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H2↑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2H+Cu2++2NO2↑+H2O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烷烃含共价键数目一定是(3n+1)NAB.71g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目为NAC.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C2O42-和HC2O4-的总数为NAD.50g含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H2的分子数目为NA3、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4、某有机物A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8,取有机物A7.6g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0.2molH2O。此有机物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下列有关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的分子式为C2H4O3B.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OOHC.A分子中的官能团有两种D.1molA与足量的单质Na反应时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5、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aA(g)+bB(g)xC(g),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在图中,Y轴是指:A.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 B.平衡混合气中物质B的质量分数C.平衡混合气的密度 D.平衡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6、混合动力汽车配有电动、汽油双引擎。在减速时,自动捕捉减少的动能;在高速行驶时,启用双引擎,动力更强劲。下列有关混合动力汽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速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B.高速行驶时电池电能转化为汽车部分动力C.通过发电机电动机互变循环减少汽车油耗D.双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7、实验: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过滤.②取等量①的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Na2S溶液、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后者溶液仍澄清.③取少量①的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中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c(Ag+)和c(Cl﹣)大量减少B.①的滤液中不含有Ag+C.②的现象说明该温度下Ag2S比Ag2SO4更难溶D.③中生成Ag(NH3)2+,使c(Ag+)减小,促进AgCl(s)溶解平衡正向移动8、科学家发现对冶金硅进行电解精炼提纯可降低高纯硅制备成本。相关电解槽装置如图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液相熔体中Cu优先于Si被氧化,Si4+优先于Cu2+被还原B.电子由液态Cu-Si合金流出,从液态铝流入C.三层液熔盐的作用是增大电解反应面积,提高硅沉积效率D.电流强度不同,会影响硅提纯速率9、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三种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乙醛、乙酸 B.苯、溴乙烷、乙醇C.苯、苯酚、四氯化碳 D.乙烷、乙烯、乙炔10、某溶液中含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只有NH4+B.只有Al3+C.NH4+和Al3+D.Fe2+和NH4+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不能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A.(5:1:4:4) B.(1:1:1:2)C.(1:3:3:1) D.(2:1:2:1)12、下列各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B.2,3-二甲基-4-乙基己烷C.CH2(OH)CH2CH2CH2OH1,4-二羟基丁醇D.CH3CH2CHClCCl2CH3
2、2、3-三氯戊烷13、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5OH B.C. D.14、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按原子的电子构型,可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15、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所示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4个K+和4个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每个周围有8个K+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晶体中与每个距离最近的有6个D.晶体中其中0价氧和-2价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p2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增大C.400℃、p1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20%D.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917、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色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硫酸铜溶液、硫酸铵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味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18、下列关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B.塑料、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C.酚醛树脂是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加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1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有醇生成C.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ˉD.用稀盐酸可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0、按Li、Na、K、Rb、Cs顺序逐渐递增的性质是A.单质的还原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C.单质的密度D.单质的熔点2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CH3COOHB.(NH4)2SO4C.Na2CO3D.NaCl2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2CO3>NaHCO3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化合物G可用作香料,一种合成路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化学名称为_____。