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4/17/wKhkGWWR6PuAaZVhAAJsuZVGlp4910.jpg)
![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4/17/wKhkGWWR6PuAaZVhAAJsuZVGlp49102.jpg)
![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4/17/wKhkGWWR6PuAaZVhAAJsuZVGlp49103.jpg)
![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4/17/wKhkGWWR6PuAaZVhAAJsuZVGlp49104.jpg)
![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4/17/wKhkGWWR6PuAaZVhAAJsuZVGlp49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散文作文集合篇散文作文篇1
“咚”一声钟响,似是从那模糊的远方传来,又似是从心底传出,这好像不仅是声音,还是一股意境,如洪钟,如流水,似刚似柔,或许,这便是“禅”。
中年时期的林清玄曾出过家,不知是什么缘由,但我认为,肯定不是林清玄自愿的,没人会情愿去当和尚,或许是被逼无奈,或许是厌倦凡尘。总归是有缘由的。但这也造就了林清玄那充溢着韵味的文章。
林清玄的散文,或多或少,都是带了点悲愁的心情,是我的理解出了问题吗?唯恐不是的,为什么那么多僧人,不跳出来写这些文章,唯恐是因为对滚滚红尘彻底无望,便转身遁入空门了吧,或许看透了一切,但对我们还抱有希望,便拿起笔,写出一篇篇文章,由此来挽救我们,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从这点来看,林清玄散文带来的悲伤之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是,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林清玄先生可能是有心,也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无论如何,至少让我明白了,我们所行走的世界,是有许多沙子的,虽然是我个人理解,但这,便不正是读书的真生意义吗?
一篇《放生的麻雀》讲的是作者在林间走过时望见地上的麻雀尸体,经了解得知这是近期刚被人从笼中放出,因为遗忘了翱翔的动作或是失去了一颗想飞的心,从而落在地上饿死,冷死。很明显,全部人都能看出,作者在这将麻雀比成我们,而笼子又比做成了什么呢?是囚禁我们思维的阻碍吗,我想不是的,这笼子,指的便是那些一模一样,毫无意义的生活,这会使我们遗忘了拼搏,遗忘了如何热血的向前进取!受到了世俗的影响,受得了世俗的囚禁,受到世俗的思维,受到了世俗的行为,如若再不行动,便会像这可怜的麻雀一般,静默的在林间灭亡。
一篇《更恒久的价值》告知我们,什么是价值--用的久吗,好用吗。追潮流,追时尚,旧东西什么的,统统抛掉,这便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这不也是受到影响的一种吗?
文章不同,却同样有一种看破了一切的自由自在,林清玄并不希望我们能够跳出红尘,这是不行能的,光明在前方,世间路要走,自由自在的走下去。
散文作文篇2
“薯农”们经过近半年的辛苦劳动,最终盼到了红薯成熟的季节。听老农们传授,霜降过后,是挖红薯的最佳时机,正值近几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更是开挖的绝好机会。只见人人扛锄、拿锹,手提、肩挑、车子拖,忙得不亦乐乎。不是观其身上的那套旧警服,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快乐的“薯农”竟是我单位的退休干警。
丈夫也一样,像个地道的农夫,欣喜地用大米袋子,装回来两袋红薯,有红心的,黄心的,大部分是紫心的。这些红薯品种不一,个头大小也不一,有拳头大的,也有小老鼠大的。还有最惹眼的,就是那个连蔸都挖回来了的紫薯,壮壮的薯蔸下只结了一个“独生子”,让人难以信任的是,那个“独生子”竟然有足球那么大。
看看粗粗的薯蔸,瞅瞅大大的薯仔,真是“虎父无犬子”,父强子壮。我新奇地把那个紫薯在体重称上一放,哇!数字立刻显示2.1kg“有4斤多重?这个称可能有点偏重吧。”丈夫不信任地说。或许是长势太快,这个足球大的紫薯,表皮裂开了许多口子,就像一道道沟渠。惊喜之余,我不免有点惋惜:“还不如多结几个小的。”
紫薯是我的最爱,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到超市去买,有时还遇不到。听说这种紫薯很难“侍候”,没产量,别人一般不种。见我钟爱紫薯,今年红薯插种时,丈夫对我说:“我到农村去访一访,看有紫薯藤卖没有。”于是,他特意到就近农村询问了几家村民,买到了一些紫薯藤试着插下。真是心想事成,没料到,几个月后,竟然收获这么大。
“你先拿几个紫薯去蒸了尝尝,看味道是一样不?”丈夫一句话提示了我,我赶快洗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放在锅里蒸起来。没多久,一股浓郁的薯香味扑鼻而来。“嗯,真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薯香气,发出一种情有独钟的感慨。
