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质量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案例合集_第1页
神经内科质量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案例合集_第2页
神经内科质量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案例合集_第3页
神经内科质量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案例合集_第4页
神经内科质量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案例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管圈提高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认知率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QCC圈名:日新圈成立时间:2012年7月1、QCC团队概况圈名日新圈成立时间2012年7月活动宣言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活动主题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机构XX总医院圈会频率每周一次圈会时间1-2小时--------神经内科品管圈圈队介召及分工(1)圈长:田晓娟工作职责:负责协调、分配和监督各圈员的工作,对对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2)辅导员:焦晋燕、张玉英工作职责:负责领导、支持和协助团队活动开展,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和资源安排。(3)圈员:冯艳萍、宿慧敏、王瑶、安丽晶、白娟、朱小红、张燕、马岚、张雪菲工作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记录;负责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神经内科品管圈让我们站起来自由的行走圈名的意义:日新:每天都在更新。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进度。寓意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对疾病的愈后充满希望,同时也寓意我们的护理品质在持续质量改进中不断的提升,我们的护理前景充满希望。圈名口号: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让我们站起来,自由的行走圈徽的组成:红色的手:象征着让我们用我们温暖的双手,温暖他人的心,带给病人关心、关怀与呵护。红色的爱心:代表了护士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红心中间有一个倾斜的人字:代表了病人日渐衰退的身体黄色的光芒:代表了初升的太阳,能给每一位病患带来希望。外周为蓝色:我们的护士服是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也代表需要我们护士来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圈徽的意义:护理的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把病患真正的放入到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心里,故以外周为护士,心中为病人,每天让病人进步一点,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进度,让他早一天站起来,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的行走。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感动病患,取得配合,促进早日康复,给病人希望,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护理品质的提升。--------神经内科品管圈选题理由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它的发生率标志着护理质量的优劣。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自主活动差,各种疾病原因需要约束或制动,若护理不当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危及生命,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的提高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认知率。--------神经内科品管圈临床主要存在问题护士教育不够重视对压疮评估认识不足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

面还在使用一些知识不够前沿或不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病人及家属知识的缺乏--------神经内科品管圈活动主题及目标。活动主题: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活动目标: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评估前后对患者的益处,以及护理质量的改善目标值对比如:--------神经内科品管圈目标可行性论证:以下各方面为达到目标创造了条件:风险评估是护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确保病人安全,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防微杜渐的安全护理理念,制定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等。风险评估也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正确的风险评估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如可减少病人痛苦,增强治病信心,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从而也为病人节约了财力物力,使其在最佳心境下得到治疗。--------神经内科品管圈--------神经内科品管圈活动大日程计划月份活动阶段活动项目担当2月3月4月5月6月7月P1小组建立2人员分工3上期活动追踪4主题选定5拟定计划6数据收集7目标设定8把握现状9要因分析10真因验证对策拟定D11对策实施C12效果确认13成果比较A14标准化15检讨与改进16下期主题活动活动计划及实际进度表计划实际在所有卫生保健机构建立风险评估政策。教育护理人员如何实现准确和可靠的风险评估。记录所有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文件能够确保多学科小组的沟通,并提供证据表明护理计划是适当的,也可作为监测患者康复进度的基准。--------神经内科品管圈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政策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有发生压疮危险的高危人群。

*结构化方法可能通过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并结合全面的皮肤评估和临床诊断而实现。有证据表明,引入这些元素,并协同建立皮肤护理小组,教育项目以及护理协议,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的活动性和可移动性的评估。

*卧床不起和/或坐轮椅的患者考虑处于发生压疮的危险中。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实施--------神经内科品管圈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对任何皮肤完整性的改变而进行的全面皮肤评估。皮肤完整性改变的人考虑处于发生压疮的危险中。2.皮肤状况的改变可能包括皮肤干燥,红斑,以及其他变化。不变白红斑的存在增加了未来发生压疮的危险。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主要危险因素的理解而得出的临床判断提炼出来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实施--------神经内科品管圈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摄入量和体重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皮肤的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的危险因素高龄风险评估的实施----

考虑以下因素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的影响--------神经内科品管圈风险评估的实施----

考虑以下因素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的影响摩擦和剪切力(Braden量表的附表)感知觉(Braden量表的附表)全身健康状况体温--------神经内科品管圈入院进行一次系统性风险评估,定期复评,同时根据患者状况的需求经常评估。如果患者出现任何状况的改变,都需重新评估当确定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时,应制定和实施预防计划。

*在风险评估中识别危险因素,可指导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变量的影响。--------神经内科品管圈风险评估的实施压疮危险评估:新入院/转入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压疮危机评估有无随时观察病情变化<12分13-18每周要进行评估每日进行评估备注:一经发现按照医院管理要求填写各类记录

并上报--------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评估确保完整的皮肤评估是风险评估的一部分,甄别政策在所有卫生保健机构都是适合的。

教育专业人员如何进行全面的皮肤评估,包括识别变白反应,局部过热,水肿,硬结(硬度)的技术。

这些额外的评估技术可用于护理所有类型的患者。但是,有证据表明,I期压疮在黑色素沉着的皮肤人群中是检测不到的,因为红肿区域不容易看到。定期检查皮肤红肿的迹象,以识别压疮的危险。检查的频率可能在全身状况任何一点有恶化时增加。持续的皮肤评估对于检测压力损伤的早期迹象是必需的。--------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检查应包括对局部过热,水肿,或硬结(硬度)的评估,特别是黑色素沉着的人群。

