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气象探测课件_第1页
高空气象探测课件_第2页
高空气象探测课件_第3页
高空气象探测课件_第4页
高空气象探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01測風雷達一、701測風雷達的使用1、開機步驟:2、關機步驟:二、701測風雷達的標定1、水準調整2、仰角0°的標定3、方位0°的標定4、距離0點的標定三、三軸一致性的檢查和調整四、與經緯儀的比較觀測五、固定有源目標物的檢查標定開機步驟1、開機前,首先檢查各分機的開關是否放在關的位置上;電源調壓器手輪是否旋在中間位置;發射機高壓調壓器手輪是否逆時針旋到底;定時器粗、精距離度盤是否都放在“0”

檔。2、開配電盤上“電源”及車廂側壁“機櫃通風”(天熱時)開關,旋轉調壓器手輪,使1號電源面板上的交流電壓表指示為220伏,並在觀測中注意保持。3、開發射機的“低壓”開關,開1號電源和2號電源面板上的電源開關,相應的指示燈亮。4、開2號電源面板上的“馬達”開關,打開報分鐘電源並上好發條。5、適當調整各顯示器上的“輝度”和“聚焦”旋鈕,使測距顯示器上的基線和測角顯示器上的四條亮線清晰可見。6、發射機低壓接通3分鐘後,待調製管陰極燈絲燒紅後,開發射機和1號電源上的“高壓”開關,旋轉高壓調節手輪,使電錶指示超過20μA,但不要超過紅線。關機步驟1、將高壓調節手輪逆時針旋到底,關發射機和1號電源上的“高壓”開關。2、關1號電源和2號電源上的“電源”開關。3、將天線仰角搖到90°位置(雨天可停在90°位置以下)、方位角搖到0°位置,關掉2號電源上的“馬達”開關。4、關發射機“低壓”開關,將調壓器手輪旋到中間位置。5、關“機櫃通風”及配電盤上的“電源”開關。為了保證測風雷達探測記錄的準確性,需要對雷達的水準狀態和仰角、方位角、距離0點等進行標定。我們在標定時,應認真細緻,力求精確。水準調整

(1)搖動方位手輪,使某一水準器平行於車廂頂部某一對角線。調整該對角線上的兩個千斤頂,使水準器的氣泡位於中央,將天線方位轉動180°,如果氣泡偏離且超出允許範圍,應對水準器進行調整。(2)按上述方法調整另一個水準器。調好後,把水準器兩端的調整螺母固定緊,固定時要注意保持水準器的正確位置。(3)完成上述步驟後,雷達主軸與水平面就垂直了,即完成了水準調整。仰角0°的標定(1)水準調整完成後,在沒有風的條件下採用重錘法,首先接通“馬達”開關,用一根細繩,一端固定在上天線組的“上—上”天線主杆上,離有源振子5釐米處,另一端掛一重錘。(2)慢慢搖動仰角手輪,使細繩垂線離“下—下”天線有源振子的距離也為5釐米(誤差≤6毫米)。(3)利用仰角調零調釘,把仰角刻度盤調到0°。(4)調整天線主桁架上的仰角水準器的螺母,使氣泡位於中央位置,調好之後應固定緊。以後再標定仰角0°時,只利用仰角水準器進行就可以了。方位0°的標定

在晴朗的夜晚,搖動天線,使北極星處於瞄準鏡十字線的中心,利用方位調零調釘,把方位刻度盤調到0°。由於北極星的位置在一夜之間有變化。為了使標定準確,即可向氣象部門查對天文年曆進行校正;也可以每隔2小時瞄準北極星測定一次方位角,取3—4次觀測記錄的平均值來進行標定。通常在方位0°標定好之後,可以在車廂頂上適當的地方做一個記號,作為今後校正方位角的標準。距離0點的標定(1)將回答器放在離雷達一公里左右的高大建築物頂上,測定計算出回答器與雷達的斜距。標定時最好用三個以上回答器來進行,然後取其平均距離值,選用最接近平均值的回答器來標定。(2)把“距離粗檔”和“距離精檔”扳到“0”。轉動天線,使精示波管上看到發射脈衝和回答脈衝。(3)轉動“精讀手輪”,使可移暗點對準回答脈衝前沿,用起子向左轉動定時器的“零調”調釘,使“距離精讀”刻度盤與移相電容脫開。然後轉動“精讀手輪”,使讀數為平均距離值。(4)向右轉動“零調”調釘,使“距離精讀”刻度盤與移相電容重新合攏。三軸一致的檢查

701測風雷達在長途運輸或使用2、3個月之後,應對光軸、幾何軸、電軸的一致性作一次檢查調整。光軸與幾何軸一致調整(1)光軸與天線仰角轉軸垂直的檢查和調整①把天線仰角轉到0°,將瞄準鏡從正常工作位置取下,反時針方向轉過90°再裝好。②轉動天線方位,使瞄準鏡對準2公里外的一個目標。③保持方位不動,將仰角由0°轉到90°,同時觀察瞄準鏡的瞄準點相對於目標的移動軌跡。若光軸與仰角轉軸垂直,則軌跡是一個“點”;如果軌跡是一個90°的圓弧,需調整。調整方法:用扳手先將瞄準鏡架三角鐵板上的三個固定螺母鬆開,然後調節三角鐵板上的三個螺釘,使瞄准鏡十字線中心向目標移動原來偏移距離的一半即可。(2)光軸與幾何軸一致的檢查和調整①將瞄準鏡裝回正常工作位置。②將天線仰角轉到0°,搖動方位手輪,使瞄準鏡十字線中心對準一個適當的目標。③將瞄鏡的物鏡反轉180°,插入瞄準鏡的架內;把天線方位也轉動180°,仰角保持在0°,若目標仍在十字線的中心,則說明了光軸與水平面平行;若目標偏離十字線中心的距離小於三分之一小格,為合格;若偏離大於三分之一小格,需調整。調整方法:先用起子把蝶形螺母對面的兩個固定螺釘鬆開,然後用扳手調整下部的兩個螺釘,調整光軸的俯仰,使目標離瞄準鏡十字線中心的距離為上述偏差的一半即可。使電軸與光軸一致的檢查和調整⑴選擇一個地面風速較小,天氣晴朗的白天,在正式施放探空氣球過程中,當仰角升到大於15°,斜距大於500米,信號穩定後,進行檢查調整。⑵分別用雷達和瞄準鏡同時觀察探空氣球,測角人員觀測回答器,用自動報分鐘的信號通知瞄準鏡觀測員,測角員與瞄準鏡觀測員同時讀數。⑶瞄準鏡觀測員觀測回答器在瞄準鏡中的位置,當聽到自動報分鐘的短聲信號時,立即記下回答器偏離十字線中心的數值。經過15至20次的讀數,若回答器偏離十字線中心小於三分之一小格,合格;若偏離大於三分之一小格,就進行調整。⑷調整時,先打開調相箱的蓋板,然後用起子調整調相器的調整螺杆。若回答器位置偏上,說明電軸偏上,則應順時針調上調相器,使之縮短;並反時針調下調相器,使之伸長,其餘類推。與經緯儀的比較觀測規定(1)在4、5、6、7、8、9月,利用正點放球每月進行一次。經緯儀架設應符合要求,儘量靠近雷達天線。(2)觀測時間為1—30分鐘,雷達操作人員和經緯儀觀測人員應集中精力,認真觀測,保持同步(3)每分鐘讀取雷達、經緯儀的仰角、方位角數據,並記錄在比較觀測記錄表中。固定有源目標物的檢查標定有源目標物的安裝:(1)在雷達西北方向高大目標物的頂端,固定一個回答器,接成探空狀態,雷達天線對準回答器時的仰角在15°以上,回答器應有防雨措施,天線垂直於地面。(2)回答器上的電源用雷達配電盤上的整流電源。(3)將雷達的三軸一致標定好後,接通有源目標回答器電源,轉動雷達天線使四條亮線等高,記下仰角和方位讀數即可。應定期檢查回答器的仰角和方位角是否有變化。第六節701測風雷達的維護一、外部檢查:在不通電、不使用儀錶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外部現象發現問題。二、擦洗幾種常用擦洗劑:酒精、四氯化碳、汽油、煤油、香蕉水常用擦洗用具:布、砂紙、棉紗頭、毛刷或“皮老虎”等。三、塗油潤滑劑:潤滑油、潤滑脂。第七節701測風雷達的定期維護定期維護:一、周維護二、月維護三、年維護

