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D/1D/wKhkGWWVa86ADKmVAAFpiACh3zE279.jpg)
![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D/1D/wKhkGWWVa86ADKmVAAFpiACh3zE2792.jpg)
![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D/1D/wKhkGWWVa86ADKmVAAFpiACh3zE2793.jpg)
![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D/1D/wKhkGWWVa86ADKmVAAFpiACh3zE2794.jpg)
![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D/1D/wKhkGWWVa86ADKmVAAFpiACh3zE2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风筝》第二课时教案《风筝》其次课时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改变,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育搜集整理信息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改变,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改变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爱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爱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爱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细心做着,心中充溢了向往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旧愉快,把它叫做华蜜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爱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愉快的心情,强调依旧。
板书:依旧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旧愉快,把它叫做华蜜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愉快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飘舞着,我们愉快地叫着,在田野里舍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爱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愉快的心情?
板书:舍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愉快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找寻,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没精打采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老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改变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没精打采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终部分,思索我们找到华蜜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探讨。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改变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沟通。
板书:10风筝
做风筝兴奋
放风筝兴奋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过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相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细心、希望、依旧”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改变。
3、能仿照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详细地写出自己不断改变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改变。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详细地写出自己不断改变的心情。
其次课时
一、导入唤起情感
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欢乐的我们可以在田野逍遥自在的放风筝。你能介绍你是怎么放的吗?风筝飞得高吗?玩的快乐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共享他们的欢乐吧!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什么事,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三、读中感悟
1.默读思索:“做、放、找”哪一部分最好玩?
2.小组沟通:将自己认为最好玩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好玩的理由。
3.全班沟通(最好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特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相识到,“做、放”都很好玩。假如有学生认为“找”也很好玩,应予以特殊确定和激励。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其次段,依据朗读状况,相机指导正确、流畅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向往”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细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向往”)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旧欢乐?
3.指导有感
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欢乐,谁能把他们的欢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美丽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欢乐的心情。
3、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留意指导“最大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读一读:专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觉“我们”的心情有什么改变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觉。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纳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请读读5、6、7、8自然段。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受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接着找寻我们的“华蜜鸟”……为主要体会句。)
4、绽开想象:他们在水磨坊找到华蜜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组22课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细微环节描写,品尝刘老师对人生主动乐观的看法和坚韧执著的精神,感悟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借景抒情、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品读课文中的细微环节描写,体会刘老师酷爱生活、乐观开朗的生活看法,以及他敬业爱生、追求志向的精神,研读课后习题2的三句话,抓住关键词语,体悟人物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志向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流程:
板块一、感受作者的情思
1.师:这节课我们接着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内心世界,跟着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读题:《志向的风筝》)。
2.师:春天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伸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玩耍,引得多数人仰视天穹。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每逢这时,作者便想起了刘老师,想起了他放上天空的风筝。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发出了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的呼喊。
3.阅读提示:
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1、2两节以及第6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体悟浮的表达效果。
②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2两句,划下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从这些细微环节描写中,你初步相识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③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作者借景思人的深情。
4.阅读沟通。
5.深情导读: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伸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玩耍),引得(多数人仰视天穹)。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醒悟),一种(伸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每逢这时,具有(活力阳光)的刘老师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是(那么忠厚,那么慈爱)。我呼喊着:(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板块二、感悟老师的品行
一、师(过渡):刚才,我们在品读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而最让作者不能忘怀的是感动他一生的几件事。接下来,让我们倾听作者讲解并描述的故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
二、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为什么能让人怦然心动?
三、同桌相互沟通
画面一:笑谈腿疾
(屏显):只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闻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气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了一片笑声。
1.师:细致阅读这段话,你读出了怎样的刘老师?
2.师:真不简洁,你们读出了幽默的刘老师,读出了开朗的刘老师,读出了笑对人生、不怨命运的刘老师。(相机板书:乐观、幽默。)
3.师:刘老师是怎样给学生讲故事的?(笑)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讲解并描述丢腿的故事吗?(指读)从笑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4.师:谁再读一遍这个故事,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幽默。
5.师:(引读)刘老师的故事感染了学生(读下去。)
6.入情朗读,咀嚼文字。
(屏显):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敬重。
①因为________,所以教室腾起一片笑声;因为________,所以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因为________,所以(同学们)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敬重。②泛字用得太精确了,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这个词用得好,好在________。
7.师:这一细微环节描写得多么传神啊,谁能把这微妙的情感改变读出来吗?(指名读。)
8.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乐观、幽默),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画面二:上课板书
1.师(过渡):刘老师,您在你哪里?您课堂上特有的板书姿态,恒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2.(屏显):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大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3.阅读提示:
①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让你怦然心动?
③品一品,说一说:你专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4.学生探讨沟通。
5.师:真了不得,你读出了敬业的刘老师,你读出了意志坚毅的刘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红色的词语(撑地、离地、急速一转)。读到这些关键的词,你想到了什么?