悠悠的薯香隐隐把我带到了童年,想起了母亲做的薯条、薯片的香味。那种薯香,虽然随着母亲的逝去而从我的嘴边飘走,但它却恒久不能从我的心中隐去。
那时,父母家虽然苦,但勤劳的父亲,除了因祖籍厂区,无法种出大米之外,其他的五谷杂粮都可以种出来。在米饭难饱的年头,红薯一年到头却吃不完。
国家偿还外债的那些年头,居民的粮食大多以供应红薯、杂粮代替。每到红薯收获的季节,自家地里挖的,加上国家供应的,都可堆成小山。
过去的红薯都是白心的,不粉也不甜,口感很不好。一天三餐,全家人不是吃“圞(luan)猪圞羊(完全的蒸红薯,圞:圆的)”,就是吃“芝麻煮糖(切碎的汤煮红薯)”,我和弟妹们看到就发愁,宁可勒紧腰带,也不想去尝尝。
子女看到红薯发愁,父母看着子女发愁。能干的母亲舍不得红薯烂掉,更舍不得让孩子挨饿,总是想尽方法,让红薯成为我们的最爱。于是,她依据孩子们的喜好,常把红薯切成条、刮成片,晒干后,用油炸得又香又脆,给我们当零食。
记得那时,母亲每晚都要用心专意地到室外去视察天空,分析天气。若估计其次天是晴,母亲天还没亮就要早早起床,蒸红薯、刮薯片、切薯条,忙个不停。切好了的薯条,刮好了的薯片,又要将其晒在一个个很大的簸箕(当地叫南盘)里。红薯蒸了一锅又一锅,薯片晒了一盘又一盘,一次不知要晒多少盘。
晒干的那些薯条、薯片,除了平常炸一些给我们吃,大部分要留到过年。每次过年,母亲把炸好的薯片、薯条,密封在一个个底下垫有没化开的石灰大坛里,始终吃到来年的四、五月,仍旧是香脆可口,味美无穷。
那时,许多要好的同学,每逢星期日就喜爱到我家来玩,常夸我妈能能干,做的薯片、薯条不仅很好吃,还很经留。母亲的能干,让我这个做女儿的成了同学们艳羡的焦点。记得有一个曾经在我家吃过薯片的男生,在同学中夸我家的零食吃不完,说“你四五月份到她家去都有东西吃。”因为,那时候家家都比较困难,过年能有点零食吃就不错啦,别说平常。
经过母亲的辛勤加工,那些原本被我们嫌弃的红薯变成了嘴里的美味。看到孩子们爱上了红薯,父母亲也不用再发愁了。
每年的红薯,被母亲加工成一部分干品之外,剩下的就储存到厨房的一个地窖里。那个地窖很深,进口也很宽,平常上、下都要借助于一把长梯子,而且,还要提个油灯到里面去照明。东西放进、拿出,都要用绳子吊着一个篮子,一人在下面装,一人在上面拉,须两人协作。小时候,我常觉得那个地窖很奇妙,觉得那种活儿很簇新。
地窖常用盖板盖住,出口的四周有很宽、很深的槽,镶在上面厚厚的盖板,衔得平平整整,不会突出地面。父亲总是在盖板上方放着一张吃饭的四方桌,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在饭桌的下面还藏有一个“宝库”。听父亲说,那个地窖是祖上遗传下来的。
因为地窖之深,所以,储存在里面的红薯,不仅不会坏,而且,还越存味越甜。母亲常把经过久存的红薯切成丝丝,与面粉、葱花拌和起来,用筷子夹成朵朵花样,放在油锅里,炸出一个个“张牙舞爪”,像章鱼一样的食品,当地人叫“甜鸡”。“甜鸡”不仅香酥,更是很甜,那是我和弟妹们最爱吃的一种馃子,它不是一般的甜。
浓浓薯香,深深情长。多少年过去了,每当吃着红薯,闻到薯香,我就会想起父母;想起父母家的红薯地窖;想起曾经在父母身边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它凝合了父母的多少情,饱含了父母的多少爱。那是比薯香更浓、比“甜鸡”更甜的情爱,它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恒久……恒久也挥之不去。
散文作文篇3
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细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好玩,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语言特别的安静,一点不抒情,但给我巨大的感动。再说写他的老师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细密的写沈从文其人其事,特别平实,行文到最终写到老师的死。只一句,也是用叙事代抒情:“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是多么高级文字,堪称人书具老。
书中也有赤子的情怀流露。在西南联大边的诸多茶馆之一的墙上,发觉了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摸螺壳,巷口弄泥沙。
几篇文章也提到了茶文化。在《湘行二记》中,汪曾祺细细的提到了擂茶,他非常喜食,令我想起去年到湖南湘西时也在公路边买到过擂茶,已经不非常的土了,类似珍宝奶茶的店铺。汪曾祺还反复提到了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高校生们都爱泡昆明的茶馆。有人甚至连牙刷脸盆都放在茶馆里。他是个美食家、老茶客,对茶也有心得,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大谈了吃茶的点滴。
