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国民收入核算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的含义与加总;2.按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或GDP;3.按收入法核算的GDP及其他指标;4.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一、单项选择1.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a.政府支出;b.税收;c.净出口;d.投资。2.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a.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3.社会保障支付属于〔〕。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4.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5.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局部的是〔〕。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净额。6.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a.私人储蓄;b.预算盈余;c.a和b的和;d.既不是a也不是b。7.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8.净投资是指〔〕。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净值;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9.通过〔〕我们防止了GDP的重复记算。a.剔除资金转移;b.使用增值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10.假设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500;b.$480;c.$470;d.$440。11.实际GDP是通过〔〕得到的。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12.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产出为100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那么第8年的当期产出等于〔〕。a.2000;b.30000;c.40000;d.15000。13.假设C=4000亿美元,I=700亿美元,G=500亿美元,X=250亿美元,那么GDP等于〔〕。a.5450亿美元;b.5200亿美元;c.4950亿美元;d.4700亿美元。14.〔〕的说法是错误的。a.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折旧;b.国内收入等于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拥有者获得的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d.国内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15.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16.GDP不反映〔〕。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17.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8.以下各项只有〔〕不反映国民净福利。a.休闲的价值;b.污染的本钱;c.二手交易的价值;d.非市场收入。19.假设总供应是540亿美元,消费是460亿美元,投资是70亿美元,在该经济中〔〕。a.方案投资等于方案储蓄;b.存货中包含有非方案投资;c.方案投资等于非方案投资;d.方案投资等于存货投资。20.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到年末到达〔〕亿美元。a.5800亿美元;b.5200亿美元;c.4700亿美元;d.800亿美元。21.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补偿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a.5800和800;b.5500和5200;c.500和200;d.500和300。22.净出口是指〔〕。a.出口加进口;b.全部产品无内销,均为出口;c.出口减进口;d.进口减出口。23.业主收入是指〔〕。a.公司收入;b.非公司企业收入;c.居民收入;d.厂商收入。2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反映〔〕。a.实物;b.价格;c.实物和价格;d.既非实物,又非价格。2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a.折旧;b.转移支付;c.个人所得税;d.间接税。26.〔〕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7.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8.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表述才是正确的。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至少有一项提高了。29计入GDP的是〔〕。a.购置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置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3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置一台计算机;d.a、b、c。31.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置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置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置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32.〔〕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流转税。33.〔〕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取得利息。34.〔〕不属于政府购置。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建造办公大楼。3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36.以下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37.〔〕的命题不正确。a.国内生产净值〔ND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I〕;b.国内生产净值〔NDP〕加资本损耗〔折旧〕等于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二、多项选择1.〔〕是存量。a.货币数量;b.进口额;c.工资额;d.资本量。2.〔〕是流量。a.货币数量;b.进口额;c.工资额;d.国民收入。3.〔〕等属于政府购置。a.购置军需品;b.购置机关办公用品;c.社会保险;d.政府债券利息。4.〔〕等属于转移支付。a.购置办公用品;b.社会保险;c.退伍军人津贴;d.政府债券利息。5.国民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后的余额。a.间接税;b.个人所得税;c.公司所得税;d.资本消耗补偿。6.个人消费支出包括〔〕。a.住房;b.耐用消费品;c.租房;d.非耐用消费品。7.公司利润包括〔〕。a.租金;b.股息;c.公司所得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8.GDP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那么它等于〔〕之和。a.消费支出;b.投资支出;c.政府购置支出;d.净出口。9.GDP如果用收入法来衡量,那么它等于〔〕之和。a.工资;b.利息和租金;c.利润;d.间接税。10.国民收入核算中几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a.NDP=GDP-折旧;b.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c.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d.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名义GDP;4.实际GDP;5.人均GDP;6.潜在GDP;7.充分就业;8.GDP缩减指数;9.最终产品;10.中间产品;11.附加值;12.国内生产净值;13.国民收入;14.个人收入;15.可支配收入;16.消费;17.储蓄;18.总投资;19.净投资;20.重置投资;21.政府购置;22.转移支付;23.净出口;24.政府支出;25.政府收入;26.政府税收;27.预算盈余和预算赤字;28.物质产品平衡体系;29.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四、判断题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土原那么,国民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民原那么。〔〕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3.