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DSA等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环境保护部监制PAGE15-表1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名称DSA等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扩建)建设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法人代表注册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桥头河村项目建设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立项审批部门温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40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5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12.5%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其它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使用■Ⅱ类■Ⅲ类其他/1.1项目概述为了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服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院区经过院区改造,现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门诊4号楼三楼增加2台DSA及配套机房、1台CT及配套机房;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医技区2号楼三楼增加1台DSA及配套机房。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要求,医院该扩建项目应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有关辐射环境管理的规定和环保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建设单位于2018年1月8日正式委托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院拟扩建的辐射装置和场所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经与建设单位核实,医院5年内的辐射活动规模为现有批复内容和本次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为: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门诊4号楼三楼增加2台DSA及配套机房、1台CT及配套机房;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医技区2号楼三楼增加1台DSA及配套机房。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监测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1.2医院概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全院设内、外、妇产、小儿(普儿、新生儿)和中医、眼、耳鼻喉、口腔、皮肤、伤骨等临床专科,是温州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医院分公园路院区和南白象院区,本次扩建工程位于南白象院区,院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桥河头村,南塘大道以东、高教园区北入口道路西南侧地块,总建筑面积为348620m2,住院床位数2000张。扩建工程中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门诊4号楼三楼增加2台DSA及配套机房、1台CT及配套机房;拟在医院南白象院区医技区2号楼三楼增加1台DSA及配套机房。DSA用于全身血管检查,可消除其余影像,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精细解剖结构;CT可做全身检查,并且有三维血管成像、模拟内窥镜等功能;以上辐射设备使用的目的均为医疗诊断和治疗。1.3项目地理位置1.3.1医院地理位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院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桥河头村,南塘大道以东、高教园区北入口道路西南侧地块,市内交通十分便捷。医院具体地理位置及医院周围环境示意图见图1-1。1.3.2辐射装置及场所位置医院扩建后的2台DSA和1台CT机均位于医院南白象院区门诊4号楼三楼;1台DSA位于南白象院区医技区2号楼三楼;具体位置见图1-2~图1-3,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4。本项目辐射装置及场所周围情况一览表见表1-1。表1-1医院辐射工作及场所周围情况一览表辐射工作场所放射机房(间)设备上方下方东侧南侧西侧北侧4号楼楼三楼11台DSA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诊室通道走廊操控间走廊4号楼楼三楼11台DSA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诊室操控间走廊机房走廊4号楼楼三楼11台CT电泳核酸分析室泌尿治疗室机房走廊操控间走廊2号楼楼三楼11台DSA病历库资料室控制室走廊机柜室、导管存放空1.3现有工程回顾: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院区现有5台DSA、6台CT、3台DR、1台ERCP、5台移动X射线、2台核磁共振、1台钼靶乳腺机、1台骨密度仪、1台数字胃肠机、1台碎石机、1台口腔全景机、1台口腔CT、2台移动式C臂机、回旋加速器各1台;含99mTc等核素的乙级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1处。上述设备均以取得环评批文和验收批文(见附件3、附件4)。这些设备经过环评后取得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C0014])。在历年运行中,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制度》、《自行检查制度》、《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变更及注销制度》、《放射事故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密封源使用登记制度》、《岗位职责》等,同时做好了《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医院约105名辐射工作人员取得了上岗证,建立了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保存检测记录。同时,医院每年均填写《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根据上年度的年度评估报告,并无辐射事故发生。