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光影素描
3.1光影的产生3.2光影与明暗3.3光影与空间3.4光影与质感表现3.5光影与色彩感表现3.6光影与技法表现3.7光影素描技法训练光影素描作品欣赏具体内容3.1.光影的产生光与影光是生命之源,有了光周围世界的一切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眼睛所感知周围一切物体的存在,都是由于光的作用。在视觉艺术中,光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形体和塑造形体。光有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区别。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物体的明暗关系。我们来看看光影的产生:光照在物体上,物体会吸收局部色光,也会反射局部色光。由于每个物体本身质地的不同,透光能力大小不一,吸收或反射色光的程度不一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色彩效果。光的变化决定着物体视觉形象的千变万化。研究光影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体的光影明暗关系。光影与形体的关系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受光局部、背光局部和阴影等许多变化,这些变化通常能向人们暗示物体的三维属性,增加人们对形体结构和质感、量感、体积感、空间感的认识。如图3-1。光影明暗造型是借助丰富的明暗色调来表达物体的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等。但是,结构决定着物体的形体特征,结构与形体依然是认识和表达物象的依据。光源的强弱、远近、角度等任何变化,可以改变物体明暗色调,却不能改变物体结构。在光影明暗的认识上,表现方法上,要坚持从形体结构出发,着眼于形体结构的塑造和表现。如果离开对形体结构的认识和形体塑造,停留于外表的明暗色调的描绘,终将导致造型的浅薄和对形体本身的极大伤害。综上所述,光影明暗造型不能脱离形体结构,只有把握形体结构才能更好的借助于明暗色调去塑造形体。明暗色调是手段,目的是表达物体的结构体积,表现三度空间立体感,创造出一种真实的“三维立体幻境〞3.2光影与明暗明暗的产生光虽然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质地,但却能极大地影响形体的明暗关系。因此光是一切视觉形象产生之源,也是明暗产生之本。为什么物体受光后会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层次呢?我们知道物体的外表是由各个不同方向和形状的面组成的,在光的照射下,这些不同方向的面与光源形成了不同角度,表现出不同的明和暗的变化。就是说物体受光后产生的明暗是由物体不同方向的面反射出的不同光量所决定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本身的强和弱光源越强,受光面就越亮,反之那么暗。2.物体与光源距离的远近物体与光源越近越亮,反之那么越暗。3.物体与光源光线照射的角度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与被照面角度成直角时最亮,角度越小那么越暗。4.描绘物体的距离描绘物体的距离,就是指物体与作画者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远近关系。距离近的物体明暗比照强烈,清晰度高;距离远的物体明暗比照弱,清晰度低,变得比较灰、比较平。5.物体的固有色在光照条件下,由于物体自身外表质地的不同,物体对光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我们眼里看到的就是物体的颜色。在柔和的白光下物体呈现的色被称为该物体的固有色。如蓝天、绿树、红房子。所有这些颜色用素描来表现就是不同的灰色调,如黄色较浅,红色较深等。从另一方面来看,物体质地粗糙,固有色就会偏深,色调之间的变化显得柔和而晦暗;反之,物体质地细腻光滑,固有色就会偏浅,色调之间的变化显得明快而强烈。物体的固有色越淡越亮,越深越暗。6.物体的环境色在光照条件下,物体对光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同时物体与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光的吸收和反射,不过这种物体之间光的吸收和反射相比前者显得较为温和。这种大环境中物体间色光的相互影响关系,我们称之为物体的环境色。环境色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色彩的真实性,它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关系物体明暗变化的三大面我们以一个体和面较为明确的立方体为例。一个立方体共有六个面组成,我们能够看到就是其中三个面,我们分别称它为正面、侧面和顶面。在这三个面中,把直接受光的面称为“亮面〞,把背光的一面称为“暗面〞,把不直接受光又不是的背光的斜射面称为“灰面〞。亮面、暗面、灰面就是光影与明暗造型中的三大面。它是三维立体造型的根底。尽管如此,三大面在黑、白、灰关系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亮面中也有最亮部和次亮部的区别,暗面中也有最暗部和次暗部的区别,而灰面中也有浅灰部和深灰部的区别。这就是在确定三大面的根底上再进行细分,直到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出物体的结构特征〔见图3-1〕。图3-1物体明暗变化的五大调子1、物体明暗的五大调子物体明暗的五大调子是在三大面的根底上的进一步划分。物体色调层次其实是极为丰富的,远不止五大调子这么简单。这样划分只是概括性分法,目的是便于我们正确理解物体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只是把物体明暗分成五大块,更加细腻的色调层次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体会。〔1〕亮调亮调是物体的主要受光局部,也是物体色调最浅的局部。其中,与光源成90