国民收入核算的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新价值总额,它等于各种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所产生的附加值总额,这个附加值总额刚好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4.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5.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市场上销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6.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核算的国民收入,非常全面,没有任何遗漏,既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也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福利状况。〔〕7.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和出口加总起来。〔〕8.从理论上说,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是相等的,因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收入总是等于它的支出。〔〕9.按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各种要素的报酬加总起来,它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利润。〔〕10.国内生产总值中包括折旧,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价值总额,只有国内生产净值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价值总额。〔〕11.政府转移支付可以导致私人支出的增加,国民收入会增加,因此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计入政府转移支付。〔〕12.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除了计入各种要素的报酬外,还要加上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以及折旧。〔〕13.折旧是总投资的一局部,既然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计入的是总投资〔私人投资+政府投资〕,所以为了使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相一致,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必须计入折旧。〔〕14.间接税为政府所得,企业转移支付为其他成员所得,它们不是要素的收入,但它们是生产本钱,是一个经济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的一局部,所以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也要把它们计入进去。〔〕15.国民收入等于各种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乘积,所以无论是产量增加还是价格提高,都会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16.实际国民收入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名义国民收入是按本期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实际国民收入与名义国民收入的差异,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物价水平变动的程度。〔〕17.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义国民收入的差异,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情况。〔〕18.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说明,国民收入均衡时,总投资一定等于总储蓄。〔〕19.既然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是投资恒等于储蓄,那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也一定等于储蓄。〔〕20.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作为两种核算体系,都是核算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五、辨析题1.一个国家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的人民越富有。2.出于国民收入核算的需要,在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把折旧参加进去。3.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局部,在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并没有把它计算进去,那么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就不应该在个人收入中参加政府的转移支付。4.既然名义GDP受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共同影响,那么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增加了,就意味着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都提高了。六、简答题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异同点。2.试比拟实际GDP、名义GDP、人均GDP、潜在GDP概念。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中间产品剔除在外?如果计算了这些商品,结果会如何?试解释一种能解决中间产品问题的计算方法。4.在计算GDP时,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5.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试比拟储蓄与投资的区别与联系。6.什么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8.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9.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10.为什么人们购置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11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1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13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14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GDP?1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影响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一个?为什么?16.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17.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方案储蓄总等于方案投资?18.为什么GDP可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表示?19.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为什么要计入折旧?20.为什么说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21.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应分析的关系如何?七、论述题1.试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大核算方法。2.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哪些缺陷?3.试比拟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的异同。八、计算题1.假设某国某年有以下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表11-1某国某年列国民收入帐户单位:10亿美元资本损耗补偿356.4红利66.4雇员酬金1866.3社会保险税253.0企业支付的利息264.9个人所得税402.1间接税266.3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个人租金收入34.1政府转移支付347.5公司利润164.8个人消费支出1991.9非公司业主收入120.3请计算:〔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2.某国某年有以下经济统计数据:表11-2某国某年经济统计数据单位:10亿美元私人部门总投资59间接税25社会保险费8净出口4公债利息3资本折旧21家庭消费支出206政府购置59转移支付20公司所得税22公司未分配利润13个人所得税29根据上列数据计算〔1〕GDP;〔2〕NDP;〔3〕NI;〔4〕PI;〔5〕DPI3.