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电设备行业研究:阻塞渐消,拐点已现123年:预期很理想,现实很残酷1.1行业:23年海风装机不及预期23年装机不及预期,尤其是海风。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风电装机累计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5.6%。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348万千瓦,其中陆风3205万千瓦,海风143万千瓦。前三季度海风新增装机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的124万kw,仅微增15%;分季度来看,2023Q1/Q2/Q3分别新增海风装机51/59/33万kw,整体增幅疲软,离23年初的装机大年预期有较大差距。海风装机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广东、江苏等海风大省的重点海风项目受非经济因素影响停滞不前。23年海风装机从年初的10-12GW(最乐观的预期15GW)下调至8-10GW,后又继续下调至5-7GW左右。下调的主要原因是江苏、广东等海风大省的重点海风项目进度受到非经济性因素的影响,广东青洲五六七合计3GW、帆石一二合计2GW和江苏21年竞配2.65GW,上述合计约8GW海风项目自22年中出现问题后项目停滞不前。但年初市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过于乐观,认为一季度最迟上半年有望得到解决,下半年赶工期有望在年内实现部分项目的部分容量并网,而现实的情况是直到3季度末期才出现实质性进展。此外,单30问题从去年开始至今年年中也陆续影响了部分海风项目的开展。前三季度招标量同比下滑,招标价格仍在下探、但降幅逐年缩小。根据金风科技的统计,截止2023年9月30日,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61.7GW,比去年同期下降19.1%。按市场分类,陆上新增招标容量55.6GW,海上新增招标容量6.1GW;较去年同期的64.9GW和11.4GW均有所下滑。2023年9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1,553元/千瓦,相较去年同期的1808元/kw降幅14%。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统计,目前陆风机组(不含塔筒)的主流价格在1500-1800元/kw,海风机组(含塔筒)的平均价格多在3200-3800元/kw之间,海风机组价格基本上为陆风机组价格的一倍。1.2业绩:低于预期,但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前三季度行业增收减利、盈利能力基本持平。2023年前三季度,我们统计的40个风电设备标的总营收3054.24亿元,同比增长9.51%;归母净利润163.78亿元,同比下滑14.6%;毛利率21.63%,较去年同期的20.51%略有提升;净利率8.55%,较去年同期的9.05%略有下滑。整体来看,行业增收减利,反映了今年风电设备行业的艰难,但盈利能力基本持平,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风电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我们同时也观察到相同产业环节的不同企业之间分化较大,比如塔筒中的天顺风能和泰胜风能表现优秀,但海力风电的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一方面是陆海风产品结构的差异,比如今年国内海风装机不及预期,海工类占比较大的公司业绩就明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风电项目的单体投资规模较大,产能存在运输半径、属地化特征明显。比如江苏今年基本没有海风项目的交付,而广东地区的青州五六七和帆石一二也停滞不前,因此产能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广东地区的公司业绩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主机:招标价格继续下探、主机厂两头承压,三季报整体表现一般。根据金风科技的统计,2022年9月风电机组投标均价降至1808元/kW,相比2021年同期降低24.7%,相比2020年同期降低44.37%;2023年9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1,553元/千瓦,相较去年同期的1808元/kw降幅14%。虽然主机价格的降幅逐年缩窄,但在今年下游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机环节的价格仍然承压、毛利率下滑。比如主机厂中毛利率最高的三一重能,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6.14%下滑至今年的19.67%。展望后续,我们认为主机厂盈利能力的改善来自于以下几点:1)大兆瓦在近几年加速发展后,机组平均容量有望在陆风6-8MW、海风12MW+左右保持相对长的时间,有助于主机厂价格保持稳定;2)24-25年有望迎来持续的交付旺季,需求端的旺盛有望保持价格和毛利率的稳定;3)主机出海带来一定程度的盈利能力提升。塔筒: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分化较大。前三季度,五大塔筒厂商营收169亿,较去年同期的134亿增长26%;归母净利润16.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9亿元增长27.76%。但塔筒企业内部分化较大,整体而言陆风占比较大的表现更加亮眼,比如天顺风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68.99%和87.38%;其次是泰胜风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0.29%和41.82%。