制氫

一、化學藥物制氫1、、原料2、制氫時水溫水溫=53º—t。(t。為制氫時的氣溫)苛性鈉(Kg)矽鐵粉(Kg)水(公升)2.01.612二、電解水制氫開機前的檢查:⑴制氫機及各電器設備上不得放置任何工具雜物。⑵地面要乾燥、清潔,電解槽絕緣處一定要乾燥。⑶首次開機前必須將預先配製好的堿液,由泵泵入制氫機內,待液位達到液位計中間時停泵。電解槽首次使用前,必須用蒸餾水浸泡24小時以上,然後將水放掉,再泵入電解液。⑷檢查閥門開關狀態:關閉儲氫閥、減壓閥、氫氧分析閥;打開氫放空閥、氧放空閥、增加閥、槽壓報警閥及篩檢程式的球閥。⑸將整流控制器調到最低輸出點。開機及儲氫1、開機(1)接通電源啟動整流控制器,逐漸調高直流輸出電壓。在電解槽首次使用或停機時間較長時,開始電壓先調到55—60V左右,觀看設備運行情況,一切正常後再升高電壓。(2)制氫機開始工作後,當工作壓力升到所需壓力時,關閉增壓閥,保持恒定。2、儲氫(1)當制氫機工作壓力最少超過0.05MPa,可儲氫。(2)先打開儲氫罐的進氣閥,然後打開儲氫閥,再關閉氫放空閥。(3)當制氫機首次使用或停機較長或充氮檢漏則必須要開機運行15—30分鐘後才能儲氫。(4)當儲氫罐第一次使用時,應先將儲氫罐充滿自來水,排出罐內空氣,當水排淨並從排汙閥中噴出氣體時,關閉排汙閥,開始儲氫,儲罐壓力逐漸升高。(5)當儲氫罐壓力升到所需要的壓力時,關閉儲氫閥,打開氫放空閥,關機。關機⑴轉動整流控制器面板上的電位器,將整流器輸出電壓調至零,然後切斷整流器電源。⑵緩慢打開減壓閥,使槽壓逐漸降壓至零,降壓時應注意觀察液位變化,不允許液位超出液面計的設計範圍,如液位相差過大,應停止減壓,待液位自動恢復平衡後,再緩慢減壓,也可借助氫、氧放空閥來控制液位變化。但必須注意不要太快,以防氫氧氣體在主機內混合。7、電解液的配製用一定濃度的NaOH或KOH溶液。北方使用30%濃度的KOH溶液;南方使用25%濃度的NaOH溶液。灌球與觀測一、球皮的分類1、探空球(升速400米/分左右):氣球攜帶探空儀和回答器,可升至30Km的高度,與測風雷達配合進行的探測。2、測風球:有大球和小球兩種。大球:攜帶回答器升空,可升至30Km的高度,升速為400米/分左右,與測風雷達配合進行的探測,小球:不攜帶附加物升空(夜間攜帶燈籠和蠟燭),升速為200米/分鐘,與測風經緯儀配合進行的探測。二、氣球的充灌1、小球的充灌㈠平衡器㈡灌球步驟:1、選球。2、計算淨舉力。3、配砝碼。白天:砝碼=淨舉力—平衡器;夜間:砝碼的重量=淨舉力+附加物的重量—平衡器的重量。4、灌球。5、檢查平衡與紮球:2、大球的充灌(一)平衡器(二)灌球步驟1、灌球前,先將球內滑石粉抖乾淨。2、根據天氣條件選取淨舉力,各站也可根據長期工作實踐經驗,總結出適合本站氣候和天氣條件下的淨舉力。3、配砝碼。砝碼=淨舉力+附加物-平衡器天氣條件晴天或雲較薄小雨或雲較薄中雨大雨球皮型號球重(克)淨舉力(克)80400100011001300140075012001300150016003、灌球注意事項(1)灌球前,先將氫氣室的門窗打開,認真檢查氫氣設備是否完好。(2)灌球時,嚴格按照灌球操作規程進行。(3)灌球時間應在放球前15—30分鐘內進行。(4)任何情況下,不准用熱氫灌球。(5)充氣速度不宜過快,以防靜電起火。(6)充氣時一旦起火,應迅速關閉儲氫設備的開關輪柄,然後再滅火;7、夜間灌球,切記還要考慮燈籠和蠟燭的重量。三、測風工作的進行1、放球前10分鐘內進行瞬間觀測記錄。專案: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速、雲狀、雲量、能見度、天氣現象。2、放球。應準時正點放球。3、觀測。讀取和記錄每一分鐘的仰角、方位角。報分鐘在55秒時發出讀數預備訊號,觀測員應立即將球影調到十字線附近,待60秒發時出讀數訊號時,將球影調到十字線正中,稍停轉動仰角、方位角手輪,迅速、準確讀取仰角、方位角讀數。4、除補放小球外,不得中途停止觀測,觀測終止應記錄失視原因。5、若小球入雲,應準確記錄球影模糊時間,供計算雲高用。若發生丟球,應繼續尋找5分鐘以上,方可終止。7、觀測結束後應重新校驗經緯儀的位置是否變動。再次觀測記錄雲狀、雲量。8、觀測中注意事項(1)遇有氣球過頂,方位角變化很快,容易丟球時,且利用仰角、方位角螺旋跟不上球影的移動,可直接用手握住大物鏡轉動,跟蹤氣球。(2)為保證記錄的準確性,每分鐘讀取的數據都應該複讀一次,不斷注意仰角、方位角變化的規律性。(3)夜間觀測,為了避免放球時將蠟燭閃滅,應使氣球與燈籠之間的連接繩拉直後再鬆開燈籠。氣球與燈籠之間連接繩的距離應在1.5米左右。(4)切記不要在氫氣房內或氣球下麵點燃蠟燭。(二)雷達單獨測風㈠檢查浸泡電池。使用前一小時將電池拆封取出,正點施放前半小時浸泡電池,即:將電池浸入3%的食鹽水中,浸泡3—5分鐘取出後放在一塊絕緣板上等3分鐘左右,使其自然滴去多餘電液。㈡充灌氣球。升速控制在400米/分左右。如夜間觀測,還應準備好燈籠和蠟燭。㈢作好放球準備工作,雷達開機。㈣調試檢查回答器。接通回答器電源,將回答器調整到良好的工作狀態,觀察雷達測角顯示器上的四條亮線是否正常。填寫有源目標的仰角、方位角讀數。㈤放球前10分鐘內進行瞬間觀測和記錄。㈥放球。當放球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後,於正點放球。若遇有特殊情況推遲放球,最遲不得超過正點放球時間的1小時15分。㈦讀數要求:氣球抓穩後,在每55秒發出讀數預備訊號,測角者應將測角顯示器上的四條亮線搖齊,在60秒時,迅速、準確的讀取仰角、方位角、斜距讀數,角度精確到小數點一位,斜距精確到10米。㈧雷達觀測中各旋鈕的使用:⑴本振度盤的調整:施放前,利用本振度盤將信號調致最強。觀測中,回答器的頻率會發生變化,造成訊號不清晰,應隨時調整本振度盤,使訊號清晰。⑵接收機的增益調整:測角顯示器上四條亮線的幅度高,測角誤差就小。隨著探測距離的增加,信號不斷減弱,在觀測過程中要不斷調高接收機的增益,以四條亮線不飽和為原則。

