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名校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临近清明,学校开展了以“遥寄相思•踏青赏春”为主题的清明体验系列活动,你
所在的班级负责制作活动宣传视频和活动展板。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1.(6分)视频第一部分,介绍清明节的来历。下面是同学们为视频配字幕的文案。
①清明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既有扫墓祭祖活动,也有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
天乐趣。清明节气处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
明之象,正是去扫墓祭祖和郊外踏青的好时节。
②清明作为节气,最早有可能出现在根据战国初管仲留下的遗说整理成的《管子》里。这是当时齐国使用的节
令,清明是春季第五个节气,如果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开始计,60天正好是清明。
③清明为节,其缘由来自寒食。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在老柳树下去世前在衣襟上写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
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
清明复清明口悼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口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
而复活,便蜴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口“清明节”是介子推用真、善、
美换来的节日,也是他对“清明”的追求和示范。
(1)文案第③段的口中应依次填入三个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D””
D.ooo
厂”,,
L.oof
D.。”。
(2)审核文案的同学发现画横线的句子有理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并修改。
(3)文案组的同学发现清明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禁火、扫幕,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活
动。他们想在视频中介绍相关内容,请你帮着挑出下面古诗中不但令要求的一组是
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石马当道立,纸莺鸣半空。
D.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2.(6分)视频第二部分,宣传“为烈士寻亲”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摘取的相关新闻报道。
2021年清明节期间,”为烈士寻亲”网络活动引发让会关让热潮。清明节后,寻亲行动仍在继续,在各
界共同劳力下,经退役军人事务部初核,截至2021年4月8日24时,已确认为51位烈士找到亲人。
在196万余名登记在册的烈士中,不少烈士的亲属一直不知道烈士安葬在何处,只能任烈士的英魂在
寂寥的他乡漂泊。“当年,他们为了我们浴也奋战,用伤痕罩瞿的身躯保卫身后的国土:现在,请为他们做一
件事。”4月2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并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
体,公布100位烈士的子亲信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活动得到了积极地响应,到4月8日24点为止,共收
到网友提交线索数据597条,提交申请7100条。经过各方寻找,经退役军人事务部初核,已找到了51位烈士
的亲属信息。工作人员、志愿者、网友们急公好益的精神和态度,也让烈属们备受感动。
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为烈士寻亲”的大力支持,活动将长期开展,
期待大家继续积极参与,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将持续接收各界的寻亲线索和信息。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应写为“截止”
B.“血”应读为“xu”
C.“累”应读为“1旬”
D.“急公好益”应写为“急公好义”
(2)为宣传这一活动,大家还计划制作宣传展板。下面两幅配图,你认为哪一幅更适合?请根据字体特点和
图片内容,及对这段材料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
3.(2分)宣传组采访了即将参加清明节活动的四位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列表达感受的句
子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责任,让我们任劳任怨;担当,让我们勇往直前;奉献,让我们无悔青春。
B.清明节的文化流芳百世,守住传统文化根脉的重任,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
C.清明时节一派生机,我和家人一起踏青赏春,去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聆听田园交响曲。
D.一个民族如果对英雄没有敬仰,毋庸置疑,这样的民族就会是一幢没有根基的大厦。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4.(5分)默写。
(1),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当余之从师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君子风范是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是刘禹
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品质,是(诗人姓名)",”的家国情怀。
5.(5分)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I)这两首词同为辛弃疾所作,各具特色。《南乡子》一词用设问贯穿全篇。上阕中,词人一问‘'何处",弦
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①",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破阵子》一词中虚实结合,首尾写实,
由“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开始写梦境,激情直泻,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
情感由雄壮变为②o
(2)结合两首词中的画线句,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6.(8分)阅读《鱼我所欲也》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
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上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我何加/弗敢加也/快马加鞭
