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科学冲刺:科学探究题考前练习_第1页
2023年中考科学冲刺:科学探究题考前练习_第2页
2023年中考科学冲刺:科学探究题考前练习_第3页
2023年中考科学冲刺:科学探究题考前练习_第4页
2023年中考科学冲刺:科学探究题考前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题

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在实验室,浓硫酸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填字母代号)

a防潮解b防挥发c防吸水d防氧化

(2)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打

开弹簧夹,并推压加液器的活塞加入盐酸。

□制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口反应一段时间后,请设计实验证明烧杯中有哪些溶质。(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

论)。

□当制气管中盐酸消耗完,反应停止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3)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02和CO,

厂写出D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取10g氯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应用后过滤,洗涤烘

干后得到2.87g固体。请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目前,家庭普遍使用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的产物有什么?同学

们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0

猜想三:C02、co、H20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假

设C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进行验证。

(1)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猜想________成

末变成黑色

(2)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o

(3)实验过程中用纯净0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4)实验过程中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反思与交流】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改进,你的改进建议是。

3.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浑浊

澄清石灰水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

4.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

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0某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

钠?于是他们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不考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

么?

【查阅资料】磷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Ch;猜想三:溶质为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氯猜想二不成

化钙溶液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适量有气泡产猜想一不成

生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甲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献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纳生成。乙同学认为他的想

法不正确,理由是。

5.在实验室同学们看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有点好奇,

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作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O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U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12溶液,待充分

反应

猜想二成

无明显现

□向步骤□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

反思扩展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实验课上,老师向滴有无色酚献试液的NaOH红色溶液中滴加稀HC1,同学们观察

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HCI和NaOH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了?

[查阅资料]I、常温下,酚献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pH>8.2的溶液中呈红色。

H、相同温度下,NaOH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越大。

[猜想假设]口溶液pH>7;口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UHC1过量,溶液

pH<7«

[理论论证]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3支试管中,按下列方案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滴加几滴碳酸

无气泡产生假设___________错误

1氢钠溶液

方案蒸发过程中,溶液由无

加热蒸发

假设口正确

2色变为红色

方案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滴加几滴硫酸

有蓝色沉淀生成

3铜溶液

[结论分析]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还有少量NaOH,此时pH的范围,加热

蒸发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常温,当溶液的pH>8.2时,变为红色。

[反思总结]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醐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

变为红色。(填“一定”或“不一定")

7.食盐和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活动一】同学们通过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图2

(1)写出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还选择其他不同种类试剂对食盐和苏打进行鉴别,请你举出一

例:«

【活动二】小组同学将实验1、2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在废液缸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

成,同学们对废液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NaCl还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HC1;猜想□:NaOH

猜想□:NaOH、Na2cCh;猜想□:NaOH,Ca(OH)2

你认为哪种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进行实验】

实验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有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1Na2c。3

口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有白色沉淀生

实验

的CaCb溶液,静置;成有NaOH

2

「1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酚酰试液□__________O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

(3)家庭厨房中可用紫甘蓝汁液或__________鉴别食盐和纯碱。

(4)要进一步证明废液中含有NaCl,应该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__________至溶液pH<7,然后滴加,生成白色沉淀。

8.化学小组在做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各组的实验现象

不同。分析实验过程,小组同学针对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提出下列猜想并展开探

究。

【提出猜想】猜想1:与有关。

猜想2:与硫酸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各组实验所取硫酸体积均为60mL。

序铁粉氧化硫酸浓

实验现象

号/g铜/g度/%

0.561.610

□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色。

□1.121.610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

色。

□1.681.610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时,产生大量

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121.630同时出现红色固体和大量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

色.

【解释与结论】

(1)写出生成红色固体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2)对比实验口、口、口中的现象,可证明猜想1正确。通过实验(填序号)

,证明猜想2正确。

(3)反应后实验口、口的溶液中,一定都含有的溶质是,口中还含有硫酸

铜。

【反思交流】反应物相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也可能不同,与多种因素有关。

9.某实验小组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试剂: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

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参与他们的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四:。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横线上的空白

处: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

金属活动性:Cu>Ag

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打磨过的铜片一

硝酸银溶液-1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金属活动性:Zn>Cu,反应的化

打磨过的锌片一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洒-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Zn>Cu>Ag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进行分析与反思:

(1)有同学提出小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

验证方法:。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较好。

(3)小红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拓展与延伸】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小红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

