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6600字(论文)】_第1页
【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6600字(论文)】_第2页
【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6600字(论文)】_第3页
【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6600字(论文)】_第4页
【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6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拼音教学难点及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6753一、拼音教学可谓是“步步为难” 317898(一)拼音教学的要求 3118391.发准声调的调值 377172.认清声母的形 3221983.复韵母最易混淆 4193024.前鼻韵母的发音与ɑn的变音 4114185.后鼻韵母的发音 415330(二)拼音教学的的难点 4254251.整体认读音节的复杂性 4254362.拼音节时找不到“拼感”,拼“三拼音节”更为困难 4239693.一些特殊规则 5100654.教学对象是低龄段儿童 5270665.教师没有正确的拼音教学理念 510568二、突破难点,不断提升 526289(一)利用学习情境来降低难度 618666(二)用故事来吸引学生 626323(三)利用图片锻炼学生想象 617293(四)教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715726(五)利用儿歌调动兴趣 717745(六)利用游戏增强情感 87171(七)引导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88203(八)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816903(九)听读结合 916008三、结语 97060参考文献 10

摘要拼音进行教学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硬骨头”。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学生通常对符号和拼音的理解不清楚,拼音的形状和书写规则比较复杂,对于大约7岁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因此,目前拼音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拼音学习不感兴趣是一个引起广泛思考的问题。所以,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水平发展以及接受教育能力和性格特点,制订适合的教学研究方法,进行趣味教学,以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拼音的兴趣,实现自己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下面,我们主要讨论如何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使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关键词:拼音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儿童心理特征前言纵观汉语发展的整个历史,汉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自己独立的语法系统、词汇系统和语用系统。语序和虚词在汉语中占主导地位,不同的语序、不同的虚词、意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汉语中的句子顺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你吃过吗?””不能说成“吃饭你了吗?”这样的语法顺序很是独特。不过,最独特发展还是中国汉字,汉字教学不同于拼音进行文字,是一种具有表意文字,读音和意思就是毫无社会关系,知道一个字的读音并不能知道其意思,在汉语拼音出现一些以前我国一直以文字的反切为汉字注音,汉语拼音出现自己以后,才开始逐渐盛行用拼音为汉字注音。所以汉语教学有拼音教学。很多一线老师反映,拼音这部分不好教,学生也很难学。考虑到拼音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拼音教学可谓是“步步为难”(一)拼音教学的要求1.发准声调的调值六个单韵母ɑ、o、e、ⅰ、u、ü貌似是拼音学习中最简单的知识,读准、认清他们的字形并不难。但一加上四声,调值、音高问题很难进行把握,学生可以即刻乱成一团。2.认清声母的形23个声母孩子们能闭着眼睛一背到底,但其中几个长相相似的,学生在辨认形的方面出错率较高,如:“b”与“d”,“p”与“q”,“f”与“t”,“h”与“n”。认错了,发音自然就错了。3.复韵母最易混淆字形记忆最易混淆的还当属复韵母。“ei”与“ie”,“ui”与“iu”,孩子们往往来不及思考就脱口而出一个错音,当老师提醒:“再仔细看看”时,孩子们往往又是不经思考随口换为另一个音。事实上,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些“颠倒”的复合元音。同时“ɑi”很容易在学到三拼音节时与“i-ɑ”混淆,将“ou”与“u-o”混淆得则更多。4.前鼻韵母的发音与ɑn的变音前鼻韵母的认识我们不难,对于中国南方孩子发展而言,难在发音。此外,这里有一个“超级难点”:当“ɑn”的前面出现介母“i”的时候,“iɑn”这样的组合,发“烟”的音:当“ɑn”的前面出现介母“ü”的时候,“üɑn”这样的组合,发“冤”的音。更令人抓狂的是“üɑn”这个组合只和声母“j”“q”“x”“y”相拼,并且,相拼的时候,“ü”上的两点要省写,看起来成了“uɑn”这个样子。这下,孩子们就将其与介母为“u”的三拼音节,如“ɡuɑn”“kuɑn”等混淆了。5.后鼻韵母的发音与前鼻母相比,后鼻母容易,其“大”尺寸也容易识别,困难,发音方法使许多南方教师和学生接触点。(二)拼音教学的的难点1.整体认读音节的复杂性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前面七个“zhi”“chi”“shi”“ri”“zi”“ci”“si”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与规律,学起来比较简单。“yi”“wu”“yu”当中,“yu”发音为“淤”,学生有时会误读为“屋”。“ye”“yue”“yuɑn”最为难记,有的学生从来就没有记清过,更多的孩子是学完很快就忘了,到了中高年级还不能准确读写的大有人在。最后三个:“yin”“yun”“yinɡ”相对容易。2.拼音节时找不到“拼感”,拼“三拼音节”更为困难以上六点是阅读和记忆字母的困难。此外,拼音进行学习能力还有就是一大障碍,即:不懂拼音节。初学儿童往往毫无“拼感”,拼读笑话层出不穷,如:声母“p”与韵母“u”组成音节“pu”,可孩子口中会发出“mu”“hu”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音。这是因为儿童不懂得拼写音节的原则,没有掌握两个辅音和元音连成一个音。你不能仅仅通过跟随它来记住它。再加上“三拼音”,虽然规律相似,但难度更大,错误率更高。3.一些特殊规则拼音学习中会出现两处特殊规则。一是jqxy与ü相拼,音节上的ü要省写点。出现音节“ju”“xu”“qu”时,学生往往把韵母当作“u”。尤其是出现在复杂一些的音节中,如“jun”“qun”“juɑn”“xuɑn”“yun”“yuɑn”等,易将其与字母“u”真正发“屋”音的“ɡun”“hun”等音节混淆,孩子记不清这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字母,为何一会儿发“屋”的音,一会儿发“淤”的音。