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30个中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2.2015年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发生了化学变化B.“”表示CO2C.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3.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解释A用金属铝做高压线电线,而不用金属银铝价钱低、密度小、易导电、抗腐蚀性强等B咸菜晾晒时,表面有白色食盐析出溶剂蒸发饱和时有晶体析出C铁锈不与氧气反应,但却加快铁生锈速率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水分D食盐溶于水不溶于豆油食盐溶解与加入溶剂多少有关A.A B.B C.C D.D4.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丁实验中,甲不必做B.实验甲和乙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C.实验乙和丁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5.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C.由三种元素组成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6.现代化学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学没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与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两步反应为A+C→AC;B+AC→A+BC,接照上述理论推断该反应物的催化剂是()A.B B.A C.BC D.C7.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8.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延展性 B.腐蚀性 C.吸附性 D.挥发性9.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CO+O22CO2 B.2H2+O22H2OC.2KMnO4K2MnO4+MnO2+O2↑ D.H2O+CO2+CaCO3Ca(HCO3)2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氯酸钾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填空。(1)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①氖气_______②三个水分子_______③2个亚铁离子_______④氧化铁______⑤2个铵根离子______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⑦硫酸铝______⑧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⑨3个碳酸分子______⑩若“●”表示一个氯原子,则表示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③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列问题。(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2)用2KMnO4K2MnO4+MnO2+O2↑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①根据该反应原理,可从上图仪器中选择b、d、g、i、l、m和_______(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②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并收集3.2g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_______g③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O2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2)制备氧气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_____。(3)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4)实验室选择AC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干燥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6)实验室若要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克高锰酸钾_____?14.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到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________(“不变”或“变大”或“变小”)。(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实验结束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甲.熄灭酒精灯乙.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丙.松开铁夹,移走试管(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如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_________端(填“a”或“b”)通往。【问题三】计算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所需原料的量现要得到19.2g氧气,理论上需要分解______mol的氯酸钾?(写出计算过程)【进行分析与比较】比较用过氧化氢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填序号)I.发生装置相同II.都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III.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VI.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______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蒿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141g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16.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2HI=2H2O+I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青蒿素的化学式为,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个中子,故B正确;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故C正确;D、
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D。2、D【解析】
A、由过程可知,有新的分子生成,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B、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表示CO2,此选项正确;C、在该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D。3、D【解析】
A、用金属铝做高压线电线,而不用金属银,是因为铝价钱低、密度小、易导电,且由于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抗腐蚀性强等,正确;B、咸菜晾晒时,表面有白色食盐析出,是因为溶剂蒸发,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水有晶体析出,正确;C、铁锈不与氧气反应,但由于铁锈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氧气、水,加快铁生锈速率,正确;D、食盐溶于水不溶于豆油,食盐溶解与加入溶剂种类有关,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错误。故选D。4、B【解析】
A.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甲~丁中,乙与丁、丙与丁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可不做实验甲,此选项正确;B.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所以由实验丙和实验丁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此选项错误;C.实验乙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没有燃烧;实验丁中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其着火点而发生了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此选项正确;D.丙中白磷不能燃烧,而丁中白磷能燃烧,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此选项正确。故选B。5、C【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C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8:96,3:4:3[是维生素C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之比。故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6、B【解析】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该反应中,反应前后都有A,A是催化剂,故选B。7、A【解析】
①保护青山绿水,正确;②就地焚烧秸秆,错误;③发展共享单车,正确;④减少燃煤使用,正确;⑤燃放烟花爆竹,错误。故选A。8、B【解析】A、延展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腐蚀性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C、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挥发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9、C【解析】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2CO+O2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D、H2O+CO2+CaCO3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D【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错误;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应该减少一体积的气体,错误;C、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错误;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高锰酸钾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正确。故选D。考点:图表表示的化学信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Ne3H2O2Fe2+Fe2O32NH4+OAl2(SO4)33H2CO3Cl2Fe+O2Fe3O4KMnO4K2MnO4+MnO2+O2H2+O2H2OH2O2H2O+O2【解析】
(1)①稀有气体元素符号的意义可以表示该物质。故答案为:Ne;②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分子,个数只需要在分子前书写即可。故答案为:3H2O;③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有几个离子就在离子前书写个数。故答案为2Fe2+;④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故答案为:Fe2O3;⑤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有几个离子就在离子前书写个数。故答案为:2NH4+;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前五位元素是:O、Si、Al、Fe、Ca。故答案为:O;⑦硫酸铝是由正三价的铝离子和负二价硫酸根离子结合形成。故答案为:Al2(SO4)3;⑧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故答案为:;⑨在分子前书写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故答案为:3H2CO3;⑩一个圆圈表示一个氯原子,而图示是表示一个分子,该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即氯分子。故答案为:Cl2。(2)①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Fe+O2Fe3O4;②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KMnO4K2MnO4+MnO2+O2;③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故答案为:H2+O2H2O;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出水和氧气。故答案为:H2O2H2O+O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试管efk31.6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解析】
(1)仪器e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2)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固体受热发生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所以用到的仪器有b、d、g、i、l、m、e、f、k,故填e、f、k。②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316:32=x:3.2gX=31.6g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③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O2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已经集满氧气,故填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C催化剂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AE15.8g【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制备氧气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3)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C,故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B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4)实验室选择AC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5)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选E,故要制取干燥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E;(6)解:设实验室若要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xx=15.8g14、NaClNaCl中不含氧元素集气瓶长颈漏斗A、F、C变大H、B略分解反应集气瓶未装满水而留有气泡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乙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先进入集气瓶底部,再将瓶内空气向上排出a0.4molII、III【解析】【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NaCl,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问题二】(1)据图可知仪器的名称①是集气瓶;②是长颈漏斗;(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会变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变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解析网络安全的奥秘与挑战
- 码垛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提供加工合同范本
- 科技在女性驾驶员培训中的应用
- 科技助力下的学校安全防范体系构建
- 推广兼职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流体快速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石墨在商业广告中的创意营销策略
- 电子竞技产业的产业链分析与发展策略
- 赠与员工合同范本
- 批评他人发言稿(通用12篇)
- DCF-现金流贴现模型-Excel模版(dcf-估值模型)
-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资料
- 一年级美术课后服务教案-1
-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GB/T 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 《傲慢与偏见》读书汇报
- 上海专科层次自主招生考试习题集④(含答案)
- 房屋信息查询情况表((2022年-2023年))
- (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