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_第1页
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_第2页
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_第3页
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_第4页
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弹琵琶出新意——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三、设计理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标准》特别强调要“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往往能出奇制胜,确立新的主题。《反弹琵琶出新意》这堂课试图通过讲故事寓抽象于形象提升学生的求知兴趣,同时考虑到成语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课堂分析又便于操作,因此花一定时间用成语进行思维训练。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以“小”欺“大”北京的一条街道上,同时住着3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可是,因为住得太近了,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生意,他们都想挂出一块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门前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裁缝看到了这块招牌,连忙也写了一块招牌,第二天也挂了出来,招牌上写的是:全中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眼看着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抢走了大部分的生意,心里很是着急。这位裁缝为了招牌的事开始茶饭不食,一个说“北京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说全国最好的裁缝”,他们都大到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这时放学的儿子回来了,问明父亲发愁的原因后,告诉父亲不妨写上这样几个字。第三天,第三个裁缝挂出了他的招牌,果然,这个裁缝从此生意兴隆。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呢?原来第三块招牌上写的口气与前两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最好的裁缝"!"本街"最好,那就是这三家中最好的。你看,聪明的第三家裁缝没有再向大处夸自己的小店,而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在选用广告词时选了在地域上比"全国""北京"要小得多的"本街"一词。这个小小的"本街"却盖过了大大的"北京"乃至"大大"的"全国"。2、什么是逆向思维?它有什么作用?“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辩证的关系,在不否认“莲花”的基础上,为“淤泥”的存在平了反。这是有所保留的反弹法。第三个例子的材料取自于课本中的寓言《枭逢鸠》,应该说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相对精彩也比较严谨的,在反弹的时候,就抓住了寓言的多重比喻性,把枭的鸣声由原来比作的“错误”,改为“本性”,而认为对枭的评价,应该主要放在它捉鼠而食这一点上。把寓言的重心,从枭身上转到了“乡人的评价”上面。第四个例子是最为大胆也最为精彩的。它反弹的基点在于逻辑——如果你不承认“答案未必是丰富多彩的”是正确的,你就否定了自己的观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做不仅需要周密的思维,更需要相当的勇气(在高考中敢于这样答卷,实在需要相当的勇气)。然而物极必反,如果一味为反弹而反弹,拿来什么就反弹,就成了“乱弹”。反弹琵琶,它仍然必须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科学规律,逾越了这一点,就成了谬误。如第二个例子中如果把淤泥说得比莲花还重要,还高尚,这就矫枉过了正——因为莲花固然离不开淤泥,但没有莲花,淤泥的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呢?莲花的“不染”“不妖”“香远益清”,正是对淤泥的超越,对淤泥的报答。第四个例子如果反弹时去掉了“未必”二字,就成了乱弹,陷入了必死无疑的死胡同里。因此,“正弹”是思考问题的基础,是第一步,而“反弹”是在“正弹”基础上的逆向思维,二者都是建立在遵循人类科学文化的基本准则上的,是互为补充的。4、运用成语进行训练成语是个极丰富的语言宝库,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但由于社会的变迁,不少成语在沿用时时代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如“开卷有益”原指开卷读书必有好处。如果逆向思考就是只顾开卷读书而不进行思考,不加选择就会带来害处,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把成语俗语中的这种逆向思维用于指导学生作文,既能扩大选材范围,又容易确定立意新颖的命题,“反弹琵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更深刻了,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更快地向别人推销自我,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良药苦口利于病:是说正确的批评往往使人感到不舒服,不乐意接受。但它对于治病大有好处。逆向思考就是:良药不见得苦口,自从出现糖衣药片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正确的批评并非是急风暴雨,为了治病救人选择正确的方法就不见得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强调规矩对方圆的重要性。逆向思考却是过分强调规矩,限制过死,就会束缚人们的手脚、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说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逆向的新含义是:撞钟是和尚的分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应该大加褒奖。墙倒众人推:原比喻当人受挫折时,众人乘机来打击他,逆向思考:碍事的墙、挡道的墙、老朽的墙就得推,不仅推旧墙,还应众人立新墙,才能建设新世界.东施效颦:对东施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现在人们都用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显示自己。但如果就东施的精神而言,还是有利可讲的,她见先进就学,精神可嘉。杞人忧天:是说古代那位杞人非常担心天要崩塌下来将无处栖身,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忧天”也有一定的道理,强调人类对地球应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从而防患未然。艺高人胆大:道理不言自明,而“胆大人艺高”更有道理,因为胆大的艺人会勇敢地向高难动作探讨,不断创出新招。滥竽充数:你说南郭先生灰溜溜地跑了,我说他有知耻之心,他会改弦更张,开始新的生活。龟兔赛跑:你说兔子骄傲在半路睡觉结果赛跑失败了,我却说兔子应该睡觉它有逆向心理,它觉得与乌龟赛跑的制度不合理。5、逆向思维要注意什么?