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艾青诗选上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案例练习_第1页
中小学艾青诗选上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案例练习_第2页
中小学艾青诗选上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案例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充满着浓郁感情色彩的抒情诗,诗歌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来抒发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细节就是细微的情节,是叙事文学中的一种描写方法。但艾青在这首抒情诗中,却出现了大量真实场景和生活细节,这是作为诗歌的描述性意象出现的。通过这些描述性意象(场景和细节)来表现乳母大堰河的善良美德和悲惨命运,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其实,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感情,与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借的不是“景”,而是“事”、是“细节”罢了。在细节的描写中,融汇着诗人浓浓的深情,通过细节再现生活情境,从而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也进而抒发了诗人对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对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是通过那些带有细节的叙事性诗句,塑造了保姆大堰河勤劳、善良、忠厚、而又遭遇痛苦的形象,从而达到了抒发热爱、怀念之情的目的。大堰河勤劳,辛苦。她为生活所迫,做“我”的保姆,整日里忙着搭灶火,煮饭,缝补儿子们的衣服,包好小儿被柴刀砍伤的手,捏死夫儿们衬衣上的虱子,她用自己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流尽了自己的乳液之后,她又到地主家做佣人,“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洗衣,淘菜,切萝卜,掏猪糟,扇炉火,晒粮食……每天疲惫不堪,但她仍充满着乐观情绪,常常“含着笑”面对沉重的生活。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为之动容。大堰河仁厚,朴实。她十分憨厚地深爱着自己的乳儿,有一颗纯朴的心:她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乳儿;为乳儿准备好吃的,“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吉祥,“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她爱她的乳儿,“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这里既没有伟大也没有壮举,诗人记叙的只是—些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细节,但给人的却是一种圣洁的感觉。大堰河善良,忍让。她极其善良,面对艰辛的生活,她含辛茹苦,忍辱负重;面对自己的乳儿,她没有一丝一毫的过分要求。她只在梦中想着:“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骄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这近似幼稚的梦境细节,却饱含着她难言的辛酸。大堰河卑微,悲苦。她出身贫穷,一生悲苦,“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从小就是童养媳,做保姆,当佣人,在她的梦还没有做醒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了人世:“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诗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细节:如“我”看到雪想起大堰河身后的冷落凄凉之景,“我”回到亲生父母家后的生疏和隔阂,大堰河死后夫儿们的情况等。诗人就像记叙大堰河勤劳、悲苦的一生一样,为我们真实地记叙了这些平常普通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具体可感的细节,使我们认识了大堰河这位辛勤劳动者的崇高品格,这位伟大母亲的感人形象。这些细节极富表现力,是诗人从生活体验中精心选择的结果,表现出了诗人惊人的观察力和把握能力。而诗人真实浓郁的感情,就倾注在这些精彩的细节之中,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渲染一种浓烈的抒情气氛。我们读着这些充满生动细节的诗句,在这种浓烈的抒情氛围中,就能深深感受、体验到诗人饱含在细节之中那种强烈、动人的情感,那种对乳母的深爱、怀念之情,那种对像大堰河一样的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这首诗除了用大量的细节这种“借事抒情”的间接抒情方法之外,也有一些地方直接抒情。像全诗最后两节就是直抒胸臆,最后一节:“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就是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爱戴之情。另外,诗中还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抒情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首诗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抒情方式。我们在赏析诗歌的抒情艺术时,要善于抓住其主要的抒情方式,同时兼顾其他抒情方式,就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住诗歌抒情的艺术特点。1.叙事、抒情完美结合借助生活细节描写抒发感情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1)对比多处运用,第4节对大堰河家中贫困生活的描写和“我”亲生父母家中富贵、优裕生活的描写形成对比。但“我”在大堰河家中却生活得温暖,在自己家中却感到陌生,对比中写出“我”对大堰河的爱和深沉的留恋。反复、排比手法如第4节的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具体地叙述了大堰河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歌颂了她任劳任怨的品格,另一个方面又表明她在劳动的同时,无微不至地关爱着乳儿,歌颂她美好的心灵。呼告手法诗歌结尾,运用呼告手法,这是诗人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的标志,不如此直露表白,便不能表达他的深情。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北方》创作背景:创作于1938年2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艾青正和萧红、端木蕻良等一批文化界朋友,应聘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旅经陕西潼关。诗人目睹战争阴云笼罩下北国大地一派荒凉的景色,心灵收到极大的震动,一位朋友感叹“北方是悲哀的”,更触发了他的思绪,因而诗人路过潼关之时写下这首诗。1-3节:选取“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等意象,带着灰暗的色调。这是一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映衬,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第4节:对前面的总结与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第5节:诗文前三个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第五小节以抒情为主,诗人用三个“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诗歌主旨: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北国乡土画面,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在灾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