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3D/wKhkGWWUzsyAW1P5AAHGFWcRPvk098.jpg)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3D/wKhkGWWUzsyAW1P5AAHGFWcRPvk0982.jpg)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3D/wKhkGWWUzsyAW1P5AAHGFWcRPvk0983.jpg)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3D/wKhkGWWUzsyAW1P5AAHGFWcRPvk0984.jpg)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3D/wKhkGWWUzsyAW1P5AAHGFWcRPvk0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习评价八年级语文纸笔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姓名、班级及考场号;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一、积累和运用(1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缥碧(piǎo)窒息(zhì)酒肆(shì)振聋发聩(guì)B.蒙昧(mèi)佃农(diàn)畸形(jī)深恶痛绝(wù)C.妯娌(zóu)翘首(qiáo)杀戮(lòu)鸢飞戾天(yuān)D.辱没(rǔ)要塞(sè)遁形(dùn)屏息敛声(pǐ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酒肆(shì)——(sì),振聋发聩(guì)——(kuì);C.妯娌(zóu)——(zhóu),
杀戮(lòu)——(lù);D.要塞(sè)——
(sài),屏息敛声(pǐng)——(bǐng);故选B。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荧光抵赖督战惨绝人寰B.缰绳平慵泡沫遥无消息C.慰勉箫洒初忠如梦初醒D.艺语锃亮景况正襟危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B.平慵——平庸,
遥无消息——杳无消息;C.箫洒——潇洒,初忠——初衷;D.艺语——呓语,正襟危座——正襟危坐;故选A。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_________(撰写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2)这个物理学家_________(和颜悦色一团和气巧言令色)地回答:“我不知道,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答案】①.谱写②.和颜悦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①“撰写”指写作,用于论文、报告、剧本和专著等;“谱写”虽也指写作,但多用于乐曲、诗篇、赞歌等。此处宾语为“史诗”,因此选用“谱写”更为恰当;②“和颜悦色”的意思是:脸色和蔼喜悦;形容态度和善可亲。“心平气和”的意思是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觉。“巧言令色”的意思是: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为贬义词。此处形容物理学家脸色喜悦和蔼的样子,因此选用“和颜悦色”更合适。4.古诗文默写。(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2)_________,长河落日圆。_________,都护在燕然。(3)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答案】①.水面初平云脚低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浅草才能没马蹄④.大漠孤烟直⑤.萧关逢候骑⑥.相与步于中庭⑦.庭下如积水空明⑧.盖竹柏影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初、脚、燕、啄、浅、蹄、直、萧、候、庭、盖”等字词容易写错。5.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9月2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提前一轮锁定冠军,第10次在世界“三大赛”登顶的同时,也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上了厚礼。标题: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十一连胜,中国女排国庆献礼!示例二:中国女排锁定世界杯冠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你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的内容要准确集中表达消息的内容。根据新闻内容“9月2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提前一轮锁定冠军”可知,本则新闻报道的是中国女排在大阪市中央体育馆战胜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世界杯冠军的消息,“10次在世界‘三大赛’登顶的同时,也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上了厚礼”进一步进行补充介绍;因此抓住报道对象“中国女排”,消息看点和核心事件“锁定世界杯冠军”,进行拟写标题即可,注意不能超过12个字。名著阅读。(2分)6.