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1)、"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开卷未必有益”,"熟不一定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二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如反对改革开放,主张闭关自守。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一般不宜反弹。如刘胡兰不怕牺牲。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6、“反弹”种种反弹一:为反面人物评反在寓言、童话、神话故事以及历史故事中,有许多人们所熟知的“反面人物”,通过对他们的贬斥批判,人们借以说明一些为人处事道理,或用来衬托下面人物的高大形象。但如果从反面或另一个侧面来看问题,我们却往往会发现这些“反面人物”的身上也有着其“合理性”。如因为滥竽充数而被人嘲笑了上千年的南郭先生,如果你能从他不“占着茅坑不拉屎”,主动退居二线,也不与领导计较“功劳与苦劳”这些方面考虑,会发现他也有可怜与可爱之处,为他的不公正遭遇喊喊冤,肯定会让人觉得颇有意思。再如《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教参编写者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曹刿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就拿鲁庄公作为反面人物来加以贬斥,而如果你能从他善于听取意见,不耻下问,敢于与大国抗争等等方面来评价,他也就成了非常“正面”的人物了。这样的人物仔细想想还不少,如改“日攘其邻之鸡”为“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的攘鸡者,喜欢龙而见了真龙抱头鼠窜的叶公(哪个孩子甚至大人不是喜欢恐龙玩具喜欢战争影片的叶公呢),为西行取经代表团平添了许多快乐的猪八戒,敢于到鲁班门前弄斧的那个木匠,乃至于不满于别人指定的命运而红杏出墙的潘金莲,都有其可取甚至可贵的一面,拈将出来,都能写成让人耳目一新的反弹式文章。反弹二:对正面人物质疑反之,许多被寓言童话故事所歌颂,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正面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却往往也存在着不尽合理,甚至与真理背道而驰的地方,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点,或全面或局部地加以“反弹”。如针对移山的愚公,有人提出“移山不如搬家”的异议,更有人从水土流失,子孙的个人意愿等方面提出了质疑,驳得倒也挺能自圆其说。而如果了解一些历史知识,那么对影视中颇为热门的人物,更能言之凿凿地加以质疑甚至否定。如大兴文字狱,枉动干戈的乾隆;起用小人,使忠良横遭残害的武则天,百无一是的洪秀全……都可以成为反弹的对象。反弹三:赋老故事以新意义寓言也好,童话也好,大都是在很久以前写成的,它们或在某一方面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或以今天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倒反而能看出一些新意。如“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如果从臭氧层空洞,从小行星撞击地球,从太空军备竞赛等方面来看,这位忧天的“杞人”倒成为实足实的先知先觉者,成了太空环保方面的先驱。再如龟兔赛跑中的与兔子进行跑步比赛的乌龟,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就实在很不足取了(谁能指望对手会在中途睡着呢?)。但如果反之再反之,乌龟与兔子进行越野赛(有水、沙漠等困难),进行耐力赛,那么结果又是另一回事了。这里就有一个现代的体育比赛与竞争观的意思,为老故事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再如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寓言(一根筷子被轻易地折断了,但力气最大的人也不能折断一大把筷子),本来很能说明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但如果从个性发展,个人素质等方面来思考,这个故事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就是说我们应该致力于让每一根筷子坚实起来,而不是靠筷子多所以比别人强,在“比”的时候,我们只能一对一;在衡量的时候,我们要看的是“人均”水平,而不是“总产值”)。刚才所说的对愚公移山的质疑中,在子孙人生理想的选择上和环保等方面,也有着以新眼光看旧问题,赋老故事以新意义的意思。反弹四:喝彩之后的沉思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优秀者的事迹,和一些大快人心的故事,值得人们为之喝彩,为之拍手称快。然而其中有一些故事,或者其本身的原因,或者在传播中的加入了传播者的某种个人意图,我们如果在喝彩之后再仔细想想,往往会发现许多不该喝彩的东西。如电视电影中常常看到:在上一级领导的干预之下,正义得到了伸张;在报纸上,我们能经常看到“从重”、“从严”处理等等字眼……如果我们冷静想想,就可以想到,领导干预是一种“人治”而不是“法治”,是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而“从重从严”则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因为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应该是公正的——包括犯罪嫌疑人,包括罪犯,它不能从重,也不能从严,它只能客观地“依法处理”。还有,对抱病工作的刻意宣传其实是对健康对生命的轻视,为什么先进人物总要牺牲家庭为代价,总要在死后才被发现、被表彰等等,都可以拿来好好反弹一下。这种喝彩之后的深思,往往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反弹五:为“真理”添补丁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灌输一些称之为“真理”的道理,的确,这些话语往往是人们从许多的生活经验上反复验证而得,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正确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者具体情况的不同,这些话往往成为人们思想转变的阻碍,成为“局部的真理”,甚至是不折不扣的“谬误”。如:学海无涯苦作舟——应该让每一个教师乐于教每一个学生乐于学才对,总是提倡“苦学”,认为学习是“苦”的事,这正是许多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大河有水小河满——然而事实上是小河有水大河才满,而大河有水时小河甚至可能是干涸的。在一定程度上,个人与集体也是这个道理。不以规矩,何成方圆——(详见《成方圆,一定要以规矩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这是典型的封建意识在作梗,读书只为做官,做官只为作福,这便是一部分人的典型心理。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祖国的栋梁——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然而玫瑰只能开出花朵,青草只能覆盖大地,稻谷能结出果实,但它们都不可能成为“栋梁”,以“栋梁”为上,以“果实”为下,以“花朵”为更下,这就是陈旧腐朽的人才观,教育观。由此可见,即使是真理,也可为它补一补,更何况事实上并不存在着什么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真理。7、本次作文:请采用逆向思维法从大家熟知的俗语、成语、故事或名言警句中任选一个作为立意的对象,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8、运用逆向思维立意示范结束本课内容。同学们:大家已经步入了青春的门槛,时不待我,转瞬之间大家就要毕业了。我想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们,我原来想送给大家四个字:一帆风顺。但我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