但海力风电在营收增长32.85%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了72.97%。海缆:受海风拖累最明显,但盈利能力仍有保障。今年海风装机明显不及预期,也拖累了此前最被看好的海缆环节;以东方电缆为例,前三季度营收下滑5.56%,归母净利润增长11.63%。相比营收的下滑受到海风装机不及预期的客观影响,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海缆的盈利能力情况,前三季度东方电缆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6.22%和15.36%,较去年同期的23.61%和13%均有提升。如果仅看公司的海缆业务,毛利率并未明显下滑。1.3行情:一波三折,Q3触底反弹一、21-23年复盘:预期可以一而再、但不能再而三复盘21年至今整个风电设备行业的走势,其中21和22年均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且两波上涨的走势主要是靠招标量、装机规划等远期性和前瞻性指标(主要是海风)支撑行业高景气度预期来驱动。进入23年,从项目进度上来看,21-22年滚动规划的海风项目扣除掉21和22年已经装机的,剩下大量的规划项目在23年也是时候兑现业绩了。但从23Q1到Q3披露的财报来看,预期中的装机大年并未实现,业绩该兑现时不兑现,导致行情全年持续单边下行。二、23年复盘:三季度末行业拐点出现,止跌企稳具体来看23年,风电设备从年初持续下行,直至三季度末止跌企稳。结合整体大盘环境和风电板块年初至今所发生的一些行业变化,我们认为风电板块今年的行情演绎主要是由市场对国内海风心理预期的三次变化所导致,即:预期为装机大年,但实际变成了审/核问题解决年。年初:预期装机大年。一方面,在22年天量海风招标的情况下,普遍预期23年是装机大年,因此对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商的出货量和业绩预期普遍较为乐观。客观上来说,在经历了21年的风电抢装后,从21年开始出台和落地“十四五”规划,新的项目有21、22和23年三年时间来滚动完成竞配、核准、审批、招标、开工和并网。考虑到22年的海风装机较少,因此按照项目进度来看23年也应该是高增长业绩兑现的时间点。另一方面,22年暴露出来的江苏军事问题、福建低电价问题和广东航道问题的解决,以及30政策的影响,市场的预期也过于乐观。当然,上述问题在风电和海风的发展过程中此前也从未碰到过,也缺乏理解路径可以参考。因此,年初市场预计23年为装机大年,装机完成度和业绩兑现度有望成为全年股价的重要催化因素。2月中下旬开始: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项目停滞不前,23年预期下修、24-25年成长性存疑。2月中下旬开始,部分零部件厂商反应出货和排产不及预期,同时去年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并未有明显进展,受影响的江苏省21年三个竞配项目合计2.65GW、广东省青洲五六七、帆石一二合计5GW等重点项目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考虑海风项目的正常施工周期,如果一季度最迟二季度仍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则23年的装机大年预期将大概率落空,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商的业绩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市场开始交易23年装机下滑、问题解决比较艰难的悲观预期。事后来看,我们统计的40个风电标的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近7%、二季度营收也仅仅提升近20%,均与23年装机大年的预期表现相差甚远,也说明了市场提前反应的正确性。三季度:季末行业拐点初现,23年装机下修已经充分预期、24-25年装机预期逐渐明朗。三季度以来大盘环境整体向下,风电板块也未能幸免,且此前的问题仍然未能看到年内解决的希望,因此板块延续了二季度的悲观情绪继续下跌。但其实进入8月份以来,行业已经开始逐渐放出部分利好消息,比如部分省份的项目招标启动,但无奈市场在江苏和广东合计约8GW项目停滞的悲观情绪压制下,对部分利好消息的反映已经钝化。直至9月底开始,江苏和广东开始出现拐点,整个板块开始迎来一波相对持续的反弹。事实上,前三季度其他海风项目也有进展,比如6月份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并网,8月份华能岱山1号海风项目海上升压站开工,山东的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V场址、9月广西13.4GW的深远海海上风电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招标。但为什么广东和江苏的问题解决这么重要,以至于市场一定要等到三季度末广东和江苏有实质性进展才反应,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东和江苏受影响的项目合计约8GW,对23年全国海风装机总量影响较大;2)广东和江苏“十四五”海风装机规划全国领先,一旦上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容易影响“十四五”全国海风的装机总量,市场对海风的长期成长性也会产生质疑;3)广东和江苏作为传统海风大省,此次遇到的问题在此前并未遇到过,如有效解决可为以后其他省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4)受限于运输,很多主机厂和零部件均有资源属地化部署产能的趋势,风电主产业链如海缆和塔筒等主要厂家在广东和江苏有较多产能布局,项目停滞对这些厂家23-25年的业绩预期均有较大影响;5)按照正常时间推进,23年确实也该是高增业绩兑现的时候,该兑现时不兑现、对投资情绪影响太大。