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1.1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03(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1.1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03(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1.1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03(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1.1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03(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1.1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03(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时练1.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自/康乐以来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3.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4.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______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________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

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

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________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6.结合课文《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________。(3)文中的静景是:________,文中的动景是:________。(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________。(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本文作者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__。(2)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答谢中书书/无从致书以观B.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C.夕日欲颓/颓然乎其间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天与云与山与水(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请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沉鳞竞跃”这句话中“竞”字的表达效果。(5)文章结尾“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

交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①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②(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注】①曩(nǎng):从前。②雊(gǒu):野鸡的叫声。(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____

②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______

③猿鸟乱鸣

乱:_______________

④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______

⑤此时独坐

独: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寒山远火,明灭林外。(3)【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对声音的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4)【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蠮螉​①,类甚多,虽名土蜂,不就土中为窟​②,谓摙​③(节选自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注】①蠮螉(yēwēng):一种昆虫,别名细腰蜂。②窟:洞穴。③摙(lián):运。④俟:等待。(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①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②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③如粟米大_______________④俟其子大而为粮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②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置其中。(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陶弘景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①晓雾将歇(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③于斯已办(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②森壁争霞,孤峰限日。(4)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1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①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______②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______③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__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实是欲界之仙都。(3)选文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文中哪个字统领了全文?描绘了山川的哪些美景?(4)有人认为选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人认为选文流露出了作者闲适归隐之意,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C2.A3.陶弘景,华阳隐居,信4.交相辉映,四季,散尽,坠落,参与,文中指欣赏5.对偶,借代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陶弘景B(3)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4)“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潜游的鱼儿争相跳跃出水面,静中有动,表现出热闹的气氛。(5)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8.(1)①交相,②坠落(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3)①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或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

②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或抒发了作者自己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③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希望与谢公比肩。9.(1)①四季,②消散,③此起彼伏,④坠落,⑤独自(2)①夕阳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清冷的远山间的灯火,忽明忽暗地闪烁在树林之外。(3)“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4)【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表达了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10.(1)①消散,②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③像,④作为(2)B(3)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于是捕捉草上的青蜘蛛十多个放置在里面。(4)【甲】:热爱大自然,乐山乐水,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乙】:善于观察,实事求是,对生活充满热情。11.(1)A(2)①消散,②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③这里(3)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②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或挡住)了太阳。(4)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12.(1)①消散,②坠落,③指水中潜游的鱼,④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这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