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学习笔记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
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
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
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
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
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与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
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
、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企业的员工。涉与到企业中的所有的人员、设备
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
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
生产档案等。
、事故: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职业事故:由工作引起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
命的职业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一)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类:物体打
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
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
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与其他伤害等。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将“安全生产事
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
件。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序号名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V万
较大事故<<W<万《〈万
重大事故<<<<万WV亿
特别重大事故〉>亿
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隐患”定义
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3、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4、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
患。
15、重大安全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
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6、隐患治理:企业、政府和公众等多方综合地开展隐患辨识、评价、消
除、整改、监控等活动和措施,使生产安全系统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水
平的过程。
17、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
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18、风险度: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决定。
19、广义上的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
险等五类。
20、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中包括的风险: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
2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
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2、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23、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
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
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24、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
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食物、环境不良以与管理缺陷等因
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
可能性越大。
25、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
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种
或者几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和临界量之比的和〉。
2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归类:划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
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
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
27、生产中的安全: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
或财产损失
28、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内
容:一、失误——安全功能,二故障——安全功能。
29、安全许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
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
、系统原理的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
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与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0动态相关性原则
0整分合原则
0反馈原则
0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的原则
0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0能级原则
0激励原则
0行为原则
、预防原理的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
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
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0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0因果关系原则:只要诱发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0原则:工程技术对策0、教育对策0、法制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
8、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9、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现代因果链
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
10、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的五个因素:
(1)遗传与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5)伤害
11、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
(1)用安全的能源替代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
(11)修复或急救
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确立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性、
(1)它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2)它是由发展生产队客观规律决定的
(3)它是由重视人大安全需要决定的
(4)它是由企业的社会责任决定的
3、“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含三层含义
(1)“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
(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4、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需要向哪些部门备案:
(1)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
(2)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
(3)行业管理部门
5、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
0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0在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实行的事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
0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的事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
0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实行的事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
0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安全生产工作;
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是事综合监管,并负责煤
矿安全检查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工作;
0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民航总局、电监会和国资委等部门,分别负责对本系统、本领域
的安全生产工作;
0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等四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
0卫生部负责职业病诊治工作;
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工伤保险管理、未成年工以与女工的劳动
保护。
、安全科技:安全生产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基础理论和软科学)研究、
安全生产应用基础研究、安全生产应用技术研究和安全成果工程转化四个
大类。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0组织体系: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和应急救援队伍。
0运行机制: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
结合、平战结合,公众参与。
0法律法规体系:
0支持保障系统:通信信息系统、培训演练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物资
与装备保障系统。
、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达标预期性指标
0总量控制指标是事故总死亡人数
0绝对指标包括工矿商贸企业(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
业死亡人数项。
0相对指标包括了亿元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煤矿百
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
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项。
0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为一次死亡人和人以上两项指标。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一)采用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策
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动态循环。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
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
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一机一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
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人——企业的每个员工。涉与到人的思想、
人的行为、人所从事的环境,所管理的机械设备、物体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0确定目标
0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
0安全生产投入保证
0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0教育培训
一、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二、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三、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四、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六、实施分级管理
七、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0生产设施设备管理
0作业安全
一、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二、作业行为管理
三、安全警示标志
四、相关方管理
五、变更管理
0隐患排查和治理
一、排查前提与依据
二、排查范围与方法
三、隐患治理
四、预测预警
0重大危险源监控
0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管理
二、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三、职业危害申报
(11)应急救援
一、应急机构和队伍
二、应急预案
三、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四、应急演练
五、事故救援
(12)事故管理
一、事故报告
二、事故调查和处理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8、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
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9、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10、隐患排查的范围: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11、隐患排查的方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12、隐患治理的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
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13、隐患治理的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