三、相比其他新能源板块,风电设备相对抗跌尽管全年呈现单边下跌趋势,但与光伏、锂电和新能车等其他新能源板块相比,风电板块已经是相对扛跌。分季度来看,风电设备(申万)在2023Q1、Q2、Q3分别下跌1.16%、8.13%和12.6%,不管是与沪深300、创业板指相比,还是与电力设备(申万)下面的其他二级行业指数相比,表现均一般。但如果单独统计9月末至11月初,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风电设备走出了独立行情,从23年9月22日到11月2日风电设备上涨5.95%,遥遥领先与其他指数,尤其是与光伏设备在此期间下跌6.62%相比,更是显得尤为亮眼。1.4反思:对海风六大流程节点的推进过于乐观首先,相比光伏项目的短平快,海风项目的单体投资规模大、审批部门多、审批流程和建设周期都较长,尤其是用海预审和海域使用权的审批。海风单体项目投资规模大,平价前的投资基本在150亿/GW左右,平价后的投资基本也在接近100亿/GW。从前期准备阶段和建设极端的流程图可以看到,海风涉及到的项目审批方非常多,尤其是项目用海预审,关键的申请材料报告用海预审申请函、海域使用申请书、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等;根据《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用海预审意见有效期2年,可申请延期一年。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中主要包括项目的海域范围、海缆敷设通道和用海施工点位等关键内容,但往往牵涉到军事、航道和环保等多个部门,需要由项目业主、国家电网、地方省级政府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交通部等国家相关部门来沟通协商,因此流程复杂且周期长。从大的节点来看,一个海风项目往往需要经历竞配、核准、审批、招标(风机/海缆)、开工和并网等六大流程节点,任何一个节点的停滞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其次,对竞配、核准、审批、招标(风机/海缆)、开工和并网等六大流程节点的推进过于乐观,忽略了非经济因素导致的核准和审批流程的停滞。虽然22年有海风的天量招标,但22年中旬就已经出现了江苏2.65GW项目受到军事因素的影响,且22年年底广东的航道审批问题和单30政策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但市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仍然比较乐观,依然认为23年会是装机大年。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以江苏省为例,21年底组织竞配的三大海风竞配项目合计2.65GW,自22年7月以后基本处于停滞,直到今年8月份盐城市大丰区发布三峡大丰和国信大丰项目的用海公示,才宣告了项目的重新启动,按照进度预计到24年底完成项目并网,从竞配到并网基本上需要经历3个自然年。一旦用海预审或海域使用权审批等重要节点出现问题,项目周期就可能会拖延比较长时间。以广东的青洲五六七和帆石一二为例,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批复的文件来看,青洲七的环境影响评价流程经历21年9月26日、21年12月30日、22年1月14日、22年1月29日四个时间节点,历时4个月走完流程。帆石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流程从22年7月22日受理到22年11月25日拿到批复,基本上也经历了4个月。但整体来看,自2018年青洲五六七和帆石一二陆续核准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5年。按照当前的进度,青洲六预计在24年并网,但青洲五七仍然受限于航道问题的最终解决,即便按照相对乐观的预期在24年上半年解决航道问题,25年全容量并网,整个周期也长达7年之久。224年:既要当下,更要未来2.124-25年:业绩兑现在当下时间过半、任务尚未过半,“十四五”规划目标倒逼24-25年海风赶进度。考虑到“十四五”期间沿海省份规划了50-60GW的海风装机目标,21年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新增海风装机容量为16.9GW、22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kw,23年假设为6GW,则前三年合计28.06GW。以55GW计算,24和25年需要完成接近27GW海风装机。预计24年装机10-12GW、25年装机16-18GW,但24年广东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来看,24年海风装机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海南和广东、广西地区,比如江苏21年底竞配的2.65GW有望在24年实现全容量并网,并且其他的新兴海风大省如山东、海南和广西也开始发力。24年装机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广东的青州五七和帆石一二,如青州五七的问题在24年一季度得到解决,后续赶工期有望部分容量并网甚至全容量并网。帆石一二如在青州五七的问题得到解决后也推进顺利,假设24年中启动施工,则年底仍有一定可能实现部分容量并网,但更大的概率是在25年实现全容量并网。2.2国内:深远海风是海风成长性的基本盘“十四五”期间海风仍以近海海域开发为主,但剩余近海海域开发有限且面临诸多限制,今年以来江苏、广东等省的海风项目进展缓慢,客观上也是反映了这些项目所面临的开发限制。