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库及答案
试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
体验与一一、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3.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
圆形线、一一。
4.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
了清晰明确的一一.
5.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
一一与整体练习。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23年幼儿教育家0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一
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
琴
2.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的两大基
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
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
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A.装饰阶段B.兴趣阶段C.游戏阶段
4.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三要素。A.色相B.色彩C.色调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
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
6.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20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
采纳的是经由0传
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A.法国
B.德国C.日本
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
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
8.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画B.临摹画C.色彩画
9.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
上是画过的
1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三者之间的相互
作用与相互交流。
A.生活经历B.美术作品C.教学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
3.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
法?
4.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人手?
四、论述题(共30分)
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形体2.反思3.命名线
4.前后关系5.分步练习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2.C3.A4.B5.C6.C7.C8.B9.CIO.B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美术运用的物质材料与其他艺术不同。声乐用发声器官,
舞蹈用形体,器乐用乐器,美术用的则是笔、纸、墨、刀、颜料、泥
等工具材料。当然,影像也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体之一。
第二,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通过声
音、音符组成的由听觉弥漫开来的感受,舞蹈的基本表现手段是经过
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造型,而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是通过造
型、构图、设色来创造的可视的艺术形象。
2.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
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
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
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
3.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
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
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
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
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
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
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
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4.形式分析主要是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构
成原理的应用,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要用启发
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
涵;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的感觉。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活动使儿童获
得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
四、论述题(共30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
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
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
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
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
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
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
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
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
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
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
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学前儿童美
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
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试题2
一、填空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
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2、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
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
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
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小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
即促进其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的发展。
5、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
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6、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
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
出相应的目标。
7、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
同的结果。
8、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
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9、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
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
果。简单地说就是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
形式,如单独构图、并列构图、均衡构图等。
10、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
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1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
愿画、饰画。
13、意愿画是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
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4、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
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15、教师在引导儿童感知时,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顺序:首先从
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及其背景,让儿童获得整体印象,其次到近处感
知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相貌,最后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儿童形成牢
固的整体印象。
16、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17、剪贴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
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18、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
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19、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21、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
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22、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
