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锦瑟》+高二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锦瑟》+高二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锦瑟》+高二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锦瑟》+高二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高中语文】《锦瑟》+高二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锦瑟导语: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晚霞。

义山(李商隐)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字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在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会有神秘性的。——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一篇《锦瑟》解人难。——王士禛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牛李党争】

李商隐【深山倾情】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23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写作背景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敏锐,二十出头就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被刷下来,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中左右为难,受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李商隐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亦足以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于是,他写下了系列《无题》诗,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如:

其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伉俪情深】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公元851年,李妻早逝,李商隐写了很多诗怀念她。自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

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

每一联都代表了

一种心境、一种心绪。

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诗歌风格其诗构思新奇,辞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隐晦朦胧,典丽精工。代表作有《锦瑟》《无题》《夜雨寄北》《贾生》《马嵬》等。咏史诗托古讽今,反映晚唐政治主张;咏物诗排遣心中烦闷;独创无题诗,描写爱情生活,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神秘。李商隐的诗歌回环曲折,长于表达个人忧伤的情绪及情感。尤长于七言律绝,被称为“义山体”。

李商隐的诗具有三方面的特点:①朦胧美:情感朦胧,含蓄深邃。②意象美:意象绚丽神秘。③情感美:情致婉曲,缠绵悱恻。无题诗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了十六首,另外,还有许多诗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标题,如《锦瑟》、《为有》、《碧城》等。诗歌风格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被人所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以《锦瑟》为例,《锦瑟》这首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争议最多、晦涩难懂、众说纷纭,被人们称为“斯芬达科斯之谜”、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其中,位列第四。诗文解读根据下面诗中已标好的朗读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李商隐诵读诗韵初读诗歌,找出诗眼锦瑟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和诗人情感的词。内容之眼情感之眼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音每一节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华年:指青年时代。锦瑟为何无端有五十根弦呢?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史记·孝武本纪》:“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音每一节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以锦瑟起兴,“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已半百,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表明了作者的迷惑不解,有埋怨之意。

首联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含有睹物伤感、惋惜和无可奈何之情。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分析手法和感情?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物。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要有五十根弦呢?每一音每一节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2.分析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①结构上总领全篇,引出对人生的思考;②在情感上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感伤的抒情基调。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思恋爱慕的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

庄周梦蝶

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请你分析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庄周梦蝶——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境。

迷——

庄周为梦境而迷,诗人为“华年”而迷,而美好的年华已经恍然如梦了。想及此,作者感慨万端,无限伤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啼春: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请你分析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望帝啼春——以杜鹃托怀恨,表达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殷切的思念。颔联: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

迷惘之情。托——“春心”代表了已逝去的美好事物,美好已经远去,现在只能像望帝杜宇一样,把这份伤感寄托在杜鹃的声声哀鸣之中。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月明的沧海上鲛人泣泪成珠,美好的愿望终如晴朗的天气里蓝田美玉周围笼罩的烟云,可望而不可即。鲛人泣泪: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鲛人因悲泣泪,眼里滚出颗颗珍珠,在“沧海月明”的映衬下,泪光点点,珠光晶莹,显得苍凉幽清、凄美动人。“月明珠泪”,构成一个朦胧的意境,表达复杂怅惘的情怀。蓝田玉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这种光气只能在远观时才可见,近处是看不到的。化用此意,表达美好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及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阴阳冷暖,色调不同,都表达了对已逝的美好事物的哀伤与怅惘之情。过去美好的一切如同蓝田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却可望而不可即。

过去美好的一切如月夜沧海边的珍珠,历历在目却泪花点点;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赏析颈联中的“泪”和“烟”字,请问如何理解?颈联:阴阳冷暖,色调不同,都表达了对已逝的美好事物的哀伤与怅惘之情。

泪——

烟——

1.尾联如何理解?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意思是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更是“惘然”。

“惘然”一词,概括了“思华年”的全部感受:迷惘、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

直抒胸臆,“惘然”与首联“思华年”首尾呼应,收束全诗。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情感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待:岂待,哪里用得着等到。当时:那时。惘然:怅然若失了。

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课堂小结:用典:指在诗歌中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1.明用:即直接点出人或事来,明明白白地用。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暗用: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如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3.正用,就是“直用其事”,典故的意思和作者本人的意思是一致的。4.反用:反用则有衬托、对比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却反其意后用之,讽刺意味更浓。课堂小结:分析角度:①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③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明确诗人的情感。作用: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借典故的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情感;

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小结:四个典故望帝魂化杜鹃

南海鲛人珠泪

蓝田山产玉庄周梦蝶化蝶-----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表达殷切的思念和无限的悲伤-----对理想破灭的伤心-----对理想破灭后的迷惘