*局部过热,水肿,硬结,都被定为压疮发展的警惕迹象。由于它在黑色素沉着的皮肤上并不总是能看到发红的迹象,在评估中应该考虑到这些额外的标志要求患者识别任何不适或疼痛的区域,因为有可能是由于压力的损伤。大量研究发现,疼痛是压疮患者的一个主要因素。部分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症状表明,局部疼痛是组织损坏的前兆皮肤评估--------神经内科品管圈观察由医疗设备造成的压力损伤的皮肤。

许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仪器都有造成压力损伤的报道(如导管,吸氧管,通气管道,半硬式颈椎项圈等)--------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评估鼻导管的护理--------神经内科品管圈耳廓的护理--------神经内科品管圈吸氧管的护理--------神经内科品管圈各种设备导管的放置--------神经内科品管圈各种设备导管的放置--------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评估记录所有的皮肤评估,标记任何可能与压力损伤有关的疼痛的细节。准确的记录对于监测患者的进展是必不可少的,并可帮助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护理只要有可能,不要将患者翻转压到先前受压后仍发红的身体表面。

发红表示机体没有从先前的受压中恢复,需要暂缓休息,再接受反复受压预防压疮不要按摩

急性炎症存在时按摩是禁忌的,因为有损伤血管或脆弱皮肤的可能性。按摩不能作为压疮预防的策略被推荐--------神经内科品管圈皮肤护理不要剧烈摩擦皮肤以免引起压疮的危险。

当患者疼痛时,如果揉擦皮肤可能引起轻度的组织损伤或加重炎症反应,尤其是年老脆弱的皮肤使用皮肤柔软剂让干燥的皮肤保湿,以减少皮肤损伤的风险。干燥的皮肤是压疮发生的一个重要而客观的危险因素使用有隔离功能的产品来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暴露在过渡潮湿的环境中,以降低压疮发生的危险。