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24、学前儿童可欣赏的艺术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绘画作品、雕塑
作品、实用工艺品、建筑艺术、自然景物。
25、陈鹤琴主张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1岁〜
2岁)象征期(2岁―3岁)、定型期(3岁〜7岁)、写实期(7岁以后)。
26、艾修勒和哈特薇克认为,蜡笔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美术媒介,
而画架颜料则常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
27、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
为。
28、根据—时代性原则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
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他们
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29、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30、幼儿在不断涂画的过程中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
中认出某形状,发现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
自己画的线条和图形起名字,自言自语地进行注释和说明,所以也有
人称这种线条为“注释线”。
3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
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_生活性_、—人文性—,
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32、重复、对称、旋转等常常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
33、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
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34、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为了贯彻导向性原则,
人们有必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和谐发
展的理念引入评价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及学前儿童的社
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35、多视点构图发展顺序:零乱式、平行式、并列式、散点式、
遮挡式。
36、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
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7、学前儿童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儿童面对美术作品或周围景物时
所进行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致包括感知、想
象、理解等心理过程。
38、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
同的结果。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
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的结果,所以,表现
性目标强调的是儿童行为结果的开放性。
3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
归宿,它规定了美术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结果,为美术教学活动指
明了努力的方向。
40、所谓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帮助儿
童把握具象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
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41、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
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42、对话法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
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43、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4、在学前儿童的绘画中,表象起着描绘和符号功能,因而学前
儿童的表象主要有个别表象和概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
塑操作的过程括表象两种类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45、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
46、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里,一道溪水,几只大小、
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现的各种曲线。蝌蚪,即是视听表象的联想。70、
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潘元石在其著作《幼
47、艺术知觉主要是完形知觉和超完形知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觉,对部分的感知是为艺术整体服务的。从五个方面评价了幼儿的美
术作品。
48、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
7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艾修勒和哈特薇克。地
使用合适的,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49、剪贴是指运用剪刀将面状材料剪成所需形象后贴出平面画面
的手工活动。
50、染纸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是吸水性强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
毛边纸等)、毛笔、水性颜料等。
51、学前儿童可学习的折纸基本有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
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
52、废旧材料的造型技法是综合性的,主要有“加法”、“减法”
或“加减法”并用。
53、儿童审美知觉的主动性是指学前儿童总是主动选择那些对于
他们来说富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及其结构特征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审美
对象。
54、幼儿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进一步感受、理
解美术作品类的事物的过程。教师必须给幼儿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
幼儿把自己对所欣赏对象的感受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
55、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因而形式分析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
56、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
审美趣味。
57、在美术欣赏的对话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问。
58、用心思考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创造之前对创造的主体和
内容的把握方式或能力的标准。
59、兴趣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在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情况,评
价幼儿是否情愿投入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是否有热情,是否感到愉快
和满足的标准。
60、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了解
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
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
61、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学习
辨认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纯度和明度。
62、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
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
情绪、情感。
63、版画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版画
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
64、剪贴纸版画是纸版画中较为简便和普及的一种,尤其适宜儿
童制作。
65、实物版画常用的印刷方法有压印法、拓印法、捺印法,同时
又分油印和水印两大类。
66、泥塑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
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
67、线描就是用线条勾画出物体的轮廓,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
的绘画技法。
68、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
69、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包括水平征的情况
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线、垂直线、斜线以及折线;曲线包括根据
圆弧度的
二、简答题:
1、简述象征期不稳定表现第一,动笔后构思。幼儿常常在涂着
涂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涂画的动作痕迹与某物酌外形相似,于是
想起要画这一物体。第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事先构思和随
意涂画穿插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同张的画,有些画是幼儿事
先想好了画的,有些则是随便涂画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张画上,
有的东西是幼儿事先想好画的,有些则是随便涂抹的。第三,绘画内
容转移。绘画内容转移的表现是幼儿正画着某样东西,突然就停止不
画了。
第四,形象含义易变。幼儿画出的形象含义经常是不稳定的,他
们往往在画好的形象上再加上几笔就说成是别的东西。第五,易受他
人影响。幼儿画什么,受他人影响比较大。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第一,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
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第二,
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
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第
三,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图
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
力。