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此时,滤渣中可能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o

10.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室摆放的药品

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下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

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

酸氢钠等。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钢溶液不反应;氯化馍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

者是。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观察到有产生,进而得出结

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

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o

【探究启示】小军实验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的目的。

【拓展迁移】若要除去该瓶溶液中的碳酸钠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配制澄清石灰水时,发现装有熟石灰的试剂

瓶瓶盖没有盖好。于是他们对熟石灰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

师的指导下,对该熟石灰取样开展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为Ca(0H)2,20时溶解度为

0.165go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烧杯底有白色沉淀有CaCO3

将口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

溶液变红

□有Ca(OH)2

中,向其中滴入_____。

取口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有CaCCh

加足量______O

【反思评价】

(1)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口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Ch,理由是

。要证明样品中含有CaCCh,还需补做实验口,请完善实验□的操作和现

象。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样品中含有Ca(0H)2和CaCCh请用化学方程式解

释样品中CaC03产生的原因。

【拓展延伸】

(3)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取LOg样品粉末与足量的稀盐

酸反应,并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所示;测得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气体压

强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

试分析图二中be段压强几乎没有变化的原因是«c点对应的操作是.

若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1.cCaCO3+2HCl=CaCl2+H2O+CO2T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生成则存在碳酸钠,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醐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存在氢氧化

钠,若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烧杯中的溶液被倒吸进制气管中澄

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C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CO2+Ca(OH)2=CaCO31+H2O1.17g

【详解】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实验室,浓硫酸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防吸水,故选C;

(2)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2HCl=CaCl2+H2O+CO2T;

□制气管中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烧杯中一定存在

碳酸钠,可能存在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钢的白色沉淀,可用氯化钢溶

液检验碳酸钠的存在,碳酸钠与氢氧化钠都呈碱性,碳酸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存在干扰,

所以在检验时先用过量的氯化钢溶液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酷试液检验是否存在

氢氧化钠。实验证明烧杯中溶质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

成则存在碳酸钠,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献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存在氢氧化钠,

若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

□当制气管中盐酸消耗完,反应停止后,二氧化碳被消耗,烧瓶内的气压降低,可观察到

烧杯中的溶液被倒吸进制气管中;

(3)A装置中的试剂需要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应该放入澄清的石灰水;B装置的

试剂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产物的干扰,因此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口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并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证明原混合气

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C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1+H2O;

(4)设:生成2.87g氯化银沉淀消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AgNO3+NaCl=NaNO3+AgClJ

58.5143.5

x2.87g

58.5_x

143.5-2.87gx=1.17go

答: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l」7g。

2.三吸收二氧化碳,排除对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通过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来证

明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对产物的检

验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在E装置导管末端放一盏

燃着的酒精灯或系一个气球

【详解】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燃烧产物中有水生成;装置B中观

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装置D中的粉末由红变黑,并且装置E中

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由此可知,燃烧产物中含有水、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猜想三正确;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

碳,排除对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

二氧化碳。C已除去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

碳,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通过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来证明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

碳。

(3)空气中本身就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若在空气中燃烧,则无法证明生成物中的二氧

化碳、水一定是由甲烷燃烧所生成的,会影响对产物的检验,因此要选用纯净的氧气;

(4)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的检验,如调换A、B的顺序,A中

的无水硫酸铜一定会变蓝,但无法说明是否有水生成,因此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

[反思与交流]

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所以应该在E装置导管末

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系一个气球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Fe2O3CaCO3CCuSO/或CuCL或

CU(NO3)2)FeCl3+3NaOH=Fe(OH)31+3NaClFe+CuSO4=FeSO4+Cu或

Fe+CuC12=FeC12+Cu或Fe+Cu(NOj)2=Fe(NO3)2+Cu

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

级题目的“题眼”,该题的题眼是无色气体E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气体E是二氧化碳;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B为碳酸钙;

红棕色固体A和稀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C,说明红棕色固体A为氧化铁,黄色溶液C为

氯化铁;无色无味气体F和氧化铁在高温情况下反应生成黑色固体G,说明气体F为一氧

化碳,黑色固体G为铁粉,故X为单质碳,Y自然为可溶性铜盐。代入框图,推理合理。

【详解】

(1)A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B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X为单质碳,化学式为:C;Y为可溶性铜盐,化学式为:CuS04(或CuCL或

CU(NO3)2)