(2)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3)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4)由D到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6)H(C6H10O4)与C互为同系物,H可能的结构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1: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24、(12分)由五种常见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4.56gX,在180℃加热分解,得到白色固体A和1.792L(折算成标准状况)纯净气体B,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将A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4.66g白色沉淀C和蓝绿色溶液D。③在蓝绿色溶液D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又得3.82g白色沉淀和黄色溶液。(1)X中5种元素是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蓝绿色溶液D与足量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碘化钠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等.实验室用NaOH、单质碘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可制备碘化钠。资料显示:水合肼有还原性,能消除水中溶解的氧气;NaIO3是一种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水合肼的制备有关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①用下图装置制取水合肼,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化钠的制备i.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4gNaOH及30mL水,搅拌、冷却,加入25.4g碘单质,开动磁力搅拌器,保持60~70℃至反应充分;ii.继续加入稍过量的N2H4·H2O(水合肼),还原NaIO和NaIO3,得NaI溶液粗品,同时释放一种空气中的气体;iii.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1.0g活性炭,煮沸半小时,然后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iv.将步骤iii分离出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24.0g.③步骤i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步骤ii中I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步骤iii“将溶液与活性炭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_,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⑦某同学检验产品NaI中是否混有NaIO3杂质.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请评价该实验结论的合理性:_________(填写“合理”或“不合理”),_________(若认为合理写出离子方程式,若认为不合理说明理由).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078.0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时,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吸收部分乙醇B中和乙酸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4)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5)步骤③中B试管内的上层物质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6)步骤④中分离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___(填字母)。A生石灰BNaOH固体C碱石灰D无水Na2SO427、(12分)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g1-丙醇及20mL水,在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mL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gNaBr。步骤2: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相。步骤4:将分离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H2O、5%的Na2CO3溶液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已知:①1-溴丙烷沸点为71℃,密度为1.36g/cm3;②反应过程中,在仪器A中可以观察到A的上方出现红棕色蒸气(Br2)。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2)仪器A中主要发生反应为:NaBr+H2SO4===HBr+NaHSO4和______。(3)步骤2中需向接收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4)步骤4中的两次洗涤,依次洗去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5)步骤4中的Na2CO3溶液还可以用下列中的______试剂代替。A.NaOH溶液B.NaI溶液C.Na2SO3溶液D.CCl428、(14分)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流程图如下。(1)用NaCl作原料可以得到多种产品。①工业上由NaCl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写出产物氯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③NaCl也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物之一,写出侯氏制碱法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主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卤水Mg(OH)2MgCl2溶液→MgCl2·6H2O→MgCl2Mg①采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则不能得到镁单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分离出粗盐后的卤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镁资源,经过下列途径可获得金属镁: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①上图中,装置a由________、________、双孔塞和导管组成。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________。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29、(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甲、乙、丙三池中的溶质均足量)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池为_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若丙池中两端的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NaCl溶液,则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丙池中溶液的PH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4.32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m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题分析】