B.得々则生/大道之行/何陋之有
C.故不为苟得/公问其故/温或知新
D.不可得兼/彳寻道多助/焉得虎子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理解:生死对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人却把更重要的大义作为取舍的标准,这是从正面论述了舍生取义
这一观点。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内心感受,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理解:孟子认为,人人都有羞恶之心,都有行善之举,只不过“贤者”能保持这种善良本性,在任何时候都不
会去改变。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理解:一碗饭食关乎尊严,有人宁可饿死也要保持尊严,可见他们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珍贵,不可兼得时就会
舍生取义。
7.(4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践行了“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阅读下面材料,说一说这种美
好品质在颜真卿和史可法身上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
真卿仕历四朝,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卿慰之,群臣失色,拜命即行。在
希烈所,斥朱滔之诱,责李元平之过。希烈怒,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胁而毫无怵于心。阅二十月,卒
缢诸蔡州。
(取材于《史林测义》)
材料二
顺治二年乙西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
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成慨然任之。二十五日,城陷。和硕豫亲王
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
(取材于《梅花岭记》)
注:①[杞]卢杞,唐朝宰相、奸臣。②[朱滔]唐朝中期割据军阀。③[李元平]失汝州被俘,李希烈。④[史忠烈
公]即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
三、名著阅读(5分)
8.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不能单单以它的趣味性来评判,还应关注它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探究,或其
字里行间温暖人心的力量。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点,结合下面的一部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100字
左右)
所选名著:
《儒林外史》
《骆驼祥子》
《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9.(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增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
交给了培训机构,“负担越来越重,睡眠越来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
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
是为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为党育
人、为国育才。
“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采取相应举措丰富学生校内生活。比如,江苏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
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可以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把个性爱好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时
间还给孩子,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北京的“双减”措施则包括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
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此次教育改革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系统性改革。“双减”新政及其系列政策的出台,就
是一种高度观照并影响教育外部要素的思维,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
材料二
以前某些家长过度看重分数,认为靠“时间+汗水”的培养方式就能提高成绩。“双减”政策推出后,
许多家长转变了观念,开始静下心来理性、科学育子,更关注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促进了孩子的和谐
成长。过去一些家长因为对孩子关心则乱,患上“教育焦虑症”,给孩子带来极大压力,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
现在很多家长都深刻认识并把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常识所蕴含的教育规律,减轻了思想负担,认识
到了守住教育根基的重要性。
材料三
“双减”后的国庆长假,孩子们因少了培训班的压力,多了走出去的机会,相关调查显示:除了少部分孩子写
作业、参加素质类培训之外,大部分孩子可以,以国庆假期让孩子们有很大收获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好
地休息。
图一:双减后‘国庆假期,核子旬在家的时间分配
图二:*5®减■削后国庆假期学生状况的变化
福房缸蒯嶂N脸片很
口”,口两歹:.01-।.*':.1・■静。。.丁©)7,:”
□痴Q4由*“i<<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子教育”挤占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这种“刷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的人才。
B.此次双减政策不再是对既往政策的简单修补,而是系统性的改革,可达到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
目的。
C.参加过度的课外培训,既违背了学生和谐成长的规律,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
展。
(2)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的信息,在材料三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合适的四字成语。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双减”政策推出后,带来多方面的变化是:①、②
③(每空10个字以内)