另一处规则是:标调规则。在书写中,原则上是声调以及帽子可以戴在自己发音时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学习字母一个头上,但有个特例,即:韵母为ui时,标调标在i头上,韵母为iu时,标调标在u头上。4.教学对象是低龄段儿童刚入学的新生都是7-18岁的幼儿。他们在认知阶段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突然出现一堆毫无意义的字母,上课40分钟内消化这么多知识点真的很难。此外,新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学生的生活,课堂纪律的组织也占用了部分时间,如果不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5.教师没有正确的拼音教学理念作为中国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对拼音本身的特点就是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要了如指掌,这样我们才能发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然而,我们大多数老师自己对拼音的概念并不清楚,正如前面提到的,他们也把拼音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教授,并没有把它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工具。导致学生们产生误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字母,元音和声调的顺序教字母,死记硬背字母,这当然使拼音变得枯燥,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二、突破难点,不断提升面对这些困难,教师应遵循儿童母语学习的规律,认识到儿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依靠无意识注意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语言要童趣,方法要巧妙,要能让我们学生自己喜欢又明白。(一)利用学习情境来降低难度拼音中许多字母的发音和形状很容易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辨别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创造一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适合学生现有经验的教学情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未入学的初中生独立学习。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情境可以进行有效降低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例如,在教学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制作动物头饰、唱儿歌、组织学生参与表演活动:“j、q、x,好朋友,三人一块去郊游。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让学生了解童话表演中的字母、拼写规则和教学内容。此外,我们可以借鉴语文综合学习的形式来设计学习活动,如“信体操”、“信卡通设计”和“信小型表演”。(二)用故事来吸引学生老师我们可以编出“巧故事”来化解教学难点。如“iɑn”这个组合,发“烟”的音,“üɑn”这个组合,发“冤”的音。怎样让孩子牢记?编个故事,其中暗藏发音的“理由”就好记了:“ɑn”是天安门,是中国最神圣的地方,每个到首都旅游的人都会去参观,小“i”与小“ü”也一样。一天,小“i”在天安门前游览时吸了支烟,看,“i”的字形像不像一支烟?小“i”吸完烟,将烟头随手丢在地上走了。正巧,小“ü”走到了丢烟头的地方。工作人员以为烟头是小“ü”丢的,批评了小“ü”。小“ü”觉得很冤枉。记住一句顺口溜:小“i”在天“ɑn”门前吸了根“iɑn”(烟),小“ü”被批评真的好“üɑn”(冤)枉。一个个巧妙的故事解决了困难,充满了乐趣,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利用图片锻炼学生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图片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将学生通过引入学习生活情境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然后进行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讨论每个字母的音、形。此外,教师还可以自行收集课外插图或设计情境图,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们在教授字母“f”时,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在“f”旁边有一幅大佛像,教师说:“这个图片是什么呀?”学生答:“佛”,此时学生的形象思维被完全激活,接着顺势讲解“f”的音、形。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音译或音译的方法将字母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四)教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著名教育家成尚荣说:“语文教学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儿童学语文。”同理,拼音进行教学方法不是教拼音,而是教儿童学拼音。只有掌握该方法,学生才能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断,并从被动转向主动。虽然一年级的学生规模很小,但对学习方法的渗透仍应得到重视。比如,复韵母“ei”与“ie”,“ui”与“iu”学生总是混淆。如果我们教给学生他们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就可避免。老师可以这样描述:傅云母家门前的一张幻灯片,吸引了单韵母亲的宝贝。其实每个复合元音的宝宝都是两个单元音的宝宝一起滑出来的。看,“i”滑到了“u”身边,注意我的口型与发音(老师慢慢地示范“iu”的发音过程),它俩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就变成了“iu”。记住顺口溜:“i”滑到“u”,“iu”“iu”“iu”。“ui”的教法亦如此。这充满生活童趣的表达,渗透了这些复韵母的发音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可以发现,学复韵母的发音与书写,只要我们掌握“从前音滑向后音”的规律,就可有效避免出现混淆。另一个例子是拼写音节。要掌握边放渗透拼写的方法,老师可以借用拼音王的口吻,告诉学生拼写的秘诀:辅音轻、元音一进。这个句子,第一次教的时候要告诉学生拼写,并在后面重复,指导使用。(五)利用儿歌调动兴趣长期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己最喜欢儿歌,而且我们每次学习儿歌时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学习发展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儿童节歌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并将教学内容写成学生最喜欢的押韵,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我们在学习“b、p、m、f”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四个拼音的读音及教材中的插图,编写一个朗朗上口的儿歌,即:“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老师带领学生们齐声朗读儿童歌曲。