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八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八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八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八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八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1949年10月------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53年-----1956年底三大改造时期2.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4.197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余华著

我一个人种五亩地,……看得见的时候我都在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我还要下地。庄稼得赶上季节,错过一个季节就全错过啦。到那时别说是养活一家人,就是龙二的租粮也交不起。

……

我回来的时候(解放后),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

1953年到1976年……福贵的跌宕生活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重要成就鞍钢工人学习总路线中共八大1956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高举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中国新型喷气式飞机共聚北京庆祝胜利四海翻腾云水怒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三大改造完成1953----1956开端1956----1976探索一、了解历史---------准

1、1953------1956(开端)

二、理解历史------深(1)过渡总路线(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公有七嘴八舌

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这里的经济制度是指“计划经济”,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请你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谈谈你对计划经济的理解。

二、理解历史------深2、1956------1976(探索)1、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中共“八大”判断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么?5、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先进的

与落后的

之间的矛盾

到了五八年,……家里的锅都归了人民公社,说是要煮钢铁,那天队长带着几个人挨家挨户来砸锅,……“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做饭啦,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门槛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

福贵的跌宕生活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届二次会议

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

2400万担3400亿斤比上年增长11.6%实际达到2200万担3216亿斤比上年增长8.5%原计划棉花粮农业产值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福贵的跌宕生活:

城里……乱糟糟的满街都是人,每天都在打架,还有人被打死,村里人都不敢进城去了。……越闹越凶,满街都是大字报……连凤霞、二喜他们屋门上都贴了标语,屋里脸盆什么的也印上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凤霞他们的枕巾上印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床单上的字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三、反思历史----------新

综上所述: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

今天,我们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今后的路还很漫长,任务也很艰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那么,我们所学习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呢?【讨论】

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⑷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⑸抓住发展机遇;(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意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以史为鉴

工业化在今天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率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草根论坛:青岛的科学发展话题:2012,我给市委书记的新建议。(请结合实际,客观地说明理由)1楼:2楼:

……旧城新貌工作很好啊,尤其是要注意环境保护哦!最好走绿色发展道路!主干知识整合成功探索曲折失误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②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③中共“八大”④“八字”方针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期?①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②也有不少正确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铁人“王进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代强音

送同学们一句话:跌倒了不是弱者!爬起来才是强者!1、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2、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C、三大改造的完成D、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D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改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D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A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①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B6、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失误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上A、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B、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A

(2007山东文综)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高考体验D高考体验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B(07全国I)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体验高考B(2011·北京文综)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

1949

B.1952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体验高考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08江苏)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A体验高考

(11年海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C体验高考(10年天津)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D再见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

1.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2.在土地改革后,在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剥削现象等问题方式:必要性:生产合作社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民族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经济相比较,是一种落后的经济成分,而且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原因: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论从史出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1.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方式、步骤?2.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思考策略:利用、限制、改造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初级农业合作社,土地入股,私有高级农业合作社,土地入社,公有对手工业的改造:逐步改造一次性合作化对工商业的改造策略:利用、限制、改造阶段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加工订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学思之窗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步履维艰地发展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它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能简要说出它的发展历程吗?

1956年底1952年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探究:此图说明大跃进有何特点?提示:强调速度与数量(快、多)以钢为纲工业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定义:

指1958年出现的政社合一的组织.特点:“一大”--规模大,

经营范围大“一大二公”“二公”-------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

我看,叫大公社。大,人多(几千户,一万户,几万户),地多.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大,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大,好管,好纳入计划。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主义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搞掉。房屋、鸡鸭、房前房后的小树,目前还是自己的.将来也要公有。人民公社兴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织,全体劳动的女都RJ以得到解放。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那里将会逐渐没有政权。

参考资料: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741-742页

人民公社社员列队下地生产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大跃进时期的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热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干不干,都吃饭干不干,都吃一样饭吃饭人多,出勤人少装病人多,吃药人少学懒人多,学勤人少读书人多,劳动人少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运送铁矿石土高炉修建土高炉全民大炼钢留下荒山秃岭

几千万人日夜苦战,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息。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61)

——龟裂的稻田

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文化大革命(1966——197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内容: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