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是以长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基本框架,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再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答案】①.时间推进②.地域转换【解析】【详解】本题文学名著的基本常识。王树增的《长征》是长篇纪实文学,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全节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全景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二、口语交际(4分)7.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小明身份,把在贵阳看到的这件事情讲给同学们听。(不超过150字)背篼,指用竹、藤、柳条等做成的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器具。贵阳背篼是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一种廉价劳动力,男女都有,他们的服务工具就是一个用藤条或竹子编的背篼,帮人背东西、搬东西,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很少。这在贵阳市的街头随处可见。今年暑假,小明随父母到贵阳旅游,在贵阳街头就看到了不少“背篼”。其中几个“背篼”没水了,进店铺找人借热水喝。除个别人拒绝外,大部分人都伸出一双手,献出一份善良。如一些商家直接拿出卖的矿泉水请“背篼”喝,快餐店里的小哥给“背篼”免费盛了一大杯可乐,一家米粉店的女服务员不但给“背篼”盛满水,还请“背篼”吃碗米粉。但是,没有让“背篼”坐在店里吃,而是给“背篼”整齐的打包好,让“背篼”带走。因为她害怕老板娘责怪,只能让“背篼”带走吃……当一位老太太和她儿子看见一位“背篼”背着沉重的货物走到半路时,老太太就赶快对儿子说:“帮她搬上去”。儿子利索地搬着货物就走了,一直帮忙送到目的地。【答案】示例: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背篼”吗?我今年暑假跟着爸爸妈妈去贵阳旅游,在贵阳街头就看到了不少“背篼”,才知道贵阳背篼是贵阳市的一种廉价劳动力。我还看见其中几个“背篼”没水了,进店铺找人借热水喝。除个别人拒绝外,大部分人都伸出一双手,献出一份善良。如一些商家直接拿出卖的矿泉水请“背篼”喝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以小明的身份来讲述,把材料中的事情讲述清楚,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学们,我今年暑假跟着爸爸妈妈去贵阳旅游,在贵阳街头看到了不少“背篼”,才知道贵阳背篼是贵阳市的一种廉价劳动力,获得的报酬很少。我还看见其中几个“背篼”没水了,进店铺找人借热水喝。除个别人拒绝外,大部分人都伸出一双手,献出一份善良。甚至有一位大娘让她儿子帮着“背篼”把货物送到目的地。三、阅读(37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8.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请将原句写在下面空白处。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写出了什么?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10.文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试分析这则消息标题的特点。【答案】8.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9.“风平浪静”写战斗的自然条件,“万船齐放”写我军参战部队众多,“直取对岸”写出我军作战之勇,所向披靡之势,既是客观描写,也透露出作者的兴奋与喜悦之情。10.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1.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三十万”“胜利”两个词气势磅磺,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导语。新闻的导语一般是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起到概括新闻主要事件的作用。本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即: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概括了主要事件。【9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风平浪静”描写江面的平静,交代了战斗发生时的自然景象,含有抒情色彩;后一句“万船齐放”写我军进攻的场面,说明我军参战部队之多,彰显了我军的实力,蕴含着作者的兴奋与喜悦之情。“直取对岸”写我军作战之勇、进展之快。作者用精短的描写展现了我军作战的整体态势,而不去具体铺叙、说明,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非常凝练,寥寥12字就勾勒出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运用的是白描手法,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情感和立场。根据“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可知,作者认为人民解放军是英勇、充满斗志的,整则消息表明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热情赞扬。【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赏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我三十万大军”为消息事件的主要人物,“胜利南渡长江”则是消息的核心事件,因此,这则标题以简短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消息的核心事件,使读者一目了然;且“我三十万”凸显我军的气势和作者的立场,“胜利”一词饱含喜悦和自豪之情。