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轮自用课件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轮自用课件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轮自用课件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轮自用课件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轮自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节聚焦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2、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资料P212)1.概念: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3.调节基础:

调节。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①概念:指生态系统

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

的能力。②规律: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

就越低,抵抗力稳定性就

;反之

。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自我调节负反馈抵抗保持原状自我调节能力越低越高一、基础填空(2)恢复力稳定性①概念: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

的能力。②规律:生态系统的组分越

,则恢复力稳定性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

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恢复到原状简单越高干扰物质和能量结构与功能一、基础填空自我调节能力(2009福建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二、高考真题D二、高考真题(2009天津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2010全国课标Ⅰ,31)、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竞争ca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低400(2013全国课标Ⅰ,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株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次生土壤条件(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株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草丛常绿阔叶林复杂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三、考点突破1.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资料P214)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影响因素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①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下图所示:(资料P214例题2训练2)练习TS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2.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与负反馈的比较作用机理实例正反馈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湖泊受到了污染,一部分鱼类死亡,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造成污染越来越严重负反馈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三、考点突破练习3、(2012·山东济宁一模)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A4、

(2008海南,1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B练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一不可各成分比例应适宜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三、考点突破3.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

设计要求相关分析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要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免破坏食物链。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让里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