图1-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院区周边环境示意图▲4▲2▲1CT机房▲4▲2▲1CT机房DSA机房DSA机房图1-2南白象院区4号楼DSA机房及CT机房监测点位示意图▲3DSA机房▲3DSA机房图1-3南白象院区2号楼DSA机房监测点位示意图DSA机房DSA机房4号楼3号楼2号楼1号楼DSA机房DSA机房4号楼3号楼2号楼1号楼图1-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院区总平面布置图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锶-90(90Sr)×1Ⅴ使用医疗诊断医院内放射医疗机内已通过环评(未购买)2钠-22(22Na)×1Ⅴ使用校准医院内源库已通过环评、验收3钠-22(22Na)×6Ⅴ使用校准医院内源库以下空白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99Mo、99mTc固体使用2.22×1081.11×1012治疗诊断简单操作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已通过环评、验收289Sr液体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3125I固体使用5.92×1075.92×1011治疗诊断简单操作乙级封焊于钛金属壳内、核医学科432P固体使用3.7×1077.4×109治疗诊断简单操作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511C固体生产、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651Cr固体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767Ca固体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8131I液体使用1.85×1094.44×1011治疗诊断简单操作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93H液体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1018F固体生产、使用1.11×1093.7×1012治疗诊断简单操作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11150固体生产、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1213N固体生产、使用3.7×1067.4×109治疗诊断很简单操作丙级防护通风柜内、核医学科以下空白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直线加速器Ⅱ12300C/D2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放疗科直线加速器一号机房)已环评、验收2直线加速器Ⅱ1Elektasyneugy6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放疗科直线加速器二号机房)3回旋加速器Ⅱ1QilinCyclotronSystem1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核医学科回旋加速器机房)以下空白(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CTⅢ1台LispeedPro161408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一楼CT室一号机房)均已环评和验收2CTⅢ1台LightSpeedVCT1407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一楼CT室二号机房)3CTⅢ1台SOMATOMSENSATION1614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医疗保健中心)4X射线机Ⅲ1台BuckyT815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医疗保健中心)5口腔X射线机Ⅲ1台HELIODENTVARIO15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三楼)6X射线机Ⅲ1台1255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儿童中心)7模拟胃肠机Ⅲ1台1203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三楼)8数字胃肠机Ⅲ1台AXICMIOONOSR20015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三楼)9移动X射线机Ⅲ1台MUX-100DJ12516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RICU)10移动X射线机Ⅲ1台PX-100CLK1251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放射科)11骨密度仪Ⅲ1台Prodijy703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医疗保健中心)12钼靶乳腺机Ⅲ1台SenographeDNR+401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医疗保健中心)13碎石机Ⅲ1台1104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碎石室)均已环评和验收14口腔全景机Ⅲ1台OC100D1002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3楼牙科拍片室)15CTⅢ1台BigBore14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放化疗科模拟定位机房)16DSAⅡ1台120125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二楼)17DRⅢ1台DIACNOSTVR1255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医疗保健中心)18DRⅢ1台DIACNOSTVR+TH150500医疗诊断公园路院区(门诊三楼放射科)19DSAⅡ1台ALLURAXPERFD20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外周导管室一号机房)20DSAⅡ1台Innova4100-IQ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外周导管室二号机房)21DSAⅡ1台ALLURAXPERFD10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心导管室一号机房)22DSAⅡ1台ALLURAXPERFD10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心导管室二号机房)23DSAⅡ1台Innova2100-IQ12510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心导管室二号机房)24DRⅢ1台DIGITALDIAGNOSTVR1509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DR二号机房)25DRⅢ1台DIGITALDIAGNOST1509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急诊DR二号机房)26DRⅢ1台DIGITALDIAGNOST1509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DR一号机房)27CTⅡ1台1408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CT七号机房)28CTⅡ1台BrightSpeedBlite14044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CT六号机房)29CTⅢ1台AquilionCNETSX-301A13558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CT四号机房)30CTⅢ1台BRILLIANCECT161405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CT五号机房)31CTⅢ1台LightSpeedVCT1408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急诊CT一号机房)32CTⅢ1台HispeedNI/I1403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急诊CT二号机房)33钼靶乳腺机Ⅲ1台FDRMS-3500401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钼靶机房)34骨密度仪Ⅲ1台ProdigyPri00763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骨密度机房)35ERCPⅢ1台BVENDURA1107.2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内窥镜中心)36数