A.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B.电荷不守恒;C.不符合客观事实;D.应拆分的物质没有拆分;【题目详解】A.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NaCl和NaClO为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正确;B.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C.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2NO↑+3Cu2++4H2O,故C错误;D.Na2SiO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2、D【解题分析】分析:A.标准状况下,只有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为气态,碳原子数在5与17之间的烃为液态,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7的烃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B.根据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分析判断;C.根据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中存在原子守恒分析判断;D.书写计算出乙醇和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分析判断。详解:A.标准状况下,只有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为气态,碳原子数在5与17之间的烃为液态,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7的烃为固态。标准状况下,22.4L烷烃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Cl2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少于NA,故B错误;C.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存在原子守恒,n(H2C2O4)+n(HC2O4-)+n(C2O42-)=1mol,因此C2O42-和HC2O4-的总数为NA,故C正确;D.50g含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中含有乙醇23g,水的质量为27g,因此n(CH3CH2OH)=0.5mol,n(H2O)=1.5mol,与足量的钠反应,乙醇放出0.25mol氢气,水放出0.75mol氢气,共放出氢气1mol,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AD,A中要烷烃的状态与碳原子数目的关系,Vm=22.4L/mol,只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D中要注意水也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3、D【解题分析】
A选项,a为阴极产生氢气,b为阳极产生氧气,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大于b电极的,故A错误;B选项,根据A选项的分析,两个电极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错误C选项,a电极氢离子放电,a周围还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使a电极附近的石蕊变为蓝色,b电极氢氧根放电,b周围还有大量的氢离子,使b电极附近的石蕊变为红色,故C错误;D选项,根据C选项分析,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4、D【解题分析】
有机物A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8,故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7.6g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0.2molH2O,可知1mol有机物含有2molC、4molH,有机物含有O原子为(76−2×12−4)/16=3,则有机物分子式为C2H4O3,此有机物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则结构简式应为HOCH2COOH,1molHOCH2COOH与足量的单质Na反应时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1mol,ABC正确,D错误。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生成物的质量和有机物的质量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为解答该题的关键。5、D【解题分析】
由第一个图可知P1小于P2,即压强越大生成物C的含量越多,所以a+b>x。同样分析可知T1大于T2,但温度越高生成物C的含量越少,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温度越高,Y越小,因此不可能是反应物的含量,A不正确。B、同理B不正确。C、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均不变,所以其密度是不变的,C不正确。D、温度越高,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但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其摩尔质量减小,D正确。答案选D。6、D【解题分析】分析:A.混合动力汽车在制动减速时,可回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在高速行驶时,启用双引擎,内燃机和电池同时工作;C.混合动力汽车可将动力和电力双向转化;D.内燃机启动后,会发生燃料的燃烧。详解:A.混合动力汽车在制动减速时启动发电机,将制动动能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故A正确;B.混合动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上坡时启动双动力,内燃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电池电能转化为汽车部分动力,故B正确;C.混合动力汽车就是通过动力、电力的双向转化,减少汽车能耗,降低油耗,故C正确;D.当内燃机启动后,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故D错误;故选D。7、B【解题分析】
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说明生成氯化银沉淀;②分别取少量①的滤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饱和Na2S溶液、饱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说明生成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的沉淀,后者溶液仍澄清,说明未生成硫酸银沉淀,此实验说明①过滤后溶液中仍然存在银离子;③取少量氯化银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说明此过程中生成了更难电离的物质二氨合银离子。【题目详解】A、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说明生成氯化银沉淀,溶液中c(Ag+)和c(Cl﹣)大量减少,故A正确;B、根据沉淀溶解平衡,①的滤液中含有Ag+,故B错误;C、依据分析可知:前者出现浑浊,说明生成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的沉淀,后者溶液仍澄清,说明未生成硫酸银沉淀,故C正确;D、由实验③推测:银离子与氨气分子的络合,促进了氯化银的溶解,故D正确;故选B。8、A【解题分析】由图示得到,电解的阳极反应为Si失电子转化为Si4+,阴极反应为Si4+得电子转化为Si,所以选项A错误。由图示得到:液态铝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所以电子从液态铝流入;液态Cu-Si合金为阳极,电子由液态Cu-Si合金流出,选项B正确。使用三层液熔盐的可以有效的增大电解反应的面积,使单质硅高效的在液态铝电极上沉积,选项C正确。电解反应的速率一般由电流强度决定,所以选项D正确。9、D【解题分析】
