,超前一个相位角。若

C=O.lgF,R=2kQ,输入电压为w,=J5sin3140N。试求输出端开路电压“0。

10.如图所示电路为RC选频电路,«,&,G,G为已知,串联网络KC的电压为4,

并联网络&,G的电压为〃2,欲使心与q同相,试求电源的角频率。

交流选择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A

4.B

5.C

6.D

7.C

8.B

9.C

10.D

11.A

12.D

13.D

14.A

15.B

16.C

17.A

18.D

交流填空答案

二、填空题

2.70V10V

3.电容

4.0.032mJ

1佃+(Uic)2

6.电感

7.相等

8.»=572sin(coz+53.1°)V

21US,ZO=RO+jX0为定值ZA=Z;U;/4Ro

10.电流电压90

11.电压电流90

121正反

13.(7=5V2Z3O°V

14.幅值角频率初相位

15.V3

交流判断答案

三、判断题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11.正确

12.错误

13正.确

14错.误

交流简答答案

四、简答题

j=10/3。’-K)N-OP4=17.32N60。A

1.

11

10Z180-10Z-90A=14J4Z135.A

2I

所以A=17.32A,/2=14.14A

2.不正确。

因为当并联电容过大时,总电路呈电容性,总电流可能比原来负载电流还大,而且功

率因数也可能得不到提高。

3.不正确。

因为电感L在直流电路中仍然存在,它等于W”,不能说此时L为0。

4.不正确。

因为正弦电流的导数量纲是A/s,而不是A,所以不能称为正弦电流。

5.否。

在〃个阻抗的阻抗角完全相等时上式正确。

鱼由于XL=Xc=100。,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所以R中电流为/=/„=—=—mA=0.5mA,即电流表读数为0.5mA。

RR10

交流电路计算题答案

五、计算题

1.解:串联等效电路的复阻抗为

7.7(20+j50).(-j50)

Z=乙]"2Q=(125-j50)Q=134.63/-2180

Zj+Z2(20+j50)+(-j50)

如图(b)所示,其等效电阻为125。,等效电容为

I

C=—F=63.66RF

coXc2;tx50x50

并联等效电路的复导纳为

Y=—=---S=0.0074Z21.8S=(0.0069+j0.0028)S

Z125-j50

因电纳为正值,电路为容性,如图⑹所示,其并联等效电路的等效电导为0.0069S,

等效电容为

「B,0.0028„„

C=—=-------F=88.Q9]1)iF

co2TIX50

4解:电路的有功功率即功率表的读数就是电阻所消耗的功率P=FR,所以有

p120

R=—=—CL=3Q^

用电阻与电感串联表示的电感线圈的复阻抗为

|Z|=—=—Q=50Q

11I2

Z2-R2J5O2-302

可得L--------=———=—H=0.127H

314

3.解:未并联电容时,负载电流及功率因数角分别为

p700……

--------AA=4.545A

Ucos(p220x0.7

(p-arccos0.7=45.57

并联电容后,线路电流及功率因数角分别为

P

A=3.535A

Ucoscp'220x0.9

<p'=arccos0.9=25.84

所需并联的电容为

?!sincp-/sin(p,4.545xsin45.57-3.535xsin25.84

Cx--F=24.4RF

(oU314x220

TJ2X/00

4.解:设〃s=28N0°V,则/=—丝=、-A=1NO°A,可列方程

一R228

2

UBD=\X/R+R2)+X12

4C=1XJR2+X:2

代入数据得

80=lxJ(R+28)2+X3

60=lxJ/?2+X1

解得R=36Q,XL2=48。

所以可得

"仞=[x&R+&+&)2+(X“+X/2>=1x7(36+48+28)2+(64+48)2158.4V

5.解:设j=/N0°A,可画相量图(b),从而可得

UR=URLCGS30。=100X^-=50V3V

UR50V3〈ANQ久久A

I=—=--A=5<3A=8.66A

R10

6.解:(1)VcoC>—LC支路为感性。

-o)A

/=(/,-/2)=(4-3)A=lA

(2)V(oC<—LC支路为容性。

(£)L

,/=(1]+,2)=(4+3)A=7A

7.解:电路的复导纳为

y=G+j(Bc-5i)=l+j«oC--L)

-6

[―+j(314x40xlO--------------?)]S

20314X50X10-3

=(0.05-j0.051)S

=0.0714/-45.57°S

设电压的初相位为0°,可得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