10.(11分)阅读《少年的涅槃》,完成问题。
少年的涅槃
陈义怀
①涂干西蹑手蹑脚下了床,踮着脚尖从墙边取下遮掩在斗篷后面的包袱挎到肩上,再移到门后一点点摇动着拉
开了门栓。牛圈里父亲高低起伏的鼾声中夹杂着牛的反刍和喷鼻声,他掏出一张揉得有些皱巴的纸,想把“父
亲大人亲启”几个字抹平顺些。泪水忽地涌出来,他扯起衣袖抹了一把,把纸片从牛圈门缝中塞了进去,决然
转身走了。
②打涂干西记事起,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父亲说穷人兴家只有八个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父亲的节
约到了可笑甚至可悲的地步:煤油灯的灯芯挑到最短,燃一粒黄豆大的光;碗里的饭是一颗不能剩的,掉到地
上的也要捡起来吃了。父亲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涂干西。可涂干西隐约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
要活出另一个样子。一不听话,父亲就收拾他,武器五花八门。【甲】涂干西眼里,父亲吝啬、刻薄、蛮不讲
理,如一座山横在他渐渐长大的心上,像一只老虎拦住他的去路。一个日益强烈的念头攫住了他:要跨越父亲
这座山。有时也有些可怕的想法掠过:夺过父亲手里的棍子,然后狠狠地•等他睡着时,抓起烟管劈头盖脸地
•要不,他牵牛时,在前面突然挥动一块红布•当然,这只是孩子一时愤激的思绪,从没付诸实施。昨天父子间
那场惊动了全村的冲突,使十五岁的涂干西下决心要去走自己的路。他要去县城找活干,哪怕做苦力也行。
③秋日的太阳还有几分热力。一个瘦小的妇女正埋头捡拾地里的落穗,那身影和总在父亲的拳头棍棒下护着他
的母亲有几分相似。他眼里一热,手中的棍子在地上狠狠地点点戳戳。还是回去吧,认个错,委曲求全•不行,
连这点狠心都没有还能成什么事?他抬脚踢飞一块石子。惊得路边林子里一群鸟雀尖叫着扑棱棱飞向天空。
④天很暗了,涂干西心里阵阵发麻。划燃随身带着的火柴,跳动的火苗中,隐约可见坡地上散着几根白骨。他
一声尖叫,一个箭步跳下坡坎,重重摔在地上。四周树叶摇响,像在齐声嘲笑。涂干西又气又恼,手里的棍子
狠狠在地上戳了戳。宣战似的说,老子今天就睡这儿了!结果这晚涂干西睡得出奇地好。他陡然明白了,没有
杂念和恐惧,就什么也不怕了。
⑤【乙】重新上路的涂干西像刚蜕了皮的蛇,焕然一新,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第二天在期待和兴奋中很快过去,星星点点的雨滴开始落下,涂干西有些着急,他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雨越
来越密,间杂着隐隐的雷声。涂干西只得抓着崖畔垂下的一段蛇藤爬到了山腰的一处洞穴,刚安顿下,他就闻
到了一股骚臭味,地上还有爪印和干结的粪便。这是闯到谁家里来了啊,他有些犹豫。可雨瞬间就大了,雷也
越来越近。涂干西心里一横,就这了!
⑥半夜,一阵凄厉的嚎叫越来越近,猛然睁开眼,黑暗中两双绿幽幽的眼睛逼视着他。涂干西毛发直竖,顺手
抓起棍子,弓身死死抵住岩壁。两个家伙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朝他扑来,涂干西下意识把棍子横着一挡,一只家
伙前爪就搭在棍子上,涂干西全力甩推,那家伙跌撞在岩壁上发出一声哀嚎。涂干西感觉有什么东西嵌进了腿
里,一只脚猛踹出去,抡起棍子一阵猛击,另一只哀哀呻吟着倒在地上。他迅速抓起一块石头朝先前那只砸下
去,一声惨叫后,洞穴里只回响着涂干西扑通扑通的心跳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借着月光,他看见两头还未成
年的狼横躺在地上。
⑦涂干西扯了一结布条缠在腿上,拄着棍子一病一拐出了洞穴。【丙】山风吹起他浓密的头发,他的脸庞已开
始呈现青年的模样了。这会儿他有些想家了,甚至不怎么怨恨父亲了。可家的方向已分辨不清,城里的路也找
不到。他不丧气,也不后悔,内心有--种莫名的东西正恣意生长,丰盈着他扩展着他。
⑧晌午,一粒黑点从山脚下慢慢爬上来,原来是走村串户的一个卖货老头儿。了解情况后,老头儿从担子里掏
了一包药粉给涂干西敷腿上的伤。涂干西问,到县城还有多远?还有四五十里地呢。走了两三天,我还没有走
出十里路啊,我感觉自己走了好远呢!涂干西看着头发苍白的老头儿,突然想到父亲,他的鼻子一阵酸楚。娃
儿,你不止走了十里啊!我一辈子也没有走你这么远的路呢!涂干西感觉老头儿的手和声音都在轻微地抖动着。
⑨回到家时,涂干西觉得似乎一下子过去了十年八年。爹正在给牛喂草料,听到动静转过身来,手里的一抱草
滑落到地上。才两三天,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以前那个凶悍凌厉的父亲消失了,他的眼睛红通通的,满是哀
伤。涂干西突然单膝跪地,爹,孩子错了!他看着父亲,就像看着一个老去的孩子。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到自
己己跨越了父亲这座山。
(取材于《西安晚报》)
(1)文章写了涂干西离家出走前后的经历及在此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下面的表格补
充完整。
经历情感变化
父子冲突,离家出走①_____
路遇农妇,独自露宿倔强、期待
②_____犹豫、紧张
归途获助,想到父亲酸楚、感慨
回到家中,与父道歉③_____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句写了涂干西离家出走前对父亲的感受,他觉得父亲一无是处。句中的“横”“拦住”表现了涂干西对父
亲的行为逆来顺受的心理。
B.乙句写了涂干西独自露宿后重新上路的感受。“蜕”写出了他对自己的认知,他觉得自己褪去了犹豫、恐惧,
变成了自信、坚强的人。
C.丙句写了涂干西在离家出走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对父亲、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青年的模样”是涂干
西沉着、冷静的成熟表现。
(3)文章第⑤和第⑥两段都写到了雨,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末涂干西说“爹,孩子错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程中最奇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若无穷无尽的能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
“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情寄语断时代中国青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日,我们青年一代更要练就慧眼,迎
难而上,担当时代责任。
②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红日初升,其道大
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正是青春的力量。从国家民族看,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从个人成长看,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青年
需要经受各种锻炼。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③“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井冈山上,毛泽东同志曾满怀激情展望革命高潮的到来:“它
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
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同样如此。抬