⑶視頻增益的調整:一般固定在接近最大的位置。⑷測距顯示器視頻增益的調整:一般固定在最大位置,使回答信號飽和,前沿清楚,便於測距。⑸主波抑制旋鈕的調整:放球前,應調到測距精顯示波器的茅草抑制在300米附近,把測角顯示器上的主波抑制掉。隨著氣球遠離測站,主波抑制應逐漸的增加並直至最大。⑹接收機增益的“手動/自動”:一般固定在手動位置。⑺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第一分鐘抓球有困難時,為防止低空缺測,可暫時關掉“一號電源”上的“發射高壓”,待跟蹤到氣球時再迅速打開(必須在55秒內打開,否則第一分鐘的距離測定不出來)。㈨觀測結束後的工作(1)每次觀測都必須觀測到信號終止,並記錄失視原因。(2)觀測結束後,必須接通有源目標的電源,檢查有源目標物的仰角、方位角讀數是否發生變化。檢查方法:將雷達天線重新對準臺站固定有源目標,並將測角顯示器上的四條亮線搖齊,讀取仰角、方位角讀數,將與放球前的讀數進行比較。如果讀數差≥±0.5°,應檢查原因並排除。檢查完畢一定要關閉有源目標的電源。並用經緯儀定期檢查有源目標的仰角和方位角是否有變化。

單站高空測風記錄整理一、計算量得風層風向、風速㈠計算量得風層的時間規定1、在0—21分鐘,用每1分鐘的讀數分別計算各量得風層的風向風速2、在22—42分鐘內,用每2分鐘的讀數分別計算各量得風層的風向風速。3、在43分鐘以後,用每4分鐘的讀數分別計算各量得風層的風向風速。由於40與42分鐘和39與43分鐘計算出的量得風層的時間均為41.0分鐘,規定一般情況採用39與43分鐘計算41.0分鐘的量得風層,只有在測風記錄終止於42分鐘時,才由40與42分鐘計算41.0分鐘的量得風層。㈡遇有失測時,計算量得風層的處理規定1、在0—20分鐘內失測1分鐘,記錄不作失測處理,用失測前後一分鐘的讀數計算量得風層的風向、風速;失測>1分鐘,記錄作失測處理。2、在20—40分鐘內失測≤2分鐘時,記錄不作失測處理,用失測前後一分鐘的讀數計算量得風層;如失測>2分鐘,則記錄作失測處理。3、40分鐘以後失測≤4分鐘時,記錄不作失測處理,用失測前後一分鐘的讀數計算量得風層;如失測>4分鐘,則記錄作失測處理。注意:當20、21分鐘記錄失測時,剛好跨在20分鐘前後,此時記錄應作缺測處理;當39、40、41分鐘失測,剛好跨在40分鐘前後,此時記錄也應作缺測處理;三、遇有特殊情況的計算㈠當經緯儀的仰角器差∣Δδ∣≥±0.3°時,仰角讀數必須進行訂正。㈡觀測中遇有氣球過頂,且仰角大於90°時,需用仰角的補角,即180-δ及方位角±180°來計算量得風層,當α>180°用“-”號;當α<180°用“+”號。㈢觀測點距施放點的距離>30米時,應進行零點位移。即:將放球點的方位角讀數和距觀測點的距離作為0分鐘的讀數。二、計算規定高度的風1、規定高度的分類㈠距經緯儀規定高度:(米):300、600、900;㈡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米):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7000、8000、9000、10000、10500、12000、14000以後每隔2000米為一層,到38000米為止;㈢等壓面規定高度(hpa):925、850、7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30、20、10。二、計算規定高度的時間㈠小球測風1、距經緯儀300、600、900的時間:直接用各規定高度除以氣球升速。2、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的時間:(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經緯儀拔海高度)÷2003、規定等壓面時間:(各規定等壓面的平均海平面高度—經緯儀拔海高度)÷200㈡雷達單獨測風(1)位勢高度計算方法根據各高度計算分鐘的仰角和斜距值計算出幾何高度後,進行大氣折射訂正、地球曲率訂正、位勢米與幾何米的換算後得到位勢高度。(2)確定時高線以探空記錄紙的縱坐標表示時間,橫坐標表示高度,根據地面及每分鐘雷達天線位勢高度在探空記錄紙上得到時間——高度曲線。⑷求取規定高度的時間①經緯儀300、600、900米時間:②讀取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的時間:③規定等壓面的時間:採用最接近的探空記錄所得各等壓面拔海高度,在時—高線上直接讀取時間。注:當最接近的一次探空記錄終止高度低於本次雷達單獨測風高度終止時,高出部分的規定等壓面高度可向前再推一個時次查找,如果還不能滿足時,剩餘部分規定等壓面的高度,採用小球測風的規定等壓面平均高度來代替。三、計算規定高度的風由各規定高度時間在相應量得風層中內插求取。四、計算規定高度風的特殊情況處理㈠過北處理當規定高度所處的相鄰兩個量得風層的風向變化經過正北時,求取兩量得風層之間的風向差時,必須將風向較小的加上360°後,再求取風向差。㈡若風向變化很大,且相鄰兩個量得風層的風向差接近180°±3°時,必須根據記錄中的前後4個量得風層進行判斷,確定過南還是過北。㈢規定高度遇有上或下一量得風層失測時代替規定:1、低於或等於地面900米的規定高度,可用其上或下100米及其以內量得風層的風代替。2、距地900米以上,等於或低於海拔6000米的規定高度,可用其上或下200米及以內量得風層的風代替。當規定高度和用來代替的量得風層的高度中有一個高度小於或等於距地900米時,即用規定高度上或下100米及以內量得風層的風代替。3、海拔高於6000米的規定高度,可用其上或下500米及以內量得風層的風代替。當規定高度和用來代替的量得風層的高度中有一個高度小於拔海6000米時,即用規定高度上或下200米及以內量得風層的風代替。4、如果某規定高度根據代替規定不能代替,則該規定高度的風作缺測處理。5、最後一個量得風層的高度與其上一層規定高度的差值符合代替規定時,則上一層規定高度的風可用最後一個量得風層的風代替。6、如果規定高度上或下一量得風層的風為靜風,可按以上代替規定,用其下或上一量得風層的風代替,若不符合代替規定,可用最接近的量得風層的風來代替,但是在摩擦層內該規定高度的風應作缺測處理。7、當規定層的上、下量得風層均為靜風時,則該規定高度的風也為靜風。8、如果規定層上或下一量得風層的風速為0,但有風向,則該規定高度的風向、風速須進行內插計算。第四節選擇最大風層一、最大風層的標準:(1)在500hpa(或5500米)以上的量得風層中,從某一高度開始,到某一高度結束,出現風速大於30米/秒的“大風區”,在該“大風區”中風速最大的一層,就為最大風層。(2)在某“大風區”以上,又出現符合上述條件的“大風區”,且該“大風區”中的最大風速與前一“大風區”結束後的最小風速之差等於或大於10米/秒時,則該“大風區”中風速最大的一層,也為最大風層,其餘類推。二、最大風層的選擇方法1、在500hpa(或5500米)以上的量得風層中,找出風速連續大於30米/秒的“大風區”,在這個“大風區”中找出風速最大的一層,即為最大風層。2、如果在第一個“大風區”以上,又出現第二、第三個“大風區”,則根據以下條件繼續選取最大風層,如果在前一“大風區”結束後的最小風速與後一“大風區”中最大風速的差值大於或等於10米/秒,則後一“大風區”中風速最大的一層也應選為最大風層。3、有時一個“大風區”只有一個量的風層,但只要符合最大風層的標準,就應選為最大風層。4、由於某些原因,在前一個“大風區”中選取的最大風層風速比第二個“大風區”中的最大風速還要小,但後一個“大風區”中的最大風速與前一個“大風區”結束後的最小風速之差又小於10米/秒,此時,應作為一種特殊情況,後一個“大風區”中最大風速層也應選為最大風層。5、同一個“大風區”中,最大風速相等,且有兩層或以上時,則選取高度最底的一層作為最大風層。第五節小球測風淨舉力發生錯誤時的處理

