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数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_第1页
2.21数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_第2页
2.21数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_第3页
2.21数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_第4页
2.21数金字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戏分享反思性备课时间2021年2月21日游戏内容孩子在金字塔游戏中的玩法观察对象任昌妍、周雨涵观察记录(附照片)任昌妍在材料架上班搬运了很多正方体积木。她在第一层放了9块,第二层放了7块,第三层放了6块,第四层放了4块,第五层放了3块,第六层放了2块,第七层放了1块。接着,她又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加了一块。任昌妍的正方体积木没有了,她走到材料柜边拿了3块正方体积木,对身后的周雨涵拿来了3块,任昌妍接过两块,放在第六层的两边,将另外一块放在第一层。任说:“我拿3个,你也拿3个。”任昌妍在金字塔的第四层两边分别加了一块。她又去拿了一块放在第四层的另一边,周雨涵拿来了3块,任昌妍接过两块,放在第六层的两边,将另外一块放在第一层。任昌妍看着自己搭建的“金字塔”说,还需要一个。周雨涵拿了一块积木,放在第一层,任昌妍看了看说:“嗯,还需要三个。”周雨涵走到材料柜边拿了三块积木。任昌妍将继续向上叠加两层,第八层是两块,第九层1块。任昌妍将地上的圆柱形捡起来,对周雨涵说:“你也去拿一个吧!”周雨涵便拿了一块圆柱体积木。陈先皓走过来,数任昌妍“金字塔”的斜边“1、2、3、4、5、6、7、8、9”,任昌妍说:“你不要数。”陈先皓便停下来,对我说:“她们搭的不是货架吧!”幼儿游戏后记录分享的主要讨论点关于金字塔的讨论与思考涉及领域(主要☆相关√)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呈现方式视频(√)照片(√)演示()其他()分享过程反思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游戏场景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陈先皓:我觉得它上面可以再加一个三角形。袁佳怡:我觉得它有点像一个金字塔。师:是的,我也觉得它像一个金字塔。讨论:金字塔有几块积木?任昌妍:这个很高很高的,那你知道它有多少块积木?师:我也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呢?(教师出示积木照片)尚代杰:有一百块!师:你怎么知道它有多少块呢?任昌妍:(点数金字塔积木数量,从上往下)1、2、3、4、5、6......43.师:多少?轩轩:43!师:表扬轩轩,听得很认真。任昌妍是怎么数的?任昌妍:我是一个、两个、三个.....九个,是这样一排一排数的。师:说得很清楚。她是从最上面一排一排往下数的,还有什么方法?陈翔宇:先数下面然后再数上面。1、2、3、......13、14、17、18.....38、39、20.(后面几个数字,陈翔宇点数手快口慢)师:陈翔宇刚才数得对吗?幼儿:对!师:那你们再来看一看(教师模仿陈翔宇的点数)对吗?有没有问题?杨蓁蓁:少了一个。师:是的,那还有什么方法来点数?彭思成:1、2、3、4...35、36、37、38、21...我好像数错了。就是从底下先这样把外面的外壳(外圈积木)数出来,再数里面的。里面有点像肉的。师:这是一个方法。尚代杰:1、2、3、4、5、6、7、8、9、20、21、22、23、25、27、25、23、25...师:数的对吗?袁佳怡:不对!一下数到20一下子数到15,数得太快了。师:你觉得数得太快了。陈先皓:(点数)1、2、3、4、5.....42、43(陈先皓看了看我)我是先从下面数(外包围的一圈)再数里面。韩书文:她这个数过了。师:韩书文觉得这个数过了,那怎么样才能给它数清楚呢?韩书文:可以给它做记号。张松浩:可以两个手这样,数过的就按住,这样就不会错了。1.分享中照片视频使用的有效性?分享中的视频的使用有效性比较小,孩子从视频中关注到了积木搭建的形状。因为任昌妍是游戏的参与者,所以她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大家的进一步讨论。照片的使用具有有效性,我提供的照片是积木正面清晰的特写,在分享中支持幼儿观察和点数,尝试解决任昌妍提出的问题。2.教师提问是否追随幼儿而引发思考和讨论?如何提问?引发了哪些思考和讨论?教师的提问追随幼儿,但是引发的思考和讨论比较有限。详见批注。3.从幼儿的表达中发现了什么?孩子对于40-50这个数量群的点数有一定困难,一部分孩子数到30或40就开始出现错误,遗漏或者衔接的数不对。这是我之前没有发现的也没有预想到的。我的启示满意的地方:1.师:我也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呢?这样的追问表现出教师弱化自己的角色和能力,寻求孩子的帮助,聚焦任昌妍的问题,引发孩子思考。2.师:你怎么知道它有多少块呢?引导孩子思考不同的点数方法,发散思维。

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梳理如下:

1.从上往下一排一排点数。

2.先点数外圈,再点数里面。引导孩子思考不同的点数方法,发散思维。

3.师:那你们再来看一看(教师模仿陈翔宇的点数)对吗?有没有问题?点数的时候,孩子的动作比较小,视频上的图片也会被遮挡一部分,其他的孩子观察得不清楚。通过还原陈翔宇点数时候的动作语言,让孩子再次观察和思考。杨蓁蓁发现少了一个。不好的地方是,教师的追问没有继续下去,如:怎么样才能够不漏掉,数的清楚?让孩子掌握点数的方法。不满意的地方:1.师:数的对吗?发现问题时,教师不做判断,让其他幼儿进行观察盒思考,发现问题。不足同上一个问题,教师没有继续追问,袁佳怡觉得数的太快了,回答得不完全。教师可以再请更多的孩子来表达观点,如追问:还有什么原因?在孩子能力比较弱,没有办法完成比较大的数量的点数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点数,验证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孩子点数的能力。2.师;韩书文觉得这个数过了,那怎么样才能给它数清楚呢将孩子在点数中出现的问题抛给孩子,思考怎么样才能点数清楚,寻找解决办法。教师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进行尝试和验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会更好。整体分析:这次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对于问题的讨论或孩子点数时出现的问题都是点到为止的状态,没有继续深入。梳理出以下几点不足的地方:1.教师对孩子点数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了追问,个别孩子提出了想法,但是教师没有继续再追问,没有让孩子进一步思考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可以怎么解决?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哪些问题。缺乏深度。2.当孩子点数出现困难,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不能完全正确、成功点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