°直角关系的局部被称为“高光〞。高光表现很重要,往往能反映出物体的质感。高光位置是物体受光部结构的转折点。〔2〕灰调灰调是物体的次要受光局部,是由亮调到明暗交界线过渡的局部。灰调主要特征是由浅及深,直到明暗交界线为止。在受光部至光源斜射不到180°的范围内。〔3〕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实际上是个面,也有叫明暗交界面的,意思上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明暗交界线属于背光面,处于三大面中亮面和暗面的交界地方,是物体的最暗部。在光源斜射大于180°的范围内。由于同亮部比照强烈,所以在视觉上明暗交界线显得更暗。物体的形状千差万别,明暗交界线往往并不是一条直线,其虚实变化很大。根据物体面的转折不同,其色调层次变化也较为丰富。明暗交界线是物体明暗造型的最重要局部,它是形体结构的转折线。画好明暗交界线就能够更好表现物体的体积感。〔4〕暗调暗调属物体的背光面,是明暗交界线到反光局部的过渡地带,有较丰富的层次变化。在五大调子中,暗度仅次于明暗交界线,比反光和灰调要深。暗调是亮调的对立面,在黑白灰关系中是富于表现力的局部。〔5〕反光调物体的暗部是接受环境光反射最多局部,反光的强与弱是由物体本身和环境光两个因素决定的。物体外表质地光滑明度较浅,反光就清晰。如玻璃、陶瓷、不锈钢等。物体外表质地粗糙明度较深,反光就暗些。如尼龙、木头、紫砂等。通常,暗部的反光再亮也不如灰调强。物体的三大面五大调子,是学习明暗素描的根底。更加丰富的层次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划分,从而使画面层次逐步丰富起来。实际上除了以上几点外,物体的投影也是不可无视方面。在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投影和物体本来就密不可分。由于透视和空气感的因素,投影也是有明暗变化的;通常,靠近物体边缘局部投影较清晰坚实,离物体远的投影边缘局部较浅模糊;投影离物体近就较深清晰,投影离物体远就较浅模糊;物体的固有色深投影也深,物体的固有色浅投影也浅;光源强离物体近投影就清晰,光源弱离物体远投影就模糊〔如图3-2〕。2、光影明暗造型的关键光影明暗造型的关键是抓住明暗交界线。它把物体分成明和暗两个大面,黑白清楚,在视觉上很有感招力。明暗交界线形状与特征表达了物体的结构和体积特征,所以一幅明暗素描,明暗交界线的描绘至关重要。物体的切面明暗交界线强烈清晰,与亮部形成截然不同的明暗差异,明暗关系呈突变状态。物体的曲面上的明暗交界线呈较宽的带状,向亮部和暗部的变化丰富而微妙。图3-23.3光影与空间空间感在光影明暗素描中,空间感就是空间造型。空间是由长度、宽度、深度来表达的。作画时,画者离物体的远近距离,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远近距离,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空间感。在形体空间中所有的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物体之间是有联系的,物体之间有前后关系、左右关系、上下关系、大小关系等。所有的物体共同组成了大的空间环境,呈现出生命的气息,一派生机盎然。一幅作品中要能表现出空间感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气氛;这种气氛能够带给我们很有多美好的视觉享受。中国传统绘画山水画里就有“卧游〞一说;就是说在山水画中要能让人感到可以在画中游玩和休憩,这是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感。空间感的表现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么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即是观察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画者在一定位置观察空间物体,从而形成空间立体透视关系。根据这种透视原理,将其空间物体不同的透视变化准确无误地描述和表达出来,就会形成一种立体的空间感。运用明暗比照及其层次强弱变化,表现出空间环境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本身各局部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让人感到一种有前后、远近的纵深感。物体近处明暗比照强,远处的弱;近处的物体细节清晰、明确,远处的物体细节模糊、虚隐〔如图3-3〕。图3-3静物3.4光影与质感表现质感表现质感是指被人们所感知的物体的质地构造。我们生活的空间里,所有物体都具有不同的质地;人们的视觉与触角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就被称为质感。如丝绸的轻柔滑爽;玻璃的晶莹剔透;瓷器的光洁坚硬;还有人体骨骼,突出的地方是坚硬的,而旁边肌肉那么富有弹性。不同质地的物体就会有不同的质感。把我们对物体外表不同质感感知,用绘画的手段表现出来,这在光影明暗造型训练中称做质感表现。物体质感外表可以分为光滑、粗糙、柔软、坚硬等。在造型艺术中,形体结构表现的是物体的形状及空间占有方式,而质感那么表现的是物体的内容。对形体质感的描绘与刻画,可以使形体的特征更富于物质的真实感。质感表现可以借助于明暗调子来表现,也可利用笔法肌理来表现。物体因外表材质的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明暗调子。我们在作画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把握好明暗规律,利用明暗调子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同时,运用笔法肌理,能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中与对象物体产生一种“异质同构〞或者“同质同构〞的“共鸣〞,从而表现出质感。