淨舉力發生錯誤時的處理規定:當淨舉力錯誤<5克時,記錄照常整理;當淨舉力錯誤≥5克時,應重新計算實際升速,再進行記錄的重新整理。二、計算實際升速1、根據球皮和繩重以及錯誤的淨舉力,計算出標準密度升速值。2、根據當時的氣壓和溫度以及上述准密度升速值計算出實際升速。三、計算量得風層的實際風速㈠對風向無影響,不必進行處理。㈡風速訂正:求出風速訂正係數:實際升速/理論升速再將風速訂正係數與原量得風層的風速相乘,即得量地風層的實際風速。四、計算規定高度的風速㈠計算規定高度的時間訂正係數:理論升速/實際升速將原規定高度的時間與時間訂正係數相乘,即得各規定高度的實際時間。㈡根據訂正後規定高度的時間重新到訂正後的量得風層中內插求取規定高度風速值。第六節高空風報告電碼一、電碼說明㈠高空風報告電碼分成A、B、C、D四部,各部的識別組和編報內容見下表:部識別組編報的資料APPAA100hpa層及其以下各規定等壓面層、最大風層的資料。BPPBB100hpa層及以下各規定拔海高度的資料。CPPCC100hpa層以上各規定等壓面層、最大風層的資料。DPPDD100hpa層以上各規定拔海高度層的資料。㈡只要觀測到應該編報的資料都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編報,不得省略。㈢探測終止高度以上和低於測站的規定高度的發報層,可應省略不報。㈣如果沒有探測到某部規定編報的任何資料時,該部可省略不報。(五)當發出的報文中有錯時,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整部報文重發更正報。若某部拍發過一次更正報後,不得拍發第二次更正報,㈦各段編報規定1、A、C部中編報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六段的內容;在B、D部中編報第一段、第四段和第六段的內容。2、關於第二段的編報規定:⑴A、C部中編報的各規定等壓面:A部B部9253007085025050700200305001502040010010⑵各規定等壓面應按其高度自下而上順序編報。在探測範圍內,如果某規定等壓面風的資料缺測,則與之對應的ddfff風組應編報為×××××,不得省略。⑶55npp組可以重複編報,在一個55npp之後,最多只能編報三個連續的規定等壓面的資料。4、關於第三段編報規定:⑴指示碼為7或6。⑵在A部或C部中,若觀測到一個以上的最大風層時,應按風速由大到小的順序重複編報。⑶在A部或C部中,若觀測到一個以上的最大風層,且風速相等時,應按高度由下到上順序重複編報。⑷當最大風出現在閉合“大風區”時,用“7”作指示碼,編報:7HmHmHmHmdmdmdfmfmfm。當最大風層出現在非閉合“大風區”時,用“6”作指示碼,編報:6HmHmHmHmdmdmfmfmfm。“大風區”的開始和終止都觀測到時,稱該大風區稱為閉合“大風區”反之為非閉合“大風區”。⑷當A、C部中,沒有觀測到最大風層時,則該部的第三段必須編報一組“77999”,不得省略。B部D部規定海平面高度(米)規定海平面高度(米)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200028000320003400036000380005、關於第四段的編報規定:

⑴指示碼為8。在B、D部中,規定編報的各規定海平面高度見下表:⑵各規定高度層應按其高度自下而上順序編報。如某規定海平面高度風的資料缺測時,該高度可省略不報。⑶其中,8tnU1U2U3組可以重複編報。在一個8tnU1U2U3組之後,最多只能編報三個規定高度層風的資料。二、電碼說明㈠第一段:1、PPAA、PPBB、PPCC、PPDD:識別組。2、YYGGa4YY—分別編報觀測日期的十位數和個位數。GG—實際放球時間的世界時,以最接近的整時數編報。由於北京時比世界時早8小時,編報時應將實際放球時間減8小時。a4—測風方法,按下表編報:電碼設備電碼設備01探空球測風小球測風23無線電經緯儀測風(雷達無斜距)雷達測風3、IIiii按中國氣象局編印的“國內氣象臺站區站號表”中規定的站號編報。㈡第二段:1、55nPP55—規定等壓面的指示碼。n—最大只能報3,從PP所指的等壓面層算起,每三層規定等壓面為一組,當最後一組不足三層時,n也可以報2或1,在A部PP編報該組最低高度規定等壓面氣壓的百位和十位;在C部PP編報該組最低高度規定等壓面氣壓的十位和個位。緊接在55nPP之後,依次編報該組各等壓面的風的資料。在55nPP之後最多只能連續編報三組風的資料。2、ddfffdd—編報規定等壓面風向的百位和十位數。fff—編報規定等壓面風速的百位、十位、個位,其百位數同時也編報風向的個位數,風向的個位數編報按照下表進行。風向個位數編報電碼風向個位數編報電碼803594051627⑶當規定高度為靜風時,ddfff應編報00000。⑷當規定高度的風速小於0.5米/秒,仍應照常發報。㈢第三段1、7HmHmHmHm或6HmHmHmHm。7或6—最大風層指示碼。HmHmHmHm—最大風層的拔海高度,以位勢10米為單位編報,即編報最大風層拔海高度的萬位、千位、百位、十位。2、當某部沒有最大風時,第三段編報77999㈣第四段8tnu1u2u3ddfffddfffddfff1、8—規定海平面高度的指示碼。2、tn—規定海平面的高度,編報距海平面規定高度除以500的十位數。u1u2u3—分別編報規定距海平面規定高度除以500的個位數。⑴關於8tnu1u2u3的編報規定①8tnu1u2u3電碼組之後的ddfff風組,可以編報1、2、3組不能超過3組。②tnu1×500表示8tnu1u2u3報文中第一個風組距海平面規定高度。③

tnu2×500表示8tnu1u2u3報文中第二個風組距海平面規定高度。④8tnu3×500表示8tnu1u2u3報文中第三個風組距海平面規定高度。⑤連續的三個距海平面規定高度除500以後的十位數不同時,不能在同一個8tnu1u2u3組。⑥如果在8tnu1u2u3組之後只編報一個或二個風組時,8tnu1u2u3