字胃肠机Ⅲ1台SDALVISICNsofireplus15010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DR五号机房)37体外冲击波碎石机Ⅲ1台Compactdeltall11065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门诊泌尿外科碎石室)38口腔全景X射线系统Ⅲ1台PlanmecuProMax8416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门诊口腔科拍片室)39口腔CTⅢ1台Knvo3DaXnmx1207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门诊口腔科CT室)40移动X射线机Ⅲ1台PRACTIX3001506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RICU)41移动X光机Ⅲ1台PRACTIX1001251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EICU)42移动X射线机Ⅲ1台MUX-20CD1004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ICU)43移动式C臂机Ⅲ1台BVEndura1107.2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手术室24间)44移动式C臂机Ⅲ1台BVEndura1107.2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手术室24间)45移动DRⅢ1台TME-100L1253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EICU)46移动X射线机Ⅲ1台PX-100CLX10016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ICU/COU通道)47移动X射线机Ⅲ1台BVEndur1107.2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手术室维修间)48核磁共振1台PhilipsAchiev1.5T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MR三号机房)49核磁共振1台SiemensAria3.0T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放射影像中心MR五号机房)50PET-CTⅢ1台Geoontf1405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核医学科PET-CT机房)均已环评、验收51SPECT-CTⅢ1台DisvoveryNM/CT670H3100NA14044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核医学科SPET-CT机房)52DRⅢ1台DT570E1506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医疗保健中心DR机房)53CTⅢ1台DiscoveryCT7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54钼靶乳腺机Ⅲ1台FDRMS-10040188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医疗保健中心钼靶机房)55骨密度仪Ⅲ1台763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医疗保健中心骨密度仪机房)56X射线机Ⅲ1台1505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医疗保健中心DR十号机房)57核磁共振1台东芝1.5T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医疗保健中心MRI机房)58DSAⅡ1台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2号楼三楼)本次环评59DSAⅡ1台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4号楼三楼)60DSAⅡ1台125125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4号楼三楼)61CTⅢ1台150900医疗诊断南白象院区(4号楼三楼)本次环评(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µ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无18-表5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报废的22Na放射源固体22Na///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源库内。废源由生产厂家回收报废的125I、131I放射源**。密封源125I、131I///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核医学科。永久植入体内放射性废水液体99mTc/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总β:<10Bq/L核医学科衰变池暂存符合GB《18871-2002》低放废水排放条件后,排入市政管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12月;(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2008年12月;(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9)《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11号,2010年11月;(1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1号(2014修订);(11)《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9号,2012年2月;(12)浙江省环保厅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的通知,浙环发[2015]38号,2015年9月;(13)《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45号。技术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环境保护部。其它(1)委托书,2018年01月8日,见附件1。(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见附件2。(3)《关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迁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04]128号,见附件3。(4)《关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DSA等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意见的函》,浙环辐验[2017]66号;《关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ECT-CT、回旋加速器等射线装置和放射性核素应用项目(迁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浙环辐[2015]30号,见附件4。(5)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告知书,见附件5。(6)检测报告,见附件6。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的特点(Ⅱ类射线装置),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相关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m区域。7.2保护目标本项目的评价保护对象为医院从事放射诊断、治疗的工作人员、机房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据现场踏勘和图1-2和图1-3所示,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m区域内无环境保护敏感点。