潮湿的存在会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受力特性,同时也会影响温度的改变--------神经内科品管圈压疮评估压疮危机评估量表:NortonScale:诺顿评估表(适合老年病人)BradenScale:Braden评估表(适用于综合医院)WaterlowScale:Waterlow评估表(适用于监护病房)AndersonScale:安德森评估表CubbinScale:卡宾评估表JacksonScale:杰克孙评估表Braden压疮计分进行护理临床研究,证实其使用的价值,并积极推广,应用压疮评估表是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也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神经内科品管圈危机评估工具:Braden量表有6个被认为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组成:即病人的感觉、移动、活动能力和影响皮肤耐受力的3个因素(皮肤潮湿、营养状况、摩擦、剪切力)6个方面进行评估。感觉潮湿活动方式(身体活动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活动能力(控制和改变姿势)1完全受限2极度受限3轻度受限4没有改变1一直潮湿2潮湿3偶尔潮湿4很少潮湿1卧床2轮椅3偶尔行走4经常行走1非常差2可能不足3充足4营养佳1存在问题2潜在问题3没有明显问题1完全不能2重度受限3中度受限4没有改变评分标准:最高23分15—18分为低危、13—14分为中危、10—12分为高危、<9分为极高危--------神经内科品管圈潮湿:皮肤处于潮湿状态的程度1一直处于潮湿状态:由于出汗、小便等原因一直处于潮湿状态,每当移动病人或给病人翻身就发现病人的皮肤是湿的。2潮湿:皮肤经常,但不是总处于潮湿状态,床单每班至少更换1次。3偶尔处于潮湿状态:每天大概额外的换1次床单。4很少处于潮湿状态:通常皮肤是干燥的,只有按照常规更换床单即可。--------神经内科品管圈具体评估感觉:机体对压力引起的不适应感大反应能力。1完全受限:对疼痛刺激没有反应(没有呻吟、紧握、是退宿)或绝大部分机体对疼痛的感觉受限。2极度受限: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只能通过呻吟或烦躁的方式表达不适感,或者机体一半以上的部位对疼痛或不适感觉障碍。3轻度受限:对其讲话有反应,但不适所有时间都能用语言表达不适感或需要翻身。或者机体的一道两侧肢体的部位对疼痛或不适感觉障碍。4没有改变:对其讲话有反应。机体没有对疼痛或不适的感觉缺失。--------神经内科品管圈活动方式:躯体的活动能力1卧床:职能限制在床上。2轮椅:行走能力严重受限或没有行走能力,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或在帮助下坐轮椅或座椅。3偶尔行走:白天在帮助下或无帮助的情况下偶尔可以邹很短的一段路,每班中达多数的时间在轮椅或床上度过。4经常行走:每天至少2次室外行走,白天醒着的时候每2小时至少行走1次。--------神经内科品管圈活动能力:改变或者控制躯体位置的能力1完全受限: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躯体或四肢不能做任何(哪怕是轻微)移动。2重度受限:偶尔能轻微的移动躯体或四肢,但不能独立完成经常的或显著躯体位置的移动。3轻度受限:能独立的经常轻微改变躯体和四肢的位置。4不受限:独立完成大的经常性的位置改变。--------神经内科品管圈营养:平常食物的摄入模式1重度营养不足:从来不能吃完1餐饭,很少能摄入所给食物的1/3,每天能摄入2份或以下的蛋白质,很少摄入液体,没有摄入流质饮食或禁食或清液摄入或静脉输注大于5天2可能营养不足:很少吃完1餐饭,通常能摄入所给食物的1/2,偶尔能摄入规定的实物量,或摄入略低于理想量的饮食或管路饮食等。3营养摄入充足:可摄入食物供给量的一半以上,每天摄入份蛋白(肉类、乳制品等)偶尔会拒绝肉类,如果供给食品常会吃掉,或者管饲量达到绝大多数营养所需。4营养极佳:每餐能摄入绝大部分食物,,从来不拒绝食物,通常吃4份或更多的肉类和乳制品,两餐之间加用食物,不需要补充其他食物--------神经内科品管圈摩擦和剪切力:1存在问题:移动时需要中到大量的帮助,不可能做到完全抬空而不碰到床单,在床上或椅子上经常滑落,需要大力帮助下摆放体位,痉挛、挛缩、躁动不安通常导致摩擦。2潜在问题:躯体移动乏力,或需要一些帮助。在移动过程中,皮肤在一定程度上会碰到床单、椅子、约束带或其他设施。在床单或椅子上可保持相对好的位置,偶尔会滑落下来。3没有明显问题:能独立在床上或椅子上移动,并具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在移动时完全抬空躯体,在床上和椅子上能保持良好的姿势。--------神经内科品管圈--------神经内科品管圈--------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更换体位所有的高危人群都应更换体位。更换体位可以减少身体易受压的部位承受压力的时间和强度。对骨隆突部位的短时间高压力,和对骨隆突部位的长时间低压力,所造成的损害是同样的。为了减轻患者压疮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减少她/他受压的时间和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更换体位的应用作为一项压疮的预防措施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状况和支撑面。--------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更换体位的频率更换体位的频率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和使用的支撑面的影响。更换体位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组织耐受程度,他/她的活动度和可动性水平,他/她的一般健康状况,整体治疗目标和患者的皮肤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和基本舒适度。如果患者对更换体位的措施没有预期的反应,需重新考虑更换体位的频率和方法。更换体位的频率受患者所用支撑面的影响。患者如果在无压力重分布功能的气垫床上,应比在弹性泡沫床垫上更加频繁地更换体位。更换体位的频率应取决于支持面的压力重新分配的性质--------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更换体位技术1更换体位有助于保持患者的舒适,尊严和功能。更换患者体位以达到缓解压力或压力重新分配的目的。2.避免皮肤受到压力和剪切力。3.借助移动辅助器具以减低摩擦力和剪切力。当更换体位时,抬高——而不是拖拽——患者。4.避免把患者直接置于医疗设备上,如鼻饲管或引流管。--------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更换体位技术2避免患者已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的骨隆突处受压。更换体位应该是30度角倾斜的位置(交替着,右侧,背部,左侧),如果患者可以耐受或者她/他的医疗状况允许的话,可以使用俯卧的姿势。避免使用增加压力的姿势,比如90度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果需要坐在床上,避免床头升起和懒散的姿势,以免把压力和剪切力集中在骶骨和尾骨。--------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坐位患者的体位更换1合理摆放患者体位,以维持他/她的全方位范围的活动。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例如,在一个背部倾斜的扶手椅上,应用脚凳避免足跟垂下可能是一个可以重新分布压力的合适安置,但脚凳可能妨碍患者上下扶手椅。选择一个患者易于接受的姿势,将对暴露的皮肤和软组织产生的压力和剪切力最小化。--------神经内科品管圈--------神经内科品管圈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坐位患者的体位更换2当双足不能够到地面时,把患者的双足放在脚凳或脚踏板上。当双足没有放在地面上时,身体会向前滑动,滑出椅子。脚踏板的高度应调整到能够保持以下姿势,即骨盆轻微向前弯曲,大腿略低于水平位置限制患者坐在没有减压装置的椅子上的时间。当患者坐在椅子上,身体的重量会导致坐骨结节承受最多的压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受压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小,压力会很高;因此,没有减压,压疮很快会出现。效果确认(1)风险评估,统计情况:月份项目2012年3月2012年5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动态评估50608090准确判断60708095有效沟通808590100保护与干预70808895有效率(平均)6573.7584.595从上表看出,2012年3-7月风险评估的实施处于一个上升的状态,也日渐趋于稳定,因此也可得出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评估的认知率也在逐渐提高。--------神经内科品管圈感谢聆听!降低气管切开经鼻胃管喂养误吸发生率

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时间长,不能自行进食,导致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低下,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及咳嗽反射减弱。并且,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病人,由于应激、胃肠道灌注急剧下降,胃粘膜缺氧、水肿、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缓、导致胃储留。昏迷病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给予镇静剂及肌松剂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胃储留。在实施治疗护理时,患者的体位、吸痰操作、鼻饲的方式方法、鼻饲管植入的深度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引起返流误吸。附属医院项目背景UP↑附属医院现状与原因改善前气管切开经鼻胃管肠内营养163例,发生不同程度肠内营养误吸18例,误吸发生率为11%。引起误吸的原因发生次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体位与卧位824.24%24.24%气管切开机械通气721.21%45.45%护士相关知识缺乏518.18%63.63%胃残余量412.12%75.75%置管长度、管径39.09%84.84%吞咽功能差39.09%93.93%呕吐26.06%100%现状查检表附属医院现状与原因运用柏拉图分析找出主要问题为:体位与卧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护士相关知识缺乏、胃残余量、胃管长度管径。通过鱼骨图,利用头脑风暴法查找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误吸率高的原因附属医院PDCA循环--P护士患者人其他法卧位昏迷胃肠功能差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缺乏责任心评估医生医嘱责任心呕吐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误吸率高治疗多操作不规范年轻护士多相关宣教不到位吞咽功能差回抽依从性差咳嗽冲管体位滴注胃残余量翻身叩背人工气道气囊上方潴留物气囊压力物肠内营养液速度温度不同肠内营养液量胃管长度固定置管时间直径肠内营养泵性能报警处理操作正确性运用查检表,确定要因项目原因分值