3、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注意点第一,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
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
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活动目标应把他们在他人的帮
助下能达到的水平,即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落脚点,为幼儿创造最
近发展区。第二,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这种整合性主要表现为:
一是活动目标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二是
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4、简述幼儿园学前儿童欣赏对象及其类型、(1)绘画作品。(2)
雕塑作品。从制作工艺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雕塑可以有“雕”和“塑”
两类(3)工艺美术作品。从实用性与陈设性看,学前儿童可欣赏的工
艺美术作品有日用工艺品和陈设工艺品。(4)建筑艺术。(5)儿童美术
作品。(6)自然景物。(7)周围环境。
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延伸(一)美术角活动;(二)美
术室活动;(三)日常环境布置活动;(四)渗透在其他领域教育中的美
术活动;(五)节日活
动中的美术活动;(六)日常外出中的欣赏活动;(七)随机性的美
术活动;(八)家庭中的美术活动
6、简述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
1)临摹画(对照着一张范画来作画);
2)写生画(对着实物,把一组物体或一个场景画下来,分为写
生画和默画两种);
3)命题画(命题画的题材范围是由教师规定的);
4)意愿画(幼儿自选题材意愿画的特点是教师不规定范围,完
全由幼儿自己选题材,自行构思、构图作画);
5)装饰画(装饰画是给生活中某些日用品、工艺品,(如手帕、
花布、脸盆、阳伞、枕套、花瓶等)的表面装饰上图案纹样,使它更
加美丽,引人喜爱)。
7、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
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1、引导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
现自己的意愿。
2、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3、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
整体物象。
4、引导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
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5、引导儿童学习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
复杂的物象,表现其主要特征和简单细节。
8、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中国古
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
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技”的
美术教育。
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重“艺”为特
色的。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
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
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授受式。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
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
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9、简述撕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的事项。
1)每次提供给儿童的纸不宜太大,以免儿童由于手的控制能力
差而越撕越小,结果是一张大纸被撕成了一个很小的形象,造成浪费0
2)不能要求儿童很准确地撕出一个完美的形象,如果与所构思
的形象有较大的出入,教师则可以让儿童仔细观察手中的纸形,想象
它像什么,撕好后,再装饰、添画成为一幅有意义的画面。
10、简述教师指导儿童学习泥塑的步骤。
第一步,让他们通过与粘泥等泥塑材料的接触,了解泥既柔软,
又可以黏结或任意变形的性质,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时用的,小
竹刀是用来把作品修整得光滑平整的。第二步,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
泥塑的基本技法。
第三步,教师要引导儿童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一是从基本几何
形体出发,可以塑造出哪些立体形象。二是从基本技法出发,可以塑
造出哪些立体形象。第四步,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使用泥塑的辅助材
料。第五步,教师可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塑作品来编
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简述教师在学前儿童各类手工活动的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第
一,提供给学前儿童的手工材料要丰富多样,但不是说在同一次活动
中堆砌很多的材料,而是要提供有表现力的材料,并且要让儿童有与
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第二,要把手工活动的基本技法教给学前儿童,让他们在这一基
础上自由地进行想象、操作,可“因意选材”,也可“因材施艺”,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第三,手工活动可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一
是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手工操作;二是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手
工活动;三是可以将手工活动的成果当做游戏的道具。
第四,要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手工活动的卫生习惯。
11、简述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里实施对话法的过程中教师应
注意的事项。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
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在作为文本的美术作品面前,师生双方均
有说话的权利。
(2)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4)教师不应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对话
可能引发对话双方意想不到的新东西,因此,教师和儿童都应该阐述
自己的观点。
(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2、简述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的事项(一)美术教育目标:
美术教育目标是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二)关注实际情况(三)便于操作
(四)评价信息来源
13、简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
(D画稿。先用铅笔在纸上起稿,检查有无正反方向问题。
(2)上版。用复写纸把画稿转移到吹塑纸上。如有把握在吹塑纸
上直接画,可以省去这一步骤。(3)刻制。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吹塑纸
版上按照画稿“刻制”,即在纸版上“画线”,画过的地方版面呈凹
线。刻制时要注意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粗线可用各种笔杆、筷子
等物压画。
(4)印刷。为便于印刷应先将刻好的吹塑版用胶水平贴在厚纸版
上。印吹塑版画的油墨要适当调稀,加入少许调色油或松节油。用油
墨滚筒在版面上均匀滚上油墨,铺纸轻轻压印。
14、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
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
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
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
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在儿童的知觉中,人体的各部分尚未分化。
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所画的图形的象征意义才越来越狭窄,越来越
明确,越来越具特定的含
义。3〜4岁的幼儿一般都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
位和器官,或在别人所画的人物中找出这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
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
体的各个部位。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困难,如果要求儿童在蝌蚪人身上
画上肚脐或衣服的纽扣,儿童有时会不假思索地在蝌蚪人嘴的下部画
上小圆圈,有时则会在两条竖线之间画上小圆圈。在前一种情况下,
儿童所画的圆既代表了头部,又代表了躯干;在后一种情况下,两条
竖直的线条既代表了躯干,也代表了下肢。
三、论述题
1、叙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一)2岁〜
3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
2岁〜3岁的儿童尚处于本能直觉阶段向审美感知阶段的转变
期,往往对色彩、形状、线条本身(尤其是色彩)更感兴趣,缺乏审美
的感知。二)3岁〜4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
3岁〜4岁的儿童已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具有了审美心理结构
的雏形,即对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
体的审美敏感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三)4岁〜5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
4岁〜5岁的儿童已有了明显的审美偏爱。他们一般偏爱色彩鲜
艳的、具有夸张和拟人表现风格的美术作品,喜欢那些能带给他们愉
快情绪体验的自然风光和景物。但他们还没有一般的审美标准,喜爱
或不喜爱某一幅作品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或其生活经验。四)5岁
一6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
5岁一6岁的儿童已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有了一定的
审美标准,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即他们在对美术作品、歌曲、舞
蹈等方面的评价上倾向于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其审美评价往
往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评价的影响。这也表明,他们的审美评价标准
还较为模糊,正处于初步的、低级的萌发阶段。
2、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教师还应注意什么?