一个棉农一年生产1000元籽棉〔假定其生产籽棉的中间本钱为0〕,经过假设干生产过程,最后服装成品的售卖价值为6000元。根据表中数据分别计算总产值和总增加值。并分析为什么不宜用总产值来衡量一国财富。表11-3服装的生产过程单位:亿美元生产者产品总产出棉农籽棉1000扎花厂棉花1400纺纱厂棉纱2000织布厂棉布2800印染厂花布3800服装厂服装5000销售商销售60004.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00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试计算:〔1〕2000年和2004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年,那么2004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200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2004年价格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表11-42000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产品2000年产量2000年价格2004年产量2004年价格A251.50301.60B507.00608.00C406.00507.00D305.00355.50E602.00752.505.假定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6.假定一个经济体系中,消费为1000,储蓄为100,政府支出为300,如果政府预算是平衡的,请计算GDP。7.假设储蓄S=200,预算赤字为50,贸易赤字为10,那么投资为多少?8.假设GDP=500,消费C=350,转移支付减去税收为20,投资I=150,预算赤字为120,那么净出口为多少?假设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可支配收入将发生什么变化?九、案例分析1.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2.14%、日本的35.43%;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根据这个资料,你认为要提高我国的GDP,应从哪些方面入手?2..1978年至2000年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速到达15.31%,不仅在大多数年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而且比世界贸易平均增速高出近8个百分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占GDP比重〕也从1978年的9.8%上升为2000年的43.9%,2003年已到达60%。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3.纠正消费价格指数的偏差:对不起,错误的数字也许会使它不适用于经济经济统计数字每天都涌入新闻,它以一种可以使华尔街股价上扬或低落的预兆准确性影响政府政策,甚至左右选举。消费物价指数比预期的多上升了0.1%吗?经济增长比人们希望的减少了0.5%吗?但如果统计数字错了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些数字始终按同一方向错下去又会怎么样呢?一些研究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家现在一致认为,用物价消费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要远远慢于我们所认为的,通货膨胀被高估了。在费城联邦储藏银行从事研究的经济学家列昂纳德·纳卡姆拉〔LeonardNakamuna〕以研究通货膨胀著称,他认为至少在20年间通货膨胀被过高估计了。他认为,70年代中期每年高估了将近1.25%,而在90年代中期上升到将近每年2.75%。分析通货膨胀被高估,对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核算产生的影响。第一单元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1.b;2.d;3.b;4.a;5.b;6.c;7.d;8.d;9.b;10.b;11.b;12.b;13.a;14.a;15.c;16.b;17.d;18.c;19.b;20.b;21.c;22.c;23.b;24.a;25.c;26.b;27.b;28.d;29.d;30.d;31.a;32.b;33.c;34.b;35.d;36.d;37.a。二、多项选择1.ad;2.bcd;3.ab;4.bcd;5.ad;6.bcd;7.cd8.abcd;9.abcd;10.abcd。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外乡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本国国民在本国国土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2.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地区〕一定时期内全体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本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3.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当期总产量×当期价格4.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用从前某一时期作为根底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即按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当期总产量×基期价格。5.人均GDP是指按人口平均的GDP。人均GDP=GDP÷本期人口数。6.潜在GDP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或自然率下的国内生产总值。7.充分就业,按凯恩斯的解释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即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按弗里德曼的解释是自然率下的就业状态,即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状态。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和工作条件但就是找不到工作;周期性失业指经济萧条时所产生的非自愿失业;自然率为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的合称,自然失业率指不可防止的失业率,相应的就业率称为自然就业率。8.GDP缩减指数就是一种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指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用GDP来衡量的物价水平变动的程度,是一种全面反映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价格指数中还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等。9.最终产品是指被购置后用于最终消费而不再转卖和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劳务。包括生活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10.中间产品是指被购置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原材料、辅料等。11.附加值也叫增加值,指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附加值=销售值-中间产品价值。12.国内生产净值指GDP剔除资本损耗的净价值,整个社会净增的新价值总额。NDP〔或NNP〕=GDP〔或GNP〕-折旧〔depreciation〕。13.国民收入〔简称NI〕指全社会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14.个人收入〔简称PI〕指个人获得的总收入。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15.可支配收入〔简称DI〕指可供个人直接花费的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现在消费+未来消费=消费+储蓄。16.消费通常指私人在生活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而政府消费被计入政府购置支出中。17.储蓄通常指私人收入中不用于当前消费而用于未来消费的局部。它来自于节欲〔节约〕,可以转化为投资,在未来生产出消费品。18.总投资指用于资本资产增加和更新的支出,即用于机器、设备、存货和住房〔包括厂房〕购置的支出。投资可分为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它们的关系是: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19.净投资是一定时期内使资本数量增加的支出。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20.重置投资是维持资本完好性,即弥补资本损耗的支出,又称为折旧。重置投资=总投资-净投资。21.政府购置指各级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维持政府日常运转所发生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购置以及用于公共工程和雇员工资等的开支。22.