项目原因分值1

82

93

104

115

126

137

附属医院PDCA循环--P原因对策整改时间(月)负责人3456789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培训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培训误吸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

培训误吸判定的方法,观察及预防方法培训发生误吸的处理,护士的责任心及执行力

鼻饲患者体位和卧位不正确床头30°对应点标识,鼻饲患者抬高30°卧位

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管理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

声门下气囊上方潴留物及时清除

吸痰动作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防止咳嗽咳痰腹压增高,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胃管移位

胃残余量测定执行力差输注肠内营养液每4小时监测一次胃残余量。残余量>100ml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物。胃残余量>200ml通知医生酌情处理。

置管长度与管径选择不当选择14号胃管,插入深度在常规基础上增加7~10cm做标识,使胃管前段接近幽门,同时能够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易发生胃管向食道移位而导致的误吸

根据要因,制定改进计划及任务分配表附属医院PDCA循环--P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11%-(11%×0.6×84.84%)

=5.46%设定目标为2017年?月前气管切开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由改善前11%降低到5.46%。确定改进目标附属医院PDCA循环--P要因一:护士相关知识缺乏要因二:鼻饲患者体位和卧位不正确要因三:对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管理要因四:胃残余量测定执行力差要因五:置管长度与管径选择不当附属医院PDCA循环--D要因一:护士相关知识缺乏附属医院PDCA循环--D问卷调查理论授课现场演示规范操作病历讨论答疑解惑健康教育实地考核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误吸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误吸判定的方法,观察及预防方法发生误吸的处理,护士的责任心及执行力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以床头放平为0点,摇高床头30°对应点处做标识,鼻饲患者可抬高30°卧位,使咽部位置高于贲门19cm,胃内压下降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反流。附属医院PDCA循环--D要因二:鼻饲患者体位和卧位不正确1、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2、声门下气囊上方潴留物及时清除。3、吸痰动作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防止咳嗽咳痰腹压增高,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胃管移位。附属医院PDCA循环--D要因三:对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管理1、输注肠内营养液每4小时监测一次胃残余量。。2、残余量>100ml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物。3、胃残余量>200ml通知医生酌情处理。附属医院PDCA循环--D要因四:胃残余量测定执行力差选择14号胃管,插入深度在常规基础上增加7~10cm做标识,使胃管前段接近幽门,同时能够预防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时易发生胃管向食道移位而导致的误吸附属医院PDCA循环--D要因五:置管长度与管径选择不当2017年?月~?月分别进行了查检,误吸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1%降到改善后的6.06%。改善前后对比:

附属医院PDCA循环--C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患者交接存在问题对比:附属医院PDCA循环--C经验总结:

意识障碍与误吸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GCS评分<9分的病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是误吸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意识严重障碍,注意防止胃液反流误吸引起化学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加强与医生沟通,评估病情采取适合营养途径。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家属私自经口喂食引起误吸。加强气道管理,密切观察,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附属医院PDCA循环--A形成标准化:附属医院PDCA循环--A经鼻胃管肠内营养防误吸标准化护理流程患者评估胃肠功能昏迷超过48h有无消化道出血(量、血)胃肠营养留置鼻胃管(成人14号、插入长度为鼻尖-耳垂-剑突距离+7~10cm)禁食、胃肠减压、胃粘膜保护剂、局部止血治疗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吸痰动作轻柔,减少刺激,防止咳嗽咳痰检查有无腹胀、听诊肠鸣音(正常者3-5次/min)以评估胃肠功能床头抬高30°,左侧卧位加热恒温(30-40°)、低流速、营养泵匀速喂养,加热器靠近口鼻端,用纱布包裹,防止烫伤皮肤,监测营养液温度测胃残余量/4h,GRV>100ml,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气管切开、插管和机械通气者,监测气囊压力防止恶心、呕吐,引起胃内压力突然增高,造成胃管移位防止意外拔管、管道脱落、必要时约束医护密切沟通,避免家属私自喂餐

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改进中发现护士专科能力与交接效果成正比,表现为:部分年轻护理人员无法全面的进行患者建议(R)的交接;部分人员总结归纳能力较差,在掌握SBAR沟通交接流程的基础上能无法连贯性的将患者病情进行交接,交接效果一般,故仍需加强护士的专业能力的培训。另外由于时间关系,急诊科与普通病房间、手术室与病房间患者SBAR交接尚未完成模拟交接及全院观摩,护理部将按照计划进行。附属医院PDCA循环--A体位与卧位气管切开护士相关胃残余量胃管长度、吞咽功能差呕吐机械通气知识缺乏管径护士患者人其他法卧位昏迷胃肠功能差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缺乏责任心评估医生医嘱责任心呕吐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误吸率高治疗多操作不规范年轻护士多相关宣教不到位吞咽功能差回抽依从性差咳嗽冲管体位滴注胃残余量翻身叩背人工气道气囊上方潴留物气囊压力物肠内营养液速度温度不同肠内营养液量胃管长度固定置管时间直径肠内营养泵性能报警处理操作正确性附属医院敬请老师批评指正项目部门:神经内科 汇报人:XX