如图3-4。图3-4质感表现量感表现量感是指人们对造型物体的大小、多少、厚薄、轻重等不同体量的感受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质和量常常相互联系,互为统一的。量感表现从画面上来说,就是说能否表现出形体的重量感,如钢铁的沉重,丝绸的轻薄;山体的厚重,流水的轻柔等。质感和量感的表现,是建立在形体准确的根底上,如果连形体表达都不准确,那么也很难表现出质感和量感的。所以,在素描训练中,我们只有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形体,才能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3.5光影与色彩感表现色彩感与明度自然界任何色彩都具有色相、纯度和明度,这被称为色彩的三要素。每一种色彩都具有相应的明度。色彩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素描是单色画,对于色彩感的表现只能依赖物体色相的明度差异。也就是说在光影明暗造型中,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差异及物体本身明暗差异,是色彩感表现的重要依据。明度与形体塑造素描是借助于明暗去塑造形体的。在光照条件下,物体呈现出的明暗变化是相比较存在的,素描不可能象照片一样如实反映物体,它需要表现的是明暗层次的比较关系,即明度关系。光影明暗的“五大调子〞是物体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的根本格局。其具体的明度关系,同物体的固有色也有密切联系。物体的固有色不同,“五大调子〞的差异也是不相同的。通常高明度色差异大一些,低明度色差异小一些,物体“五大调子〞明暗变化应是其固有色允许的范围内扩展变化,也不能画得过明或过暗。色彩感与空间感是有关联的,色彩感还表现在明暗色彩的的空间透视方面,如近实远虚、近亮远灰等空间色彩感〔如图3-5〕。图3-5静物3.6光影与技法表现光影与技法表现类型1、全因素写实表现全因素写实表现即全因素光影明暗素描写实性表现方法。它是把各个视觉要素综合到一个统一的画面上来,并严格安照具体的体量、结构和空间关系安排画面,它还涉及题材的提炼、分析、归纳、综合这样一个复杂的作画过程。全因素光影明暗素描代表了传统写实性素描表现方式,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感,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描绘,注重物体的光影再现、明暗层次、透视关系和画面的空间感、体量感、质感等,反映了传统典型的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在视觉艺术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全因素描写实表现也可分为单体写实表现和全因写实表现两种。〔1〕光影明暗造型单体写实表现单体写实表现在素描造型训练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主要是表现在实用性方面。它不需要象全因素描那样注重全面和整体,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局部或个体表现上,使物体的最具特点的主要局部得以强化深入,其他次要因素加以省略化。它可以使我们在训练中能更好分析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深入刻画物体细部特征。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这种“小型化〞的训练很有必要,实用性很强,我们不可能每次做练习都“大型化〞,训练时间上需要长短结合;既要表现大而全的作品,也要表现小而精的作品。在外出写生时,重点突出的“小作品〞也可帮助我们节省时间,便于素材的收集工作开展。图3-6。图3-6静物〔2〕光影明暗造型全因写实表现全因写实表现素描以传统绘画为根底,对画面的诸多视觉要素作全面的要求和反映。它强调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描绘,注重物体的真实感的准确再现。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视觉要素,因为是最接近人们惯用的传统审美,所以广为人们所接受。在全因素表现的训练中,我们必须强调作业过程要始终围绕着整体来进行,根据整体的需要和开展不断充实画面,使各个视觉要素逐步显现出来,以到达全因素的表现效果。作画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是有序和有层次的进行,所表现的内容既不能拖后去画,也不能提前完成。应按照一种有序的科学化的作画程序来进行。即从整体的构图入手,强调画面透视关系的准确性;利用光影明暗规律,表现物体丰富的黑白灰层次关系;注重物体结构的准确性描绘,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和形体外表的质感;强调对画面的空间感的描绘,表达出物体环境气氛的纵深和虚实。实际上全因素描在训练时表现为“大型化〞,时间比较长,大而全、整体又全面,俗称“大作业〞。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诸多视觉要素作全面彻底的表现。全因写实性素描训练是素描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设计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赖于这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绘画根底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如图3-7〕。图3-7静物2、单纯化写实表现单纯化写实表现是指对物体进行单纯化的概括处理一种写实表现方式。就是通过对视觉因素〔形态、结构、光影、材质〕的提炼与概括,以单纯的造型要素〔线条、调子〕和绘画技巧所作的写实表现。