应急措施。治理完毕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和
同化功能。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1)安全承诺
(2)行为规范与程序
(3)安全行为激励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5)自主学习与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
(7)审核与评估
3、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0建立机构
0制订规划
0培训骨干
0宣传教育
0努力实践
第三节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
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
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存
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存储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居住区以与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三)饮用水源、水厂以与水源保护区;
(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
机场以与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
地铁风亭以与地铁站出入口;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
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与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
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
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与储
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
储存地点以与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存。”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
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6、《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
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
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与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
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
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8、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
报告。
9、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大类:
0爆炸性物质
0气体燃烧性物质
0液体燃烧性物质
0固体燃烧性物质、
0自燃物质
0遇水易燃物质
0氧化性物质
10、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下列个参数:
一、毒性等级
二、物质的状态
三、气味
四、重度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一、工艺设备事故
二、人的误操作
三、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
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颁发的有关安
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
指导意见等。
、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
障。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
健康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一、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从广义上讲,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的内容。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
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四类: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环
境管理。
、按照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通常称为“三大标准体系”。
、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包括: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管理
一、起草
二、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三、审核
四、签发
五、发布
六、培训
七、反馈
八、持续改进
第五节组织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上的保障: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
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
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
果承担责任。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
二、配备必要的应尽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的
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训与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六、其他与安全直接相关的支出。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必须做到“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
挪用
第七节安全技术设施计划
、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
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
)故障安全设计
)减少故障和失误
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隔离
)设置薄弱环节
)个体防护
)避难于救援
、编制安全生产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二、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三、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四、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内容
一、安全技术措施
二、卫生技术措施
三、辅助措施
四、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第八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建设项目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日,最长不得超过天。
第十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管理能力”
、培训时间:
一、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与矿上、烟花爆竹、建筑施
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二、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培训时间不得
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对已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有关领导,应定期进行再
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
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与其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
际操作培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
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每三年复审一次。对
于连续从事本工种年以上,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年一次。
、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厂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
动纪律、安全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
等。
、车间级:本岗位工作机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
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与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
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和维护。
、班组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
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新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
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少于小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学时。
、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
级组织。
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一、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二、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三、季节性与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四、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五、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六、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思想是差思
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
主要是检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一、常规检查
二、安全检查表法
三、仪器检查与数据分析法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一、安全检查准备
二、实施安全检查
三、综合分析
第十二节劳工防护用品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中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
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
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
、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
动用品、防辐射用品,防高低温用品等。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一、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与生产岗位性质
三、结合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以与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等因
素。
、三证一标识: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用人单位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
确维护保养护品。
、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一、采购验收:三证一标志、外观检查。
二、使用前检查
三、使用中检查
四、正确使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管
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特种劳动防
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第三章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第一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质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
家监察与地方监察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一般程序包括:
)监督检查前准备;
)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情况;
)作业现场检查;
)提出意见或建议;
)发出《整改指令书汉《处罚决定书》。
、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一般程序包括:
)申请;
)受理;
)征求意见;
)审查和调查;
)作出决定;
)送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
)事前的监督管理
)事中的监督管理:()行为监察;0技术监察
)事后的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安全管理和技术;
)机构设置和安全教育培训;
)隐患治理:
)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事故的预测和防范,以
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职业危害;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行政许可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监察
、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
)实行垂直管理;
)监察和管理分开;
)分区监察
)国家监察
、煤矿安全监察的方式:
)日常监察
)重点监察
)专项监察
)定期监察
第三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特种设备:涉与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
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它具有强制性、体系性与责任追究
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
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
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事项作出了全面的规定。
、目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特种设备市场准
入制度;)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个环节全过程一
体化的监察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司炉工、焊工、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医用氧仓维护