作用: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结构示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听弦思往事(起)。用典托哀怨——惆怅和悲伤(承)。用典表慨叹——只有眼泪和迷惘(转)收束明怅然(合)。2.赏析点拨《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同时它又是最难讲解的一首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则全诗已明言,这是思华年而不胜惘然之作。“锦瑟”既是诗人兴感的凭借,又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一弦一柱犹如一音一节,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仿佛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颔、颈两联随即承“一弦一柱思华年”,既摹写锦瑟所奏的迷幻、哀怨、清幽、缥缈的音乐意境,又借助描摹音乐意境的象征性图景对华年所历所感作概括而形象的反映。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翩翩然而飞,浑然忘我;后来梦醒,自己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后来他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肺,名为杜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颈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诗人此处有怀才不遇的抱怨之情。尾联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笔势未尝闪遁。意思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就已经令人不胜怅惘了。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这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情思。以“思华年”和“惘然”这条主线,结合诗人的身世创作,对颔、颈两联所展示的图景从意象到语言文字细加揣摩,则其中所寓的象征之义——身世遭逢如梦似幻,伤春忧世似杜鹃啼血,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缥缈虚幻——却不难领会。这些象征性图景之间在时间、空间、事件、感情等方面尽管没有固定的次序,却都是诗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和反复流露的心声,借助于工整的对仗、凄清的声韵、迷离的气氛等多种因素的映带联系,使全诗笼罩着一层哀怨凄迷的情调气氛,增强了整体感。这首诗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才人志士的悲剧心理和对自己悲剧命运感到迷惘的情绪。问题探讨首联研读诗人用锦瑟起兴,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近五十,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惋惜伤感之情。首联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起兴、比喻、用典颔联研读“庄周梦蝶”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借此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境。是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抒发诗人的惆怅与迷惘。“杜鹃啼血”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之情。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典颈联研读“沧海月明珠有泪”营造出怎么的意境?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阔大而寂寥的意境;用“鲛人泣泪”喻自己凄楚孤寂之境,传递出孤寂、怅惘的情绪。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半生年华,正如“沧海遗珠”般可悲可叹。颈联研读“蓝田日暖玉生烟”营造出怎么的意境?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蓝田山上阳光普照而玉气迷蒙,高远、美丽、温暖,可以说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但它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营造了朦胧而温暖的妙境,传递出一种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怅惘,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尾联研读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直抒胸臆最后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视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不止。全诗小结(首联)起兴追怀,锦瑟牵情,回首往事(颔联)借典抒怀,往事如梦,感伤深沉(颈联)借典抒怀,对月而泣,美梦如烟(尾联)直抒胸臆,追忆此情,当时惘然锦瑟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课堂小结:分析角度:①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③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明确诗人的情感。作用: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借典故的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情感;

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小结:四个典故望帝魂化杜鹃

南海鲛人珠泪

蓝田山产玉庄周梦蝶化蝶-----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表达殷切的思念和无限的悲伤-----对理想破灭的伤心-----对理想破灭后的迷惘

作用: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诗的内容

主要手法起(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托物起兴

承(颔联)庄周梦蝶,望帝啼鹃

用典

转(颈联)鲛人泣珠,暖玉生烟

用典

合(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直抒胸臆

诗的情感: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课堂小结:写作特点:1.大量用典

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2.运用象征,形象鲜明。

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3.意蕴深厚,梦幻朦胧。主旨探究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主旨何解?后人对《锦瑟》的几种解读: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2.作者的自伤身世(感怀身世诗)3.作者政治抱负坎坷(政治寄托诗)4.单纯写锦瑟(咏锦瑟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歌主旨的理解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李义山诗集集评》卷二)悼亡诗悼亡诗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房中曲》)这首诗写于妻子去世后一年,诗人回到家,只见锦瑟不见人,睹物思人,感叹无情之物却长命于有情之人。根据《房中曲》的暗示,有人认为,《锦瑟》就是一首“悼亡诗”。

汪师韩云: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已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才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难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来,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追忆”谓后世之人追忆也。“可待”者,犹云必传于后无疑也。“当时”指现在言。“惘然”无所适从也。言后世之传,虽可自信,而即今沦落为可叹耳。《诗学纂闻》感怀身世诗感怀身世诗李商隐的一生有爱情生活,有政治生活,有艺术追求,且这首诗又写于诗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之时,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括。且在《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中曾说“锦瑟惊弦破梦频”,锦瑟之声频频惊醒美梦,大约有“黄粱梦觉”之情。吴汝沦云:此诗疑为感国祚兴衰而作。五十弦,一弦一柱,则百年矣。盖自安史之乱至义山作诗,时几百年也。梦迷蝴蝶,谓天宝政治昏乱也;望帝春心,谓上皇失势之乱也。沧海明珠,谓利尽南海;蓝玉生烟,谓斯人憔悴也。结言不但后人感吊,即当时识者已有颠覆之忧也。《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

政治寄托诗政治寄托诗政治上,少年得志,但在牛李党争中缺最终难得重用,美好的怀抱却终无实现的机会。“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等我建立了显赫的功绩,而后归隐江湖。——《安定城楼》(黄)山谷云;“余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工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缃素杂记》咏锦瑟诗咏锦瑟诗整首诗讲的是演奏锦瑟的意境。“锦瑟无端五十弦”,开端引出所引所咏之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写瑟音的美妙,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则写在琴声中表现的感情。咏锦瑟诗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却有极高的造诣,唐以后历代都有不同的诗派对李商隐诗歌有不同的接受、传承。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纯粹是李商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