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_第1页
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_第2页
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_第3页
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_第4页
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征市局运用信息情报强化造船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数据信息情报是有效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应对处理等环节的前提条件,只能不断加强数据信息情报的运用才能不断深化税收风险管理。仪征市局成立调查研究小组,选取了仪征市船舶制造这一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税收征管的支撑作用,探索信息情报在应对船企涉税风险中的运用。一、从信息情报分析当前船舶制造行业的涉税风险目前,仪征市拥有造船企业25家,船台103个,总占地3950亩,占用长江岸线28公里,年生产能力300余万吨。2009年,全市船舶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2602.77万元,同比增长73.14%,入库增值税3204.33万元,同比下降20.6%,增值税还原税负仅为1.3%,低于全省平均指标;利润总额23355.84万元,同比下降15.93%,入库所得税4506.42万元,同比下降13.3%,所得税贡献率仅为1.09%,也低于全省平均数。1、从供电局获取的用电量信息来看:2009年,该25户船舶生产企业生产用电1595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7395万千瓦,增长86.4%。而企业按完工进度确认的收入仅增长12.3%,远远低于用电增幅。从供电部门提供的船舶企业分户生产用电情况来看,共有11户企业收入增幅小于用电增幅。2、从征管系统获取的运输发票来看:2009年,该市船舶制造企业共支付运费2761万元,同比增加267万元,增长10.7%。有3个企业运费增长而销售下降,8户企业运输增幅高于销售增幅,从而也映证了用电量增量与销售收入不匹配的情况。3、从海事、船检部门获取的出厂船舶和船检信息来看:经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对比,有7户企业销售确认时间与船舶出厂时间基本一致,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存在未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的情况。4、从外来经营报备、代开发票的汇总信息、暂住人口登记信息、用工备案信息以及媒体信息报道来看:2009年,外来一般纳税人登记备案户45户,同比增长49%;共为405户小规模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加工费总额12505万元,同比增长51%;为沿江船舶制造企业服务的暂住人口并登记就业备案的共42692人,同比增加29843人,增长81%;地方各类媒体对该行业业绩的长期跟踪报道等等,都表明该行业2009年生产形势也确实好于上年。二、运用信息情报典型剖析船舶制造企业的涉税风险调研组在全面分析、掌握行业基础信息后,选择对该市船舶生产龙头企业——扬州XX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典型调查、分析,应用税收情报排除税收风险。该公司是于2005年6月设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海运船舶制造,注册资本9600万元。2009年度实现销售62570万元,其中出口销售27425万元,无增值税入库,考虑出口因素,还原税负为2.5%,当年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4106万元,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9432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2358万元,所得税贡献率为2.97%。1、海事、船检部门提供的出厂船舶信息提示:2009年,该公司共有6艘金属海运船舶下水交货,总吨位16.4万吨,合同造价63735万元。截止2009年12月31日,在建船舶共有15条,均为外销船。经与申报信息比对,剔除2008年已按完工进度确认的销售外,2009年申报销售收入62224万元为已交付船舶和在建船舶确认的所得税销售收入金额。15条在建船舶可能未全部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收入。2、供电部门提供的电费发票反映:200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增幅为75%,用电增幅为81.9%,低7个百分点,收入增长与用电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2。据统计,企业每吨钢材耗电量为313.9度,远远大于全市海运船舶制造企业的平均指标(165度/吨),且同比增长52.7%。在企业产品结构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电情况反映出企业可能存在未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和结转成本的情况。3、认证抵扣的运输发票信息显示:2009年,企业共支付运费179万元,同比增加72万元,增长67%。销售收入增长与运费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4,运输增幅高于销售增幅。企业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的情况。4、外来经营报备和接受外包劳务发票情况:2009年,该企业共接受29个外包劳务企业的劳务发票总金额为7183万,同比增长44.5%,累计抵扣外包劳务进项税额为430万元,同比增长44.1%,销售收入增长与接受外包劳务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9,企业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的情况。5、公安暂住人口和劳动就业备案信息反映:2009年,外来在该企业务工的共4512人,同比增长82.3%,销售收入增长与外来务工人数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91,企业工程作业量与确认的销售收入不匹配,可能存在未按完工进度确认销售的问题。调研组从存货变动和生产成本着手,核算15条在建船舶应按完工进度确认所得税收入,补缴企业所得税502万元。同时运用信息情报,开展船舶制造行业税收整顿,累计补申报销售收入8540.24万元,补缴增值税104.90万元,调减留抵税金1346.94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201.74万元。该市船舶行业增值税还原税负由2.09%提高至2.35%,所得税贡献率由1.90%提高了2.21%。三、运用信息情报应对涉税风险的思考和建议1、建立专业运行机制是前提。税务机关应明确信息情报搜集部门,成立专业化信息情报团队,定期搜集内、外部信息情报;实行分层分级管理,按层级发布信息情报;加强对信息情报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信息情报分析运用水平。2、构建综合治税平台是保障。社会综合治税平台的建立,需要多部门的联手协作。国税机关一方面要积极建议地方政府搭建社会综合治税平台,实现政府层面上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加强与工商、公安、海事、供电、技监、海关、外汇等部门沟通,建立正常的协作沟通机制,及时获取税收情报,解决信息情报来源渠道窄的难题。3、注重信息情报甄别是基础。对纳税人报送的涉税信息,不乏有些信息数据失真,因此要对相关资料加强审核,严把数据关;对于外部信息情报,由于各部门所站的角度不同、理念不同,可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情报偏差,因此也要注重去粗留精、去伪存真。使内、外部的信息情报经过甄别筛选后,变为有效、可用的信息,为税源管理服务。4、强化信息情报分析是核心。实现信息情报准确有效的分析,必须结合行业税收特点,建立税收情报分类、分项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内部省局风险特征库、行业预警、重点税源企业预警等指标,以及外部医保刷卡、烟草销售、外汇支付等直接指标和供电、供水、海事船检等部门的间接指标,采取逻辑分析、对比分析、关联分析和还原分析等多种方法,找准税源风险监控的重点和方向。5、加强信息情报运用是目的。对内部的信息,要注重对发票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征管信息系统数据的再利用,准确掌控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