中的u2u3或u3應分別編報為×。㈤第六段61616SnSr0Sr0Sr0Sr01、61616SnSr0Sr0Sr0Sr0⑴61616—氣球施放相對時間的指示碼。⑵Sn—相對時間符號。

0—相對時間為正值或零。表示氣球實際施放時間或各層資料的實際探測時間等於或晚於YYGG表示的時間。1—相對時間為負。表示氣球實際施放時間或各層資料的實際探測時間早於YYGG表示的時間。⑶Sr0Sr0Sr0Sr0:氣球施放時間與第一段中YYGG所編報得時間差,單位為秒。Sr0Sr0Sr0Sr0可以表示的相對時間範圍是

9999秒。2、62626P1P1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 …… …………PnPn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⑴62626—規定等壓面數據探測點相對經緯度數據指示碼。⑵P1P1

、PnPn—第二段中各等壓面氣壓,與第二段編報方法相同。⑶LarLarLarLar—編報相對緯度。即:X=探測點緯度-測站緯度×1000當0≤X<5000時,LarLarLarLar=X;當X<0,且|X|<5000時:

LarLarLarLar=|X|+5000;探測點的緯度和測站緯度單位均為度,精度為0.001度。探測點緯度-測站緯度的絕對值必須小於5,因此LarLarLarLar可表示的相對緯度範圍是

4.999度。⑷LorLorLorLor

—編報相對經度。即:X=(探測點經度-測站經度)×1000當0≤X<5000時,LorLorLorLor=X;當X<0,且|X|<5000時,LorLorLorLor

=|X|+5000;其中:探測點的經度和測站經度單位均為度,精度為0.001度。探測點經度-測站經度的絕對值必須小於5,即:LorLorLorLor可表示的相對經度範圍是

4.999度。⑸Sn—相對時間的符號。同前所述。⑹SrSrSrSr—各層資料的實際探測時間與放球時間YYGG之差的絕對值,單位為秒,相對時間編碼範圍是

9999秒。3、636367×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或6×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⑴63636—最大風數據探測點相對經緯度數據指示碼。⑵7或6—同前所述。⑶7×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同前所述。4、646468tnu1u2u3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⑴64646—距海平面規定高度數據探測點的相對經緯度數據指示碼。⑵8tnu1u2u3①8—距海平面規定高度指示碼。②tnu1u2u3—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編報方法同前。③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編報與tnu1u2u3相對應的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相對緯度、相對經度和氣球實際施放時間與第一段中YYGG之差。四、氣球空間、時間定位計算方法在高空氣象即時探測過程中,利用測風雷達測得的探空氣球座標數據及放球時間計算探空氣球在各時刻水平投影南北分量和東西分量,用各規定層的時間進行內插計算出各層次高空資料空間、時間定位數據。㈠空間定位計算1、測風雷達仰角測量誤差2、測風雷達測距測量誤差3、地球曲率誤差㈡相對經緯度的計算1、水準投影距離2、測風雷達測高3、水準投影分量4、相對經緯度㈢各層資料相對經緯度的計算1、計算每分鐘的相對經緯度⑴當測風雷達仰角、斜距均正常觀測時,用測風雷達仰角、斜距計算探空氣球水準投影距離。⑵當測風雷達仰角、斜距有一項缺測時,用探空高度和仰角或斜距計算水準投影,在計算時先將位勢高度轉換成幾何高度。⑶當仰角和斜距同時缺測或方位角缺測時(即測風雷達測風數據缺測),空間定位無法計算,相對經緯度缺測。2、用各規定層的時間進行線性內插得到各層次資料的相對經緯度。㈣時間定位計算1、首先計算放球時間與報文中時間編報的時差,當放球時刻分鐘數小於30分時,時差為正,反之為負。該時差也即地面層資料時差。2、各規定層資料的時差,為該層次記錄時間加地面層資料時差。五、特殊情況處理方法㈠探空資料時間大於測風終止時間時的氣球定位計算方法1、當探空資料時間與測風終止分鐘時間的差大於1分鐘時,該層探空資料定位數據作失測處理。2、當探空時間與測風終止分鐘時間的差小於等於1分鐘時,採用外延方法計算定位數據,即用測風終止分鐘的數據計算定位數據加上測風終止量得風層的風乘時間差求得偏移量。㈡氣球定位缺測規定及計算方法當測風數據連續缺測小於等於5分鐘時,氣球定位按正常方法內插計算;當測風數據無論在任何位置連續缺測大於5分鐘時,氣球定位按缺測處理,缺測段前、後分別向後、向前外推一分鐘計算,外推計算方法和終止層計算方法相同,中間段定位作缺測,如果第一分鐘開始缺測,則第一分鐘定位用地面風計算。㈢測風規定高度大於測風最後分鐘的高度時定位計算1、綜合探測,用最後兩等壓面平均升速計算出規定高度與測風數據最後分鐘時間差,用該時間差和最後分鐘測風數據及其量得風層風向風速進行定位計算。2、單獨測風時,用最後2分鐘(測風終止時間≤10分鐘)或最後5分鐘(測風終止時間≥10分鐘)的平均升速計算出規定高度與測風數據最後分鐘時間差,用該時間差和最後分鐘測風數據及其量得風層風向風速進行定位計算。第七節特殊情況的處理一、進行雷達單獨測風時,如果在5500米以下,記錄連續失測大於5分鐘,則應重放球;在5500米以上記錄連續失測大於5分鐘,失測後的記錄照常整理;在最初幾分鐘遇有失測,應補放小球代替失測部分。重放球時間,最遲不得超過正點後1小時15鐘。二、進行經緯儀小球測風,天氣晴朗或雲高在3000米以上,記錄末達3000米(距地),應補放小球,補放時間最遲不得超過正點後1小時15分鐘。如果當時天空為低雲,則不再補放;但在正點後1小時15分鐘內天氣變好,仍應補放小球。

測風經緯儀

一、經緯儀的安裝和使用

1、水準調整:2、焦距調整:3、方位調整:

4、經緯儀讀數方法

一、水準調整方法:

①②③

二、焦距调整方法:

三、方位调整的方法

①②③

二、經緯儀的器差檢查和調整經緯儀的器差檢查應在每旬第一天進行。1、水準器器差檢查和校正2、仰角器差檢查3、方位角器差檢查三、水準器的檢查和調整1、使水準器平行於任意兩個水準調節螺旋,將汽泡調到中心位置。2、將經緯儀上部旋轉180°若汽泡偏離位置超過了允許範圍,應進行校正。3、放鬆水準器制動螺帽,轉動校正螺絲,使汽泡移到偏離最大距離的一半處。再調整水準調整螺旋,使汽泡移到中心位置。4、再將經緯儀上部轉動180°,觀察汽泡是否有偏離中心且超過允許範圍,如超過允許範圍,應重複以上步驟,繼續調整,直到合乎要求為止。5、最後將水準器制動螺帽旋緊。