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
的特性。粘泥经济方便,但需去除杂质,和泥时加水要适量,也可加
少量的盐和油,和好的泥攒熬后需封存在塑料口袋里备用;橡皮泥干
净、使用方便,市场有售,是幼儿泥塑的常用材料,但橡皮泥冬季易
发硬、夏季易发黏,因而适宜在春秋两季使用。面团制作简便、干净,
但夏季易发馍,且经济上负担较重。另外,考虑到儿童操作上的方便,
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不宜将泥塑活动安排在寒冷和炎热的季节进
行。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
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具
体操作方法是:待作品干透后,用水粉色上色;选择颜色时,可以用
形象的固有色,也可以只考虑美观而用装饰色;着色的顺序是先涂白
色作底色,干后再上其他颜色。着色时不宜来回反复涂,否则颜色易
浑浊而不干净。
第三,泥塑材料的特点决定了泥塑作品追求的是其质朴、淳厚的
美感,而学前儿童手的动作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因此,教师
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
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教师应注意将儿童的泥塑作品
保存在通风阴凉处,若需重新使用泥料,则应与儿童商量或不当着儿
童的面处理掉,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美国及日本的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美国:对于美国当代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举措1994年定
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集大成的文件《标准》指出
“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
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
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他们学会用各种工具|过
程和媒体进行工作。他们学会在视觉天地的探究中协调他们的双手和
头脑。他们学会选择以强化观念的交流。他们的自然好奇心得以促进
并习得意志力和持恒心的价值。”日本:在当代日本教育界认为幼儿
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活动应把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放在
首位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特别避免教师固守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一定
的形式语言而造成儿童单一表现的情况。美术教育赋予幼儿自我表现
以很高的价值在美术教育中透过艺术的教育结合造型基础教学。这两
者的统合可能是日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正在探索的路线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1感觉的层次。
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利用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
要求他们用自己直接的感觉知觉与美感意识去接触作品。这时教师要
避免用自己预定的期望去影响儿童2智慧的层次。艺术活动有赖于智
慧的运用而艺术认知层面的活动是需要学习的。在儿童观看欣赏以后
引导儿童从主题I形式I象征I材料I构图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
作扼要的陈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3表
现的层次。要求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审美要
素进行分析描述和谈论。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作品中视觉元素的特色作
者是如何安排或组织以达到创作的预期效果的。教师和儿童在共同的
交流中用隐喻暗示和解释等巧妙地呈现艺术品的内涵与意境。并将所
知觉的作品结构加以必要的说明解释和评价4创造性层次。教师和
儿童共同发掘所欣赏的艺术品的潜在美感价值扩展其新奇性原创性
并鼓励幼儿在作品的潜移默化中创作自己的作品。
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
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加德纳提
出以下八种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
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家智能。艺术的三大
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他认为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
要作用,这三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此外在造型艺术中空
间智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
独立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
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种
各样的联系。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整合确立促进学
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观注重个性和发展的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
更重要的能力观和尊重学生智能结构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从而在教
育教学实际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6、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序
渐进的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岁-4岁的幼儿
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的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
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后逐渐发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
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深浅和色调倾向。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涂抹阶段4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
和认识色彩。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的幼儿对一两种色彩
产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开始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而拒绝
选用不喜欢的色彩画中出现的大都是是他们
喜欢的色彩。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
一定程度于是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
喜欢的色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不喜欢的色彩也多起来
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的色彩也多起来了幼儿把自己认
识和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
色彩的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的关联。
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的红橙黄绿不喜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
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有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
联系起来。再现和表现阶段。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
有色的想法。例画熊猫有黑和白画小鸡用黄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
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时并不影响表现的真
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五、实践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完成一个中班的教案。
《美丽的蝴蝶》活动目的:
1、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并感知不同花纹
和图案的蝴蝶。
2、学习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蝴蝶。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剪好外形的蝴蝶、记号笔、油画棒)
3、音乐“蝴蝶飞”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唱《蝴蝶》,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蝴蝶。
1、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一起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课
件)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身上的花纹,感知不同的花纹和颜
色。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花纹和颜色。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利用课件出示蝴蝶姑娘的信。
2、幼儿进行装饰画。①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②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大胆用色。
四、评价,并展示幼儿的作品。
在“蝴蝶飞”的音乐中,幼儿学做蝴蝶一起飞舞。
2、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幅幼儿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幼儿美
术作品的评价关注的是:
第一,幼儿画的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幼儿的绘画能
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第二,幼儿画要能
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
第三,幼儿画要能发挥幼儿的个性,要有自我的表现。第四,幼
儿画要能表现出绘画材料的特征。第五,幼儿画做平,要和画纸的大
小相称。
作品《我的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的绘制心中的神秘花
园,给予花园中事物神秘色彩,基于幼儿对花园的理解,华钮小朋友
画出了许多形态、颜色、大小不同的花,给予花园的背景,符合作品
的主题,及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在花园的上空画了一个长了翅
膀的小朋友和一只蝴蝶,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足之
处,幼儿的身体比例不太协调。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对该
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中班美术活动《鸟群》解析。
绘画是让幼儿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艺术表现活动,因
此,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最常说到的是“不一样”,教师所强调
的“不一样”对于成人来说是意味着创新,可对于幼儿来说是意味着
抽象、难以理解。《鸟群》是适合与中班幼儿欣赏水平的一幅美术作
品,该作品的画面结构十分严谨,表现为对鸟儿的大小,数量,颜色,
形状,位置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千篇一律”的
教学模式,为了追求“不一样”的目标,按美术活动的惯例,采用了
以下两种方法,1、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发现不同,启发创作。
