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和发展学习要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东晋(317-420)十六国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灭383年淝水之战220221222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西晋266-316263魏灭蜀266晋代魏280晋灭吴公元581年公元589年南下灭陈420479502577534535557550577[点拨]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1)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局部统一多次出现,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3)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真题训练(2021·福建高考·3)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据材料“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符瑞年号”可知孙吴年号多为吉祥的征兆,意在营造帝王受命上天,体现出借助年号宣扬正统,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四帝共有18个年号”可知不是因为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排除B项;三国时期,儒家思想仍处于主导地位,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1·河北高考·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答案】C【解析】据材料“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可知,西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而魏国刺史拥有领兵权,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选C项;刺史职权的变化与“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无关,排除A项;地方刺史拥有领兵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保障”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2)民族大迁徙有利于促进民族大交融。(3)各民族政权间的混战,使其统治地盘不断变化,人民之间也不断混杂,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4)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也是民族交融至关重要的原因。边族内迁原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鲜卑族、匈奴、羯、氐、羌等族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五胡入华”)政治1五族内迁以及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1)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2)政治上: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制度。(3)文化上: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4)民族心理上:各民族沟通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表现:评价(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矛盾减弱,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真题训练(2022·海南高考·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政治2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东晋政治的特点士族专权(门阀政治)1.概念解读: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门阀在中国历史中有独特的地位,又可以称为门第、门阀、世家、氏族等;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为寒门。2.门阀政治出现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3.门阀政治的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是因何走向衰落的呢?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政治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含义:由品评官(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社会阶层固化。演变:

选拔权力: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家世道德才能并重--家世真题训练(2023·广东高考·3)表1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答案】D【解析】据图表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士族门阀最早盛行于北方地区,两晋时期北民南迁后,最典型的门阀士族依然集中于北方地区,排除A项;豪强地主是两汉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排除C项。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政治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命题点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背景内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社会生活评价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有利条件: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较安定,民族融合加强。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推行均田制,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废宗主督护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这样使政府政令能较好地贯彻到基层,北魏的基层统治机构更趋完善。特点:①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②孝文帝亲自主持,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借鉴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宗主督护制: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装力量。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为合法,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赋役的征收。宗主督护制对维护基层治安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豪强地主趁机隐瞒其控制的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后被三长制取代。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劳动力。③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④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今广东广州)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经济

江南经济的开发(1)原因(2)表现①南方经济开发为六朝割据东南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形成江南经济区,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③促进了南方科技(如数学)和文学艺术(如田园诗、书法)的发展;④在南方经济开发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⑤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环境问题。(3)影响真题训练(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数量猛增,主要是由于东汉中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逐渐推广普及,为画家提供了书写材料,故①正确;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对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玄学与绘画合流等几方面的原因都促使了士族画家群体的异军突起,故②正确;北人的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推动画家增多,故③错误;玄学思想浸染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绘画创作及理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非儒家思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真题训练(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解析】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北朝挑选的使节容貌“可观”,文学“优赡”且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可知经过汉法改革、民族交融的北朝在文化上向南朝靠拢,故选B项;“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不合史实,450年元嘉之战后,南朝的实力再也比不上北朝,排除A项;南北朝政权间战争频繁,北朝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亡南朝而完成统一,排除C项;汉族高门人物仅为北朝使节,控制北魏政权的是鲜卑贵族,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2·北京高考·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右侧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故选D项;①、②、③均位于北方,与“地广人稀”不符,排除A、B、C项。真题训练(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解析】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北朝挑选的使节容貌“可观”,文学“优赡”且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可知经过汉法改革、民族交融的北朝在文化上向南朝靠拢,故选B项;“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不合史实,450年元嘉之战后,南朝的实力再也比不上北朝,排除A项;南北朝政权间战争频繁,北朝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亡南朝而完成统一,排除C项;汉族高门人物仅为北朝使节,控制北魏政权的是鲜卑贵族,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3·山东高考·3)图1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答案】D【解析】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不但向东扩展,范围更大,且以洛阳为中心,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便利了南方粮食的北运,据此可知,随着国家的统一,人口大量增加,亟需通过南粮北运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故选D项;题干地图展示的是京畿地区范围的变动情况,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无非就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但是京畿地区范围的扩大并没有增加政府征收渠道,“拓宽财政收入来源”这一说法也就无从谈起,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隋朝建立者杨坚本身就是汉族,其京畿地区范围的扩大与促进民族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项。真题训练(2023·湖北高考·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B【解析】由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可知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充分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强调对边远诸族的统治和国家统一,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与材料“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不符,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3·广东高考·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可知大量知识分子充任地方藩镇的幕僚,进一步助长了藩镇的实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故选A项;朋党之争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央各级官僚之间的权力之争,排除B项;“游宦之士”“辟召幕僚”说明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成为藩镇幕僚并未经过科举考试,而是以辟召的方式得到藩镇的任用,不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排除C项;当时的阶级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一)选官制度的创新——科举制在隋唐两朝的发展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背景士族衰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有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举制之前的选官方式相比,有何创新之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创新:采用考试方式,相对公平公正,制度化规范化,注重才能学识,破除阶级限制评价: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③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④有利于打破故有阶层,增强社会活力利于人才流动;⑤科举制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禁锢人民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隋唐的制度创新【拓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军功孝廉才能→家世考试成绩演变趋势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官制度(时期)选官标准真题训练(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看,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到唐高祖武德七年恢复九品中正制,中间相隔近30年,这期间实行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逐渐改变,所以尽管武德七年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也只是存在了3年的时间,最终还是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再度废除了,所以这一过程本身反映了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故选A项;科举制产生是适应了世家大族势力衰落的趋势,所以它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是有利的,因而在表格中显示出尽管出于皇帝主观的意愿,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最终还是在3年之后再度废除了,所以这期间反映的是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而不是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代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它两度被废除本身反映的是门阀观念的衰落,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由表格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后,仅重新恢复了3年,就又再度被废除,说明它不该延续,而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排除D项。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真题训练(2021·江苏高考·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解析】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1·辽宁高考·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

