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_第1页
京津鲁琼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_第2页
京津鲁琼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_第3页
京津鲁琼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_第4页
京津鲁琼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考点整合•融会贯通加固训练•课堂达标网络构建•错漏排查目录ONTENTSC4专题演练•巩固提高第一讲代谢中的酶和ATP[2017级四省教学指导意见]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的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2.解释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RNA催化作用专一性温和显著降低活化能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C、H、O、N、PA—P~P~PADP+Pi+能量细胞呼吸直接能源物质1.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必修1P83学科交叉)2.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原因: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淀粉的水解。(必修1P84实验)3.酶为生活添姿彩: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常与抗生素复合使用。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过的,比一般酶稳定性更强。(必修1P87科学·技术·社会)4.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只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5.注意依据底物及实验变量准确选择检测试剂: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时,应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应严格控制温度。6.准确控制实验操作中酶与底物接触的时机: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溶液的温度(或pH)调至实验要求温度(或pH)后,再让酶与对应温度(或pH)的底物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温度(或pH)前,让酶与底物接触。7.注意实验自变量的选取:验证酶具有高效性时,应选用酶与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不能选用酶和蒸馏水进行对照,若选用后者进行对照则验证的是酶具有催化功能。1.判断下列有关酶的叙述的正误。(1)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2018·高考全国卷Ⅱ)()(2)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2017·高考全国卷Ⅱ)()(3)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2017·高考全国卷Ⅱ)()(4)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2018·高考全国卷Ⅰ)()×××√2.判断下列有关ATP叙述的正误。(1)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2016·高考全国卷Ⅰ)()(2)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2015·高考全国卷Ⅰ)()(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4)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考点一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明考向·真题诊断]1.(2018·浙江4月选考)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细胞呼吸均可以产生ATP,A错误。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ATP—ADP循环不会使得细胞储存大量的ATP,B错误。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C正确。ATP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比较不稳定,易断裂水解,D错误。答案:C2.(2016·高考北京卷)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

[研考点·融会贯通]1.掌握ATP的结构与能量转换C、H、O、N、P腺苷磷酸基团光合作用细胞质基质2.掌握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结构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3.辨清ATP与DNA、RNA、核苷酸的联系(1)ATP与ADP、RNA、核苷酸的关系AT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成为ADP,再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就成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因此,ATP与R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且ATP中含有核糖和碱基成分。

(2)相关化合物中“A”的辨析ATP相关的4个易错点(1)ATP≠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一种储能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2)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其供应取决于ATP与ADP间快速转化。(3)ATP并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除ATP外,GTP、CTP、UTP也都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4)除光能、有机物中化学能之外,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可利用体外无机物(如NH3)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正确;酶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是为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ATP在体内含量少,但是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速度很快,C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故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D正确。答案:B4.(2019·陕西八校联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C.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D.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解析: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场所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中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A错误;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有关,B错误;在细胞内ATP与ADP在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细胞内有一定含量的ATP存在,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对ATP的需要,C正确;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形成3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D错误。答案:CA.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C.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据ATP的结构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解析: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且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项错误;当肌肉收缩使ATP大量消耗减少时,磷酸肌酸就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使ADP合成为ATP,同时生成肌酸,这是动物体内ATP形成的一个途径,当肌细胞中的ATP含量过高时,肌细胞中的ATP可将其中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ADP和磷酸肌酸,因此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从而保持肌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B、C项正确;GTP、CTP等也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D项正确。答案:A6.如图中甲代表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合成蔗糖的反应中,乙的含量会增多B.丙中含有腺嘌呤,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丙含有高能磷酸键,但一般不供能D.丁是腺苷,而戊不可用于甲的合成解析:在合成蔗糖的反应中,需要消耗ATP,ADP的含量会增多,A正确;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错误;丙中不含有高能磷酸键,C错误;丁就是ATP脱去三个磷酸基团(戊),即为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而磷酸基团是ATP合成的原料,D错误。答案:A考点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明考向·真题诊断]1.(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解析:盐析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可用盐析法进行沉淀,C项正确。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分布,所以参与DNA合成的酶也可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项错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而该酶通常在低温下保存,D项错误。答案:C2.(2017·高考天津卷)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解析:由图示中A、B物质变化曲线知,A、B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酶C的作用是降低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随反应物浓度降低,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因A浓度降低导致了反应速率下降,从而导致B浓度增加缓慢,C错误;该图为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曲线,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会延长,T2值会增大,D正确。答案:C3.(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解析:人体内激素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固醇,A项错误。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反应的速度,B项正确。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点,C项正确。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调节细胞代谢,D项正确。答案:A