转移支付是一个经济主体向另一个经济主体单方面支付,并不发生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转移支付有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向私人或企业的单方面支付,如财政补贴、救济等;企业转移支付指企业向其他主体的单方面支付,如赞助、捐赠等;私人转移支付指私人向其他主体的单方面支付,如馈赠、遗赠等。23.净出口指进口和出口的差额,即出口-进口。出口指国外一定时期内向本国购置的商品和劳务价值量;进口指本国一定时期内向国外购置的商品和劳务价值量。24.政府支出又称财政开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政府购置和转移支付的总支出。在GDP核算中,只计入政府购置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单方面的支付,并不发生产品和劳务的交换,并不反映总产出。因此转移支付不计入GDP。25.政府收入又称财政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来自于税收和债务的总收入。26.政府税收是政府向居民征收的税赋,包括所得税、销售税、货物税、流转税等,所得税称为直接税,其他税种称为间接税。实际上税收是政府向居民提供各种劳务的报酬。27.预算盈余和预算赤字,又称政府储蓄。指政府净税收〔总税收-转移支付〕减去政府购置的余额。如果其余额是正值称为预算盈余,如果其余额是负值称为预算赤字。28.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所以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总和。29.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以西方经济学为依据,认为所有经济活动均创造价值,所以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和劳务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的价值总和。四、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11.错;12.对;13.对;14.对;15.错;16.对;17.对;18.错;19.错;20.错。五、辨析题1.错。因为:〔1〕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越快,说明其经济的运行状况越好,比方我国假设干年来的情况就是如此。但国内生产总值的上下并不能反映一国的贫富。这种贫富的衡量还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数量的比照。〔2〕反映一国贫富状况的指标是人均GDP,GDP的人均占有量才能说明人均占有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其数量越大,表示越富有。比方我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很高,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所以中国还是个贫穷的国家。2.对。因为:〔1〕按照国民收入核算的根本原理,一个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绩效是新增的价值总额,即附加值总额,但严格地讲,它并不全是新价值,因为其中包含着固定资本的转移价值。可是,为什么要把它计算进去呢?这是因为,附加值总额恰好等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出于核算的方便,用支出法核算出来的GDP中就包含了折旧的价值。真正反映经济绩效的指标应该是国内生产净值。〔2〕在按收入法核算GDP时,计入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折旧并不是要素的报酬,为了使收入法核算的结果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相一致,必须把折旧计入进去。况且,收入法又称为本钱法,从本钱的角度看,折旧是弥补资本损耗的本钱。3.错。因为:〔1〕转移支付是单方面的支出,并不发生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从而转移支付的大小,不反映产品市场的生产情况。所以在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只能计入购置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个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置、国外净购置,而不能包括转移支付。〔2〕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当计算个人收入时,政府转移支付使个人的收入增加,不计入转移支付就不能正确计量个人的收入。从另一个层面看,政府转移支付的来源是政府税收,政府税收是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新价值的一局部,理所当然地是GDP的一局部。转移支付实质上是把取之于民的新价值还之于民一局部。4.错。因为:〔1〕名义GDP是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GDP。因为GDP=∑PiQi,所以导致名义GDP增加的因素就是各种产品的价格和产量。〔2〕当名义GDP增加时,意味着三种可能:可能产量未变,产品价格提高了;可能价格未变,产量提高了;可能价格和产量均提高了。所以说名义GDP增加了,就意味着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都提高了的命题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六、简答题1.答:〔1〕相同点:它们都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新价值,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不同点:GDP是按照“国土原那么〞计算国民经济的生产成果,即不管经济活动参与者是否为本国国民,只要在本国领土的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GNP是按照“国民原那么〞计算国民经济最终成果。即不管本国国民居住在哪里,其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果都包括在内。〔3〕GNP与GDP的关系为: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DP+国外净要素收入。2.答: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DP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名义GDP反映的是当期货币价值,实际GDP反映的是与基年相比拟的实际价值,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距,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富裕程度和水平,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的GDP,那么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GDP;潜在GDP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缺口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失业状况。而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也可称为自然失业率。3.答:剔除中间产品,是为了防止GDP的重复计算。假设中间产品被计算在内,那么会严重的重复计算。为了防止重复,可用价值增加值法。4.答:计算GDP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GDP是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最终产品价值以货币来衡量,它等于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第二,GDP以最终产品价值计量,不计入中间产品价值。第三,GDP只计算计算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第四,GDP一般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地下经济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5.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投资那么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财货今年比去年的增加量。这一增加显然只能是来自当年新创造出来的国民产品中没有被人们消费掉的那局部产品、故有:消费品+资本财物=个人消费+投资=个人消费+储蓄。换句话说,投资来自于储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即等于储蓄。6.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即现价〕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既反映实物产出的变化,又反映价格的变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实物产出的实际变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首要目的在于了解一国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可能是由于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价格变动,或者是由于数量和价格同时变动引起的。