运行时间:2019年2月—2019年7月科室简介人员及床位配比:XX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独立分科于2004年,科室实际开放床位57张(长期备用溶栓病床一张),共有医护人员31人,其中医生11人,护士20人。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科室简介收治病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癫痫、锥体外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2015年开展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术2017年开展脑血管造影技术2018年开展介入诊疗(动脉取栓、支架植入术)2019年介入诊疗技术成熟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汇报内容

CONTENTSP 计划阶段DCA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同舟共济,真抓实干P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计划阶段选题背景神经内科多为老年性患者,多因意识不清、躁动、谵妄而需约束,尤其置管的患者。2018年我科因约束不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4例;经调查发现,约束工具的选择、约束手法的不正确、约束带固定位置不正确等均能导致约束无效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合理有效的约束措施对预防患者的意外拔管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护理不良事件占比图患者约束肢体可以触及管道及使用约束手套手指漏出均为约束无效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选题依据•

保护性约束被视为控制住院患者躁动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措施,约束可以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避免伤害他人或自伤;对意识障碍,谵妄或躁动病人防止坠床;对治疗、护理不配合的病人,保证病人得以顺利治疗、护理,防止病人拔除各种重要管道,危及生命。因此,合理的有效约束可以保证患者安全。[1]戴莉敏,贡浩凌,高燕,等.JCI标准在住院患者使用约束具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406-409.

[2]夏春红.李峥.ICU护士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68-57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定义[1]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04—2019《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同舟共济,真抓实干主题提高患者有效约束率名词定义身体约束是指使用相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1]计算公式有效约束率=(A/B)×100%评判标准自定约束落实项目查检表共有10项,正确达8项以上为有效约束说明A:有效约束人数B:查检约束患者总数CQI小组成立制表人:XX

制表时间:2019年2月6日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序号姓名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担任角色分工115副主任医师本科组长策划、组织210护师大专副组长策划、组织310主治医师本科组员协作49主管护师大专组员制定计划、实施培训59护师大专组员制定计划、实施培训69护师本科组员整理数据79护师大专组员资料收集、数据统计88护师本科组员制作各类表格97护师大专组员记录、收集数据104护师本科组员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活动计划注: 计划 实施 制表人:XX

制表时间:2019年2月10日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现状调查根据神经内科患者有效约束率评估表,2月17日-3月10日共查检39名约束的患者,查检结果:有效约束的人数为20人,无效约束的人数为19人,得出现况值是51%改善前患者约束查检情况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数量查检约束患者总人数39有效约束人数20无效约束人数19有效约束率51%设定目标值Ø

结合科室临床情况,经小组共识后,现将我科有效约束率目标值定为10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原因分析制图人:

制表时间:2019.3.18同舟共济,真抓实干要因选定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9.3.19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真因验证根据二八原则,选定得分40分以上的原因作为要因:u护士约束工具选择不正确u护士缺乏约束技巧u陪护擅自加大约束部位的活动范围u无具体约束手法的指导u无相关知识培训u无相关约束工作流程注:由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约束情况进行查检投票,3月19-24日,不定时进行查检,共查检患者、陪护及对应管床护士共45例,发放问卷45份,收回45份。每人至少投1项,最多投3项。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9.3.2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患者有效约束率要因验证查检表项目票数护士约束工具选择不正确

护士缺乏约束技巧

陪护擅自加大约束部位的活动范围

科室无具体约束手法的指导

科室无相关知识培训

无相关约束工作流程

真因验证患者有效约束率要因验证查检表制表人:韩胭敏

制表时间:2019.3.22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票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护士约束工具选择不正确4525.43%25.43%护士缺乏约束技巧3922.54%47.98%无相关约束工作流程3721.39%69.36%陪护擅自加大约束部位的活动范围2816.18%85.55%无具体约束手法的指导169.25%94.80%无相关知识培训95.20%100.00%合计174100.00%

对策拟定同舟共济,真抓实干WhatWhyHowWhenWhoWhere主题主要原因措施日期负责人地点人的因素护士约束工具选择不正确由护士长向护士解析不同约束带的使用对象3.25-3.31XX治疗室、病房人的因素护士缺乏约束技巧科室组织学习约束的技巧,护士之间互相练

习,护士长临床指导纠正3.25-3.31XX治疗室管理的因素无相关约束工作流程共同协商制定科室使用约束工具具体流程,

确保治疗期间导管的正常使用。3.25-3.31全员护士长办公室D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实施阶段对策实施真因一:护士约束工具选择不正确l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约束工具Ø没有躁动且愿意配合的患者,可选择手腕式约束带,便于患者手指的活动;Ø配合能力差、躁动不易控制的患者,手指动作常有抓挠不安的情况下,则更换使用手套式约束带;Ø如果使用单个约束带已经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的约束带,并以交叉的方式固定。手腕式约束带 手套式约束带 手腕式约束带+手套式约束带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护士缺乏约束技巧l

手腕式约束带的使用技巧l

使用手腕式约束带时要固定2道结,第一道结是固定松紧,第二道结是加强固定第一道结防止结滑动(交叉固定),然后将系带另一头固定在不可移动的物体上如床栏、床沿等要点1要点2第二道结,以加强固定第一道打第一道结,固定松紧度结,防止结滑动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护士缺乏约束技巧l

