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通史复习之1840-1860_第1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通史复习之1840-1860_第2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通史复习之1840-1860_第3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通史复习之1840-1860_第4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通史复习之1840-186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复习之——1840-1860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阶段特征】:国际背景: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开展。⑵、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商品输出)(一)政治:1、两次鸦片战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一24—29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不断增强。(二)经济:1、列强对华进行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侵略方式。2、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必二30(三)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从闭目塞听到放眼世界、从虚骄自大到开始向学习西方。必三48--52

(四)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五)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必二62【解读考点、构架通史框架】: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思想上: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生活变迁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国际:国内:直接:英、美、法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过程1840年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琦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威逼广东——攻占东南沿海——驶抵南京下关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路线3、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内容影响割香港岛赔2100万银元开五处通商口岸商定关税领土主权开始丧失加重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便利了列强商品侵略使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便利列强经济侵略。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独立自主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革命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民主革命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和民主革命的开端。结论:鸦片战争打开尘封很久的中国大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思想,促使中国人觉醒,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破坏性:建设性: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其后,外患接踵而至,中国主权逐渐丧失,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英国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D.中国已经变成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D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A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C

马克思: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英国输华的商品中,有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如刀叉、睡帽、钢琴……

自然经济的抵制购买力低下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习惯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2、表现3、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后不久,我国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情况最为明显的地区是A.环渤海地区B.五口通商地区

C.黄淮地区D.成渝地区B【典型例题】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鸦片战争后,中国步入近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经济的瓦解,也刺激了中国近代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三、林则徐、魏源的主张和实践1、林则徐:2、魏源: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撰《海国图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3)形成了社会新思潮。积极消极(1)学习西方技术,没有实践。(2)没有触及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强盛。(1)重点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2)时代变化和封建色彩并存。

特点3、评价(特点和影响)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1)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3)制定《天朝田亩制度》(4)签订了《马关条约》A.(1)(3)B.(1)(2)(3)C.(1)(2)D.(2)(4)C四、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2)沉重的封建剥削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1、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C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目的:(1)内容: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2、太平天国的前期纲领《天朝田亩制度》3、太平天国后期治国方案——《资政新篇》(1)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设立新式学堂;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

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2)评价:A.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B.局限性:

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相同?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带有反封建的倾向(但方式不同);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有共同的局限性:都不能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正确的认识都没有真正实施。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功绩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A如果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作用的话,主要表现在A.定都天京,建立政权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C.提出《资政新篇》,大力发展资本主义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动摇了其专制统治的基础D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天京变乱”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D五、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根本:直接: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天津北京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广州定海1860年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3、《天津条约》的内容和影响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干涉内政。②增开南京、镇江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内地。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取得内河航运权,便于向长江内地倾销商品。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①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给英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的主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不仅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且扩大了英国在港势力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4、《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对比1、变化:侵略国家增多:战争时间延长:不平等条约增加:开放口岸增多、往北、往内地:赔款、割地增多:2、延续:战争根本原因、目的、性质相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一脉相承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两年→四年

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⑤《南京条约》⑥《望厦条约》⑦《天津条约》⑧《瑷珲条约》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⑧C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①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②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④割地给西方侵略者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A表现: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类别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服饰丝绸、棉布、长袍马褂“洋布”“洋装”、西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