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13/XXXXX—2020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设计,施工,试压、冲洗、验收和维护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消防给水水灭火系统不锈钢管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HG/T3737厌氧胶粘剂YB/T4204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不锈钢管道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6%,壁厚为0.6mm~4.0mm的不锈钢管。3.2承插压合式连接管道连接处涂敷专用密封胶,使用工具压合连接,在专用密封胶凝固后形成管材与管件双层无缝的一种连接方式。3.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源、供水设施设备、给水管网等构成。3.4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2DB13/XXXXX—2020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是在消防给水系统的基础上将给水管网中的管道材质变为不锈钢的系统。4总则5设计5.1设计参数5.1.1消防给水系统不锈钢管管道工程的系统选型、设计基本参数、系统组件、喷头设置、管道布置、水力计算等应符合GB50084、GB50219、GB50898相关设计参数的要求。5.1.2不锈钢管道的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薄不锈钢管道大支、吊架最大间距5.1.3在距离各管件和阀门100mm以内或在管道变径处应采用管卡牢固固定。5.1.4当阀门等组件较重时,应对组件加设支吊架。5.1.5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米;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5.2材料5.2.1薄壁不锈钢管管材应GB/T12771、YB/T4204的相关要求。5.2.2应依据系统的工作和环境进行选择材料,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管材可选用奥氏体和铁素体,管件应选用奥氏体。选用管材牌号见表2。表2薄壁不锈钢管道和管件的管材3DB13/XXXXX—20205.2.3承插压合式连接的专用密封胶应符合HG/T3737、JB/T7311的相关要求。5.3管道连接5.3.1不锈钢消防给水系统应采用承插压合式连接方式连接,不应采用焊接。5.3.2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道连接不应采用焊接;b)当必须采用现场焊接时,应对被焊接管道焊接部位内、外同时进行惰性气体保护,应去除回火5.3.3薄壁不锈钢管与其他金属材料的管道、管件和附件相连接时,应有转换接头等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5.3.4公称直径为DN15~DN5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螺纹、法兰连接件连接;公称直径为DN65~DN10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视情况宜采用专用法兰转换连接件连接;公称直径DN125及以上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视情况应采用沟槽式管件连接或法兰连接。5.3.5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计算长度、管材的线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5.4水质要求不锈钢消防给水输送用承插压合不锈钢管道系统系统使用的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或等于200mg/L。6施工6.1施工准备6.1.1薄壁不锈钢管系统施工前应做好必备的施工准备,包括设计文件的齐全、合法及设计施工双方充分的交流;材料及堆放库房、场地、施工机具能正常使用;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水、电等施工准备。6.1.2施工前应具备以下条件:a)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经会审或审查;b)应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相应的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具等;c)已进行技术交底;4DB13/XXXXX—2020d)施工现场及施工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6.1.3管道安装前,安装人员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其他工种的配合措施;并应了解不锈钢管道的性能、结构和安装要求,熟练掌握装配技能。6.1.4不锈钢管宜单独存放。施工现场与材料贮放场地温差较大时,安装前应使管材和管件的温度接近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6.1.5管道安装前,应清除管材及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质。密封面应清理干净。6.1.6管道穿墙壁、楼板处,应预留孔洞,其孔洞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a)孔洞尺寸宜比管外径大50mm~100mm;b)架空管道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100mm;c)管件应错开孔洞布置,当不能错开时应预留足够的安装尺寸。6.2管道安装6.2.1同一公称尺寸的薄壁不锈钢管道宜采用同一种连接方式,并应使用专用的安装工具。6.2.2在安装工具不便操作的地方可采用下列方法施工:a)管径不大于DN50时,应采用活接头、承插压合连接;b)管径为DN65~DN100时,应采用专用承插压合式转换连接件、法兰转换连接件等连接;c)管径大于等于DN125时,应采用承插压合式、法兰等方式连接。6.2.3当管道安装间断或完成时,其管道敞口处应及时封堵。6.2.4配水管道不应有塌腰、拱起的波浪现象及蛇形现象。6.2.5薄壁不锈钢管与管件和配件等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管螺纹连接管件,不应在薄壁不锈钢管上套丝。在阀门等配件前后应安装活接头或法兰盘:a)管径小于或等于DN50时,应加装活接头;b)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时,应加装法兰盘。6.2.6管材、管件在装卸、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应抛、摔、滚、拖,并避免油污。6.2.7不应在管道上系安全绳、搁搭脚手架、用作支撑等,不得攀踏管道。6.2.8选用的管道支吊架、管卡、套管及防止电化学腐蚀的绝缘物品等,其材质不应对薄壁不锈钢管产生腐蚀。6.3管道敷设6.3.1对埋地敷设的薄壁不锈钢管应采取防腐蚀措施,防腐蚀材料的成份中不应含有卤族元素。距管件、附件、组件不大于100mm范围内应有支撑件。6.3.2管道敷设前应按要求确定管卡位置,管卡位置应准确;敷设应平整、牢固;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并不得损伤管道表面。6.3.3在镀锌钢管配件与不锈钢管连接部位,管卡应设置在镀锌钢管配件一端,并应靠近连接处镀锌管配件。5DB13/XXXXX—20206.3.4不锈钢管道敷设完成后宜采用塑料膜对管道进行保护,宜在工程交付验收前除去塑料膜。