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用实践. 论文_第1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用实践. 论文_第2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用实践. 论文_第3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用实践. 论文_第4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用实践.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教学的应摘要:在小学阶段,单位知识一直以来就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时间、人民币、长度、重量位知识。尤其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加入,使很多学生面临如何正的单位以及如何快速有效进行单位换算方面的难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数学方面的感悟,浅谈小学低年级单的应用实践。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单位知识;易错原因;应对措施引言:在小学阶段,我们经常会遇到填合适的单位、单位换算等考查单位方面知识的题型。很多学生对于这些题型存在着轻重等生活概念理解不清;对单位间的进率记忆模糊以及对单位转换除关系不明确等,从而导致做题时错误百出。下面我就关于如何让学单位方面的知识,规避单位方面的错误,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单位知识考查时易1.对实际大小、长短、轻重等生活概念理解错题展示:①一块手帕的面4(平方厘米)②一本新华字6(分米)③一个西瓜重8(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日常学习中一直存在对不同代表的实际大小、长短、轻重等生活概念不清的问题。虽然错题展示中的手帕、新华字典、西瓜这些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此也非常熟悉生对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具体大小;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具体长短;以及1克、1千克、1吨的具体轻重感知不到位,并缺少典型的生活实例做参考和比较,从而导致单位填写错误。2.相关自然学科知识了解不到位根据往年学生的错题反馈,我发现学生在填写我国长江河流总长约是6300(),很多学生会错填成米,而把正确答案千米排除在外。问其原解释是觉得6300米已经很长了,6300千米的河流那得有多长,因此他们认为填写千米不合理。从这点上面来看,他们仅从数学角度的长短进行常规学科知识相对匮乏。对于长江干流流经众多省份、自治区这个知识点祖国的山川河流的自然风貌不了解,从而导致单位填写时易出错。3.相同单位间的进率记忆不清楚或出现混淆现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随着年级的增长,我们学习的单位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所要记忆的单位知识也在逐渐增多。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出现相同单位忆不清楚或混淆现象。根据学生的错题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我发出错的是时间单位。因为所学的人民币、长度、重量、面积这些单位之间的相邻进率都是10、100或1000。而相邻的时间单位进率却是60,变化较大。单独考查时间单位,出错倒不多。但在三年级下根据惯性思维,当学生在做了很多进率都是10、100或1000的单位换算后,就易把相邻的时间单位进率看成100.从而出现转换错误,比如“2时=(200)分钟”这样的错误频率较高。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记忆不清。甚至有些学生由位知识的增多,都记不清楚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有哪些以位中的具体大小关系都感到模糊。从而导致做题时错误不断。4.相邻单位转换时的乘除关系掌握不到位学生在处理高级单位(大单位)和低级单位(小单位)的互楚什么时候该除以进率,什么时候该乘以进率。5.不相邻单位转换时,依然按照相邻单位的进率进行转换错题展示:24平方米=(2400)平方厘米24×100=2400这题就忽略了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不是相邻单位的事实,中间存在。它们之间的进率也不是100,而是100×100=10000。二、单位知识考查时的应1.进行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并通过典型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考和比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在做题中有所参考和比较,从而大大减小出错率。例如在初步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我和学生一起通过在纸上画边长1厘米和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来直观感受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大小,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与之大小相似。学生自己画的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大小很快就发现我们衣服上的小纽扣、老师电脑键盘中的数字、字母等按键以及我们的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和平时的一个面的大小都接近1平方厘米。我们教室的开关按键的整个大小接近1平方分米。而对于1平方米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我则通过进行的。首先我利用卷尺测量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并借助粉笔三角尺在操场上规范地画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先直观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1平方米大小的印象,我又开展了小组合作的活动。以5位同学为一组进行小组活动,其中4人利用自己所带的卷尺在操场上摆成1平方米的正方形。第5名同学利用三角尺看看自己的组员所摆角,从而规范正方形的摆法。带领大家开展了这些实践活动后,接下子们一起测量了数学书本封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黑板面的大小占地面积,让学生记住这些测量过的事物大小,做填写面积单位相关的题型时,可以做个参照。在掌握此类面积知识的基础上,4(),肯定会填平方分米,因为填平方厘米4个指甲的大小,太小了根本不方便使用,如果填平方米,就跟我们黑板面差不了多少,显然也不合理。总之通过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的生活观察能力,也将本来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有趣,学生做题的出错率,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教学中要适时融汇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因为学科之间存在融会贯通的现象,因此在数学学科考查中只考查数学知识,也可能会涉及到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的单位教学中,会适时出示中国地图,跟孩子普及一些地理方面的常们对祖国的山川河流,自然风貌有更深的了解,让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结合,这样学生做题时更会游刃有余。3.构画丰富有趣的数学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理解针对学生相同单位间的进率记忆不清楚或出现混淆现象,我丰富有趣的数学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理解单位知识。数学思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五要素组成的。图像的使用会加深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颜色、图案和关键字联系在起来,这样就能刺激我感官来增强记忆。数学思维导图利于我们整理杂乱冗长的内容,帮助我们建构知识脉络,其中精美的插图使学生们对于所学内比起以往的纯文字笔记更贴近小学生活泼与天真的心理特征,与小学象化事物的认知与记忆的学习方式相符合。有效运用数学思维导图能省学习时间,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帮手。4.利用超市换钱原理解决相邻单位的换算问题针对相邻单位转换时,不知道该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的问用到超市换钱的原理来向学生形象阐述。因为钱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学生们也是很熟悉钱的大小。都知道100元是大钱,也清楚1元是小钱。如果用大钱换小钱,张数肯定会越换越多,用小钱换大钱,张数必然是越换我们把大钱看作大单位,小钱则看作小单位,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只的进率使数字变大,才会越换越多。反之,从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只有进率使数字变小,才会越换越少。这种形象的比喻,依托学生的生活置换思维,很快就能知道在单位换算中,什么时候乘以进率,什么时了。在平时做题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标注的方式提醒自己。如下图范例所示:13平方米=(1300)平方分米大钱小钱13×100=13005.把不相邻的单位拆分成若干个相邻单位来进行换算为了解决不相邻单位换算易错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不相邻单相邻单位来进行换算。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示范讲解。24平方米=(240000)平方厘米24×100=2400平方分米2400×100=240000首先我们要清楚平方米和平方厘米并不是相邻单位,所以它定不是100。它们的中间还有平方分米,通过拆分,邻单位,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又构成相邻单位。这时我们可以先通过乘以进率100完成平方米到平方分米的转换,再通过乘以进率100来完成平方分米到平方厘米的转换。这样不相邻单位的换算问题就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之,小学数学单位知识教学需要贴近实际生活,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用学生喜欢的数学实践活动和思维导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科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通俗易懂将易错的单位知识讲解得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