手套式约束带使用技巧:1.手指放置方向要点1 要点2手心朝向约束带硬板面,2.松紧度适宜1—2横指3.两条系带固定方法要点3五指依次放入指环套内 调整魔术贴松紧度 魔术贴固定松紧度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护士缺乏约束技巧要点4 要点5 要点6两条系带在横带上方交叉打两条系带在横带下方交叉打第一个结第二个结防止结移位滑动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护士缺乏约束技巧l

两种约束带的使用技巧:先套上手套式约束带,将手套式约束带系带往上臂方向放置,再将其固定于手腕式约束带下方,两条系带呈相反方向,两种约束系带交叉固定形成双重拉力要点1 要点2 要点3此系带往上臂方向放置将其固定于四肢约束带下方,两条系带呈相反方向两种约束系带交叉固定形成双重拉力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护士缺乏约束技巧护士之间相互练习,并在床边实践,护士长在床旁指导纠正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培训后进行护士临床操作及理论考核,考核结果均合格护士长现场考核并检查考

核结果护士长现场考核并检查考核结果对策实施真因三:无相关约束工作流程参照我院《约束用具流程图》,在其基础上参照我院《约束具使用制度》及我科病人配合情况来制定我科约束用具使用流程:1、医护人员评估患者需要使用约束带,告知家属约束的必要性并取得配合后,在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上签名2、督促医生开具“约束必要时”医嘱,护士在白板约束栏里备注3、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并评估约束效果,在确保此次约束效果有效,即可指导家属约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管道的安全,若发现约束后仍存在拔管的风险,可考虑使用两种不同的约束工具,如若仍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报告护士长及医生,采取其他措施,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决定采取药物处理。4、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细化并制定我科约束具使用流程图同舟共济,真抓实干C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检查阶段检查阶段培训后,再次进行查检,6月10日-6月30日查检,共查检39名约束患者,查检结果:有效约束的人数是33人,无效约束的人数是6人,有效率是85%。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查检总人数有效约束人数有效率393385%检查阶段此次活动进行过程中,没有发生患者在约束过程中因使用约束具而引起的

皮肤问题,也未发生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说明护士约束工具选择正确及

固定方法有效。同舟共济,真抓实干A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处理阶段标

化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类别:

流程改善

提升质量

临床路径作业名称:患者有效约束率执行流程编号:SNK—B—041主办部门:神经内科一、目的:规范约束流程,提高约束有效率,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管道正常使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二、使用范围:神经内科三、约束手法与流程: 约束流程:1、医护人员评估患者需要使用约束带,告知家属约束约束手法:的必要性并取得配合后,在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上签1、手腕式约束带使用时要固定2道结,第一道结是名固定松紧,第二道结是加强固定第一道结防止结滑2、督促医生开具“约束必要时”医嘱,护士在白板约动(交叉固定),系带另一头固定在不可移动的物束栏里备注体上如床栏3、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并评估约束2、手套式约束带使用时,1)手指防置方向

2)松效果,在确保此次约束效果有效,即可指导家属约束的紧度适宜1~2横指

3)两条系带固定方法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管道的安全,若发现约束后仍存3、两种约束带的使用时先套上手套式约束带,将手在拔管的风险,可考虑使用两种不同的约束工具,如若套式约束带系带往上臂方向放置,再将其固定于手仍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报告护士长及医生,采取其他腕式约束带下方,两条系带呈相反方向,两种约束措施,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决定采取药物处理。系带交叉固定形成双重拉力4、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修订次数:1次核定人:XX审核人:XX修订日期:2019.7.23制定日期:2019.7.28持续改进此次活动结束后,我科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下图是活动结束后效果维持图2019年有效约束率持续改进趋势图 2020年有效约束率持续改进趋势图1101001001051001009080706085918991929195908580929193908992919390919092504051改善前改善后

2019年8月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月

月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年

年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患者有效约束率 目标值 患者有效约束率 目标值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感谢聆听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乐蜂圈圈名:乐蜂圈成立时间:2013年3月人数:9人平均年龄:31岁圈长:辅导员:圈员:护士--

医生--营养师--康复师--护师营养师副主任医师康复师主管护师圈员职称分布

5年以上5年以内5-10年圈员工龄分布研究生本科圈员学历分布制图人:制图时间:2015年4月28日圈的介绍圈名意义春暖花始绽,绿意亦盎然蜜蜂乐飞舞,病患喜康复寓意护士快乐、高效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乐蜂圈护士如勤劳的蜜蜂,团结协作,博采百花之蜜

手电筒:神经内科专科护理特色--观察患者瞳孔;亦代表照亮生命“Q”代表QCC,绿叶代表生机护士通过品管活动,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带来勃勃生机与希望圈徽意义制图人:制图时间:2015年10月8日上期主题:降低住院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差错率活动时间:2014年3月-2014年9月荣获医院品管圈比赛一等奖上期活动成果追踪计划

(Plan)实施

(Do)确认

(Check)处置(Action)1.主题选定2.活动计划拟定3.现状把握4.目标设定5.解析6.对策拟定7.对策实施检讨8.效果确认10.检讨及改进9.标准化无效果有效果

QCC活动步骤评价说明分数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1次相关不可行半年后再说需多部门配合3相关较可行下次解决需一个部门配合5极相关可行尽快解决自行能解决主题评价题目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总

分顺

序选

降低输注甘露醇后静脉炎发生率413941351562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293527351266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完整率393929411483提高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354129351405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433929351464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454341331621制表人:

制表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一、主题选定目标定义吞咽障碍衡量指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

进食正确次数

进食总次数×100%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提高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腔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J].中华卒中杂志,2013,8(12):973-983.一、主题选定选题背景

