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1页
中小学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2页
中小学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3页
中小学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4页
中小学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安塞腰鼓3教学目标1.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人的蓬勃生命力。3.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4.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抒情散文的诗意。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2.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品味语言美、节奏美、诗意美。3.领悟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重点)(难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1、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2、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3、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4、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在此基础上理解散文的结构与中心。读课文朗读四部法:a.大,大而不喊;b.慢,慢而有情;c.快,快而不乱;d.稳,稳而有度。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安塞腰鼓》朗读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明结构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好”包含着什么?或者说作者想要歌颂什么?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品语言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_______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然后写在书本后面。(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会出现的以下答案)【示例】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析中心,悟主旨1.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3.画出文中明确提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板书设计

豪放、壮烈、热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