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_第1页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_第2页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_第3页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_第4页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历史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强基础固本增分知识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________”组织。

是爆发的根本原因

2.过程

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进行北伐、西征,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________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拜上帝会

天京事变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①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________的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①目的:振兴太平天国。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色彩的改革方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平均主义

资本主义

4.评价(1)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作为________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小生产者

知识点二

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________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

(2)条件①组织基础: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②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1911年4月的________起义。

③群众条件:1911年5月的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④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民族危机

同盟会

黄花岗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________。

(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

2.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概况: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3)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照________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2)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_______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革命派

三权分立

君主专制

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功绩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________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________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民族民主

民主共和

旁栏边角·练一练1.阅读必修第一册第46页“学习思考”,谈谈你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2.阅读必修第一册第47页“学习思考”,试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理方针的理解。3.阅读必修第一册第47页“资料卡片”,材料中“照旧交粮纳税”是一种什么政策?实质是什么?提示

这句话是从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的。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用“平均主义”的思想建设一个小农经济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试图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提示

所谓“照旧交粮纳税”就是沿用清朝的旧制,向地主、自耕农按土地田亩数征收田赋。实质上是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经典史料·析一析首先,它(天京事变)搞垮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核心,削弱了起义队伍。第二,它使得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逆转。第三,它使得太平天国的思想信仰发生了危机。许多人通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看穿了“拜上帝教”的西洋镜,从此悲观失望,人心趋于涣散。——摘编自朱汉国等《历史学习精要》提示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使太平天国运动失去了领导核心,造成了思想信仰上的危机,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惨败。结论要语·辨一辨1.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旁栏边角·练一练1.阅读必修第一册第51页“资料卡片”,这体现了林觉民等革命者的一种什么气概?2.阅读必修第一册第52页“知识链接”,辛亥革命后,先后出现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提示

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

研考点精准突破主题一太平天国运动新教材新考向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考向:1.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素养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从历史解释、核心价值等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新特点新视角: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评价,如角度二角度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和特点问题探究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天国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它没有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作为领导,因此就其基本性质而言,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场发生于中国近代新历史时期的农民战争,因此在某些重要方面带上了新的时代色彩。——摘编自朱汉国等《历史学习精要》【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参考答案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参考答案

示例一:作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而且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都比历代农民起义高出一筹。示例二: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仍是旧式的农民战争。这符合史实,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仍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并没有新的社会政治力量领导。示例三:作者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新的时代色彩。这是正确的,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吸收了外来宗教的内容,而且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使命,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等,这些都带有新的时代色彩。(2)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角度,评价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大纲领2.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色

起义背景新是中外民族矛盾刺激下的阶级矛盾的大爆发起义形式新用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会来组织和发动群众革命任务新太平天国运动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指导思想新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具有进步意义失败原因新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这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角度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评价问题探究材料一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中央权力的下移、汉人官员权力的增长、洋务派和清流派官僚集团的形成。此后,不仅有了早期现代化思想意识的萌生,而且为早期现代化活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症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马克思为何会如此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动摇了其反动统治,使得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参考答案

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是改朝换代的工具。史观史论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③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③给了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主题二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新教材新考向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新考向:1.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素养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从历史价值观、核心价值等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影响,体会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增强社会责任感新视角:辛亥革命的特点和评价,如角度四角度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问题探究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考】

(1)材料一漫画中横幅内容反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特点?“民主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参考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仿效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参考答案

性质: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从其内容上分析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内容影响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2.历史价值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精神(1)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权力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3)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角度四

辛亥革命的特点和评价问题探究材料一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上海一栋小洋楼)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摘编自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参考答案

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参考答案

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与法制的程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史观史论1.历史价值观——武昌起义蕴含的革命精神(1)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2)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武昌起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2.唯物史观——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2)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3)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4)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历史解释——辛亥革命中的“妥协”智慧(1)辛亥革命是汉族和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妥协与和解。民族矛盾及民族关系得到妥善处理,保证了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2)南方革命政权和清朝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和解,避免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3)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权力妥协与和解,保证了权力的和平转移。练经典强化提升高考体验题1.(2021·全国Ⅱ卷·28·太平天国运动)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A解析

慈禧太后在1861年以“不能尽心和议”作为处置政敌的理由,说明慈禧太后主张与西方列强“合作”,而英国报刊的态度表明会支持清朝政府,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将会使得太平天国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故选A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涉及慈禧太后和英国报刊两个角度的信息,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只能与慈禧太后的措施相关,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排除C项;由题干信息可知,中外反动势力将会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并不能表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排除D项。2.(2020·全国Ⅲ卷·29·辛亥革命)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B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清帝退位诏书稿上加上“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方面揭示了袁世凯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有抹杀革命之意,似乎共和政府的组建是由清帝下诏恩赐的,而孙中山认为“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反映了当时双方最大的分歧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袁世凯和孙中山均主张实行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社会革命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临时大总统的人选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衍生题3.(2022·四川南充二模·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4月到1854年6月,英国、美国公使接连访问天京。经过多次贸易谈判,他们认识到太平天国“欲与外国通商”,但“毫无疑问不会承认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据此可知,太平天国(

)A.希望得到英美的经济援助

B.固守闭关锁国政策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解析

由材料“他们认识到太平天国‘欲与外国通商’,但‘毫无疑问不会承认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可知,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选C项;太平天国并未寻求西方列强的支持和援助,排除A项;“欲与外国通商”说明太平天国主张对外贸易,排除B项;太平天国对待西方列强的态度彰显出平等的近代外交思想,排除D项。4.(2022·四川成都蓉城联考·辛亥革命)1912年,临时参议员在讨论国会组织法时,曾有人提出蒙古、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只需选出参议院议员,众议院不必有其议员。但该提议遭到多数人的反对,最后通过的法案规定,对这三个省区均设有参、众议员专额。这反映了当时(

)A.民权观念深入人心

B.国家统一成为民众呼声C.中华民族意识增强

D.议会政治成为社会共识C解析

由材料“蒙古、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只需选出参议院议员,众议院不必有其议员”“但该提议遭到多数人的反对,最后通过的法案规定,对这三个省区均设有参、众议员专额”可知,民众反对蒙古、西藏、青海等边远民族地区只选参议员不选众议员的提案,最终这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均设有参、众议员专额,说明民族意识的增强,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意识而非民权观念,排除A项;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原本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5.(2022·河南洛阳统考·辛亥革命影响)茅盾回忆辛亥年在浙江省立二中读书时,“彻底的光头主义者,在全校中也还有十多位”。当时,社会上“西洋头”、“东洋头”、中分、偏分和“飞机头”成为男子的主要发型。这些现象反映出(

)A.发型是政治认同的标志

B.政治运动影响社会习俗C.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加剧

D.时人广泛支持社会变革B解析

由材料“光头主义者”“‘西洋头’、‘东洋头’、中分、偏分和‘飞机头’”可知,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剪辫运动,剪掉代表专制色彩的长辫子,具有较强革命色彩,政治变革引发社会习俗的变迁,故选B项;“政治认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剪辫的行为,不能体现出冲突加剧,排除C项;“广泛支持”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型对接题6.(2022·湖南衡阳三模·体现类)1854年9月9日,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北华捷报》发表评论,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