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误吸:43%-54%卒中相关性肺炎:15.9%~19.9%卒中后营养不良:6.1%~62%一、主题选定一、主题选定选题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点培育专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神经内科数据库统计结果选题背景2014年1月-2014年10月神经内科数据库统计结果脑卒中患者:1020人吞咽障碍患者:521人经口进食吞咽障碍患者:386人51.1%37.8%

一、主题选定--BoursCJ,SpeyerR,LemmensJ,eta1.Bedsidescreeningtestsvs.videonuroscopyorfibreopticendoscopicevaluationofswallowingtodetectdysphainpatientswithneurologicaldisorders:systematicreview[J].JAdvNurs,2009,65(3):477—493.卒中后吞障碍患者的进食护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护理管理的必要环节正确的进食方式可明显减少患者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营养和康复--夏文兰,白姣姣,夏露,等.住院病人误吸发生现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848-2849.医护人员掌握吞咽障碍患者饮食选择和摄食技巧,能够保障进食安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孙铮,张敏,郝艳青,等.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9(35):141-142.一、主题选定洼田饮水试验:患者取端坐位,饮温开水30ml,观察咽下30ml温开水所需时间及是否有呛咳。该试验方法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适合床旁评估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评定参考文献:张婧,王拥军,沈彦.脑卒中后7种筛选吞咽困难试验的评价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9.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分级评定Ⅰ级(优):能顺利1次将水咽下Ⅱ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咽下Ⅲ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Ⅳ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Ⅴ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Ⅰ级,5秒之内可疑:Ⅰ级,5秒以上或Ⅱ级异常:Ⅲ~Ⅴ级活动对象一、主题选定患者护士医院降低误吸、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改善吞咽功能,降低住院费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标准,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救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医院水平选题理由一、主题选定月份周期活动项目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负责人(WHO)确定方法(HOW)地点(WHERE)34

12345123412341234123451.主题选定

标准共识神内三科2.活动计划拟定

甘特图神内三科3.现状把握

流程图查检表神内三科4.目标设定

柱状图神内三科5.解析

鱼骨图头脑风暴神内三科6.对策拟定

头脑风暴神内三科7.对策实施与检讨

PDCA神内三科8.效果确认

柏拉图雷达图神内三科9.标准化

作业标准书神内三科10.检讨与改进

头脑风暴神内三科P30%D40%C20%A10%制表人:唐起岚制表时间:2015年4月27日备注:计划线

实施线二、活动计划拟定改善重点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1月30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流程三、现状把握经口进食五要素参考文献:[1]曾西,许予明.实用吞咽障碍治疗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J].中华卒中杂志,2013,8(12):973-983.进食环境安全、安静,不做其他操作及处置。请保持安静食物性状食物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吞咽。进食器具小的表浅的勺子,大小适合患者的口型。进食体位能够坐起者坐位进食,颈微前屈;不能坐起者床头至少抬高45°,头部前屈,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偏瘫侧肩部用软枕垫起。进食方法用勺子盛食物放在患者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一口量为3-4ml,须咽下一口再喂第二口;吞咽后分别向左右侧转头做吞咽动作。进食环境进食体位进食器具食物性状进食方法三、现状把握时间: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4日地点:神经内三科结果:21位患者共进食321餐,正确餐数179,错误餐数13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状况查检表日期

日床号

床姓名

性别口男口女年龄

岁住院号

进食条件

餐次进食环境进食体位进食器具食物性状进食方法其他护士签名备注第一餐

第二餐

第三餐

第四餐

第五餐

第六餐

备注患者进食条件满足“√”;不满足“×”。未进食者填“0”,有特殊情况在备注中注明。①进食环境:安全、安静,不做其他操作及处置。②进食体位:能够坐起者坐位进食,颈微前屈;不能坐起者采用床头至少抬高30°,头部前屈,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偏瘫侧肩部用软枕垫起。③进食器具:小的表浅的勺子,大小适合患者的口型,④食物性状:食物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吞咽。⑤进食方法:用勺子盛食物放在患者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一口量为3-4ml,须咽下一口再喂第二口;吞咽后分别向左右侧转头,做侧方吞咽动作。⑥其他:疾病、心理等因素。

参考文献:曾西,许予明.实用吞咽障碍治疗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制表人:制表时间:2014年11月20日进食条件餐次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

正确率57.37%错误率42.63%三、现状把握三、现状把握制表人:制表时间:2014年12月16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不正确原因汇总项目错误次数累计次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排序进食方法12412440.79%40.79%1进食体位11523937.83%78.62%2食物性状252648.22%86.84%3进食环境192836.25%93.09%4进食器具162995.26%98.36%5其他53041.64%100.00%6304经口进食不正确原因分析现状值:57.37%改善重点:78.62%圈能力:86.67%制表人:制表时间:2014年12月18日圈能力=平均分/最高分×100%=4.33/5×100%=86.67%备注:5=能自行解决;3=需一个单位配合;1=需多个单位配合圈员

评分555335553平均分=39/9=4.33四、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1-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7.37%+[(42.63%×78.62%×86.67%)]=86.42%86.42%57.37%改善前目标值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17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100.00%80.00%60.00%40.00%20.00%