望眼,这样的前景多么壮丽、多么催人奋进。当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越往前走,越需要
爬坡过坎、负重前行。致力于民族复兴大业,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
青年的历史机遇,更是青年的使命担当。
④青年要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才能领略最关的人生风景。有驻村当“第一书记”的年轻干部说,
脱贫攻坚,我们青年不上谁上?驻村扶贫是很辛苦,但是看到老百姓的笑脸,就觉得白己'‘真正来过,没有白
活”。探索空试,并不可怕;负重前行,不是吃亏。挺身而出,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收获的不仅是他人的恐奖,
还是自己内心的充实,更是“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趾”的饱满人生。
⑤青年唯有经受风雨、不惧考验,才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王中美在电焊行业扎根19年,不畏艰
难,终成中国建造队伍中的“女焊将”,把青春画卷书写在跨越大江大河的大桥之上;年轻的“月宫一号”团
队,经受住重重考验,完成了为期370天的“月宫365”实验,创造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
存实验纪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磨练中成就青春的辉煌,才能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
⑥作家冰心曾写道,“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时代使命,
舍我其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在时代的潮流中,在历史的进程里,以奋斗与担当
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诗行。
(取材于《人民日报》)
(1)文章开篇从青春的美好谈起,接着由引出。(每空12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第②段引用了名言,第③段列举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者的事例,号召新时代青年们要充实生活,不
虚度年华。
B.第④段用青年扶贫干部的切身感受,启发年轻人要勇于担当,才能收获饱满人生。
C.第⑤段先指出青年要在担当中历练、尽责中成长,然后列举王中美、“月宫一号”团队的事例进行论证,最
后强调担当、尽贵的重要意义。
(3)阅读材料和上面文字,说说陈金水是如何担当时代责任的,对初三的你有何启示。
【材料】
21岁的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气象人员进藏”的号召,只身来到最艰苦的青藏高
原。由于低压严寒,他吃不到煮熟的饭和新鲜蔬菜,落下了胃病;常年缺氧,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但他经受
住了考验,一千就是30年,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一一在海拔4802米的世界屋脊建立
了“天下第一气象站”,安多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
五、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2.(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孩子
我想告诉你
先荣与茨根
挫折与悲伤
我想告诉你
燃料是点燃自己
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
抛弃自己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
是宇宙的开始
干川的渺小
是伟大的开始
让平凡的我们去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这是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航天人给孩子们的“诗”。请你从三个加点词语中选取一个作为写作角度,
结合阅读本诗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
校名或师生姓名。
1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碧玉青团满屉杏,素春来艾捣
砧忙。”……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清明的诗句?清明将至,请发挥你的想象,以一句清明的诗句为背景,用第一
人称描述在怎样的情景中,诗人有怎样的经历,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使得这千古佳句诞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
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1)D
(2)示例:清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既可以扫墓祭祖,也可以亲近自然、踏青游
玩,享受春天乐趣(或:这一天既有扫墓祭祖活动,也有亲近自然、踏青游玩活动,人们可以享受春天的乐趣)。
(3)B
2.(1)D
(2)示例:选择甲,甲图字体为楷书,横平竖直,端正严整,符合清明祭扫肃穆的氛围。图片的内容是清明
祭扫,可以展现清明对归乡烈士的缅怀和祭奠。
3.Bo
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练习十一 |苏教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 加法运算律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 2025年转让有限公司股权合同
- 一致行动人协议(2025年版)-@-1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北师大版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三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PEP版-含答案)
- 《秋词》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ZZ-2022039戏曲表演赛项基础知识试题答案(70公开题)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核心要点解读
- T-CERS 0007-2020 110 kV及以下变电站 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金属焊接和切割作业教案
- 定制公司用工合同范本
- 《遥感地质学》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 学科带头人工作计划
- 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二期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矿石买卖协议书
- 2024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3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