7.3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第4.3.2.1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6.2.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4.3.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4.3.3.1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第B1.1.1.1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管理限值。第B1.2款公众照射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作为管理限值。(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生产和使用。4.6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4.6.3连接曝光开关的电缆长度应不小于3m,或配置遥控曝光开关。5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5.1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5.2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2-1要求。5.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3要求。b)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D。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d)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X射线设备表面1m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2.5μGy/h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表2-5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CT机304.5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a304.5单管头X射线机b203.5透视专用机c、碎石定位机、口腔CT卧位扫描153乳腺机、全身骨密度仪102.5牙科全景机、局部骨密度仪、口腔CT坐位扫描/站位扫描52口内牙片31.5a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机房内。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的X射线机。表2-6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标称125KV以上的摄影机房32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口腔CT、牙科全景机房(有头颅摄影)21透视机房、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口内牙片机房、牙科全景机房(无头颅摄影)、乳腺机房11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22CT机房2(一般工作量)a2.5(较大工作量)aa按GBZ/T180的要求。表2-7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放射诊断学用X射线设备隔室透视、摄影——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或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口内牙片摄影——大领铅橡胶颈套—牙科全景体层摄影口腔CT——铅橡胶帽子、大领铅橡胶颈套—放射诊断学用X射线设备同室透视、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或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或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CT体层扫描(隔室)——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床旁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或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骨科复位等设备旁操作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注:“—”表示不需要求。5.4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条件按7.2和附录B中B.6的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Gy/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Gy/h;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μGy/h;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5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5.6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5.7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DSA、CT及普通X光机等执行本标准。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辐射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目的掌握医院拟扩建的辐射装置及场所的辐射环境背景水平,为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监测内容根据污染因子分析,评价单位委托杭州华圭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14日对本项目拟建址的机房周围进行X-γ辐射剂量率和电场强度背景水平监测。(3)监测点位按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及《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要求,对本项目辐射装置及场所拟建场地处进行X-γ辐射剂量率及电场强度背景水平的监测。监测点位布点详见图1-2~图1-3。(4)质量保证措施①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②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③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④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⑤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5)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8-1。表8-1X-γ射线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仪器名称X-γ剂量监测仪仪器型号FH40G+FHZ672E生产公司Thermo公司能量响应在60keV~3MeV范围内误差<±15%量程X-γ:1nSv/h~100μSv/h检定证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检定证书编号:2016H21-10-007129)有效期:2016年8月08日~2017年8月07日监测规范《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6)监测结果本项目拟建址的X-γ辐射剂量率和电场强度本背景水平监测结果见表8-3。