(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暖心的乡愁侯仰军①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总是怀念当年贫穷却快乐的春节,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给我们力量。②上世纪70年代微山湖区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充实,每一个春节,似乎都过得有滋有味。③先说“吃”。那时候老百姓日子苦,平时吃的是玉米面、高粱面,蔬菜就是白菜、萝卜和成菜,经济好点的家庭偶尔能吃上白面。只有过春节,家家才能吃白面。那时,大家特别盼望过年,一过腊八节,就开始掰着手指头倒数。④腊月二十三,先进行大扫除。全家上下齐动手,打扫房屋庭院,干干净净迎新年。然后去赶集,买过年需要的东西。常常是买点白菜、萝卜、干辣椒之类的必需品,有时候也买鱼、买肉。如果赶上这一年生产队收成好,队里会分点鱼、肉。鱼是生产队养的,猪是从社员家里买来的。逮鱼、杀猪的时候,生产队热闹得很,男女老少围在一起看热闹。⑤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七,家家户户忙着蒸平常吃不到的白面馒头,红豆、地瓜做的豆包(面皮却是玉米面),细粉、干腊菜做的菜包。到了腊月二十八,开始“过油”。平常只能吃肥肉炼出来的“猪油”,过年时家里就会拿出攒了大半年的豆油来炸菜丸子、炸藕条等,叫“过油”。这些东西炸好之后,敬过祖宗神灵,再让孩子们解解馋,就会挂在房梁上,以招待过年来家里做客的亲戚。⑥按照故乡的习俗,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晨,再穷也要吃扁食(即水饺)。除夕下午,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包扁食。一年当中只有这时才能吃上扁食,扁食便特别喷香可口,“盼年”的急切,也就在我们等待扁食出锅的那一刻体会出来了。⑦再说“穿”。那时候,家家一堆孩子,衣服总是老大穿完给老二,老三老四继续穿,就连大人穿旧衣服、补丁衣服都是常态,鞋子更是破破烂烂。到了大年初一,母亲就会拿出不知熬了多少夜缝出的新衣或新鞋,让我们换上。穿上新衣、新鞋,立马神气许多,多少年都忘不了。⑧再说“玩”。小时候只要不上学,就得去干农活,或者割草、放羊、搂柴火,只有春节那几天,可以放开了玩:跳房子、滚铁环、打拉子、捉迷藏……甚至“打群架”。每年正月初七晚上,我们同前村的孩子为了“送火神”在麦田里用土块互相攻击,成为永久的回忆。⑨最后说“乐”。吃好的、穿新的、放开玩都是“乐”,大年初一之后走亲戚,更是孩子们的一大乐事。到亲戚家不仅会享受好吃好喝的待遇,还会受到家里难得的礼遇,临走时,还会得到为数不多、但倍加珍贵的几毛钱——这可是难得的零花钱。⑩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时候过春节之所以感觉年味浓,是因为还有今天城里人过年难以“享受”的礼仪和禁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注重礼仪自不待言。大年初一早晨,晚辈要挨家挨户地给本家和邻居长辈磕头拜年;走亲戚时,也要给外祖父、外祖母、姑、舅、姨等长辈拜年。过年,自然要尊祖敬宗,请去世的先人回家过节。不论是蒸馒头、炸丸子还是煮水饺,在吃乡之前,都要敬神。春节期间,不能吵架、说脏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禁忌,才有了神秘和敬畏,让节日多了几分庄重。⑪现在看来,那时过年,对大人来说,是责任,是担当,是一次尊祖敬宗、善事父母、和睦亲邻的机会和展现;对孩子来说,是享受,是喜悦,是一次尊敬长辈、有所敬畏的教育。12.在“吃”的方面,“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同?请简单概括。13.为什么说当年的春节“贫穷却快乐”?试简单分析。1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到了腊月二十八,开始“过油”。(2)到了大年初一,母亲就会拿出不知熬了多少夜缝出的新衣或新鞋,让我们换上。15.当年的“玩”与现在的“玩”大相径庭,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16.谈谈你对题目中“暖心”的理解。【答案】12.平时,吃的粗糙简单:吃的是玉米面、高粱面,蔬菜就是白菜、萝卜和成菜。过年,吃得丰富多样:家家吃白面,有鱼肉;会蒸平常吃不到的白面馒头、豆包、菜包,会“过油”;会吃扁食(水饺)。13.之所以说当年的春节“贫穷却快乐”,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充实,“吃”让大家盼望过年,穿新衣新鞋的快乐让人多年以后忘不了,“玩”在过年更是成了我们永久的回忆,吃好的、穿新的、放开玩都是当年的春节带来的快乐,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给我们力量。14.(1)“过油”在文中是指过年时家里就会拿出攒了大半年的豆油来炸菜丸子、炸藕条等,写出了儿时在艰苦岁月过年时在吃的方面的丰富与快乐,与平时的节俭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过年时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艰难岁月的怀念;(2)“熬”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母亲费尽心力为儿女缝制新衣新鞋的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之情。15.示例:当年的“玩”是只要不上学,就得去干农活,只有春节那几天,才可以放开了玩,所以当年的“玩”能成为孩子们永久的回忆;现在的“玩”,是在放学后,才有玩耍的时间,玩的方式更多样,玩的场所也更多,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快乐记忆存留心头。