6.3.5管道敷设严禁轴线扭曲,穿墙或楼板时不应强制校正。6.3.6埋地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砂土或颗粒直径不大于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处。管周回填土中不应夹有尖硬物,经分层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室内埋地管道的深度不宜小于300m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应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150mm。6.3.7薄壁不锈钢管在穿过道路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DN≤200的覆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b)DN250~DN400的覆土深度不宜小于1.5m;c)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7试压、冲洗、验收和维护管理7.1管网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洗,工程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a)明装或暗装的管道在符合安装规定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b)当管道系统工作压力≤1.0MPa时,水压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c)水压试验前,应检验试压管道是否已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供试验的接头部分应d)水压试验时,工程监理人员应到场观察、做好记录,并出具验收书面报告。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土建施工;e)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将试压管段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将管内气体排出;——管道系统注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对管道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进行,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管道作外观检验,以不渗漏为合格;——管道系统加压后发现有渗漏或压力下降超过规定值时,应对管道进行检查,在排除渗漏原因后,再按以上规定重新试压,直至符合要求;——在温度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将存水放尽。f)冲洗管道时应注意:冲洗前,应对系统内的仪表加以保护,并将有碍冲洗工作的节流阀、止回阀等管道附件拆除,妥善保管,待冲洗后复位;g)管道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产品质量保证书;——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试验记录;——通水能力和水压试验检验记录;——管道清洗和消毒记录;6DB13/XXXXX—2020——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h)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査和检验下列项目:——管位、管径、标高、坡度和垂直度等的正确性;——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闭性;——温度补偿设施、管道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检查按设计要求同时开启的最大数量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对特殊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等。7.2系统的维护管理7.2.1系统应具有管理、检测、维护规程,并应保证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7.2.2维护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7DB13/XXXXX—2020(资料性附录)承插压合式连接不锈钢管道安装方法A.1承插压合式不锈钢管路系统安装前,应仔细阅读承插压合式不锈钢管道使用说明书,然后按照说明书中安装操作顺序及安装方法进行安装。A.2在管道安装前,并应去除管材与管件内外污垢,检查管件是否良好,无变形、无杂物。A.3管材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管道在下料前确认管道应无损伤或变形;b)切割管道时应使用专用的切割工具,并垂直与管道轴心线进行切割作业;c)下料后的管道应用专用的去毛刺工具对管端进行倒角处理。A.4承插压合连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选择与管件规格对应的压合工具,在压合前应检查压合工具组件是否良好,动作是否正常;b)把专用密封胶均匀涂抹在管件承口内;c)检查压合工具完全正常后,打开上模钳口,将管材、管件放入下模钳口内,旋紧泄压阀。D)用油泵对压合工具加压直至上、下压合组件无间隙后,操作完成。A.5压合操作完成后,应检查压接部位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压接部位360°压痕应凹凸均匀;b)管件端面与管材结合处应紧密无间隙。8DB13/XXXXX—2020(资料性附录)承插压合部分产品介绍B.1管帽的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1和表B.1。图B.1管帽单位为毫米表B.1管帽的基本尺寸单位为毫米D - - B.2等径接头的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2和表B.2。9图B.2等径接头表B.2等径接头的基本尺寸DB13/XXXXX—2020单位为毫米D- -B.3异径接头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3和表B.3。说明:1—薄壁不锈钢管D,2—管件,3—薄壁图B.3异径接头DB13/XXXXX—2020表B.3异径接头单位为毫米DN×DND×D - - - 表B.3异径接头(续)DB13/XXXXX—2020单位为毫米DN×DND×D- - B.4等径三通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4和表B.4。表B.4等径三通等径三通单位为毫米D- --表B.4等径三通(续)DB13/XXXXX—2020单位为毫米D- - - - B.5异径三通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5和表B.5。注:说明:1—薄壁不锈钢管D,2—管件,3—薄壁不图B.5异径三通表B.5异径三通的基本尺寸单位为毫米DN×DND×DDB13/XXXXX—2020表B.5异径三通的基本尺寸(续)单位为毫米DN×DND×D--- --- -- - - -- - -- ---- --- B.690°弯头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6和表B.6。DB13/XXXXX—2020图B.690°弯头单位为毫米表B.690°弯头的基本尺寸单位为毫米D - B.745°弯头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尺寸见图B.7和表B.7。A型图B.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