表8-3现状监测结果*点位序号点位描述γ辐射剂量率nGy/h电场强度V/m平均值标准差▲1DSA机房120.82.7▲2DSA机房119.32.1▲3DSA机房110.42.1▲4CT机房105.12.6注:*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影响。0.6V/m为仪器检测下限。由表8-3的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拟建场址γ辐射剂量率在105.1~120.8nGy/h之间,根据《浙江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报告》可知温州市室内的γ辐射剂量率在62~467nGy/h之间。可见,该在建地的γ辐射本底水平未见异常。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射线装置(DSA、CT等)(1)工作原理DSA、CT均为采用X射线进行摄影的技术设备。上述设备中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详见图9-1。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图9-1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①DSA
DSA是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血管造影(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②CT机CT是计算机断层X射线摄影术(ComputedTomography)的简称,它使用了精确准直的X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平面,利用探测器记录透射光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2)设备组成虽然上述诊断用的X线机因诊断目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产生X线的X线管、供给X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器、控制X线的“量”和“质”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组成。(3)操作流程①DSA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经皮穿刺静脉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经皮穿刺静脉/动脉送入扩张管与外鞘经导管注入有机碘水需检查部位连续成像,7~10帧,需时10sX射线取一帧血管内不含造影剂的图像的图像和含造影剂最多的图像取一帧含造影剂最多的图像影像增强器A/D转换计算机减影处理D/A转换经操作台得减影得血管图像②CT机确定患者体层摄影的体位,扫描定位,投照摆位,屏气曝光。扫描过程中,X线球管连续地发射X线,扫描床持续同步前移,实现无间断容积数据采集。9.2主要放射性污染物(1)污染因子①X射线装置: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该院使用的X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X射线。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射线装置的辐射屏蔽设计分析10.1.1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参数医院拟建的3台DSA和1台CT机等辐射装置的机房采用的屏蔽设计具体情况见表10-1。表10-1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一览表机房指标DSACT房高(m)4.24.2顶棚20cm混凝土20cm混凝土墙体24cm实心砖墙内侧刷涂2cm钡水泥24cm实心砖墙内侧刷涂2cm钡水泥防护门3mm厚的铅板3mm厚的铅板观察窗含24mm铅当量的铅玻璃含24mm铅当量的铅玻璃注:*混凝土为标准混凝土,密度为2.35吨/立方米。电缆线均属于隐蔽设置,屏蔽设置均达到国家标准。由表10-1可知:各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均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10.2项目安全设施10.2.1射线装置(DSA及CT机)(1)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医院各辐射装置屏蔽情况见表10-1。其防护能力基本能满足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2)医院需在所有操作室上张贴相应的操作规程。(3)射线装置机房必须设置工作指示灯,病人从候诊室进入机房的防护门的上方须设有电离辐射标志并有中文说明,并注明工作时严禁人员入内。(4)根据各射线装置的实际工作情况配备可升降的含铅挡板,为受检病人的非检查部位提供遮挡,尽量减少受照剂量。(5)C臂机应配备铅屏风,出线开关宜采用遥控等远距离操控方式,在检查时应加强管理,清除手术室内无关人员,对确实不便移动人员,应为其设置铅屏风。(6)所有的机房病人出入门外1m处应设置黄色警戒线,告戒无关人员请勿靠近。(7)医院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剂量计。(8)射线装置运行过程中,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少量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医院防辐射手术室配独立的直排风口、排风机,排风管上装止回阀,排风口设置中效过滤器,正压室排风口设置在顶部天花,负压室设置下排风口,其他所有射线装置机房均单独设置机械排风系统。(9)医院配备必须符合防护要求的辅助防护用品,医院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剂量计,其他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裙、铅帽、铅屏风、铅眼镜等必须根据工作实际开展配备。10.3废水、废气、废源排放分析本院拟开展的DSA、CT等医用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但是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少量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室内的通风系统可以排出机房,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表11环境影响分析11.1建设或安装期对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由于X射线探伤机只有在无损检测过程中才会产生辐射,其产生的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影响。11.2运行期对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为了分析了解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辐射影响,本次评价类比监测的方法预测本项目各辐射装置投入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1)DSA、CT本次评价分别选取浙江医院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各辐射装置进行类比监测,可比性情况详见表11-1。由表11-1可知,本项目射线装置机房面积与类比对象相当,其设备技术参数与类比对象相当,其防护水平略高于类比对象或与类比项目相近,因此两个项目有很好的可比性,通过对类比对象的监测,可预测本项目运行后的辐射环境影响。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1-2,监测点位图见图11-1和图11-2。