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携程杀熟的解决方案近日,某在线旅游预订平台被网友曝光“大数据杀熟”。尽管这家在线旅游预订平台立即澄清是“系统漏洞”,但仍难以让网友们放心掏腰包。毕竟“大数据杀熟”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手段层出不穷。什么是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大家耳熟能详,说白了就是针对特定用户进行个性化定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商家的利益。定价又分为直接定价差异和间接定价差异。前者标明明显但完全不同,后者则体现在折扣、折扣、返现等维度。最直接的方式是“看人摆饭”,根据用户身份、浏览习惯、使用设备、消费历史等画像信息进行个性化定价,如视频平台的会员服务、差异化定价适用于Apple和Android设备;例如,电商平台发现你购买的高端产品越多,它就越有可能给你设置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折扣。间接法会根据用户搜索、浏览、购物车操作等行为的动态因素,判断用户的购买能力/购买意愿/决策习惯,并进行临时价格调整。在具有动态价格变化的产品/服务平台上更为常见。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用户花更多的钱来获得同样的商品/服务,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方面,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的商品/服务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网上购买生活所需的东西;另一方面,用户向互联网贡献的数据越来越多,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存在近20年。历史,多年来,他们获取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决策心理、个人画像等方面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在互联网之外,传统业务中随处可见“杀熟”的身影:汽车销售将根据客户判断提供、讨价还价并最终确定价格;运营商的客服也会欺软怕硬。实力雄厚的客户往往得到更好的售后服务,投诉更容易解决;美容店将继续为他们的富老客户提供各种偏离实际价值的高价产品和服务。把握客户心理,量身定制销售和售后方案,是这门学科的基本功。动态定价、个性化服务、精准营销等概念背后,是数据的应用。因此,在讨论大数据熟练度之前,我们必须区分大数据销售和大数据熟练度。大数据销售不是大数据杀熟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推荐、个性化的营销活动,甚至个性化的售后投诉解决方案,都不能打着“大数据”的名号。用户习惯购买高端品牌的进口牛奶,平台每次都默认向他推荐同类产品,自然会有更好的体验;一个用户购买了很多产品,没有人会质疑获得低价兑换的资格;用户总是喜欢通过投诉流程摆脱平台的羊毛,或者做差评方找商家麻烦,平台也可以区别对待,降低其投诉/评价的优先级;“大数据杀熟”有几个关键特征:相同的商品/服务,相同的交易场景,不同的价格。不同时期的机票价格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交易场景不同,但不可能同时说不同;定价差异和变化的基础是大数据,基于互联网技术获得的数据,而不是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侵犯用户知情权,平台不告知可能存在的价格差异,甚至提供误导性信息以达到秒杀用户的目的。比如只展示了一些产品评论,用户给的钱比较多,无从得知。事实上,这是欺诈行为。苹果在不同市场根据不同价格为学生提供的特殊教育折扣不算大数据,因为它赋予了用户知情权;平台侵犯了用户的选择权,给予用户个性化的选择,但用户对个性化也有发言权。消费者如何避免被杀熟?如何避免大数据杀熟?我们另外一个账号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比如使用浏览器不使用App(因为App有更强的数据权限),比如在隐身模式下使用浏览器,比如关闭cookie追踪,比如购买更多手机比较,再比如使用比价软件,甚至是“装穷”或者“不想买”不断清空购物车等,都可以欺骗互联网平台。在我看来,这些方法都是无奈之举,要么让购物成为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牺牲用户体验,要么拒绝向平台提供更多数据,反而阻碍了平台更好地为自己服务的窗口,告别个性化服务。与所有技术一样,大数据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大数据”出现之前,大数据对互联网的贡献并不算太大。千人千面的信息流,你总能在短视频直播中找到有趣的小姐姐们,招聘会看到最有趣的职位,搜索引擎的结果越来越精准,语音助手越来越多更智能,电商平台搜索越来越好用,音乐播放器推荐越来越有趣……体验提升的背后,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平台不断学习、理解和洞察用户,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互联网公司首先是企业。企业都是贪婪的、逐利的、精明的,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一个企业会成为非常成功的道德操守者(虽然确实有少数企业有这样的自律性),但大多数企业做不到,尤其是在面临增长和盈利等压力时。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不能靠企业自律。既不能靠用户自防,也不能靠企业自律,怎么办?治理大数据杀熟要三管齐下一个更有效的大数据治理方向可能是:1.以我的方式待人,先用技术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当有大数据技术扼杀熟悉时,也会有大数据技术扼杀熟悉。可能有技术监控平台,可以模拟不同的设备、账号、行为等,判断平台是否存在大数据,就像安全软件发布漏洞一样,会发布调查结果,给平台施压;可能会有购物助手之类的应用,就像过去的比价软件,不仅仅是比价,而是在用户被杀时提醒用户;甚至可能会有反杀应用帮助用户模拟各种行为而不被杀。