0.00%增幅50.64%四、目标设定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21日进食方法正确率低进食评价指标少奖惩措施量化不具体针对性健康教育资料少物质量控制缺少规范标准标准实用性小法效果差患者护士风险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照顾者不固定紧张情绪不信任病友影响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繁忙人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培训次数少培训次数少遗忘护士人力不足工作量大依从性差过度关注疾病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沟通时间少流程未掌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辅助进食器具标准不统一环病友影响患者多医患沟通不足健康教育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4年12月21日五、解析进食方法不正确要因选定项目原因总分选定项目原因总分选定人

护士

工作时间短97

针对性健康教育资料少105

培训次数少117√缺乏辅助进食器具103

工作安排不合理57

健康教育效果差123√工作量大59

标准实用性小101

沟通时间少121√缺少规范标准105

护士经验少97

进食评价指标少123√护士人力不足113√奖惩措施量化不具体47

患者

照顾者不固定65

重视程度不够87

过度关注疾病87

患者多73

对护士不信任73

医患沟通不足95

紧张情绪67

备注:9位圈员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很好为5分,好为3分,一般为1分;满分为135分。根据80/20定律,108分以上为选定要因。病友影响91

文化程度低59

接受能力差77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4年12月21日进食体位不正确要因选定项目原因总分选定项目原因总分选定人

护士

工作时间短91物

缺乏提醒工具93培训次数少115√无体位测量工具121√工作安排不合理93法

缺乏保持体位的工具105工作量大54健康教育效果差113√沟通时间少119√方法不科学79护士经验少51标准不细化67护士人力不足111√进食评价指标少119√患者

照顾者不固定89

奖惩措施量化不具体61过度关注疾病67

硬件设施差79对护士不信任63

病友影响67不舒适91

治疗与进食时间冲突57病友影响51

备注:9位圈员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很好为5分,好为3分,一般为1分;满分为135分。根据80/20定律,108分以上为选定要因。文化程度低101

接受能力差79

五、解析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21日备注:要因进食方法正确率低进食评价指标少奖惩措施量化不具体针对性健康教育资料少物质量控制缺少规范标准标准实用性小法效果差患者护士风险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照顾者不固定紧张情绪不信任病友影响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繁忙人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培训次数少培训次数少遗忘护士人力不足工作量大依从性差过度关注疾病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沟通时间少流程未掌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辅助进食器具标准不统一环病友影响患者多医患沟通不足健康教育五、解析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21日人进食评价指标少奖惩措施量化不具体缺乏提醒工具物质量控制方法不科学标准不细化法效果差患者护士风险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照顾者不固定不舒适不信任病友影响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繁忙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培训次数少培训次数少遗忘人力不足工作量大依从性差过度关注疾病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沟通时间少流程未掌握硬件设施差无体位测量工具标准执行不到位环病友影响治疗与进食时间冲突健康教育缺乏保持体位的工具缺乏提醒工具进食体位正确率低备注:要因五、解析要因选定进食评价指标少沟通时间少培训次数少无体位测量工具护士人力不足健康教育效果差五、解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状况真因验证查检表

床号

床姓名

性别口男口女年龄

住院号

餐次日期第一餐第二餐第三餐第三餐第五餐第六餐记录人审核人备注

备注:患者进食条件需满足食物性状、进食器具、体位、方法、环境5个条件,如全部正确打“√”;如未能全部正确,分析不正确的原因,在对应餐点将以下原因的序号标注;有特殊情况在备注中注明。①培训次数少

②护士人力不足③沟通时间少

④无体位测量工具

⑤健康教育效果差

⑥进食评价指标少制表人:制表时间:2014年12月20日时间:2014年12月22日-2014年12月28日地点:神经内三科结果:8位患者共进食168餐,正确餐数96,错误餐数72五、解析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28日项目原因次数累计次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排序进食评价指标少707038.46%38.46%1健康教育效果差4611625.27%63.74%2无体位测量工具3214817.58%81.32%3培训次数少161648.79%90.11%4沟通时间少111756.04%96.15%5护士人力不足71823.85%100.00%6真因验证查检汇总五、解析五、解析真因验证柏拉图分析182制图人:制图时间:2014年12月28日备注:9位圈员根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打分,评分标准:优5分,可3分,差1分,满分为135分,根据80/20定律,108分以上为实施对策。制表人:制表时间:2015年1月3日whatwhyhow

提案人决策

采纳whowhenwhere编号

主题真因对策拟定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总分负责人时间地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正确率低进食评价指标少建立专科质量控制指标434141125√2015.1.5-3.15神经内三科对策1制定奖惩方案27273387×健康教育效果差护士角色体验并护患交流254145111√

2015.1.5-3.15

神经内三科对策3完善“医、护、技”健康教育资料与方法334333109√2015.1.5-3.15神经内三科对策4开展病友联谊活动21372785×

无体位测量工具制作提醒标识及设计测量工具374343123√2015.1.5-3.15神经内三科对策2护理组长监督21212769×六、对策拟定对策1对策名称建立专科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因素进食评价指标少对策内容:1.建立“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专科质量指标2.对指标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全员培训3.按指标要求实施评价4.统计、分析、改进护理质量

对策实施:1.查阅文献、专家函询,结合临床讨论制定2.对全体护士培训,选出2名质控护士3.质控护士每日对患者进食情况观察并记录4.每月对质控结果统计、分析、整改

负责人:实施时间:2015年1月5日-3月15日

实施地点:神经内三科病房对策处置1.将专科指标纳入病房一级质控2.指标内容及评价方法列入护士培训计划3.监控工作列入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工作职责

对策效果:

1.专科指标便于操作、质控运行良好2.护士熟练掌握指标内容并落实3.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