A.可用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无现象;乙醛遇冷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酸可使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因此能用一种试剂鉴别,A项正确;B.可用水鉴别。苯密度小,在水的上层;溴乙烷密度大在水的下层;乙醇与水互溶。因此能用一种试剂鉴别,B项正确;C.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苯密度小,在氯化铁溶液的上层;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特征紫色;四氯化碳密度大,在氯化铁溶液的下层。因此能用一种试剂鉴别,C项正确;D.可利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鉴别乙烷与乙烯、乙炔,但由于乙烯和乙炔遇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的现象相同,因此无法仅通过一种试剂鉴别,D项错误;答案应选D。10、D【解题分析】分析:NH4+与碱在微热时反应生成氨气逸出,则铵根离子减少,Fe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则Fe2+减少,以此来解答。详解: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Mg(OH)2、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Mg(OH)2、Fe(OH)3和NaAlO2与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MgCl2、FeCl3、AlCl3,则减少的离子主要有Fe2+和NH4+。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明确阳离子与碱反应后的生成物的性质及生成物与酸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亚铁离子易被氧化是学生解答中容易忽略的地方。11、D【解题分析】A.Al3+、OH-以1:4反应生成AlO2-,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故A不选;B.NH4+和OH-反应生成氨水,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故B不选;C.反应得到银氨溶液,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故C不选;D.H+、HCO3-以1:1反应生成气体,溶液显中性,得到无色、中性溶液,故D选;故选D。12、B【解题分析】分析:有机物的命名要遵循系统命名法的原则,最长碳链,最小编号,先简后繁,同基合并等。详解:A、不符合最小编号的原则,正确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即A错误;B、符合系统命名法的原则,故B正确;C、醇羟基作为醇类的官能团,不能重复出现,正确的名称为1,4-丁二醇,故C错误;D、在表示位置的数字之间用逗号“,”分开,而不能用顿号“、”,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13、A【解题分析】
由核磁共振氢谱的信息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三种个数不同的等效氢原子;A.乙醇中有三种个数不同的等效氢原子,A项符合;B.该物种只含有两种等效氢原子,B项不符合;C.该物质含有四种等效氢原子,C项不符合;D.该物质仅含两种等效氢原子,D项不符合;答案选A。【题目点拨】核磁共振氢谱,峰的组数即有机物中等效氢原子的种类,峰的面积比即等效氢原子的个数比。14、B【解题分析】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不断合成一些元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种类在不断的增加,故A错误;B.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可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5个区分别为s区、d区、p区、ds区和f区,故B正确;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不是道尔顿,故C错误;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而不是呈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故选B。15、A【解题分析】
A.该晶胞中,K+的个数为=4,的个数为:=4,A正确;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6个O,每个周围有6个K+,B错误;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12个,晶体中与每个距离最近的有12个,C错误;D.晶胞中K+与个数分别为4、4,所以晶胞中共有8个氧原子,根据电荷守恒,4个K+带有4个正电荷,则-2价O原子数目为2,所以0价氧原子数目为8-2=6,所以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1,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A。16、A【解题分析】
A.2NO(g)+O2(g)⇌2NO2(g)是正方向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NO的转化率会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p2时NO的转化率大,则p2时压强大,即p1<p2,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故B错误;C.根据图像,400℃、p1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则O2的平衡转化率也为40%,故C错误;D.该反应为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根据平衡常数K=,而c=,因此K=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容器的体积有关,题中均未提供,因此无法计算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故D错误;答案选A。17、A【解题分析】
A.碘遇淀粉溶液显蓝色,故正确;B.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变性,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故错误;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因为其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错误。答案选A。18、D【解题分析】A.涤纶、锦纶属于合成纤维,蚕丝属于蛋白质,故A错误;B.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合成树脂不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B错误;C.酚醛树脂是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答案选D。19、B【解题分析】
A、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选项A错误;B.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丙三醇,丙三醇属于醇,选项B正确;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发生水解后的溶液显碱性,应加硝酸至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选项C错误;D、稀盐酸与银不反应,因稀HNO3可与银反应,所以可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选项D错误;答案选B。20、A【解题分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A正确。金属性越强,相应金属阳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B不正确。碱金属单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钠的密度大于家的,C不正确。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D不正确。答案选A。21、B【解题分析】分析:A.CH3COOH电离显酸性;B.NH+4水解显酸性;C.CO2-3水解显碱性;D.NaCl不水解显中性。详解:CH3COOH为弱酸,部分发生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溶液显酸性,不是水解,A错误;(NH4)2SO4属于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其水溶液为酸性,B正确;Na2CO3为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C错误;NaCl不发生水解,其水溶液呈中性,D错误;正确选项B。