这种单纯化的处理方式,能反映物质个体差异性;突出强调物体结构特征,个性鲜明,富有形式美感和趣味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如今,这种表现方法在设计领域的运用也比较广泛,广受人们喜爱〔如图3-8〕。图3-8写实表现3、超级写实表现超级写实表现是一种超越常规的超精细写实表现方式。超级写实表现是将写实运用到极致的一种表现性素描。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物体细部质感的超精细刻画,以求到达一种超真实的美感和效果。如果说全因写实性素描是从整体上去塑造形体,那么超级写实素描的刻画过程都是从局部出发的,物体局部的细节局部才是画者表达的重点。超级写实素描是“以线带调子〞的逐步深化的,在形体塑造过程中,线的表达必须精准无误。轮廓线的定位对于作品成败影响颇大,准确的线条轮廓对接下来的深入细致的刻画至关重要。在画面处理上极少顾及主次关系,所有物体都是最重要的,带着“放大镜〞看问题,常将人们不意觉察的细节和物体外表的肌理质感加以精细地刻画。有些甚至连照相机都不能表达的细节,也要通过观察把他提炼出来。如人脸部皮肤的皱纹及毛孔,衣服上的缝纫针脚等。这种超真实性的刻画方式,具有超越自然的审美属性和形式美感,能够带给人们精致美的享受。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也非常多〔如图3-9〕。图3-9写实表现3、带有表现意向的结构形式我们必须在结构形式方面做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是有一定限度的,完全不同于抽象与创意素描表现方式。准确而细致的结构形式同样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但反映结构的线条适当进行一些夸张和变形,变形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突出物体造型的美感,这种表现方式有些象国画中的白描,但又有所不同。其作画的要点是通过耐心的观察,画出精确的轮廓线,尽量少用或不用辅助线,再由局部到整体一步到位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构成形式是画面主观表达的需要,应突出夸张和变形来。线条不能粗重,需将线条和明暗调子融为一体。4、由局部到整体的推移表现由局部到整体的推移表现,也是光影明暗素描的重要表现方法。从局部出发,用明暗色调从一个局部推移到另一个局部,最终扩展到整个画面。在塑造形体结构的同时表现出物体的肌理、质感。并对物体的结构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刻画。〔如图3-10〕。图3-10光影素描写生步骤3.7光影素描技法训练光影素描单体写实表现训练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不同题材类型数量要求,进行静物摆放练习及光线的配置。刚开始东西不要多,一般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针对性。2、构思与立意——画前观察,把握对象的位置、透视关系及形体特征。3、草稿——打轮廓阶段,可作多个预想方案。多打小稿确立正稿。4、画大色调——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注重黑白灰大关系大层次,从整体考虑,不要画局部。5、深入刻画——抓住明暗色调与形体的联系,从结构出发去认识明暗色调的变化。以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形体,从整体出发,强化黑白灰大关系,刻画出物体的细节质感。6、调整统一——注重整体,局部报从整体,调整整体使形体刻画更加集中、概括、生动。图3-11石膏体写实表现光影素描全因写实表现训练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不同题材类型数量要求,进行静物摆放练习及光线的配置练习。2、构思与立意——画前观察,把握对象的位置、透视关系及形体特征。对物体空间组织,体积感、质量感及画面纵深有所把握。3、草稿——打轮廓阶段,可作多个预想方案。多打小稿确立正稿。4、画大色调——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超低频传感器标定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汽车级珠光材料合作协议书
- 化工管道施工规范
- 2025年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特种铜合金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心脏内科临床操作指南
- 2025年导电银浆合作协议书
- 学校教育工作总结
- 护理工作工作量统计
- 2025年甾体药物项目构思建设方案
- 网络主题 大锁孙天宇小品《时间都去哪儿了》台词
- ICU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
- 2022-2023年棉花行业洞察报告PPT
- 精神科症状学演示课件
- 文学类文本聂志红《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阅读练习与答案
- DB13T 5080-2019 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规范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2.抗美援朝课件(共25张PPT)
- 《CSS样式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 外环长安大道、东方大道段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试压吹扫方案资料(共13页)
- 中国花鸟画简史-共60页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