(2)反应U是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b+3NaOH=

Fe(OH)31+3NaCl

反应口是金属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或

Fe+CuC12=FeCl2+Cu或Fe+Cu(NO3)2=Fe(NO3)2+Cu,

4.Na2cO3、NaHC03有白色沉淀产生稀盐酸(合理即

可)Na2CO,+CO2+H2O=2NaHCO:t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

献溶液变红

【详解】

[提出猜想]

因二氧化碳量不足,还有可能碳酸钠仍有剩余,所以可能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存在,故

答案为:Na2co3、NaHCCh;

[设计实验]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取少量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

量的C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证明肯定有碳酸钠,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取实验步骤a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之后有气泡生成,则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Na2CO3+CO2+H2O=2NaHCO,;

[讨论交流]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则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醐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故填:碳酸

氢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配:溶液变红。

5.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配试

I入COL,+2NaOH=NaA,COJ,+HL,O

【详解】

作出猜想: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氢氧化钠溶

液可能未变质,也可能完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故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设计实验: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溶液,氯化钢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

酸钢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过量的氯化

钢溶液能检验碳酸钠,且将碳酸钠除尽;

口向步骤n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醐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氮氧化钠,

则氢氧化钠完全变质,故猜想二成立:

反思拓展: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

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o

6.NaOH过量口2NaOH+CuSO4=Cu(OH)21+Na2s047<pH<8.2不一定

【详解】

(1)溶液pH>7,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故填:NaOH过量:(2)向反应

后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无气泡产生,由于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会生成氯化

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盐酸,故假设」错误;故填:□;

(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硫

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l+Na2SO4;

故答案为:2NaOH+CuSC)4=Cu(OH)21+Na2so4;

(4)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还有少量NaOH,溶液为碱性,pH>7,但溶液为无色,由于酚

猷;在PHW8.2的溶液中呈无色,因此此时pH的范围为:7<pHW8.2;故答案为:7V

pH<8.2;

(5)由于酚献在pHW8.2的溶液中呈无色,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振

荡后,溶液的颜色不一定为红色,故答案为:不一定。

7.Na2CO,+2HCl=2NaCl+H2O+CO,?酚醐试液(或常见的可溶性镁、钙、钢、

铜、亚铁、银盐等)猜想口不正确,因为稀盐酸存在情况下不能有沉淀生成有气泡产

生试液变红白醋或食醋硝酸或HN03硝酸银溶液或AgNCh

【详解】

[活动一](1)实验1主要的化学反应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CO2T。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由此可用酚献试剂对其进行鉴别(其他答案

合理即可)。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将实验1、2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在废液缸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

成,该沉淀为碳酸钙沉淀,即废液溶质中不可能存在氯化氢,故猜想口不正确,因为稀盐

酸存在情况下不能有沉淀生成。

[进行实验]实验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能确定碳

酸钠可以存在;

实验2:口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溶液,静置:口向上层清液中滴

加适量的酚酷试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试液变红,则能确定氢氧化钠可以存在。

[反思交流](3)家庭厨房中可用紫甘蓝汁液做指示剂来鉴别食盐和纯碱,还可以利用白醋

来鉴别食盐和纯碱,食醋与纯碱混合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4)要进一步证明废液中含有NaCl,即等同于Cl-的检验,应该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

入过量的HNCh调节溶液的pH<7,然后滴加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能确定废

液中含有氯化钠。

8.铁粉质量Fe+CuSO4=FeSO4+Cu口和口FeS04

【详解】

[提出猜想]

对比实验口、口、口可知铁粉质量不同,故猜想与铁粉质量有关,故填:铁粉质量。

[解释与结论]

(1)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红色固体,故填:Fe+CuSO4=FeSO4+Cuo

(2)对比实验口和□的现象,硫酸浓度不同,现象不同,可证明猜想1正确,故填:口和

□=

(3)口、口的溶液中都生成红色铜,都发生了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的反应,一定

含有硫酸亚铁,故填:FeS04«

9.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Zn+CuSO4=ZnSO4+Cu

将锌片放入操作□反应后得到的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铜活泼而

操作□证明铜比银活泼方案一和方案四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铜或

CuZM+和Cu2+

【详解】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所给试剂,还可选择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

成硫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

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进行实验:口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

反思与评价:(1)小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验证方法为:

□将打磨过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说

明铜比银活泼;口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口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

渐变为无色,说明锌比铜活泼;

(2)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一和方案四所用药品较少,且实验步骤少,故方案一和方案四

较好;

(3)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