22、B【解题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正确;B.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B错误;C.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故C正确;D.在水中水解程度Na2CO3大,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碱性较强的为Na2CO3,则pH为Na2CO3>NaHCO3,故D正确.故选B。点睛:NaHCO3与Na2CO3相比较,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时,Na2CO3溶解度较大,与盐酸反应时,NaHCO3反应剧烈,在水中水解程度Na2CO3大。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苯甲醇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氯原子和羧基:+Cl2+HCl9HOOCCH2CH2CH2CH2COOH【解题分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ClCH2COO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lCH2COONa,ClCH2COONa与NaCN反应生成NaOOCCH2CN,NaOOCCH2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HOOCCH2COOH;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E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在浓硫酸作用下,与HOOCCH2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G为。【题目详解】(1)F的结构简式为,属于芳香醇,名称为苯甲醇,故答案为:苯甲醇;(2)反应⑤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故答案为: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3)A的结构简式为ClCH2COOH,官能团为氯原子和羧基,故答案为:氯原子和羧基;(4)D到E的反应为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Cl,故答案为:+Cl2+HCl;(5)在浓硫酸作用下,与HOOCCH2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G的结构简式为;(6)H(C6H10O4)与C互为同系物,则H为饱和二元羧酸,可以视作两个—COOH取代C4H10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C4H10分子由两种结构,故二羧基取代物有9种;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1:2:2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H2CH2COOH,故答案为:9;HOOCCH2CH2CH2CH2COOH。【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原子数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判断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4、Cu、S、NCu(NH3)4SO4CuSO4+4NH3↑2Cu2++4I-=2CuI↓+I2【解题分析】
X在180℃加热分解,得到白色固体A和1.792L(折算成标准状况)纯净气体B,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B为NH3,NH3的物质的量为1.792L÷22.4L/mol=0.08mol;将A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则A中含有Cu2+,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4.66g白色沉淀C,4.66g白色沉淀C为BaSO4沉淀,故A为Cu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得到蓝绿色溶液D,在蓝绿色溶液D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又得3.82g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CuI,CuI的物质的量为3.82g÷191g/mol=0.02mol,所以n(Cu2+):n(NH3):n(SO42-)=0.02mol:0.08mol:0.02mol=1:4:1,所以X的化学式为Cu(NH3)4SO4,据此答题。【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X中含有的5种元素分别是H、O、Cu、N、S,故答案为Cu、S、N。(2)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Cu(NH3)4SO4,X受热分解生成CuSO4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H3)4SO4CuSO4+4NH3↑,故答案为Cu(NH3)4SO4CuSO4+4NH3↑。(3)蓝绿色溶液D与足量KI反应生成Cu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25、fabcde(ab顺序可互换)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产率无固体残留且溶液呈无色(答出溶液呈无色即给分)2IO3-+3N2H4·H2O=3N2↑+2I-+9H2O趁热过滤或过滤80%水合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不合理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O2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解题分析】
(1)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装置A为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2)加入氢氧化钠,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肼得到氮气与NaI,得到的NaI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NaI;⑥由碘单质计算生成的NaI与NaIO3,再由NaIO3计算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由此计算得到理论生成的NaI,再计算产率可得;⑦NaIO3能够氧化碘化钾,空气中氧气也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①水合肼的制备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利用装置D制备氨气,通过装置A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气体通入装置B滴入次氯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剩余氨气需要用装置C吸收,倒扣在水面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按气流方向其连接顺序为:fabcde,故答案为fabcde;②开始实验时,先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生成氨气一段时间后再向B的三口烧瓶中滴加NaClO溶液反应生成水合肼,水合肼有还原性,滴加NaClO溶液时不能过快的理由: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和肼,降低产率,故答案为过快滴加NaClO溶液,过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和肼,降低产率;(2)③步骤ii中碘单质生成NaI、NaIO3,反应完全时现象为无固体残留且溶液接近无色,故答案为无固体残留且溶液接近无色;④步骤iiiN2H4•H2O还原Nal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离子方程式为:3N2H4•H2O+2IO3-=2I-+3N2↑+9H2O,故答案为3N2H4•H2O+2IO3-=2I-+3N2↑+9H2O;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脱色,通过趁热过滤将活性炭与碘化钠溶液分离,故答案为趁热过滤;⑥8