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发觉我祖母与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人。汪华也许是割据一方的豪侠,后来降了唐,受李渊封为越国公。在隋唐时期,这是个很高的封号,隋炀帝时期的司空杨素就是越国公。当地称“汪王”,或“汪王大帝”。
散文作文篇4
自从进入,看过文友的文章后,震惊!原来这里的文章篇篇精彩。不难看出,每个人都用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感想在写。有的文章让我流泪了。在这里,大家都可以剥开自己的心灵,把内心最深刻的东西写出来,或伤感,或喜悦......
单从笔名看不出男女,也不知年龄。细细捉摸文字也能猜八九不离十。我觉得有文友也许六七十岁了,他们记叙的是一些古老的事,当代人是写不出的。虽然他们写的`内容不吸引人,但他们酷爱文学,怀念过去。用文字记录着人生走过的痕迹。读后才知他们的坚辛。
曾经读过一文友文章,还没读完,已经流泪。文章写的母亲的坚毅。每一位母亲都是宏大的,可这位文友细腻的入笔,深刻的描写,让这位母亲更宏大。我也是母亲,相比,惭愧!还看过一文友文章,他敢把自己心中想的全部用诗歌写出来,共享给大家。他心中的爱,心中的恨,用文字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懂的了他的内心世界。感谢网络供应了这个平台,让千里之外的素不相识的人相互信任,彼此牵挂。我是个新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相识更多真诚的挚友!
散文作文篇5
中考作文技巧:散文作文如何拿高分
虽然中考没有高考那么隆重,但是随着现在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剧烈,中考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那中考作文如何才能取胜呢?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就简洁而明白的介绍一下中考作文的写作。
对于中考作文,须要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1)题目鲜亮:作文题目要忌讳平淡、呆板,要有特性、别出心裁,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
(2)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因此其内容特别丰富。“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验,一丝感受,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
(3)表达敏捷:散文取材广泛,它的表现形式也就显得自由敏捷,表达方式也就多种多样。
(4)情理相透: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仰仗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寓意又饱含诗情,因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点。
对于中考散文来讲,须要留意上面四个方面,假如能很好的把握,那么在中考作文的时候,就会取得一个自己志向的分数。
散文作文篇6
在我的回忆中,始终有些暖和而美妙的片断是关于太白山的,太白山游记散文作文。那是20xx年的4月底第一次登太白山时因身体不适,同行挚友一路悉心照看,心存感谢对太白山的美景更是回忆深刻。
时间悄然划过九个年轮,今年的7月初,有机会与外出疗养的一行40余人再登太白山。
当天,天公作美,天阴有点凉。这对于爱美怕晒的女人来说,真是万分地庆幸,不过,同行中有人怕冷早已租衣打算御寒。游车载着我们幽长的汤浴沟里一路曲折上行,车行一段,观景一处,沿途的“莲花峰瀑布”、“泼墨山”让人感受的是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挺立的意境。还没回过神来,“世外桃源”带人入洞悠闲回到古往,几间茅草房、千年古树围抱,还有多数游人寄挂在古树高处的平安红色飘带,一景一物让人过目不忘。出洞接着乘车向上攀行到“森林浴场”,一行人闲逛而上,曲径通幽处所见如黑皮杨等参天大树不计其数,畅然呼吸,怡然接受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氧吧”。
稍作休息坐上缆车接着上行。此时俯视山下,曲折的山路呈“S”型千转百回绵延至山底。缆车节节攀升,仰视山上还是遍野绿色,令人满意无比。一行人相继乘缆车到达登山处,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这段山路对我来说真的不易,爬得心跳加快,体力不支,困乏无比,曾多次想驻留不前,同行者一路高呼低唤。只是间或停憩之时,能看到山路两旁枝丫各异的松树站成了一道道景色,还有那些白的紫的叫不上名的野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依旧坚毅地怒放着,充溢了灵动的热忱。