A.文化交流

B.扩大选官基础

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推动使用官方语言,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故选A项;使用官方语言无法扩大选官基础,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基础,排除B项;澄清吏治的措施有严考核、慎选官、奖清官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这些规定有利于推动官方语言传播,而不是方言,排除D项。(二)中央官制的演变1.形成过程:魏晋:三省制初成;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完善。2.三省特点:相权三分执掌分明加强皇权节制君权3.三省六部制的评价:①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②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丞相的权利,加强皇权。③担任宰相的寒门子弟渐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成熟。④集体施政,注重发挥集体智慧,保障决策的科学性。⑤门下省封驳和谏官制度,对君权的节制,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三省六部制群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政事堂集体议政,科学决策职权分明,提高效率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

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

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A真题训练(2022·广东高考·3)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D【解析】图示内容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形成六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划分使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隋唐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真题训练(2022.1·浙江高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可知,皇帝指定的级别略低的官员进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加,分散了相权,强化了君主权力,故选D项;材料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知,官员已是统治集团的一员,且无法判断官员的身份是否为知识分子,排除B项;宰相们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与皇帝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主要目的无关,排除C项。真题训练(2022·重庆高考·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枢密使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秘书机构,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枢密使主要负责军事事务,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地位大小,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枢密使没有下设司局,下属机构不完备,排除D项。隋唐的经济发展(一)唐朝的赋税制度时期赋税制度内容或特点作用或意义唐初唐朝后期租庸调制内容:(1)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2)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3)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特点:(1)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

(2)以庸(纳绢或布)代役。(1)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2)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3)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两税法

内容:(1)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2)“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3)征两税,两次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特点: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以资产和土地作为纳税标准)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减轻了财政上的混乱,加强了中央经济力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真题训练(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答案】A【解析】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隋唐时期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故选A项;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排除C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排除D项。(二)魏晋至隋唐经济演变(1)农业:生产工具: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当时已经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唐朝时创制筒车。土地制度: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大运河:隋朝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手工业: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3)商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市场广泛,唐朝开始征收茶税;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唐朝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城市发展: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限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夜市比较繁荣。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成都等。海外贸易:唐朝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管理。(4)重农抑商政策:(1)西汉至唐,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2)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荣的原因:(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2)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3)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洛阳是国际性大都市。(4)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5)使臣、商人、留学生及僧侣在推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真题训练(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答案】B【解析】通过对比题干中两幅示意图,“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市”以外的商业区域明显增多,说明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市”的限制,坊市功能界限日趋被打破,故选B项;对比题干中提供的“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的示意图上的经营行业种类,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排除A项;根据“安史之乱”后的示意图可知,“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活动区域明显增加,交易活动没有完全限制在“市”内,说明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有所放松,排除C项;题干中的示意图仅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区域增多,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官府设坊和市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3·高考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由材料“唐代中后期”“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可知唐代中后期北方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南方,南方社会局势相对安定,因此,“江南”成为文人之间相互唱和的重要主题,故选A项;坊市制度在宋代被打破,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兴起,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材料中“江南”成为唱和主题的原因而非结果,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2·江苏高考·3)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答案】D【解析】据材料“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可知唐朝书法艺术模仿魏晋时期的风格,说明唐代书法艺术吸收六朝元素,故选D项;唐代文化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A项;魏晋时期行书进入鼎盛时期,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唐代书法效仿前人属于士人追求,而市民文化需求具有世俗化倾向,排除C项。真题训练(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据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可知,这种书体的特点是规范,严整,符合楷书的特点,故选B项;据所学,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不庄重,排除A项;据所学,行书的特点是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没有楷书的庄重,排除C项;据所学,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与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符,排除D项。真题训练(2021·天津高考·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答案】D【解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条件,推动书法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