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科知识,还需要从人文的角度培育学生。由于全球文化在不断融合,只有让学生形成民族情怀,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种融合趋势,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文性;民族情怀当下,英语作为全球通行的工具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伴随着全球文化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中华民族只有彰显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傲然屹立。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平衡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做好民族情怀培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情怀。一、观照乡土文化,培育民族情怀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和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波动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此时的他们虽然对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又相对不足。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应从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教学,以可亲可近、真实可感的乡土文化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这样不仅可以在悄无声息间获取让人满意的实质性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Dreamhomes时,在学习“Reading”部分时,该材料的主题是“Homesaroundtheworld”。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设计,教师只会简单地呈现文本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但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中积极渗透中华民族乡土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乡土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师首先为学生呈现教材中的语段,并将旁边的插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美国乡土文化的氛围和特点。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TheseAmericancompanionswanttoknowyourfamily,howshouldyouintroducethem,andwhatdoyouwanttosharewiththem?”通過这样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讨论,让学生的视野从美国乡土文化转移到自身拥有的乡土文化中。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会对乡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答案,从南通的风筝、家乡的大米,再到代表团圆意味的饺子,学生从这样一个问题联想到了乡土文化的方方面面,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学生的民族情怀自然形成。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情怀,教师可从乡土文化这样一个课题入手,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乡土文化,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彩纷呈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培育民族情怀。二、通过情感体验,培育民族情怀众所周知,只有真正深入大自然广袤的原野中,才有机会饱览四季不同的美景;只有在旷野中行走,才能真正感知季节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朴实的观点,着重强调“自主体验”以及“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学生才能对民族情怀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将民族情怀培育和学生的自主情感体验相结合。民族情怀是一个抽象而深刻的主题,很多教师都渴望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却很难真正落实,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只有将自主情感体验和民族情怀培育相融合,才能让学生对民族情怀形成真正的认识。三、通过信息辅教,培育民族情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不但是流行趋势,而且在整个教育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充分印证了巧妙、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毋庸置疑的科技红利,如促进人机互动、拓展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注入活力、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等,为人文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情怀,教师同样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中拓展一些和民族文化相关的元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文化,最终形成民族情怀。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Goodmanners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Understandthevariousmannersknowledge.在进入本单元时,我们可以看到有4幅插图,这4幅插图展示了不同的行为举止,而在“Reading”部分,又通过Daniel和Jenny的对话,向我们展示了英国的礼仪文化。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需要引入本国的礼仪文化。事实上,很多学生对西方礼仪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中国本土的礼仪文化知之甚少。具体来说,礼仪文化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礼仪。比如,饮食有饮食礼仪,人际交往有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不妨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传统礼仪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中国五大传统礼仪包括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入座之礼、饮食之礼以及拜贺庆吊之礼。就拿“行走之礼”来说,很多学生在走路的时候往往是不注意礼仪的,但在传统文化中,当地位低的人面对地位高的人时,一定要低头弯腰、小步快走,这样才能表示对对方的恭敬。行走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不能往路的中间走,而是应当靠边行走。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教学趋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拓展民族文化的相关元素,这样可有效实现民族情怀的培育目的。四、利用学科融合,培育民族情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当教师在教学某一科目时,往往只会围绕该学科范畴内的知识进行授课,根本不会涉及其他学科内容。但知识本身是没有边界的,不同学科只是名称不同,并不代表学科知识无法融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是局限于英语教材,而是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并在融合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当学生通过不同的学科认识并感知民族元素时,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2Greatpeople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Tolearnmoreaboutsomefamouspeople.在“Reading”部分,主要讲述了阿姆斯特朗作为第一个登月人的光荣事迹。由于这些名人故事全部都来自西方社会,缺乏中国本民族的元素,因此,教师通过优化與整合历史学科知识,为学生生动讲述了近代中国涌现的那些杰出人物。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与复兴历程,同时将这一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知道本民族同样有非常杰出的人物,同样有无数的“Greatpeople”。除此以外,教师又将着眼点放在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上,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代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实现。因为知识是没有边界的,学科的融合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更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五、拓展教材资源,培育民族情怀教材对一名教师的意义就像武器对一名士兵的意义,这句话充分印证了教材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教材内容,缺乏课外拓展精神,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很难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事实上,教材应当成为教学的“药引子”,不能成为教学的“牢笼”,教师一方面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尤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不妨立足民族内容,为学生拓展课外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1Knowyourself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Totalkaboutone’spersonalities.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告诉学生Knowyourself是一句名言,它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接着为学生讲述苏格拉底的相关事迹,以及这句带有哲学性质的名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向学生讲述了我国的至圣先贤孔子的相关事迹。因为从时间轴来看,二者处于同一时代,而且在中西方历史文化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苏格拉底留下了很多哲学思想,也教授了很多徒弟;孔子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奠基人,还有七十二门徒光耀后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及理论,帮助学生从哲学的层面认识自我、理解生命的意义。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局限于教材内容,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拓展,给学生补充其他和民族文化相关的元素或者知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六、树立文化自信,培育民族情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长年的历史发展中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以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师在授课实践中,要将中国优秀文化知识融入西方语言文化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璀璨绚丽、博大精深,从而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高度的自信,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培育民族情怀,让学生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产生深深的眷恋和敬仰。为了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教师要在教学英语课的过程中广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对西方语言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本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