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被要求集中注意力在“斜坡,佛,广播和触摸”这四个词上。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学管理方式符合要求学生通过认知发展水平是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问题所在,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注意观察学生可以比较喜欢的东西,然后将学习研究内容融入到学生喜欢的东西中,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持续保持较高的学习工作热情。(六)利用游戏增强情感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拼音教学应注重自己的兴趣,建议以活动形式或游戏形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精力肯定不会集中。如果我们采用游戏发展方式进行实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会对学生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自由、放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能够实现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工作效率。例如,在学习首字母和期末考试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摘西瓜的”游戏,并把所有的字母放在教室中间的一个西瓜模型上。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在听清楚字母后迅速去找那个贴有字母的西瓜,最后看哪位小朋友捡的最多,给予一定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广泛收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以适应游戏,使学生对游戏保持较高的新奇感和好奇心,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七)引导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发展推动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者开始关注任何一个能够通过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知识技能的方式。尤其是在拼音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展认知能力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是广大中国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需要继续实践的学科。例如,当我们教“j”时,老师问学生,“哪个孩子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得这封信的?””此时,一个学生说:“它像我奶奶家的雨伞勾。”另一个学生说:“它像妈妈中午买的豆芽!”此时,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被完全可以激发出来了,大家都在进行积极通过搜索自己社会生活中像“j”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认知程度的认识,而且可以锻炼创新意识。总之,在小学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读、写、记”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形象思维能力,认真抓住学生的性格、兴趣,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八)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课程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课程。汉语拼音作为一种工具,重在应用。学生学完所有拼音后,可以把身边的东西做成拼音卡,贴在物体上,可以贴在家里,也可以贴在学校,让学生一直看到拼音,产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多读中熟练拼写。(九)听读结合在传统的教学研究方法管理模式中,常常是老师领着学生进行朗读,而学生信息获取汉语拼音正确发音的唯一途径之一就是需要老师的发音。许多教师特别注意儿童的听力训练,往往以反复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听,并与阅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7-10岁儿童大脑皮层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事物,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教学方法,既要教师阅读,也要学生探索。了解如何阅读汉语拼音。如果一个儿童都纯粹机械的重复,不仅会引起这一阶段孩子的疲劳,也可能会影响造成学生感知学习能力不断下降。视觉刺激的主要手段是要求学生注意教师的发音和口音。这个阶段的教学可以在上半节课,上半节课,学生一般比较集中,学生可以注意老师的发音,然后老师会演示发音,引导孩子正确地阅读拼音,并利用视觉和听觉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总结:总的来说,在目前的一年级教学工作中,学习汉语拼音是一项重点任务和工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重视。老师我们需要通过采用多种办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抛弃以往不合常规的填鸭式教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也要结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收读、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的实际情况,学生也必须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期的汉语学习铺平基础。三、结语虽然分析了拼音难以学习困难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一些缺点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所谓的教学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它总是不完美的,我们需要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探索它的规律。

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