2.监管部门大力整顿和立法监管平台大数据问题。《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还应当向消费者提供非基于消费者的选择。对其个人特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大数据杀熟”行为。相信未来,监管将更加完善、清晰、可执行,覆盖人民互联网生活的方方面面。3、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不以歪门邪道赚钱。线下商业世界,杀熟现象往往不规范,缺乏服务。比如电脑城就需要讨价还价。消费者去苹果或者小米体验店,或者去高端商场,永远不用担心被打死。是的,因为这些场景不需要降价,价格透明,服务好。具有电商/旅游/生活服务/娱乐等交易场景的平台应该寻求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大数据赚小钱,只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体验,即使消费者愿意增加额外的付费优质服务体验,也能走得更远。很多平台推行的会员模式将是未来的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大数据:消费者花钱买会员的本质是为了服务更好、成本更低、体验更个性化。赚了外快后,牢牢地粘住了用户的黏性,没必要用大数据来扼杀他们。除了会员模式,具有交易属性的平台应该探索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通过大数据赚快钱无异于杀鸡取卵。一个好的平台不需要杀熟。无论我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我们是否习惯,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数字化了。我们说了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去哪里,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买了什么,我们听了什么歌,我们读了什么文章,我们去了哪家医院,开了什么药,几岁了孩子,我们在哪个兴趣班上课……都由我们使用的智能应用程序和系统记录和存储。成千上万的人组成了一个步行数据库。这些记录很可能不会在三年、十年或三十年内消失。而这些数据可能包含我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这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安全。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是,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信息数据不可避免地会被传输、记录和存储。而数据隐私安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隐私的定义、知情权、收集权、保护义务、使用权等等。例如,我认为哪些数据是私有的?你如何收集它?你为什么收集它?为什么要交易我的数据?你用什么方法通知我...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法律对这些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约束,我们很难一次讨论所有问题,所以今天我只从黑客的角度来谈谈数据隐私。在我们的安全圈,或者说黑客圈,有一句话:未知的攻击,怎么知道防御。意思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私人数据是如何丢失或被非法使用的,我们怎么知道如何防止呢?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一些关于隐私泄露的消息。比如前段时间,某酒店的住宿信息被盗发布,数十亿的出行记录在暗网上被售出。这些都是黑客完成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很重要的事实:99%的个人隐私泄露案例都不是黑客造成的。这是我从中国破获信息泄露案件最多的网警那里得到的信息,也就是说只有1%的泄露事件是由黑客造成的。当然,尽管只有1%,但黑客攻击的后果在规模和严重性方面往往不容小觑。那么,什么是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存在吗?如果存在,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对抗大数据杀熟?简而言之,大数据杀熟就是商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自己或第三方积累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使用频率高、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进行加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差异化价格策略。这确实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海量的用户数据和超强的算法。过去,杀死熟食相对简单。你一年365天每天都去餐厅吃饭,餐厅可能会认为你没在家吃,并提供了一份“熟人”的菜单。在大数据时代,商家的手段要高超得多。例如,如果你的鼠标在淘宝上的某个位置多停留几秒,或者你在日常走路时突然在某处减速,或者即使你在某处按下了手机屏幕,都有可能成为数据基础用于分析你的行为。过去,人脑计算能力不足,信息传输效率不高,这些数据无法“充分”利用。但在当今世界,人脑被计算机算法所取代,4G甚至5G网络让用户传输数据变得容易,大数据将适时出现。任何形式的数字内容输入,包括键盘、鼠标交互和触摸屏、GPS定位数据、日常家电(物联网)数据,都将成为大数据的基础数据。借助算法,通过这些基础属性数据,商家可以确定你所属的用户群体,所属群体的特征(如消费能力),以及你的喜好和消费意愿。结合一系列分析,为你画出一幅“画像”。