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说课_第1页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_第2页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_第3页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_第4页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举制度的创立说课稿鞍山29中学姜洋

说教材:“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就重点讲述了科举制度确实立、健全和完善。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介绍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根底上,推出了这一专题课,为后面课程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根底,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给人才选拔方式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讨论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时,通过古今比照、中外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开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局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四、说学情初一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根据以上特点,我对本课主要采取了激趣教学法。五、说教法激趣教学为主,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

①开放式教学法:

主动设疑,探究感悟,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去争论。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从中探究其对我们今天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能力。②活动教学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表演历史短剧、动手制作线索图等活动,使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有趣,更增加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六、说学法①分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极积参与讨论,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比照学习法:通过比照“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区别,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渗透。③体验学习法:通过让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这一活动,使学生以一种体验历史的形态,当历史主人翁,不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更渗透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欣赏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

100万——1.7万2%1%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取比例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率科举制度就是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诞生21世纪什么最贵?答:人才?魏晋以来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根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低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无视,家世那么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有什么弊端呢?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你知道隋时当时录取了哪些人?

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我来问你来答:孔颖达〔574--648〕唐经学家,隋大业〔605--616〕初,选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进士及第科举制:科举制度中的“科〞是分科的意思,“举〞是选拔的意思。简单说,科举制度就是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制在中央手中.

思考与讨论:比较魏晋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一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表达公平竞争的精神?科举制的完善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最为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进士科:隋以后各朝选拔官吏的主要科目。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白衣公卿〞。明经:儒家经书请你按名词为他们排序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同座间互相探讨,学习这局部内容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看一看:p16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出现在何时?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参加过科举考试吗?中过进士吗?李白杜甫白居易中华民族脊梁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陈子昂王维张九龄王昌龄岑参柳宗元

韩愈

看图:请你描述一个读书人的经历

p16页“动脑筋〞,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你喜欢这种题型吗?让你说说看:三、科举制的影响“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中不为美议一议: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颜真卿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寇准汤显祖徐光启纪晓岚蔡元培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这是孟郊写的两首诗,各写的是什么内容?从中反映出科举制对读书人有什么影响?《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登科后》昔日龌龊缺乏夸,今朝放纵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开展有进步意义。〔1〕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2〕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唐朝一后封建统治阶级根底,为封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资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ǔ)的诗,见《唐摭言》卷一引,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名闻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资料二: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开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资料剖析这些资料反映了科举制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开展?使社会上什么风气盛行?2、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开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开展,使唐文学到达很高水平。3、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开展产生过一定影响。⑷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袁世凯张之洞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始诗赋成进士科主考内容四、课堂小结试一试动手制作本课的线索图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7年湖南湘潭〕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正确途径应该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

2.〔2007年广东省汕头市〕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辞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那么天

3.〔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快乐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4.〔2007年江苏扬州市〕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