.2gNaOH与25.4g单质碘反应,氢氧化钠过量,碘单质反应完全,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则生成的NaI的质量为:×5×150g/mol=25g,生成的NaIO3与N2H4•H2O反应所得的NaI,反应为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则6I2~2NaIO3~2NaI,该步生成的NaI质量为:×2×150g/mol=5g,故理论上生成的NaI为25g+5g=30g,实验成品率为×100%=80%,实验发现,水合肼实际用量比理论值偏高是因为水合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故答案为80%;水合肼能与水中的溶解氧反应;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淀粉液后再滴加适量稀硫酸,片刻后溶液变蓝,说明生成碘单质,可能是NaIO3氧化碘化钾反应生成,也可能是空气中氧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不能得出NaI中含有NaIO3杂质,故答案为不合理;可能是I-在酸性环境中被氧气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设计,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原反应、产率计算等。本题的难点为⑥,要注意理清反应过程。26、乙醇、浓硫酸、乙酸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催化剂、吸水剂ABC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乙酸乙酯分液漏斗、烧杯D【解题分析】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三种物质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2)该实验中,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又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可以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浓硫酸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3)由于乙醇、乙酸易挥发,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乙醇易溶于水,能被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具有酸性,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降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答案为:ABC;(4)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5)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步骤③中B试管内的上层物质是乙酸乙酯;(6)步骤④中分离操作是分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干燥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不能选择生石灰、碱石灰、NaOH,以防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酯化反应原理、乙酸乙酯制备、仪器的选择以及乙酸乙酯的分离和提纯。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7、蒸馏烧瓶防止暴沸CH3CH2CH2OH+HBrCH3CH2CH2Br+H2O冷凝1-溴丙烷,减少其挥发溶液分层,下层为橙色的油状液体1-丙醇Br2C【解题分析】
(1)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溶液受热易发生暴沸;(2)仪器A中主要反应为浓硫酸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溴化氢,在浓硫酸作用下,与1-丙醇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溴丙烷和水;(3)1-溴丙烷沸点低,受热易挥发,不溶于水且比水密度大,单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4)由于制得的1-溴丙烷中混有挥发出的1-丙醇和单质溴;(5)1-溴丙烷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生成的单质碘溶于1-溴丙烷引入新杂质;单质溴能与亚硫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与1-溴丙烷反应;1-溴丙烷与四氯化碳互溶。【题目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防止溶液受热暴沸,故答案为:蒸馏烧瓶;防止暴沸;(2)仪器A中主要反应为浓硫酸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溴化氢,在浓硫酸作用下,与1-丙醇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溴丙烷和水,有关化学方程式为NaBr+H2SO4=HBr+NaHSO4和CH3CH2CH2OH+HBrCH3CH2CH2Br+H2O,故答案为:CH3CH2CH2OH+HBrCH3CH2CH2Br+H2O;(3)由题给信息可知,1-溴丙烷沸点低,受热易挥发,则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实验时,浓硫酸和溴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溴,单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1-溴丙烷不溶于水且比水密度大,溶液分层,溴溶于下层1-溴丙烷,使下层油状液体呈橙色,故答案为:冷凝1-溴丙烷,减少其挥发;溶液分层,下层为橙色的油状液体;(4)由于制得的1-溴丙烷中混有挥发出的1-丙醇和单质溴,步骤4中用H2O洗去溶于水的1-丙醇,用5%的Na2CO3溶液洗去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单质溴,故答案为:1-丙醇;Br2;(5)A、1-溴丙烷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丙醇,故错误;B、单质溴能与碘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碘,单质碘溶于1-溴丙烷引入新杂质,故错误;C、单质溴能与亚硫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与1-溴丙烷反应,故正确;D、1-溴丙烷与四氯化碳互溶,故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侧重分析能力和实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付款合同解除申请书
- 骨密度测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协议
- 剪叉式升降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肿瘤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方案
- 2024年分居期间子女抚养协议
- 2024年专项基金:救灾单帐篷采购合同
- 2024年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投资合同
- 非盈利组织低值易耗品供应方案
- 节假日食品配送应急调整方案
- 2024年水利工程行业技能考试-水利部质量检测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新版)三级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2024年室内装饰设计师(高级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教育培训行业2024年生产与制度改革方案
- 快消行业品牌分析
- 口腔新技术护理课件
- 社交电商的供应链管理和优化
-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
- 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613物理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舆情处置培训课件
- 卡仕达dvd导航一体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