因此,当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发生变动,影响计量国内生产总值时,就需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实际国内产值,所以,有必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置,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粉为家庭主妇所购置,那么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8.答:产出指GD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费棉花价值为15万元,那么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0.5万元,那么利润就是1万元。因此,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等于购置最终产品的支出。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置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置最终产品的总支出。9.答:购置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置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效劳,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效劳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所以政府公债利息不被看作社会创造的新价值,从而不计入GDP。10.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置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置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置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11.答:存货对厂商来说,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效劳。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成品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储藏。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局部。GD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D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例如,某国某年生产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入GD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置存货的支出计入GDP。12.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那么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时机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置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老师发薪水是因为老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效劳。13.答: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局部,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局部,出口收入流入本国,本国的GDP增加;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是外国的产出,进口支出流入国外,是本国GDP的减少。这实际上是用本国的产品交换外国的产品,出口增加GDP,进口减少GDP。因此,我们计算GD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才能准确计算GDP。14.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一方面它是各种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在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局部由购置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置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一方面从本钱的角度看,它构成厂商的生产本钱,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必须计入GDP;另一方面为了使收入法计得到的GDP和支出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置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假设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销售税和3美元的折旧,那么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折旧一起加到92美元中去作为收入GDP。15.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险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它的价值额包含在GDP、NDP和NI中,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社会保险税后才会有人收入,所以,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16.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17.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收入=支出的假定得出的,并且是事后计算的结果。根据假定,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那么等于消费加储蓄,国民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式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应〔C+S〕和实际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假定成立,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方案的储蓄总会等于社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方案投资和方案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应不平衡,引起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方案投资等于方案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18.答:从理论上说,GDP是经济社会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它是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由于经济社会的产品千千万万种,计算起来非常麻烦,这就要找出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之。而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刚好等于其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附加值〕总和,这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如此。这样,只要把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加总起来,就得到了GDP。从而全社会购置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就是GDP,这用支出法来计算就非常方便。19.答:〔1〕折旧是用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它实际上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最终产品和劳务之中,不能算作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由NDP来反映。〔2〕在GDP的核算中,由于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而任何一种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都包含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在按支出法核算GDP时,其价值总额中就必然包含折旧价值。而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是计算各种要素的报酬额〔实际上是厂商使用各种要素的本钱〕,似乎与折旧没有关系,但为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相一致,必须把折旧加进去,否那么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不一致。从理论上说,它是补偿固定资产的本钱。