因此,商家可以向消费能力强、消费意愿强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赚取更多的收益。既然知道了杀大数据的方法,那么相应的,第一种方法: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大数据杀熟依赖于大数据,而防御大数据最简单、最极端的方法就是不提供任何数据。用户浏览网页产生的cookies、谷歌分析可获取的用户行为、终端设备的GPS、WiFi等功能,都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画像的一部分。另外,部分手机APP会在安装时打着精准推送的幌子,主动向用户索要数据通话权限,而大部分用户一方面贪图方便,又懒得看具体条款,所以他们普遍同意。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不让您的私人数据(包括地理位置、通讯录、相册等)被获取。关闭所有非必要的位置权限、照片阅读权限、通讯录阅读权限,不要连接不明Wi-Fi甚至一些看似官方的Wi-Fi。方法二:提供侵入性数据如果你想在网上买东西,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平台你并不急需。比如你想在淘宝上买碗盘,不要一直在“碗盘”搜索类目中徘徊,时不时浏览一些其他的商品,这样会模糊平台对你消费意图的判断。此外,您还可以跨平台搜索,呈现“不一定和你一起消费”的势头。之前在A平台下单桶油,发现B平台价格偏低,于是改为在B平台下单。回头一看,发现A平台给他发了一张粮油券。对于大数据查杀,以上是两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手段,但从效果上来说,这只是被动防御,无法享受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甚至可以转而反攻,洗刷平台的羊毛。第三种方法:伪装自己这里要明白一点:互联网平台最看重用户流量,只有用户才能赚钱。因此,普通消费者可以对平台的引流策略做文章。最典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冒充新用户。对于新用户和流失的老用户,大部分平台都会有针对性的策略吸引和召回。利用这一点,您可以获得很多外观。最典型的例子是阴阳师。只要用户卸载一段时间后回来,就有很大的机会赢得SSR。二是伪装成对价格敏感的人。以麦当劳为例,他们会用优惠券来区分用户群。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会寻找优惠券来购买餐点,而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通常不会花时间寻找优惠券。反之,如果你经常收到优惠券,那么大数据平台很有可能会将你识别为对价格敏感的人。为了吸引你继续消费,平台可能会给你更多的折扣。在这里你可能已经看到了,很多读者已经有了尝试的想法,但是在付诸实践之前,请先思考以下问题:值得吗?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部分的杀熟行为,用户顶多是道德上的批评,现实中是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因为大数据平台利用不同的用户行为来区分用户群体,进而提供差异化的价格,这与麦当劳通过“领券”行为区分用户群体是一样的。此前,法律界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致的结论是暂时无法管理。《价格法》只要求商家“标明价格”,并没有说不能标不同的价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但仅限于消费者对商品性质和服务内容的知情权,不包括商家等消费者已经完成的交易;《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区别对待消费者,“市场支配地位”难以判断。新《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还应当向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产品代理权转让合同(二零二四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办公设备采购及维护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兑换合同:文学作品版权交换协议
- 2024年度电站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
- 2024年度信息技术平台研发及运营合同
- 2024年体育赛事临时用电柴油发电机组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委托合同标的及委托事务处理方式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品牌宣传推广2篇
- 2024年度城市绿化用肥料采购与长期供应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个人防护装备涂装协议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 GB/T 44481-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范
- 2024年炉外精炼工(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脊椎动物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维保项目招标文件
- 2024年度陕西省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DB11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 泰康保险在线测评真题
- 2024年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初中道法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范文
- 军人职业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