当前我国存量海风以离岸距离较近(10-50km以内)、水深较浅(0-50m以内)的近海海域开发为主,如福能股份的莆田石城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的江苏如东H4海上风电项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海海域资源开发已经接近成熟,剩余近海海域的继续开发也面临诸多限制:一是我国近海范围有限,施工作业、航道、渔业养殖挤压了海上风电的发展空间;二是近海地区的水深相对较浅,一般在50米以下,水深条件可能导致技术选择受限;三是近海地区的环境敏感性较高,特别是沿海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较强的生态约束;四是近海风电场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不利于统一运营维护。我国深远海风资源丰富,是海风开发由近及远的自然基础。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全年风速≥6m/s的时数达到4000h。据GWEC统计,全球超过80%的海上风能资源潜力都蕴藏在水深超过60米的海域。离岸200公里范围内,我国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22.5亿千瓦,近海水深5-50米范围内、100米高度海风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深远海风能可开发量是近海的三倍以上。海风平价加速、全产业链降价、市场潜力释放是海风开发由近及远的经济基础。随着海风项目平均度电成本的降低,海风进入全面平价时代,根据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算,水深小于35米,登陆距离小于70公里的浅、近海风电场,只要基础不需嵌岩,已基本能够实现平价上网。叠加国内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与进步,风电相关设备制造、安装、运维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成本逐步降低,同时深远海风的研发和投资也在增加,深远海风的经济性得到提升。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发展深远海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漂浮式技术成为深远海风的标配。近海风电通常采用固定式基础,如单桩、导管架等。随着水深的增加,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更加复杂多变,导致地质勘测成本增加、施工窗口期缩短、水上和水下作业难度提升,极大地影响了固定式基础方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耗材也显著增加,其经济性大打折扣。相较而言,漂浮式技术摆脱了水深和海床结构的限制,水深增加引致的边际成本增幅较小,并且系泊系统便于拆除与运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望成为未来深远海风的主流技术路线。国内漂浮式海风后起直追。截至2023年6月,我国漂浮式海风项目已投运3个,装机规模18.95MW,浮体基础的技术方案集中采用半潜式。国内漂浮式海风在建项目当前共4个,其中中电建的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商业化漂浮式海风项目,项目位于海南省万宁东部海域,场址平均水深100米,离岸距离为22公里,规划面积160公里。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kw,分两期进行开发。一期建设规模为12台单机容量16MW以上的风机,装机规模20万kw,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建设规模80万kw,计划2027年底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漂浮式海风由单台样机试验阶段开始转向规模化开发阶段。沿海各省的深远海风已经从规划层面推进到部分深远海风项目的前期工作,预计深远海风有望在“十五五”和“十六五”逐步规模化发展。作为传统海风大省,广东、江苏和福建在深远海风规划方面同样领先。比如2022年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在《关于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调整的复函》中提到:稳妥推进位于国管海域的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示范化开发。“十四五”期间推动800万千瓦(8GW)项目前期工作,并做好与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的衔接,手续齐备时开工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并网200万千瓦(2GW)以上。《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稳妥推进国管海域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加强建设条件评估和深远海大容量风电机组、远距离柔性直流送电、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技术论证,示范化开发480万千瓦。今年以来,部分省份已经开始陆续推进国管海域的深远海风前期工作。23年9月,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发布《深远海风电项目海上风电规划方案编制服务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9月8日,广西启动13.4GW深远海项目的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招标;9月28日,中国电建采购招标信息平台发布江苏省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前期工作工程咨询项目场址Z10、Z25、Z26、Z28测风设备公开询价公告;23年11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布《上海市深远海海上风电首期示范项目通航安全影响分析专题公开征集供应商公告》。