四、仰角器差檢查和處理方法:(1)架設經緯儀並進行三步調整。(2)選定250米以外的一個目標物,瞄入望遠鏡,調到十字線正中,讀取第一次仰角讀數δ1。(3)將物鏡翻過天頂,方位轉動180°,把原目標物瞄入望遠鏡,調到十字線正中,讀取第二次仰角讀數δ2。(4)將兩次仰角讀數δ1和δ2代入仰角器差計算公式:當:∣△

∣≥0.3°時,計算高空風時仰角讀數要進行訂正;

當│△

│<0.3°時,計算高空風時仰角讀數不進行訂正。方位角器差檢查和處理方法:在仰角器差檢查時,一併讀取方位角讀數,即分別得到α1和α2,將兩次方位角讀數代入方位器差公式求出方位角器差△α值。1、當α1<α2時,方位器差公式為:2、當α1>α2時,方位器差公式為:如果∣△α∣≤0.5°,經緯儀可以照常使用;如果∣△α∣>0.5°時,應報請上級部門進行調換或修理,但應繼續使用,並且在工作日記和備註欄內說明情況。△α=

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第一節概述用途:是GTS1型數字探空儀的溫度、濕度感測器在施放前與檢測箱內的溫度、濕度標準儀器進行比對的檢測設備。組成:有測量精度很高的熱敏電阻通風幹、濕表,作為溫度、濕度的標準儀器。智能數字顯示窗口可分別選擇R(濕度感測器的阻值測量)、V(鎂電池的電壓測量)、T(幹球溫度)、U(相對濕度)、P(氣壓)顯示或按迴圈次序依次顯示:幹球溫度、相對濕度、氣壓附溫、濕球溫度、基測箱所在高度的氣壓。直流輸出穩壓電源供探空儀施放前調機使用。特點:整機結構牢固、設計新穎、使用方便、檢測數據穩定可靠。第二節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主要技術指標一、幹、濕球溫度錶1、測量範圍和準確度:溫度:5℃—35℃,標準差±0.2℃;濕度:15%—95%RH,標準差±2%RH;2、檢測室:⑴溫度穩定性:≤0.2℃,溫度在5℃—35℃範圍內,整機通電10分鐘之後;在5分鐘內溫度最大波動不超過±0、5℃;⑵濕度穩定性:△u≤2%RH,濕度在15%~95%範圍內,整機通電10分鐘之後;在5分鐘內濕度最大波動不超過2%RH;3、電阻測量(1MΩ電阻並聯值):範圍:1KΩ—999KΩ,準確度:5%;4、鎂電池電壓測量(負載180Ω):範圍:DC0—50V,準確度:±0.2V5、外形尺寸:496×176×276mm;6、品質:小於18㎏;7、電源:⑴箱內供電電壓:DC12V或9V±0.5V;⑵電源適應能力:AC220V±22V,50Hz第三節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整機結構及功能一、整機結構機箱採用金屬鋁翻砂鑄成,結構牢固,密封性好,外表面噴塑,漆膜色澤鮮,耐用。兩種形式結構分別見下圖,用戶可根據使用的方便性進行選用。整機結構共由濕敏元件潮濕老化及基值測定室、電器箱、檢測室三部分組成。1、濕敏元件潮濕老化及基值測定室:在該室內安裝了供濕敏元件潮濕老化用的硫酸鉀飽和溶液瓶和供基值測定用的矽乾燥劑瓶。密閉在瓶內的硫酸鉀飽和溶液其相對濕度可達95%—99%RH,密閉在瓶內的矽乾燥劑其相對濕度為0—3%RH。2、電器箱:電器箱由前面板,後蓋板及箱體組成。⑴前面板,見下圖。開關b的選擇功能如下:

R—按下此鍵顯示被測濕敏元件的阻值(kΩ)

V—按下此鍵顯示被測鎂電池電壓;

T—按下此鍵顯示檢測室內環境溫度;

U—按下此鍵顯示檢測室內相對濕度;

P—按下此鍵盤顯示基測箱高度的氣壓;

迴圈—按下此鍵將依次顯示幹球溫度、相對濕度、氣壓附溫、濕球溫度、基測箱所在高度的氣壓;

c—AC220V電源開關;

d—溫度選擇開關,開關位於T為幹球溫度,位於T。為矽乾燥瓶內溫度。

e—鎂電池插座。⑵後蓋板

a—通風窗口。

b—XS1,六芯凹座,色標為紅色。

c—XS2,五芯凹座,色標為黃色。

d—XS3,六芯凸座標為白色。

e—電源插座。⑶插座XS1、XS2、XS3與插頭XP1、XP2、XP3的連接,見下圖。RT1—基測瓶內熱敏電阻RT2—幹球溫度錶RT3—濕球溫度錶RU—濕敏電阻S—風扇⑷電器箱體在電器箱內安裝了數據採集智能處理電路板、穩壓電源板及參數顯示板等。3、溫、濕度檢測室在檢測室內裝有通風幹濕表、軸流馬達及探空儀溫、濕度元件專用插座。探空儀溫、濕度元件與標準儀器的對比是在檢測室內進行的。⑴通風幹濕表通風幹濕表由幹球溫度錶和濕球溫度錶、軸流馬達組成。兩支溫度錶的溫度—阻值特性完全一致,測量精度優於0.1℃,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年漂移量小於0.03℃。其區別在於濕球溫度錶的表面包有一層脫脂紗布。⑵軸流馬達及溫濕度元件插座軸流馬達的特點:風量大、風速穩定,升溫小、使用壽命長。作用:1、通過恒速運轉後向幹濕球溫度錶輸送恒定的風量,提高通風係數A的穩定性。2、通過馬達大風量的攪拌,檢測室內的溫度、濕度的均勻性得到了改善。溫濕度元件檢測室內的溫濕度元件插座是為探空儀溫、濕度元件設計的一種專用插座。第五節使用方法一、濕敏元件高濕老化瓶的用法1、硫酸鉀飽和溶液配製:將50g左右的純硫酸鉀(K2SO4)倒入瓶內,再倒入適量的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達到飽和狀態即可待用。用途:硫酸鉀飽和溶液在密閉容器內能產生95—99%的相對濕度,該濕度環境供濕敏元件高濕老化之用。備註:飽和溶液經長期使用後水份逐漸蒸發減少最後成為結晶體鹽,此時可按配製方法向容器內再次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即可。2、使用方法⑴開啟電源開關C,按下R鍵⑵將濕敏元件置於專用插座上。放入瓶內蓋緊瓶蓋,這時顯示窗口便顯示被測元件在高濕環境內的阻值,老化完畢後(元件阻值>300KΩ)取出元件蓋緊瓶蓋。二、基值測定瓶的用法基值測定:指濕敏元件在變色矽膠容器內,即濕度為0%RH的環境內進行元件阻值的測量。1、變色矽膠的配置將100g左右深蘭色的變色矽膠或占容器1/10左右體積的變色矽膠倒入瓶內,蓋緊瓶蓋即可待用。2、使用方法將潮濕老化後的濕度感測器轉移至基值測定瓶內,蓋緊瓶蓋,通風攪拌時間約3分鐘,待元件阻值穩定不變時便可記錄元件阻(8kΩ<<20kΩ)。矽膠極易吸潮,每次測試完畢後應立即蓋緊瓶蓋,防止失效。長期使用後,矽膠由深藍轉淺藍,失效時變為淺紅色。矽膠出現淺藍色後,應立即更換新的矽膠(一般一星期理換一次),以保證元件基值測定的準確性。三、各功能鍵的使用1、R、V、T、U、P鍵的使用分別按下R、V、T、U、P、迴圈鍵時,儀器將會顯示:R濕敏元件的電阻值、V鎂電池電壓、T幹球溫度、U通風幹濕表相對濕度、P環境氣壓、按下迴圈鍵將進行迴圈顯示:幹球溫度、通風幹濕表相對濕度、氣壓附溫、濕球溫度、基測箱高度氣壓。2、幹濕球溫度T鍵的使用T鍵的使用應與d開關連動使用,按下T鍵,d開關位於T,這時顯示的是通風幹濕表的幹球溫度,d開關位於T0,顯示的是基值測定瓶內的溫度。四、鎂電池插座e的使用方法將注水後的鎂電池插頭與前面板e插座連接,按下麵板V鍵,待顯示器達到24V(27V電池)或21V(24V電池)或16V(18V電池)時取下鎂電池待放球使用。作業1、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的用途和組成。2、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面板按鍵說明:3、溫、濕度檢測室組成。4、檢測室內通風幹濕表的特點。5、濕敏元件高濕老化瓶溶液的配製及使用方法。6、濕敏元件基值測定瓶的配置及用法。第六節通風幹濕表1、濕球溫度錶紗布包紮方法將脫脂紗布剪成20mm×40mm的長方形,包紮前將紗布沾上潔淨水,使其完全濕潤,紗布繞溫度錶表面轉動1⅓圈,且緊密貼住濕球表,用脫脂棉線將紗布在濕球溫度錶的凹陷處及底部紮緊,然後剪去底部多餘紗布。2、通風幹濕表的使用方法通風幹濕表是用來測量檢測室內溫度T及相對濕度U的一種標準器。幹球溫度錶安放在檢測箱偏後方,濕球溫度錶則位於幹球溫度錶的前面。