2、通过教师演示,幼儿创作。教师连续绘画了3只不同形态的
鸟,幼儿了解了表现的不同,幼儿在了解了鸟的基本结构后,能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不同的鸟。因此,本活动能扣紧“不一样”这个
概念来展开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试题3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O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一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
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
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
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
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
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C、D或_FoA、形体艺术D、视
觉艺术B、影像艺术E、民间艺术C、造型艺术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C、D和F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A素描、B设计、C绘画、
D手工、E色彩、F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
高地位的人是_A—: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
杰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B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
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A.张雪门B.陶行知
C.陈鹤琴D.蔡元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
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
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
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
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
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
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
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
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
美的人。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随着信息化
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
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还有社会美术教育
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
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
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
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
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个性。并且可以自然
的与艺术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
解艺术并爱上艺术。
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从奴隶
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存在重“艺”和重“技”
两种倾向为特色的。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
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
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重“技”
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此类教育以实用
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
郁。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
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
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
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
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
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
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
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
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
其创造能力的发展。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
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
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
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
的社会意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
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以上
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还可根据自己的
理解举例阐述)
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美国:对于美国当
代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举措,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
术教育国家标准》可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文件。《标准》指出:“年
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
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
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他们学会用各种工具、过
程和媒体进行工作。他们学会在视觉天地的探究中协调他们的双手
和头脑。他们学会选择,以强化观念的交流。他们的自然好奇心得
以促进,并习得意志力和持恒心的价值。”日本:在当代,日本教
育界认为,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活动,应把培养儿童的
个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特别避免教师固守自己
的审美趣味和一定的形式语言,而造成儿童单一表现的情况。美术
教育赋予幼儿自我表现以很高的价值,在美术教育中,透过艺术的
教育,结合造型基础教学。这两者的统合,可能是日本学前儿童美术
教育正在探索的路线。
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
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2、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
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
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
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BOA.加登纳B.艾
修勒和哈特薇克C.里德D.阿恩海姆
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
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A_三个阶段。
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B.“概念画”期、“象
征”期和“涂鸦”期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3._A—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
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D.多层
并列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儿
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
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
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优
势的简化倾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
的倾向。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大都是
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
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
2、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陈鹤琴先生认为,''小
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
的剌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
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
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
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
3、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阿恩海姆从他的
“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早期儿童由于知
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
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
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
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
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部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
响?智能的定义: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
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
的产品。加德纳提出以下八种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学智能,
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
物学家智能。艺术的三大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他认
为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这三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
接的联系。此外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智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能。多元智
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
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