6.师(引读):①刘老师讲着讲着,他要写板书了:(女生读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再转向讲台);②刘老师深情地读着读着,又要写板书了:(男生齐读);③就这样,每逢要写板书时:(男女生齐读);④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只靠着(深情地分组读:)(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一天不知要(这样跳动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烈的心跳)。
7.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刘老师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烈的心跳呢?
8.师:是啊,刘老师板书时转身的动作已经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为他的敬业的精神而感动,为他坚韧的意志而激烈。(相机板书:敬业、坚毅。)
9.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敬业、坚毅),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画面三:放逐风筝
1.师(过渡):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种伸展的快意便浮现心头,刘老师便在操场上放起亲自制作的风筝。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请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第7至第9自然段。
2.阅读提示:
①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放风筝、追风筝的哪些细微环节让你怦然心动。
③批一批,注一注:读到感动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④品一品,说一说:你专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
3.研读沟通
A(屏显):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愿失去亲自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视白云,凝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回旋。
①师: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
②师:真聪慧,真会学习!你们读出了心灵手巧的刘老师,读出了心胸宽广的刘老师,读出欢乐的刘老师,读出了阳光自信的刘老师,读出了充溢童心的刘老师(相机板书:阳光、自信。)
③小组探讨:刘老师为什么绝不愿失去亲自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呢?(探讨后再读这段话。)
④口语交际:刘老师仰视白云,凝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回旋他在想些什么呢?说说刘老师的心声。
⑤老师(引读):我经常站在他旁边
⑥导读体悟:为什么刘老师脸上漾出甜蜜的笑?体会漾的表达效果。
⑦师:让我们再读这段话,读出刘老师的欢乐,读出刘老师的甜蜜,读出刘老师的阳光自信,读出他充溢童心的心声。
B(屏显):有一次,他有意地撒脱手,任飘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逐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最终,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细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意的神气。
①启发说读:这是一幅感人的画面,刘老师有意撒脱手,纸燕带动长长的细绳和线拐在地上飞跑,刘老师(指名读),刘老师拖着残疾的腿,奋力追逐着,他可能这样想(指名说),可能这样想(指名说),还可能这样想(指名说)同学们心疼老师,想这样做(指名说),想这样做(指名说),他却喊着(指名读)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的刘老师啊!
②沟通探讨:刘老师抓住撒脱的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意的神气。刘老师抓住的仅仅是线绳吗?
③师:读了这段话,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相机板书:坚韧、执著。)
4.师:刘老师拼搏坚韧的意志,酷爱生活的`执著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朗读第7至第8自然段,记住这动人的场面。
5.口语交际:面对这样的意志坚韧,充溢阳光,酷爱生活的刘老师,你想说些什么?
6.激情朗读:
(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阳光自信、坚韧执著),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板块三、体悟课题的蕴意
1.师:读了刘老师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眼前出现出刘老师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作者的心灵深处,刘老师照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跑、跳跃、旋转,恒久表现他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酷爱,他用那双写了多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志向的风筝。此时,我们怦然心动,不由得与作者一起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喊(齐呼):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学生探讨:
①我们的心始终被刘老师感动着。刘老师的哪些精神震撼了你?
②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只风筝吗?
③刘老师的志向是什么?
(刘老师的志向就在他放飞与追逐的风筝里,对命运的挑战与抗争,对生活的酷爱与追求。刘老师的志向就在他旋转的拐杖里,对生活的执著与追求,对学生的奉献与关爱。)
④以志向的风筝作为课题,有什么含义?
(风筝寄予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酷爱与追求,身残志坚的他,为我们树立了战胜困难的路标,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志向的种子,在我们心中腾起了一只只志向的风筝。)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漂亮、喧闹的天空写详细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打算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漂浮的情景(伴随美丽的音乐)。
(4)协助背诵的两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详细写的。
2.朗读一、二节。老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种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细致视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
),有(
),有(
)…就是没有(
)。
二、发觉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种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详细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详细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看法。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沟通。
3)组长最终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沟通学习结果,老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兴奋的语气。
三、发觉学习(二)
1.过渡:胜利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欢乐。观赏风筝在天上随风漂浮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美丽的音乐观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漂浮的情景。
3.多漂亮的天空,又多喧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漂亮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老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漂亮的天空写详细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像的句式:
什么,怎样,似乎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漂亮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似乎()。
那碧绿的“大蜻蜒”,(),如同()。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协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漂亮的“大蝴蝶”()。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喧闹极了。那金黄的“小蜜蜂”,(),似乎()。那鲜红色的“大金鱼”,(),似乎()。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仿佛()……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总结语:
“天空中的风筝随风漂浮,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艳丽,更加漂亮。”多么漂亮的风筝,多么漂亮的天空,多么欢乐的心情。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安逸、满意、欢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语言加深体悟刘老师的人物形象。
2.进一步体会浓浓的师生情,弄清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3.理解“志向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4.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尝典型事例,感悟刘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志向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教学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老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培育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习惯,运用补充的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培育学生自能读书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引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师述: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志向的风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作题目?这节课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设计理念:由上节课学生的疑问引入,学生学起来会更专注。)
3.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三件事?老师引述:一是(谈腿疾),二是(写板书),三是(放风筝)。
这位刘老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深情地思念他呢?让我们深化研读这三件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深处。
二.感悟刘老师形象,理解“志向的风筝”的一层含义。
1.请自由读这几部分的描写,画出最能表现刘老师特点的句子或圈出相关的词语,把你读到的刘老师的特点写在旁边。
2.说说你从文中读懂的刘老师。别人发言时要耐性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不同收获可以发表。
学生沟通过程中相机出示句子,引导进一步体会,练习感情朗读。
(1)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闻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气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风趣、幽默、乐观)
抓住“笑着”体会刘老师的幽默源自对生活的乐观。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为什么不写呢?引导学生明白围绕中心选材。
(2)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大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动旋转多少次。
圈出描写刘老师写板书动作的词,细致体会,你从中体会出什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的跳动旋转多少次。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想想为什么要对“写板书”描写得如此细腻?