測量檢測室內的標準溫、濕度的步驟:⑴開啟電源開關,此時顯示窗口燈亮,軸流馬達轉動。⑵關緊檢測室門,取出濕球溫度錶沾上蒸餾水,然後插入原孔內,等3分鐘後在3—5分鐘內錄取溫度和濕度的標準值。錄取或顯示方式有二種:①選擇顯示:按下T鍵,d開關位於T,此時顯示幹球溫度;按下U鍵,d開關位於T,此時顯示相對濕度。②迴圈顯示:按下鍵,d開關位於T,此時迴圈顯示:幹球溫度、相對濕度、氣壓附溫、濕球溫度、地面環境氣壓。第七節探空儀溫、濕度感測器與檢測箱內溫、濕度標準儀器的比對:

1、開啟電源開關c,按下R鍵。

2、探空儀濕敏元件插入專用插座並置於潮濕老化瓶內,元件阻值>300KΩ即認為潮濕老化完畢。(完成老化所需時間約1分鐘。)3、將老化後的元件移至變色矽膠瓶,將蓋蓋緊,穩定時間約3分鐘。元件阻值穩定不變時,記錄元件的阻值R0

(8kΩ<<20kΩ)及瓶內溫度T0

,並輸入電腦。4、取下濕敏元件,插入探空儀盒蓋元件座上,連同盒蓋置於檢測箱內,插入檢測室專用座上,關緊檢測室門。5、接通探空儀溫、濕度感測器與整機的聯線,此時在電腦螢幕上能顯示出探空儀T、P、U參數的測量值。6、在進入正式比對前,將濕球溫度錶沾上蒸餾水,穩定3分鐘,在3—5分鐘內錄取的標準儀器的溫度(T1)、濕度(U1)值,標準器的溫度、濕度值與電腦錄取的探空儀溫度(T)、濕度(U)值進行比對。當T1—T≤±0.4℃,U1—U≤±5%RH合格。七、探空儀氣壓與標準儀器的比對檢測箱提供的氣壓顯示值只作為相對濕度計算時進行氣壓修正用,不作為氣壓的標準值。標準氣壓按使用規範用的氣壓測試儀表進行。在進行溫、濕度感測器比對時,電腦螢幕同時也錄取了氣壓P值,該氣壓與標準儀器(P1應由水銀氣壓錶或振筒式氣壓儀得到)得到的檢測箱所在高度的氣壓值進行比對即可。當P1—P≤±2hPa合格。基測箱與水銀氣壓錶的高度差超過1米時應對氣壓值進行訂正。每1米0.1hPa八、比對注意事項1、在正式錄取數據前,應開啟檢測箱電源開關預熱3—5分鐘。2、潮濕老化瓶和基值測定瓶,在使用時或使用完畢後,應立即將瓶蓋蓋緊。3、濕敏元件在進行濕度為0%的基值測定時,應檢查通風馬達是否運轉,如馬達不轉會影響基值測量的準確性。乾燥劑失效後,經高溫100—150℃烘3小時冷卻後仍可使用。一般採用電烤箱烘乾。濕球紗布應按要求包紮,若發現紗布與溫度錶之間有氣泡時,應重新包紮。濕球紗布使用長久後吸水性能降低,這時應及時更換。作業1、GEZ10型探空儀檢測箱通風幹濕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濕球溫度錶紗布包紮方法如何?2、GTS1型數字探空儀與標準儀器的比對步驟及比對注意事項如何?3、GTS1型數字探空儀施放前工作有哪些?探空記錄整理整理內容:計算各規定等壓面的高度、溫度、濕度和風的資料;選擇對流層頂;選擇特性層;選擇零度層;編發報告電碼。第一節計算規定等壓面規定等壓面: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40、30、20、15、10、7、5百帕(只發報到10百帕,包括特性層)。計算規定等壓面就是將等壓面的高度、溫度、濕度,露點計算出來。一、計算各規定等壓面的溫度、濕度、露點、溫度露點差。①在時壓曲線上找到各規定等壓面,並得到規定等壓面所對應的時間;②在時溫、時濕曲線上的相同時刻處計算出溫度、濕度;③根據計算公式求出露點溫度;④將規定等壓面上的氣溫值減去該規定等氣壓面上的露點溫度,即得到溫度露點差;二、計算拔海高度1、計算地面與第一規定等壓面間的厚度和第一規定等壓面拔海高度。2、計算第二規定等壓面的拔海高度。3、計算終止層的海拔高度。四、求取時間—高度曲線(簡稱時高線)五、計算規定高度的風⑴求取距經緯儀高度的時間:⑵求取距海平面規定高度的時間:⑶求取各規定等壓面時間:用各規定高度的時間,在相應的量的風層中內插求取風向、風速。第四節選擇特性層一、特性層的條件1、地面層、對流層頂及施放終止層。2、對流層頂以下,大於400米的等溫或大於1℃逆溫層的起始點和終止點。3、溫度梯度的顯著轉捩點,即兩層間的溫度分佈與用直線內插的溫度比較,超過1℃

(對流層頂以下)或超過2℃

(對流層頂以上)的差值最大的氣層。4、濕度梯度的顯著轉捩點,即兩層間的濕度分佈與用直線內插的濕度比較,超過15%

差值最大的氣層。5、溫度失測層的起始點與終止點,在失測層中間也需任意加選一層。二、求取特性層要素值1、將全部特性層(除地面層外)按時間先後順序編號。2、溫度、氣壓、濕度、溫度露點差計算方法同規定等壓面。第五節選擇對流層頂