我们认为,如“十四五”末期深远海风管理办法顺利出台,不排除“十四五”末期在迎来海风抢装潮的同时也有望开启优质深远海风项目的前期跑马圈地。中国漂浮式海风发展潜力巨大,“十四五”末期有望开启规模化发展,“十五五”期间将迎来建设和投产高峰期。根据《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我国深远海域可开发面积约67万平方千米,风电资源开发量约2000GW,接近浅海资源量的4倍。根据《加速中国漂浮式风电发展——如何通过英中战略合作来克服关键技术和供应链瓶颈》,预计福建、广东等7个沿海省份的漂浮式海风理论潜力高达600GW;其中,福建、广东、海南、山东和浙江潜力较大,尤其是海南和广东,在水深超过80米的海域内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对对现有漂浮式项目的进度梳理,我们预计23年新增装机为龙源电力漂浮式海风与养殖融合研究与示范项目4MW、明阳阳江青洲四海风项目16.6MW和海油观澜号7.25MW,25年新增装机为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级漂浮式海风项目(一期)200MW,27年为万宁二期800MW。到2030年漂浮式累计装机有望突破6GW。2.3国外:四面出击,出海逻辑逐渐兑现一、欧洲市场,“十五五”后起量欧洲海风起步早,市场和技术均比较成熟。根据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发布的《欧洲风能:2022年统计与2023―2027年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9.1GW,同比增长4%;其中,陆风16.7GW(21年为15.4GW),海风2.5GW(21年为2.9GW)。截止2022年,欧洲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5GW,较21年底的236GW增长8%。其中陆上风电225GW、海上风电30GW。德国仍是风电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超过66GW。紧随其后的是西班牙(30GW)、英国(29GW)、法国(21GW)、瑞典(15GW)、土耳其(12GW),上述六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合计占欧洲全部风电装机容量的2/3。2023―2027年,欧洲预计将新增风电装机129GW。其中,陆上风电为95GW,海上风电为34GW。期间欧洲漂浮式海上风电预计将新增装机500MW,来自HywindTampen风电场与法国、英国的首批项目。不同机构对欧洲海风的预测偏差较大,但预测均显示欧洲的海风发展空间巨大。1)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2022年统计与2023―2027年展望》:2023―2027年,欧洲预计将新增风电装机129GW,年均新增26GW。其中,陆风95GW,海风34GW。如果仅看欧盟,2023―2027年需要新增98GW,其中陆风77GW、海风21GW,年均19.6GW,远低于欧盟实现其能源和气候目标所需要的2023-2030年间年均31GW的目标。2)23年10月24日,欧盟出台《欧洲风电行动计划》:提出欧盟203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GW的目标,未来8年内年均新增37.5GW。截止2022年欧盟的风电累计装机204GW,其中陆风188GW,海风16GW。这意味着在2023-2030年的8时间内将增加300GW装机,每年37.5GW。不仅远高于2022年欧盟16GW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也远高于欧洲风能协会对欧盟2023-2027年的预期。3)GWEC《2023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2-2032年累计新增装机157GW,年均新增14GW。预计欧洲海上风电2023年新增装机5.145GW,2032年新增装机达29.5GW,2022-2032年累计新增装机157GW,新增装机量前三国家为:英国、德国、荷兰;其后依次为丹麦、波兰、爱尔兰、法国、挪威、比利时。二、东南亚市场,后起之秀东南亚五国海风资源丰富,且近几年增速较快。由风速分布图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五国中,越南和菲律宾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年平均百米高度风速达到6.3米/秒和7米/秒以上,风能密度最高可达1165瓦/平方米和1398瓦/平方米。从装机增速来看,2017-2021年,五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了30756兆瓦,年均增长12.13%。其中光伏装机容量增长幅度最大(18967兆瓦)、速度最快(53.93%);风能装机量增加4961兆瓦,年增速49.04%,而占可再生能源比重最高的水电装机容量增长为4908兆瓦,增速仅为3.17%。菲律宾的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178GW,且多需要漂浮式风机来实现,发展空间巨大。2022年4月,菲律宾政府和世界银行发布了《海上风电路线图》,指出菲律宾的海风技术可开发总量达178GW,包括约160GW的漂浮式和18GW的固定式风机。其沿海的大片地区均有技术可开发风力资源,其中约90%位于深度超50米的水域,需要使用浮动式海上风力涡轮机。低增长情形下:到2040年,海上风电将满足菲律宾电力需求的2%以上,装机容量达到3GW左右。高增长情形下:到2040年,海上风电将满足菲律宾电力需求的14%,装机容量将超过20GW;到2050年,40GW的海上风电将提供菲律宾23%的电力供应,其中包括37GW的漂浮式装机和3GW的固定式风机。