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老桧(王守仁)》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1页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老桧(王守仁)》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2页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老桧(王守仁)》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3页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老桧(王守仁)》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4页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老桧(王守仁)》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桧王守仁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从渠拂汉苍。​【题解】老桧:老刺柏。刺柏是柏科、刺柏属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褐色,枝条斜展或直展,树冠塔形或圆柱形。中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有香气,耐水湿。可作船底、桥柱、桩木、工艺品、文具及家具等用材。刺柏小枝下垂,树形美观,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多栽培作庭园树。【作者】王守仁:(1472—1528)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正德三年(1508)春,王守仁辗转数千里,谪旅至贵阳西北万山丛棘中的龙场驿,任不入流的驿丞。此诗即作于谪居龙场期间。​【句解】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注>老桧:老刺柏。古驿:古老的驿站。系马:拴马。<译>老刺柏斜斜地生长在古老的驿站边上,到来的旅客往往会把马系在老桧上,有时还会解下衣裳在树下休息。<析>首联聚焦老桧,写它斜斜地生长在古驿边,南来北往的旅客时常把马系在来桧上,并在树下解去衣衫休息。老,年老,直接表现桧树的古老、苍老。斜,斜斜地,描摹了桧树生长的状态,暗示了桧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古驿,指古老的驿站,想必总有些荒凉破败吧?这样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老桧生长环境的恶劣。后句写旅客的活动,他们往往把马拴在树上,在树下解衣休息。言下之意,老桧在他们眼中,和其他任何一棵树并无区别,甚至只是一根趁手的拴马桩。通过写旅客对待老桧的态度,诗人揭示了老桧不为人知无人欣赏的落寞处境。生长的环境恶劣,所接触的又都是不了解不欣赏自己的人,老桧处境的艰难、孤寂可想而知了。​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注>托根:犹寄身。非所:不是……正常生活的地方,往往指监狱、边荒之地等。还怜:怜悯,怜惜。直干:笔直的树干。不挠:不弯曲。异常:“异于常”的省略,和寻常的树木不同。<译>你没有把自己寄托到适宜生长的地方,真让人怜惜你;(即使如此,)你笔直的树干毫不弯曲,终究和寻常的树木不同。<析>“托根非所”四字,指出老桧悲剧的根源在于没长对地方或托身的地方不对,这可以说是对上文老桧处境的概括,也是诗人对老桧悲惨命运的解读,同时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怜,怜悯、怜惜,既表现了诗人对老桧的同情,也流露出诗人的自哀自怜之情。下句写老桧树干笔直毫不因环境恶劣而有丝毫弯曲的卓异不凡,既表现了诗人对老桧的赞美,又透露出诗人百折不挠穷而益坚的人生抉择与人生态度。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注>风雪:作动词,刮风下雪。凛然:形容寒凉。节概:志节气概。刮摩:拂刮切削。聊:略微,略。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译>寒冷的风雪中,你的志节气概依然如昔;略微拂刮切削,你就显露出焕然的纹理。<析>颈联进一步展现老桧的卓荦超群。诗人写道,寒冷的风雪中,老桧的志节气概不见往日;稍稍刮削老桧的树皮,老桧就显露出焕然的纹理。这样的文字,进一步表现了老桧美好的内在和不凡的气度,流露出诗人对老桧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老桧的赞美,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含珠蕴玉高洁自守的信念与信心。​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从渠拂汉苍。<注>何当:犹何日,何时。又,犹合当,应当。移植山林:山与林。又,指园林。偃蹇:高耸貌。渠:第三人称代词,它。拂:触到。汉苍:霄汉与苍天,泛指天。<译>何时能够把它移植到园林中,任由它直插云霄高拂霄汉。<析>此联写诗人的期望。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把老桧移植到园林中,任由老桧尽情生长以至上摩九霄!这样写,一方面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对老桧的怜惜与深情,一方面又曲折地流露出诗人怀才得遇、一展抱负的渴望。然而,理想虽然高远,志气虽然昂扬,但是,现实总是苍白骨感。是啊,什么时候才能迎来这一天啊?这样写,又流露出诗人遭遇重贬远窜的痛苦与失意。​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老桧王守仁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②。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③从渠拂汉苍。[注]①正德三年(1508)春,王守仁辗转数千里,谪旅至贵阳西北万山丛棘中的龙场驿,任不入流的驿丞。此诗即作于谪居龙场期间。②文章:纹理。③偃蹇:高耸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下字准确,“老”“斜”点明了桧树的生长状态,“古”则写出其生长环境的荒凉。B.老桧生长在驿站路旁,过往旅人经过这里的时候,往往把马系在树上,然后解衣休息。C.诗歌多有前后照应,如“斜生古驿傍”即是“托根非所”,“客来系马”故多“刮摩”。D.诗人怜惜老桧的遭遇,因此想要把它移植到山林下的水渠边上,让它长得高大茂盛。16.有人评价,诗人和老桧堪称“同是天涯沦落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把它移植到山林下的水渠边上”理解错误,“渠”是代词,它,可从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迁移,“从渠”即“任它”。)【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对诗歌重点词句、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把握。16.①诗人被贬蛮荒,谪居龙场驿,正与老桧“托根非所”,生长古驿路旁的境遇相似;②诗人虽遭贬谪,并不消沉,仍正直不屈、傲然有气节,正与老桧饱经摧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