一、對流層頂選擇條件由溫度垂直遞減率(γ)開始≤2℃/千米氣層的最低高度,向上兩千米及以內的任何高度與該最低高度間的平均溫度垂直遞減率(γ)也均≤2℃/千米,則該最低高度選為對流層頂。對流層頂高度在150百帕以下,定為第一對流層頂,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氣層均符合對流層頂的條件,只選高度最低的一個,其餘不予選取;反之高度在150百帕或以上,不論有沒有出現第一對流層頂,均定為第二對流層頂。

對流層頂最多只選兩個,且符合以下條件者可選為第二對流層。1、在第一對流層頂以上,由溫度垂直遞減率(γ)開始>3℃/千米氣層的最低高度,向上一千米及以內的任何高度與該最低高度間的平均溫度垂直遞減率(γ)也均>3℃/千米,在150百帕或以上,又出現符合對流層頂條件的氣層,即選為第二對流層頂。

若在150百帕或以上,有幾個氣層都符合對流層頂條件,則選高度最低的一層為第二對流層頂。為了使選出的對流層頂符合天氣學規律,規定對流層頂應選在40百帕以下。當觀測記錄中遇有二個或以上的氣層符合對流層頂的條件時,則150百帕以下,選取高度最低的一層作為第一對流層頂,除此之外,在150百帕以下其餘符合對流層頂條件的氣層,均不選為對流層頂;在150百帕或以上,同樣選取符合對流層頂的條件,高度最低的一層作為第二對流層頂,除此之外,在150百帕以上其餘符合對流層頂條件的氣層,均不選為對流層頂。三、計算對流層頂要素2、溫度、氣壓、濕度、溫度露點差、高度、風向風速計算方法同規定等壓面。四、選擇對流層頂的特殊情況1、有時在500百帕以上的高空有較深厚的鋒面逆溫,符合對流層頂選擇條件,但與本站前幾天對流層頂的資料進行比較,極不連續,此時,若能肯定是高空鋒面過境(根據天氣圖,並與預報員商量)則可不選為對流層頂。2、如因記錄終止而厚度不足兩千米,但接近兩千米,且符合對流層頂的條件,與前幾次記錄比較,高度又比較接近,則應按下列方法考慮選取:將記錄終止時的溫度以幹絕熱溫度遞減率(rd=1℃/米)遞減到兩千米厚度(時—高線不足部分以虛線外延,只供選取對流層的用)的位置,然後檢查平均溫度垂直遞減率是否符合選取條件,符合條件時,可選為對流層頂。⑴對流層頂以後的時—溫曲線是遞減形式,遞減1℃,則厚度最少應有1700米;遞減2℃,則厚度最少應有1800米;其餘類推。⑵對流層頂以後的時—溫曲線是等溫形式,則厚度最少應有1600米;⑶對流層頂以後的時—溫曲線是遞增形式,遞增1℃,則厚度最少應有1500米;遞增2℃,則厚度最少應有1400米;其餘類推。3、對流層頂附近遇有記錄缺測的處理如果符合對流層頂選擇條件的層次出現在失測層的起始層或終止層,不能選為對流層頂。第六節選擇零度層一、零度層選擇規定零度層只選一層。當出現幾個零度層時,只選高度最低的一層。當地面溫度低於零度時,不選取零度層。當施放瞬間的溫度為零度時,地面層即為零度層。二、零度層選擇方法1、在溫度檢定證上查取溫度為0℃時的檢定符號,並訂正為儀器符號,根據零度層的儀器符號,在時—溫曲線上找到與0℃(須經輻射訂正後)的儀器符號相等的位置,即為零度層。2、讀取零度層氣壓和濕度的儀器符號,經訂正值訂正為檢定符號後,通過檢定證直接查取氣壓和濕度值。3、查取零度層露點溫度。第七節特殊情況處理一、重放球的規定1、記錄未達500百帕和不足10分鐘時應重放球。2、在500百帕以下,溫、壓、濕三要素的任意一種或全部漏收、可疑時段大於5分鐘,應重放球。3、如果氣球升速自地面到終止均>600米/分或<150米/分,應重放球。4、在500百帕以下或10分鐘以內,電碼筒轉速平均小於3轉/分,應重放球。在500百帕以上,從任意層開始到記錄終止,電碼筒轉速平均<2轉/分,此層以後的記錄不再整理。5、重放球的時間,最多不得超過正點時間的1小時15分(08:30或20:30)。6、當某次觀測出現兩次氣球下沉時,第二次氣球開始下降點作為本次記錄的終止層,結束本次觀測。若終止高度低於500百帕,又在允許重放球的時間內,則必須重放球。二、對氣球升速的要求1、如果在500百帕以上,從某一層開始到記錄終止,升速均大於600米/分或小於150米/分,則此層以後的記錄不再整理。2、如果在500百帕以下,從某一層開始升速大於600米/分或小於150米/分,應重放球。3、如果記錄中間某一段升速大於600米/分或小於150米/分,而以後升速又恢復正常,則此記錄照常整理。三、漏收和可疑記錄的處理規定要素500百帕以下500百帕以上漏收、可疑時間(分)處理規定漏收、可疑時間(分)處理規定氣壓Δt≤5按前後趨勢連線,記錄照常整理Δt≤7按前後趨勢連線,記錄照常整理Δt>5重放球Δt>7以後記錄不再整理溫度Δt≤2連實線,記錄照常整理Δt≤3連實線,記錄照常整理2<Δt≤5連虛線,供計算厚度用,記錄作失測處理3<Δt≤7連虛線,供計算厚度用,記錄作失測處理Δt>5重放球Δt>7以後記錄不再整理要素500百帕以下500百帕以上漏收、可疑時間(分)處理規定漏收、可疑時間(分)處理規定濕度Δt≤2連實線,記錄照常整理Δt≤3連實線,記錄照常整理2<Δt≤5連虛線,供計算厚度用,記錄作失測處理)3<Δt≤7連虛線,供計算厚度用,記錄作失測處理Δt>5重放球(溫度低於0℃或濕度<20%時不重放球。此時,連虛線,供計算厚度用,記錄作失測處理﹚Δt>7濕度記錄以後不再整理,溫壓記錄照常整理備註當漏收和可疑記錄正處在500百帕層上、下時,按500百帕以下的規定處理。第八節高空溫、壓、濕報告電碼部識別組編報的資料ATTAA100hpa層及其以下各規定等壓面層、對流層頂和最大風層的資料。BTTBB100hpa層及其以下特性層的資料。CTTCC100hpa層以上各規定等壓面層、對流層頂和最大風層的資料。DTTDD100hpa層以上特性層的資料。一、電碼格式:二、編報規定㈠本電碼用來編報陸地測站高空溫、壓、濕和風的資料。各部識別組和編報內容:A、B部:第一段TTAAYYGGIdIIiii

第二段99P0P0P0T0T0Ta0D0D0d0d0f0f0f0

P1P1h1h1h1T1T1Ta1D1D1d1d1f1f1f1

……

……

…… PnPnhnhnhnTnTnTanDnDndndnfnfnfn

第三段88PtPtPtTtTtTatDtDtdtdtftftft

第四段77PmPmPm

or}dmdmfmfmfm66PmPmPm第十段61616SnSr0Sr0Sr0Sr062626P1P1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

……

……

…… PnPn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6363688LarLarLa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6464677LarLarLar

or}LarLorLorLorLorSnSrSrSrSr

66LarLarLar

B、D部:第一段TTBBYYGGIdIIiii

第五段n0n0P0P0P0T0T0Ta0D0D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