人员、水处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客运索道管理人
员、充装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行政许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事故应
对和调查处理
第四章安全评价
第一节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
全现状评价。
、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
措施与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
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与建议;做出安全验
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
第二节安全评价的程序
、安全评价的程序: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
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
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内容:
)前期准备工作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
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与其变化规律;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
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与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分布,选
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与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评价结论。
、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
、评价单元可按以下内容划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设施、设备、
装置与工艺方面的安全性;物料、产品安全性能;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
套性;周围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有效性;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
性等。
、评价单元的划分应能保证安全验收评价的顺利实施。
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
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
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按职业健康分类:)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
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性危害因
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件树;)事故树。
第四节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分类方法:
)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
)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
)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因素图分析法;
)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危险指数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
调查原因事件、画出故障树、定性分析、确定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分析。
)事件树分析: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确定初始事件、判定
安全功能、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分析事件树。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第五节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目的,评价依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
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预评价方法,安全对策评价方法,安全
对策措施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
第六节安全评价管理
、安全评价机构:取得安全评价相应的资质,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
围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第五章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第一节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中对职业卫生的定义为: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
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与其在法律、技术、设备、
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
)工作场所
)职业性有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精神性职业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
、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种:
)粉尘类(种)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类(种)
)物理因素(种)
)生物因素(种)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种)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种)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种)
)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种)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种)
、职业解除限制0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小时、小时工作周)
)最高容许浓度()(一个工作日)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分钟)
)超限倍数
、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禁忌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个基本条件: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三级预防:)病因预防;)发病预防;)在病人患病以后,合理进
行康复处理。
、职业危害形式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众多,患者总量巨大
)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职业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12、职业病发病特点:尘肺(煤工尘肺、矽肺)为主、煤炭、有色金属和
冶金三个行业。
1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无机性粉尘
)有机性粉尘
)混合性粉尘
、种法定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
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15、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化学结构
)物理性质
)毒物计量
)毒物联合作用
)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
)个体状态
、毒物作用与人体的毒害表现
)局部刺激和腐蚀
)中毒
、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
)经皮吸收
)食入
、职业中毒的类型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与所致职业病
)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
)振动:使用捶打工具作业、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使用固定轮转
工具作业、驾驶交通运输工具或农业机械作业。
)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红外线[白内障]、
紫外线[电光性眼炎、太阳光眼炎、雪盲症]、激光)、电离辐射(人工放射
性核素、射线、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质白血病)
)异常气象条件:空气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热、气压、中暑、减
压病、高原病。
、生物因素:炭疽病、森林脑炎、布鲁士杆菌病
、评价的主要方法:检查表发、类比法、定量法。
、职业病危害控制: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组织管理等措施
、劳动过程过程中的管理:
)材料和设备管理
)作业场所管理
)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履行告知义务
)职业健康监护
第六章应急管理
第一节预警的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预警的特征:
)快速性
)准确性
)公开性
)完备性
)连贯性
、构建预警机制的原则:
)与时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
、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
)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事故预警系统
、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
)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
)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
、内部管理不良预警
)质量管理预警
)设备管理预警
)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预警系统的组成:预警分析系统、预控对策系统。
、预警系统的功能:
)检测系统
)预警信息系统: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
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信息收集、
信息处理、信息辨伪)
)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原则(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
指标(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
有效性指标、机物的安全可靠性指标)
预警方法(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与漏警)
四级预警:一级特别严重、红色
二级严重威胁、橙色
三级上升阶段、黄色
四级正常状态、绿色
8、预警系统的实现
)检测
)识别
)诊断
)评价
、预警对策一般包括:
)组织准备:一是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智能分配与运行方式;
二是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
)日常管理:一是日常对策;二是事故危机模拟。
)事故的危机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的发展,
企业生产活动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管理,只有在特殊情
况下才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
、预控对策活动中的组织准备与日常监控活动,是执行预控对策任务的主
体;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日常
监控和危机管理工作都要以“组织准备”活动为前提。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迅速控制事态
)消除危害后果
)查清事故原因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个阶段。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组织体系
)运行机制
)法律法规体系
)支持保障系统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依托现有,资源共享
)一专多能,平战结合
)功能实用,技术先进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事故指挥官
)行动部
)策划部
)后勤部
)资金行政部
、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应急救援编制程序
)成立工作组
)资料收集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事故应急预案基本结构
)基本预案
)应急功能设置
)特殊风险管理
)标准操作程序
)支持附件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可以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
是一个级文件体系。
、应急程序的步骤
)接警与通知
)智慧与控制
)警报和紧急公告
)通信
)事态检测与评估
)警戒与治安
)人群疏散与安置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
)应急人员安全
)抢险与救援
)危险物质控制
、现场恢复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撤离和交接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
、应急演练的目的
)检验预案
)完善准备
)锻炼队伍
)磨合机制
)科普宣传
、应急演练的原则
)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方式分为
)桌面演练
)实战演练
、按演练内容分类
)单项演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程促成居间合同集锦
- 2024年工程助理劳务合作协议
- 2024丙丁双方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应用合同
- 2024年严驰郑黛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捐赠合同
- 井区安全员年终个人述职汇报-述职报告范文
- 2024年广告效果监测与评估合同
- 2024年度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
- 2024年度网页美工设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图书订阅合同
- 2024年度旅游管理与服务合同
- 装修垃圾清运处置方案
- JC-T 2536-2019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
- 品牌授权协议书
- 艺术设计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 《狙击手》和《新神榜杨戬》电影赏析
- 枪库应急处置预案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干预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 仓库管理中的客户服务和沟通技巧
- 规划选址及用地预审
- 土砂石料厂项目融资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