报告同时划定了6个潜在的海风发展区,包括吕宋岛西北部(200-500万千瓦的漂浮式)、马尼拉(0-300万千瓦的固定式和漂浮式)、民都洛岛北部(300-1000万千瓦的漂浮式)、民都洛岛南部(2000-3600万千瓦的漂浮式)、吉马拉斯海峡(0-100万千瓦的固定式)和内格罗斯岛西部(200-300万千瓦的漂浮式)。全球能源监测(GlobalEnergyMonitor,以下简称GEM)则预测到2030年,菲律宾将增加7856MW的风电装机量。截至21年年底,菲律宾陆上风电装机总量443M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海上风电暂未有装机。不管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是GEM的预测,未来菲律宾的风电尤其是海风装机增长空间都较大。越南海海上风电开发潜力超160GW,23年新版的越南国家电力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海风装机达到6GW、2050年达到至少70GW。根据世界银行评估,在不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如果风场能实现100米高度平均风速大于7米/秒、水深低于1000米、场址区面积不低于10平方千米的条件,那么越南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达5.99亿千瓦。丹麦能源署也在测算后指出,在更为苛刻的条件下,越南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达1.6亿千瓦。23年5月15日,越南政府批准了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第八版电力规划》)。规划对2021~2030年越南发电、输配电等领域进行详细规划,并展望2050年远期电力发展远景。2030、2050年越南发电装机总量将分别达到1.51亿、4.91~5.73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600万(占比4%)、7000~9150万千瓦(占比(14.3%—16%),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188万、6005~7705万千瓦。越南中南部地区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总开发潜力约为8000万千瓦,因此,规划将平顺、薄辽和金瓯等地区划定为海上风电优先开发省份。根据GWEC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越南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874MW,按照越南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目标,预计越南2023-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7%,2030-2050年CAGR将达到13%。23年6月份,中国重启向越南送电,侧面说明越南电力缺电严重性。越南目前类似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早期,也出现了缺电等早期工业化的普遍问题。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来,随着越南在低端制造业上的崛起,用电消耗量逐年递增,但发电能力在2020年后进入瓶颈期,电力缺口也随之产生。今年夏天越南遭遇了极端高温干旱的天气,水库干涸使得越南倚重的水利发电难以为继,客观上也加剧了电荒的严重性。23年5月底,中越两国签署了一份110千伏联网工程售购电协议,约定中方将从广西东兴深沟与越南芒街的110千伏联电网线路联通,主要供应越南芒街一带,第一阶段送电量大约为6800万千瓦时,预计月供电量为3000万千瓦时。这是中国时隔七年后首次重启对越南输电计划,但客观上也反映了越南国内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海主要依靠能建、电建等EPC公司“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是中亚和西亚国家,从气候类型上来看,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占据了西亚地区绝大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火灾》课件
- 《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课件
- 《服务行业的戴尔》课件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初级中学-主题班会-防性侵【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事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职工管理篇】
- 高中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辨析
- 2023年北京海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制度与流程
- 河南省驻马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 超声内镜穿刺护理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培优篇)
- 教练技术工具之:平衡轮课件
- 全国各省市县统计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管理案例分析》2023年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4)
- 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