同行的10余名男士早已爬到“天圆地方”处,挥动着“太白山3511米主峰留念”标记旗,个个豪情满怀,傲视前方,颇有我是英雄舍我其谁的味道。我们几位紧随其后,最终乏累地站在3511米主峰处,兴奋地高呼:我来了……我来了……此一刻,我们迎着山巅阴冷的风,早已忘却了寒意,时时感受着“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环顾四周,峡谷深幽,峰峦叠嶂,云雾翻腾,四野充满,遍山葱郁,蓊蓊郁郁,目及之处的绿色一片片地迷漫开来,仿佛要注入人的心里,涤清人心中的杂念和万虑……。
下山返程途中,遇到西安快乐谷的驴友们,约有20余人,个个装备齐全,气定神闲地慢速爬山。听说,他们要通过3511米的主峰,经过大爷海、二爷海,前往3767米的目的地安营扎寨。想必3767米的拔仙台定会是另外一番景色。
两次游太白,还有未看到的美景。只有等待机会下次再来了。
散文作文篇7
“哥哥快来看,鱼甩子了!”弟弟惊喜的叫声把我引到了鱼缸前,缸底姥爷早就预备好的一片瓷砖上布满了成百上千个圆圆的比小米粒还小好几倍的土黄色的鱼子,这就是“地图”鱼最初的生命之源吗?姥爷很有阅历的把鱼子移出鱼缸放在了一个水温相宜的大盆里,因为大鱼会在天黑后亲口吃掉自己的鱼子。其次天放学后我急连忙忙回家视察鱼子,新奇妙!盆里那些圆圆的小东西都在原地不停的晃动,真不敢信任眼前这些没有脑袋和尾巴的东西也是有生命力的。
又过了两天,很多小鱼子的后面都长出了一条近似于透亮的细细的小尾巴,它们可以游离原地了,我新奇的问姥爷它们吃什么,他告知我鱼子外面的那层壳可以供应给它们最初几天的养分,等到小鱼长出头才可以自己吃东西。果真,又过了两天之后,小鱼的头破壳而出,它们最终完成了由“子”变“鱼”的过程。以后的事情更麻烦了,小鱼实在太小了,最初只能靠喝豆浆维持生命,得驾驭好豆浆与水的比例,得保持水温的相宜,还得刚好换水预防豆浆发酵水质变坏……,再过几天可以在水里加一些压碎的蛋黄了,又过了几天姥爷从湖边捞回了小小的草履虫让它们吃,很多身体弱的小鱼接连死掉,而那些生命力比较坚韧的小鱼坚毅的活了下来,这就是大自然中最闻名的“优胜劣汰”规律的体现吧!一个月后,幸运成活的一批小鱼“搬家”了,姥爷把大鱼缸隔成了两半,小鱼和它们的爸爸妈妈生活在“隔网相望”的同一个鱼缸里了,看着大鱼贪欲的撞向隔网想要吃掉小鱼的样子,我不由怜悯它们的愚昧,那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呀,低级动物真是没有感情。现在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亲自培育的小鱼长大了,看着它们由那么一点点长到十厘米长了,看着它们由单调的黑白色渐渐变成彩色,身上长出了绚丽的花纹,心里别提多骄傲了。这每一条生命里都包含着多少关注与付出啊,不由想到,养活一条小鱼尚且如此辛苦艰难,我们的成长又要让父母老师付出怎样的辛苦呢?我家有鱼初长成,从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过程,更体会到了一个道理,有付出才有收获,收获时更应当懂得感恩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
散文作文篇8
夜深了,繁星漫不经心地挂在天幕上。我在灯下匆忙地翻着书。书桌上,摆着一杯香茶。绿色的香茶,渐渐地将馨香溢出。茶很苦,我却喜爱。隔着玻璃杯,我望见茶叶静静地沉在杯底,每片细嫩的叶片都浸在那清苦芳香的液体里,静静地,仿佛在注视我。茶,迷住我的是它的古朴,是它那带有芳香的微苦。可我说不出,它那源于自然的清苦在我心里究竟化成了什么,或许是对生活的顿悟,或许是对爱情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吧。
我说不出人生怎样,但至少是苦多于甜的,而仅有的一丝甜也是源于一生的苦的。人这一生,失意总多于得意,哀痛也总是多于快乐。最终能留在心底的其实也就不多了。这不正像品茶么,每一杯不同的茶都有它不同的苦,而人们之所以要细细品它,不过是在品那苦中暗藏的芳香,那微苦,早已在那香茗中淡化掉了。
茶是平淡而且宁静的,它没有汽水的活力与朝气,也没有酒的香醇与热情,它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博得了众多人的痴爱。
茶的漂亮还在于它香味的长久。茶泡得再久,它的淡香也会禁不住散发出来的。香味还是淡的好,如花香一样,越淡的就越长久。浓烈的香,不但不令人舒适,而且闻上一次也就够了,可那种时常散发的清香却可以醉人。
深深的夜里,沏一杯清茶,让它的芳香轻轻撩弄我的头发。它虽不是酒,但品完它,我却有几分醉了。
散文作文篇9
杯从学校图书馆借回《冰心散文集》,当时看了看,并没有什么特殊.瞧,薄薄的一本,拿在手上也不觉得有什么沉重;泛黄的书页透着一股淡淡的封尘了一段时间的味道……曾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散文,形散神聚.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把冰心散文借了回来,也许就想体会一下那种"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的味道吧……打开这本散文,大略地看了一下,除了发觉冰心写作爱用"呵"(如:母亲呵;月亮呵;大海呵……)字外,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大印象.突然想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煮书"的方法,就是把书读懂,读透……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仿佛蕴涵无穷学问的书,一字一句耐着性子看了下去……在书的封面上,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难怪冰心这么喜爱写散文,而且曾说过:散文是我最宠爱的文学样式.……