16.“暖心”是指心生温暖,指当年贫穷却快乐的春节,带给作者温暖的记忆,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带给他力量;也指那时过年带给人的温暖感受,它让大人明确责与担当,得到一次尊祖敬宗、善事父母、和睦亲邻的机会和展现;它让孩子感受到到享受与喜悦,得到一次尊敬长辈、有所敬畏的教育。【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③段“先说‘吃’。那时候老百姓日子苦,平时吃的是玉米面、高粱面,蔬菜就是白菜、萝卜和成菜,经济好点的家庭偶尔能吃上白面。只有过春节,家家才能吃白面”可知,在“吃”的方面,平时吃的是玉米面、高粱面,蔬菜就是白菜、萝卜和成菜;过年,家家能吃白面;结合第④段“腊月二十三,先进行大扫除。全家上下齐动手,打扫房屋庭院,干干净净迎新年。然后去赶集,买过年需要的东西。常常是买点白菜、萝卜、干辣椒之类的必需品,有时候也买鱼、买肉”可知,过年,会买必需品和鱼肉;结合第⑤段“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七,家家户户忙着蒸平常吃不到的白面馒头,红豆、地瓜做的豆包(面皮却是玉米面),细粉、干腊菜做的菜包。到了腊月二十八,开始‘过油’”可知,过年,会蒸平常吃不到的白面馒头、豆包、菜包,会“过油”;结合第⑥段“按照故乡的习俗,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晨,再穷也要吃扁食(即水饺)”可知,过年会吃扁食。【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结合第①段“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总是怀念当年贫穷却快乐的春节,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给我们力量”,第②段“上世纪70年代微山湖区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充实,每一个春节,似乎都过得有滋有味”可知,当年的春节“贫穷却快乐”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充实,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给我们力量;结合第③段“先说‘吃’……那时,大家特别盼望过年,一过腊八节,就开始掰着手指头倒数”,第⑦段“再说‘穿’……到了大年初一,母亲就会拿出不知熬了多少夜缝出的新衣或新鞋,让我们换上。穿上新衣、新鞋,立马神气许多,多少年都忘不了”,第⑧段“再说‘玩’……成为永久的回忆”,第⑨段“最后说‘乐’。吃好的、穿新的、放开玩都是‘乐’,大年初一之后走亲戚,更是孩子们的一大乐事”可知,“吃”让大家盼望过年,穿新衣新鞋的快乐让人多年以后忘不了,“玩”在过年更是成了我们永久的回忆,吃好的、穿新的、放开玩都是过年带来的快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1)句“到了腊月二十八,开始‘过油’”分析,加点词语“过油”是指将备用的原料放入油锅进行初步热处理的过程,结合第⑤段“平常只能吃肥肉炼出来的‘猪油’,过年时家里就会拿出攒了大半年的豆油来炸菜丸子、炸藕条等,叫‘过油’”可知,文中是指过年时家里就会拿出攒了大半年的豆油来炸菜丸子、炸藕条等,即过年时做油炸食品,生动地表现了过年时在吃的方面的“奢侈”与快乐,与平时的节省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岁月的怀念之情;结合(2)句“到了大年初一,母亲就会拿出不知熬了多少夜缝出的新衣或新鞋,让我们换上”分析,加点字“熬”是忍受的意思,在句中是指母亲忍受着夜晚的黑暗缝制新衣新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女的关心与爱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之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感想。结合当年的“玩”与现在的“玩”,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结合第⑧段“再说‘玩’。小时候只要不上学,就得去干农活,或者割草、放羊、搂柴火,只有春节那几天,可以放开了玩:跳房子、滚铁环、打拉子、捉迷藏……甚至‘打群架’”可知,当年的“玩”是只要不上学,就得去干农活,只有春节那几天,才可以放开了玩;现在的“玩”,只有放学后才能有玩耍的时间,而且玩的方式也不一样,可以去室外打球,做游戏,也可以在室内看书,玩电子产品;甚至有的没有玩耍的时间,只能上各种兴趣班;据此可知,当年的“玩”更自由,更随心,而现在的“玩”形式虽然更多样,但现在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玩耍。【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结合第①段“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总是怀念当年贫穷却快乐的春节,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给我们力量”可知,标题中的“暖心”是指当年贫穷却快乐的春节,带给作者温暖的记忆,那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乡愁,至今仍带给他力量;结合第⑪段“现在看来,那时过年,对大人来说,是责任,是担当,是一次尊祖敬宗、善事父母、和睦亲邻的机会和展现;对孩子来说,是享受,是喜悦,是一次尊敬长辈、有所敬畏的教育”可知,标题中的“暖心”是指那时过年带给人的感受,它让大人得到一次尊祖敬宗、善事父母、和睦亲邻的机会和展现,让大人承担了责任与担当,使大人心生温暖;它让孩子得到一次尊敬长辈、有所敬畏的教育,使孩子得到享受与内心的喜悦。(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7.解释下列句子中“绝”的含义。(1)沿溯阻绝()(2)绝𪩘多生怪柏()(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猿则百叫无绝()18.