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借鉴多元智能理
论,对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整合,确立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观、
注重个性和发展的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观和尊重学
生智能结构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从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实践多元
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
序渐进的。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岁
-4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的百分率
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后逐渐发
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
深浅和色调倾向。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涂抹
阶段。4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和认识
色彩。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的,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
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开始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而拒
绝选用不喜欢的色彩,画中出现的大都是是他们喜欢的色彩。第二:
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
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喜欢的色
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不喜欢的色彩也多起来,
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的色彩也多起来了,幼
儿把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的装
饰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
征之间的关联。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的红,橙,黄和绿,而不喜
欢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有
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第三:再现和表现
阶段。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例如:
画熊猫有黑和白色,画小鸡用黄色,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
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时,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
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3、儿童画的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举例
说明。幼儿在变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
个阶段。第一,统为一形。最初,幼儿画出的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
且没有深度感。幼儿观察事物后,再用与视觉感念等同的形状或线
条将其再现。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人的头部,缺乏各个面的深度。
第二,正侧面同在。渐渐的,幼儿意识到了物体的各个面,希望画
得更完整。于是,他们把物体的正面,侧面,甚至是背面都并列在画
面上。这种方式虽然表现出物体的各个面,但形象的立体感含混不清。
第三,单一面。为了避免正侧面同在造成表现上的模糊性,最求明确
性,幼儿开始放弃力求完整表现的企图,舍弃其他的面,只表现一
个角度看物体时所见的单一面。例如,他们画的人物有各个形状的
面,但是缺乏立体感。第四,多面变形。这是幼儿尝试将前几个阶段
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产生的。
第三次作业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童美
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
大方面。
3.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
习与整体练习
4.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反
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5.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
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A。A、对话B、讲述C、
临摹
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_C—、命题画、意
愿画。A、素描B、设计C、临摹
3、命题画可分为A和D。A.物体画B.写生画
C.情节画
D.临摹画
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
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B。A、完形性B、主动性C、情
感性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
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
性;(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其对美术的
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3)
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
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
能力。
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1)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
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应
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
冶等。(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
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3)实践性原则。在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
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3、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幼儿命题画要有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二是图画形象基本是画过的;
三是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4、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一是手的动
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二是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三是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作用:帮助低年
龄段的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
在临摹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更快地获得成就感。内
容:应是幼儿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幼儿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有一定
的代表性,并能联想开去。方法:利用教材,多次观察,反复描绘,
循序渐进。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描述阶段。对作
品的第一形象是单纯的视觉快乐,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要做好准备工
作,注意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针对作品,教师要注意恰当描述,对
主题,形象,材料等方面作出较为详尽的描述,让幼儿充分表达,
说出自己的感受。(2)形式分析阶段。引导幼儿分析视觉对象之间
的关系。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对称,均衡,节奏,
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运用。(3)引导幼儿探讨一件美术作
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帮助幼儿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再现的东西,或抽
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4)评价阶段。评
价美术作品不是重点,引导幼儿能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说出自己的
喜欢之处,或是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
五、实践题:(每题15分,共15分)自己选题,试制定一个
中班绘画教学的教案。
第四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
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
中教师的状况、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
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
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
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当前术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与幼
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的美进行比幼儿进行比
较、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
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
的目标。
3.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程度,在七种基本色
相中,最亮的色彩是黄
4.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色。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B
D)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
反思c、更好地把握学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包工马路合同范例
- 种子预订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导演与广告商合同3篇
- 红酒酒店供货合同范例
- 2024股权投资信托合同(国际公寓)
- 二零二四年度货物进出口代理服务合同
- 高级审计员工作职责描述模版(2篇)
- 简易防水合同范例
- 擅自转包土地合同范例
- 招投标报价合同模板
- 公开课-诫子书-一等奖-完整课件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导论文艺思潮的基本概念
- 2023年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教学课件
- 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课件
-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家长评价表、学生评价表
- 教育调查研究课件
- 人物访谈类栏目课件
- 尊师重道-尊敬师长主题班会ppt
- 中西戏剧比较教案课件
- 关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PPT,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