刘老师工作上仔细,坚毅不屈的特性还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站上好几个小时”说明什么?为什么他不坐下来?透过这几个字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工作仔细、坚毅不屈、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乐于奉献、意志坚韧等)
你此时有什么感受?把你对刘老师的钦佩之情带进去读。
文中像这样细腻的描写还有多处,我们要细心体会,只有会读书的人能够成为它的知音。
一个残疾老师对工作如此仔细,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为什么?
(3)他的风筝各种各样:有最简洁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心灵手巧、酷爱生活、乐观)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愿失去亲自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引导从“绝不愿”来体会。指导读出刘老师的坚毅不屈。)
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乐观、开朗)
理解“漾”的表达效果,体会刘老师的乐观坚毅。
有一次,他有意撒脱手,任飘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逐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最终,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意的神气。(乐观坚毅、自强不息)
刘老师去抓风筝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对刘老师说什么?他为什么还非要自己去拿?想象师生对话,揣摩刘老师的内心。
出示想象题:看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回旋,刘老师脸上现出得意和满意的神气。他肯定在想: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改变”.
2、想象拓展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改变并找出相应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心情改变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改变写详细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巩固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介绍了孩子们与风筝间哪些情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二、感受做风筝的“欢乐”
1、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孩子们做了什么样的风筝?是怎样做的?(找出重点词语)
2、沟通:重点:1理解“细心”
2从“细心”可以体会到什么?
3你做过什么风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4仿说句子:a-----我在-----细心------
b-----在-------细心-------
3、孩子们在做风筝是,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划出来。
4、沟通结合重点:1理解“向往”找反义词(“希望、“憧憬”)
2想象孩子们心中充溢了怎样的希望?
3联系上下文理解“依旧”,用“依旧”仿说句子。
4说说为什么“我们”做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我们依旧愉快?
5、有感情读出做风筝时的“欢乐”
三、感受放风筝的“兴奋”
1、你放过风筝吗?加上动作说说你是怎样放风筝的?
2、全班演示放风筝,说说放风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烈”)
3、自由读第3小节,找出文中表达孩子们放风筝时“兴奋、激烈”的词句。
4、沟通:结合:想象:1“我们愉快地喊叫着”,我们在喊着什么?
2想象说话:天上的风筝各种各样:有------,有-----有-----……,一会儿------,一会儿-------,让人看了真-------。
5、有感情读第3小节
四、感受找风筝时的“难过”
1、正值风筝放得最高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这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惊失色”、“千呼万唤”)
2、理解:1“大惊失色”,让学生作表情。
2“千呼万唤”,想象我们怎样的呼喊?
3从这两个词体会我们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样的?(“焦急”),读好这两个词
3、风筝不见了,我们四处找寻,想象我们找了哪些地方?
4、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见风筝的踪影,当时我们是怎么样的?(“没精打采”)
5、沟通:1说说“没精打采”是什么样子?(表情演示)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没精打采”的时候,仿说“没精打采”
3体会“没精打采”的时候,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读出“难过”
五、想象拓展
1、我们的风筝真的找不到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引读“一抬头,望见远远的水面上…..我们向那房子跑去,接着找寻我们的“华蜜鸟”。
2、想象:我们到了水磨坊,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找到“华蜜鸟”。
3、以“我们向水磨坊跑去,接着找寻我们的华蜜鸟”,为开头说一段话。
六、作业:
1、积累写写描写心情的词语。
2、续写课文。
《风筝》其次课时教案7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策略
- 电商平台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运营
- 现代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策略研究
- 水力发电机组项目融资计划书
- 保洁专业知识培训
- 202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上课课件 U1 Period 6 Writing
- 磨砂板作业治疗
- 监理单位现场管理
- 电厂知识点分享
-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我的作品排行榜》教学设计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JJG 976-2024透射式烟度计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幼儿园中班绘本:《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 小学生读书卡模板
- “君子教育”特色课程的探索
- 冲击地压讲座
- AS9100D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范本)
- 完整版本苏教版本译林小学英语语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