[研考点·融会贯通]1.分析酶的作用原理曲线 (1)由图可知,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2.辨析酶的特性曲线

(1)图1模型表示酶作用特点的

。图中b表示

,c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2)图2模型说明酶A具有催化作用,而酶B不具有

。体现了酶特性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

。(3)图3中,与未加酶相比(c与a曲线对比),酶具有

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c与b曲线对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即酶具有

。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专一性酶催化作用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催化高效性3.理清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曲线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每种酶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有关酶的4点注意事项(1)酶只有催化功能,不具有信息传递、调节等功能,也不能作为能源物质。(2)酶与神经递质、激素不同:酶可以多次发挥作用,而不是作用一次后就被降解。

(3)高温、强酸、强碱、低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但本质不同,高温、强酸和强碱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不可逆的变性失活,而低温只降低酶的活性,并未破坏其空间结构,当温度恢复时酶活性还会恢复。(4)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是酶的特性,环境中pH的变化不影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不影响酶的最适pH。“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解析:几乎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且有的酶是RNA,在细胞核内合成,A错误;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如ATP酶,B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酶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数量、性质都不变,D正确。答案:D5.(2019·湖北宜昌期中)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B.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解析:腺苷酸激酶能使ATP形成ADP,即催化ATP的水解,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A正确;细胞呼吸中的酶是ATP合成酶,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不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B错误;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的水解及ADP的形成,故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C正确;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答案:BA.图甲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当温度超过50℃时,酶的空间结构可能被破坏C.图乙中,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D.图乙中,曲线b、c所描述的两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体内解析:图甲中,a点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因此,它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酶反应的最适温度,选项A正确。从图甲曲线看,50℃时,反应速度为0,说明酶失去了活性,原因可能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选项B正确。图乙表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b、c所表示的酶最适pH分别为2.0和8.0左右,说明不同酶有不同的最适pH,选项C正确。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2,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7.8~8.5,选项D错误。答案:D7.(2019·安徽合肥检测)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a组)和20℃(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b组t2后由于酶达到饱和点,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B.a组O~t1时间段内反应速度始终保持不变C.a组和b组的pH、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D.30℃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介于t1和t2之间解析:b组t2后产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反应物已经消耗完,而不是酶达到饱和点,A错误;a组O~t1时间段内,随着底物的消耗,反应速度逐渐降低,B错误;由于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无关变量pH、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应相同,C正确;实验结果显示,40℃条件下酶的活性高于20℃条件下,故30℃条件下酶的活性可能介于20℃到40℃条件下,也可能高于40℃条件下,因此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可能介于t1和t2之间,也可能小于t1,D错误。答案:C考点三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明考向·真题诊断]1.(2016·高考全国卷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需要保证pH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故缓冲液应在加入底物和酶之前加入,只有C项符合要求。答案:C2.(2016·高考江苏卷)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号1%焦性没食子酸/mL2%H2O2/mL缓冲液/mL过氧化物酶溶液/mL白菜梗提取液/mL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1222---222-2--322--2-422---2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实验原理是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使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白菜梗提取液,其中1号管和2号管是对照组,3号管和4号管是实验组,A正确、B错误;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原则,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2号管呈橙红色,1号管不变色,可以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3号管和4号管的自变量是是否经过煮沸处理,若4号管不呈橙红色,与3号管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错误。答案:A3.(2016·高考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如图,40℃(B组)所对应曲线的产物浓度先到达饱和点,即B组反应最快,酶活性最高。(2)根据图像可知,A组反应温度比最适温度低,那么在时间t1前将温度提高10℃,A组的反应速度会加快。(3)C组在时间t2之前已经结束化学反应,且产物浓度远远低于其他组,说明酶在该温度下已经失活,那么即使在时间t2时向体系中增加底物,C组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生物体内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答案:(1)B(2)加快(3)不变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高效性和专一性