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秋季景物的特征。【答案】17.①.断绝②.极③.绝妙,绝美④.断、停1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9.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20.凄清悲凉【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绝:断绝。(2)句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3)句意: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绝:绝妙,绝美。(4)句意:猿不停地啼叫着。绝:断、停。【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子意思: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春冬之时”点明时间,“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急流回旋与潭水上有倒影两种景色;正确断句为: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的理解。重点词有:虽,即使;奔,飞奔的马;御,驾;疾,快。【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第④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三峡秋季时树林和山涧就显得肃杀凄寒,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持续不断,显得凄惨悲凉,表现了三峡秋季凄清悲凉的气氛。【点睛】参考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四)(3分)2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字。【答案】“随”,“跟着”的意思,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的情景,化静为动,体现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动感美,表现出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炼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为: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四、作文(40分)22.按照要求作文。家,是温馨的港湾,那里有家人的关心与疼爱,有你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也有你对家人性格、爱好等等的了解。请以《__________小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选择自己的一位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答案】例文:母亲小传“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题记我的母亲是实实在在的农村人,她出生于1974年的秋天。8月8日。一声啼哭宣告了她的到来,可迎接她的是外婆的一声叹息。在70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比较严重。或是我的外婆希望母亲的天空永远没有阴云,所以给我母亲取了戚彩云这个名字。母亲自小在乡间生活,学会了乡下人特有的节约和朴实。因我的舅舅身子较弱,而我的外婆忙于照顾他,而疏忽了我的母亲,所以母亲长期没吃早饭导致她早早的就有了胃病。当时的我很为母亲抱不平,还为此和外婆怄了一天的气!最后母亲说了一番话:“外婆毕竟怀胎十月才有了你的母亲,而你外婆生我时,也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我生你的时候也是啊,做了别人的妈妈才知道母亲伟大!”我为母亲的这番话震撼了,此时才觉得自己在母亲面前的幼稚和渺小。在1996年这天,是母亲这辈子最美的一天。她与父亲结婚了。我本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杂志的互动性设计与用户体验
- 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培训
- 农民专业合作社雇用会计合同范本
- 电子竞技产业的未来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 网络视频内容版权使用合同(2篇)
- 定点生产加工合作协议书范本
- 公司汽车转让协议书范本
- 技术研发合同()
- 社交媒体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
- 现代科技在商业场景下织物伤害恢复的应用探索与案例分享
- JJG 1138-2017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
- 2024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中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
- 2024-2030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征兵工作试题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2021新安全生产法解读
- 《陶瓷彩绘装饰工艺》课程标准
- 预防颈动脉斑块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半生熟纸制作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