当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我发觉了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洁.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溢了一个字:爱.冰心爱漂亮的大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顺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历,海是神奇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
或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挚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挚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敬爱她的缘由,而母亲告知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相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赛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谢,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
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溢爱,也是冰心所憧憬的世界……
散文作文篇10
越千重山,行万里路,阅世间人情多数,与苍天为伴,与山河为邻,最终只不过为了找回一条心路历程。世间盛景遍地皆皆都是,从不缺乏美,只缺乏擅长发觉美的眼睛。全部的景致终究会随岁月的消逝而褪色,山河会老去,青山历经霜雪风雨亦会留下累累的伤痕。惟有趁年华还在,修炼一颗优雅的心,才是永恒不褪色的美。
——题记
朱自清先生有过这样一段对女人的描述:女人有她温顺的空气,如听箫声,如嗅玫瑰,如水似蜜,如烟似雾,覆盖着我们。她的一举步,一伸腰,一掠发,一转瞬,都如蜜在流,水在荡……女人的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与画,还有无声的音乐。静若清池,动如涟漪。
女子的美,千种女子千种美,因性格与品尝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美均各尽不相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美,若是能呈现自己原风骨的美,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美。值得世间与其相配的男子仰慕一生,呵护一世。大多数的女子,天性是温顺贤良的,她们习惯用感性的思维看待世事,重情重义,喜爱美妙的事物。希望自己是漂亮的、自信的、阳光的、和善的,有自己的幻想,无论是事业上或者是爱情上,都有一个美妙向往的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生儿疾病筛查》课件
- 《竹教育大学》课件
-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件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件
- 成教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提升路径
- 2025年闸机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绿色插画风入职培训主题
- 智慧出行策略推广模板
- 重阳节文化讲解模板
- 2025年纳迪克酸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质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
-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
- 电镀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精心整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0道计算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