[研考点·融会贯通]1.会依据实验目的准确选取实验材料和检测指标实验目的实验材料检测指标(试剂)备注高效性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O2产生的快慢与多少与无机催化剂对比专一性淀粉、蔗糖与淀粉酶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淀粉和淀粉酶碘液不能用斐林试剂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O2产生的多少与快慢不选用淀粉和淀粉酶2.掌握与酶相关的两类实验设计(1)验证酶的本质、作用特性的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某种酶是蛋白质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的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或产物生成速率(2)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的实验设计程序酶的验证、探究或评价性实验题解题步骤此类试题应依照下列模板进行:第一步,分析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检测指标)。第二步,明确实验原理(新情境题的题干中会有提示,要注意提炼)。第三步,准确书写实验步骤,注意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及科学性原则。酶相关实验常常是用表格形式呈现实验步骤。第四步,如果是选择题,要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原则、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判断;如果是非选择题则应注意联系教材知识综合分析,以确定所填答案。解析: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可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淀粉被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后加碘液不变蓝,而蔗糖不分解时加碘液也不变蓝,故不能用选项中的实验材料验证酶的专一性,B错误;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加热,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故不能用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答案:A5.(2019·河南郑州质检)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C.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D.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操作合理的顺序应为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高温为分子活化提供了能量,活化的分子增多,增加了反应速率,但活化能并未降低,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错误;由于过氧化氢不稳定,随着温度升高,其分解速率加快,不适宜用作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材料,B项错误;由于蔗糖及其分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遇碘液均不能产生颜色变化,故不宜选择碘液来作为检测试剂,C项正确;在实验时要排除pH等无关变量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在酶和底物混合之前加入缓冲液,故实验过程可以是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项错误。答案:CA.纤维素酶液的用量是自变量B.通过实验可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C.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或产生颜色的深浅D.实验中应将纤维素悬液与纤维素酶液混合后再水浴加热到要求温度解析:纤维素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温度为自变量,A错误。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且颜色越深,说明酶的活性越高。分析题表数据可知,在实验设置的3个温度中,40℃时酶的活性最高,但并不能表明40℃是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或产生颜色的深浅,C正确。实验中应将纤维素悬液与纤维素酶液先分别水浴加热到实验要求的温度后,再将对应温度的纤维素悬液与纤维素酶液混合,D错误。答案:C7.某同学将马铃薯(含过氧化氢酶)磨碎,用过滤得到的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Ⅰ:将每支试管控制在30℃恒温条件下,按下表操作。试管编号ABCD设定pH3579振荡后加入马铃薯提取液1mL1mL1mL1mL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mL2mL结果每只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1)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的自变量能否改成温度?________。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取少量研磨液分别加入pH为3、5、7、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保持37℃的温度,结果如图中B曲线所示。改变某些因素后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曲线A。(4)改变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图表,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对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或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的氧气产生速率(产生相同的氧气需要的时间)或过氧化氢的剩余量(消耗量)作为指标。(3)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不能是温度。(4)据图可知,改变某条件后,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剩余量增加,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减慢。改变的因素可能是酶的量、温度等。(5)过氧化氢的含量在最低点所对应的pH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浓度、温度等的不同而改变。答案:(1)探究不同pH对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pH气泡的产生情况(或过氧化氢的含量)

(3)不能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自身分解(或过氧化氢受热分解)(4)马铃薯提取液的量、温度等(5)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的浓度、温度等的不同而改变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酶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酶促反应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解析:ATP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酶和ATP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ATP没有专一性,C错误;酶促反应不一定消耗能量,因此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D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中自变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鉴定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待测酶溶液和已知蛋白液B.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C.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酶或不同的底物D.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温度解析:选项A正确,鉴定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利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的自变量就是待测的酶溶液和已知的蛋白液;选项B不正确,酶的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得出的,因此在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和无机催化剂;选项C正确,验证酶的专一性,常见的实验设计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由此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酶或不同的底物;选项D正确,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处理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因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答案:B3.(2019·广东五校诊断)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C.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D.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解析: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滴加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且不需加热,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表明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最好与无机催化剂做对比,B错误;与蛋白质相比,核酸虽然具有热稳定性,但温度过高或过低也能影响其性质或结构,因此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