表11-1DSA和CT机等线装置可比性分析内容类比对象(浙江医院)本项目技术参数(最大管电压/管电流)100~150kV/500~1000mA最大为125kV/1250mA主要设备DSA、普通X光机等DSA机房面积(m2)18-4044~65.6,具体见表10-1机房高度(m)3.24.2防护设施门2.0mm铅板具体见表10-1,防护水平均高于类比项目窗铅玻璃相当于2mm铅当量墙体24cm实心砖或者相当于2mm铅当量其他建筑材料表11-2类比项目射线装置机房周围X-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机房名称点位序号测点描述辐射剂量率nGy/h平均值标准差DSA机房(700mA、120kV)▲1关机137.02.8开机141.81.9关机138.52.0开机140.41.1▲3关机109.22.0开机111.41.1▲4关机178.12.9开机257.81.9▲5关机151.01.2开机159.61.5▲6关机155.62.0开机158.81.1▲7关机151.32.4开机154.01.2▲8关机158.72.6开机160.81.9▲9关机157.22.1开机3392.423.1开机102.42.7X线机机房(600mA、120kV)◆1医生出入门30cm处关机116.21.5开机121.20.8◆2观察窗处30cm处关机122.42.1开机124.20.8◆3病人出入门30cm处关机125.31.6开机130.80.8◆4机房东侧钼靶机室关机130.41.1开机132.62.1◆5机房北侧墙外1m处关机106.51.7开机109.61.1X线机机房(600mA、120kV)◆6医生出入门30cm处关机134.11.4开机178.22.4◆7观察窗处30cm处关机131.21.4开机133.20.8◆8病人出入门30cm处关机131.21.5开机187.83.3◆9机房北侧墙外1m处关机107.11.7开机114.43.8◆10机房西侧值班室关机151.72.1开机155.80.8CT机房(400mA、120kV)◆11医生出入门30cm处关机127.22.0开机183.25.1◆12观察窗处30cm处关机116.02.7开机118.61.1◆13病人出入门30cm处关机117.91.6开机128.84.1◆14机房东侧墙外1m处关机125.41.8开机130.61.5◆15机房北侧值班室关机154.21.5开机158.80.8◆16医生操作位(拉线长5m,或者遥控)关机138.41.4开机152.83.2注: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图11-1类比项目DSA机房监测测点位图图11-2类比项目X射线装置机房监测点位图剂量估算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X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11-1)其中:HEr:X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a;Dr: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t:X射线照射时间,h/a;0.7:剂量换算系数,Sv/Gy。a.辐射工作人员由类比监测结果可知,根据其工作流程分析,DSA机操作为介入操作,医生需进操作室内工作,在患者手术时,医生穿戴好铅衣、铅围脖、铅帽、铅眼镜等辐射防护用品,在近距离操作,因此X-辐射剂量率较高。现根据医院预计最大工作量作保守假设,①每月的病人数为100人;②医生手术时间1~4小时不等,但是其实际开机曝光时间最多为40min(γ辐射剂量率取操作位处3392.4nGy/h,该监测数据为铅围裙里面辐射工作人员身体位受到的辐射照射剂量);③所有工作2组(包括1名主持医生,2名助手)人员完成,考虑分工差异,辐射工作人员个体的最大工作量取其总量的2/3。根据表11-2的现状监测结果,DSA机房操作室内操作位X辐射剂量率与未开机时相比未见显著升高,表明在辐射工作人员位于室外拍片操作时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在上述偏保守的条件下,由公式11-1可以计算出该辐射工作人员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27mSv。本评价项目以5mSv作为管理限值,相比之下,该医院从事介入操作的辐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低于管理限值,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剂量限值”的要求。b.公众成员由类比监测结果可知: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机房周围公众成员活动范围内X-辐射剂量率与未开机时相比未见明显升高,故公众成员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剂量估算根据公式(11-1)及类比监测结果,假设该院的DSA每天治疗100人,每人照射时间为1分钟,控制室操作位X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为164nGy/h,机房防护门口处X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为742nGy/h,则因该加速器运行所致工作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1mSv,低于职业照射的剂量管理值(5mSv),对机房门外公众成员(每天停留2小时)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5mSv,低于公众照射的剂量管理值(0.25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剂量限制”的要求。11.3事故影响分析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事故。结合本次评价该医院使用的射线装置属Ⅱ类射线装置及丙级非密封性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事故工况:(1)射线装置=1\*GB3①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辐照室,X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2\*GB3②安全装置发生故障状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装置辐照室。③DSA机房内的工作人员未穿戴铅衣、铅围脖、铅帽、铅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导致误照射。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X射线装置操作程序进行诊断,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不必要的辐射照射。工作人员每次上班时首先要检查防护门上的灯光警示装置是否正常。如果失灵,应立即修理,恢复正常。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不必要的辐射照射。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二条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改培与农村安全生产考核试卷
-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能源考核试卷
- 环境安全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约束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碳酸饮料行业包装材料与环保创新考核试卷
- 小升初英语陈述句专题复习课件
- 经纪人如何处理艺人合作关系纠纷考核试卷
- 聚己内酰胺共聚物纤维单体制备考核试卷
- 电力设备风力发电设备与并网技术考核试卷
- 纸张物理性能测试与优化考核试卷
- 玻璃精密轴承考核试卷
- 施工班组考核表
- 车间粉尘清扫记录表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3 圆柱(复习) ︳西师大版 (10张PPT)
- 国际五一劳动节颁奖荣誉晚会动态PPT模板
-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内部培训)课件
- CPK计算表格EXCEL模板
- 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72张)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倾倒式
- 煤矿测量技术管理系统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