20.答:〔1〕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后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一个经济社会的活动就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和劳务,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实体也是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就是国民收入。所以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关键。〔2〕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因而能够比拟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开展水平和开展速度,进而能够比拟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水平。可以说,没有国民收入的核算,宏观经济分析就无法用于经济现实。21.答:〔1〕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结果计算。它可以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计量。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必然相等。事后,支出与收入恒等所对应的国民收入越大,经济运行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恰好反映国民的支出与收入相互作用的均衡。〔2〕根据上述分析,对应于任意给定的一个价格总水平,一个国民经济的总需求那么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应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应那么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储蓄和税收。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方案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应。七、论述题1.答:〔1〕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三种方法:一是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二是收入法或本钱法,三是生产法或增加值法。〔2〕支出法是从产品的最终使用角度出发,将一定时期内购置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来计算GDP,即从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国外购置最终产品支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就是:GDP=∑PiQi,其中PiQi〔i=1,2…n〕依次表示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假设以支出法计算,那么:GDP=C+I+G+〔X-M〕,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置支出,〔X-M〕为净出口。〔2〕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总来计算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得到的地租、资本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等项加总求得。一般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资本折旧。〔3〕生产法是根据各经济部门〔或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增值〔增加值〕来计算GDP。在用这种方法计算GDP时,各物质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扣除,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加值。商业、效劳等也按增加值计算,卫生、教育、文体、行政等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那么按该部门职工提供的劳务收入计算。2.答:一般来说,在人口一定的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产出越大,整个社会的生活也将越好。但是,国民收入核算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这些缺陷主要是:〔1〕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的。例如,非法经济活动〔毒品的生产与贩卖,投机活动等〕;非市场经济活动〔自给性生产与效劳,物物交易等等〕;偷税、漏税不向政府上报的经济活动〔地下工厂的生产,私人之间的交易等等〕,这些都无法计算入国民收入。在具体进行统计时,有些工程也很难准确地计算〔例如家庭主妇的劳动与仆人的劳动如何计算〕,有时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很难准确地区分〔例如工人穿的工作服算什么产品〕,有些工程〔尤其是劳务这一项〕也容易被重复计算等等。〔2〕政府的公共物品不进入市场,也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正确地估算价值。在西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以变通的方法用政府雇员的薪金收入按本钱价格来计算的。这种估算方法显然存在问题。比方,如果国防平安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将局部官兵转业从事民用品生产,假定支付给他们的工资不变,按工资本钱计量其该国的GDP也就不变。但一国有用产品和效劳的总量实际上却增加了,GDP就应增加。可见这种估量方法是有问题的。〔3〕国民收入并不能反映出人们由生产中所得的福利变动的情况。例如,它反映不出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反映不出闲暇所带来的福利;反映不出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反映不出产品质量的进步与产品类别的变动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反映不出产量增加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恶化对人们福利的影响;也反映不出社会上产品分配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加。〔4〕在运用国民收入的各项指标进行国际比拟时,还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不仅仅是各国运用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不同而带来的比拟困难,就是在用同一种国民收入统计方法的各国之间,由于各国商品化程度的不同,由于各国产品结构与各类产品价格水平的不同,由于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不同等原因也很难以进行准确的比拟。3.答:〔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效劳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而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根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值中扣除了全部生产资料价值消耗即国民收入。〔2〕在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有着比拟广泛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I〕五个总量概念都会包括到国民收入统计中来,尤其是GDP、NNP和NI都常被称为国民收入。可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有着严格的含义,仅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即产品价值构成中的V+M局部。〔3〕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概念相比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概念比拟接近于NNP和NI的概念。但与NNP和NI也有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西方学者认为,除了物质生产劳动,一切劳动,包括音乐、政府官员的效劳等在内都会创造国民收入。八、计算题1.解:〔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1866.3+264.9+34.1+164.8+120.3+66.4+253.0=2769.8〔10亿美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76908+266.3=3036.1〔10亿美元〕〔3〕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3036.1+356.4=3392.5〔10亿美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2769.8-〔164.8+253.0〕+105.1+347.5+66.4=2871.0〔10亿美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